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术后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LMWH)、间歇充气加压(IPC)及传统方法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方法:选取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共360例,随机分为LMWH组、IPC组及对照组,每组各120例。比较各组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1)LMWH组与IPC组术后DVT、PE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LMWH组DVT、P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IPC组DVT、P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分子肝素与间歇充气加压均可预防妇科盆腔手术后患者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下肢间歇加压充气装置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144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采用下肢间歇加压充气装置进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149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常规处理(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下肢间歇加压充气装置对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有较好的效果,并且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观察使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箕(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与单纯使用LMWH颅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7月~2009年7月,103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病例,随机分成2组.第1组55例,术后使用LMWH与IPC.第2组48例,术后只使用LMWH.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第1组DVT2例(3.63%);第2组DVT8例(16.7%).DVT发生率第1组明显低于第2组(P<0.05).结论:术后LMWH联合使用IPC可以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对髋膝关节术后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从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髋膝关节周围骨折及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使用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对双下肢交替进行间歇性充气加压来预防下肢关节的静脉血栓,对照组患者只在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对两组患者的静脉血栓症状进行评估,观察下肢深静脉彩超,记录围手术期的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经过两种预防方法联合介入,其术后术侧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围手术期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髋膝关节手术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可以有效的预防术后静脉血栓,在预防髋膝关节术后静脉血栓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 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预防髋、膝关节手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53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术后使用LMWH联合IPC预防VTE。其中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8例,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7例,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17例,髋臼骨折重建钢板内固定术11例。术后8h给予常规剂量LMWH,以后每24h重复使用一次,直至术后10d。同时术后当天持续使用IPC 8h,第2天起每天分2次使用,每次1h时,疗程10~14d。术后5~7d进行VTE症状评估和下肢静脉的彩超检查,并监测血小板计数及血凝,可疑肺动脉栓塞患者行CT肺动脉造影。术后1~3个月的随访中,对可疑DVT患者行第二次彩超检查。结果 53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有4例出现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为7.54%,均在出院后的3个月术后随访期内发生,伴有不同程度的下肢肿胀症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症状及严重出血并发症。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ration,INR)在2.5以内,未引起血小板计数减少。结论联合使用LMWH和IPC可以显著降低髋、膝关节手术后VTE的发生率,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术中不同模式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2月—2022年8月128例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患者,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44例,术中给予常规干预,观察Ⅰ组42例,术中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双小腿模式,观察Ⅱ组42例,术中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双足模式,比较三组术前和术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凝血功能及术后静脉血栓情况。结果:术前,三组股总静脉、腘静脉的管径、血流峰速、血流均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观察Ⅰ组、观察Ⅱ组股总静脉、腘静脉的管径、血流峰速、血流均速均大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三组凝血功能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观察Ⅰ组、观察Ⅱ组APTT、PT高于对照组,Fib、DD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d、3d、7d,观察Ⅰ组和观察Ⅱ组静脉血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Ⅰ组与观察Ⅱ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术中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双小腿模式和双足模式均能有效改善下肢静脉流速,预防术后DVT,为术中间歇充气加压装置模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低分子肝素(LMWH)和普通肝素(UFH)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疗效和安全性.方法:85例DVT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分子肝素组给予低分子肝素和华法令抗凝;肝素组给予普通肝素和华法令抗凝.比较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和血管彩超检查情况.结果:UFH组总有效率达95.24%,LMWH组总有效率达93.02%,两组间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UF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LMWH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63%,两组间无显著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和普通肝素治疗DVT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低分子肝素预防创伤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最佳方案。方法:筛选我院收治的创伤后卧床患者(2005年3月~2006年10月)120例,分为3个治疗组,分别为连续应用低分子肝素1周、2周和3周,0.6ml,每日1次,之后改为隔日1次。观察预防DVT的有效率及出现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第1组总有效率为62.5%,副反应的发生率为7.5%,第2组总有效率为92.5%,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第3组总有效率为95%,副反应的发生率为30%,3组差异有显著性(有效率χ2=16.80,P<0.005;副反应χ2=10.20,P<0.01),第2、3组临床疗效优于第1组,而第1组的副反应低于第3组。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DVT临床效果好,但应掌握好方法,做到既有效,又能减少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筛选我院及珠江医院收治的DVT患者(1995年3月 ̄2000年3月)90例分为治疗组(60例,应用低分子肝素)和对照组(30例,静点前列腺素E1注射剂)。两组患者均卧床,抬高患肢,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80mg,每日1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经x^2检验,P〈0.01),治疗组临床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80年代随着诊疗技术的进步,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检出率逐渐增多,已成为血管外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下肢深静脉血栓所引发的肺栓塞是临床猝死的常见原因,其远期并发症对患者的劳动能力及生活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因此,积极的预防及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改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我科从2004年1月-2008年5月对收治的5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病人,全部采用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综合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结合康复疗法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空气压力波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浆D-二聚体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1人发生血栓,对照组有7人发生血栓,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空气压力波治疗仪结合康复治疗可有效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通络防栓颗粒口服联合低分子肝素钠针腹壁皮下注射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6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80例,予低分子肝素钠腹壁皮下注射及其他常规预防措施;观察组8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络防栓颗粒口服.对2组患者的临床表现进行密切观察.结果 2组患肢肿胀情况较用药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围手术期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出现DVT,经常规溶栓等治疗后痊愈,其中观察组术后DVT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络防栓颗粒联合低分子肝素钠能够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起到良好的预防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单纯使用LMWH和联合IPC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2004年1月-2008年12月,74例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病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6例,术后8h开始单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治疗组38例,术后马上开始使用间歇充气加压装置及术后8 h开始使用速碧林.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观察出血并发症与记录围术期出血量.结果 对照组DVT 8例(22.2%).出血量(814.3±312.4)ml;治疗组DVT 2例(2.6%),出血量(852.2±295.4)m1.结论 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住院高危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初步横断面调查上海中山医院住院高危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病率,探讨与发病相关的高危因素.方法 对2008年9月至2009年2月期间上海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后卧床患者,骨科术后及妇科术后卧床患者,外科监护室患者,普外科结直肠癌手术及血管外科手术后卧床患者进行压迫超声筛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初步计算整体及各科室患病率.收集详细的临床资料及阳性患者血栓部位、类型及累及肢体,应用统计学软件筛选相关的高危因素.结果 (1)本研究入组共372例,阳性38例,患病率为10.2%(38/372).(2)住院高危患者下肢DVT形成的高危因素分别为以30 d为界的卧床时间(P=0.000),凝血酶时间缩短(P=0.007)以及既往血管手术史(P=0.009).(3)神经内科患病率为12.7%(13/102),骨科10.0%(10/100),妇科6.3%(7/111).(4)妇科手术下肢DVT的高危因素为全子宫联合双附件切除术(P=0.032).结论 住院高危患者下肢DVT的患病率高,以左下肢和无症状患者居多,高危因素常为长期卧床、既往血管手术史以及凝血酶时间缩短,对于这些高危患者有必要强化预防性抗凝.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lower extremity deep vein thrombosis,LDVT)发病风险因素,尝试建立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病风险的临床评分分级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0月1日-11月30日疑似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各科住院患者共677例,对11项风险因素进行等级评估,计算每项风险因素的OR值及赋值,对每位研究对象进行综合评分,建立量化分级系统。结果发病因素评分为2、3、4、5、6、7、8、9、10、11、12分的各组中,血栓发生构成比分别为11.34%、12.63%、18.18%、26.23%、30.65%、36.84%、40.31%、52.08%、57.78%、64.44%、81.58%。通过ROC曲线得出7分为区分血栓和未出现血栓的最佳界点。初步建立分级系统≤3分为低度可疑LDVT,4~6分为中度可疑LDVT,≥7分为高度可疑LDVT。结论本研究建立的LDVT风险评分系统能够为临床评价LDVT发病危险程度提供初步较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评估高血压脑出血术后病人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65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分为预防组和对照组。预防组33例,术后第1~14天皮下连续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2ml/d,同时进行间歇充气加压治疗。对照组32例,仅行抗凝治疗。2组患者于术后1、4和14d分别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观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预防组33例中仅1例(3.0%)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32例中有8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5.0%),其中6例(18.8%)发生在瘫痪侧,7例(21.9%)发生在腘静脉以下,2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无肺栓塞发生。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应用间歇充气加压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是安全有效的,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5):9-12+15
目的总结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68例深静脉血栓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期体检中心接受体检人员462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年龄、性别、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创伤/骨折史、有无手术史或长期制动、有无恶性肿瘤史、有无妊娠或产后等观察指标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筛选出的有意义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静脉血栓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心血管疾病、有无创伤/骨折史、有无手术史或长期制动、有无恶性肿瘤史相关(P0.05);而与性别、是否合并糖尿病、有无妊娠/产后无相关性(P0.05)。但是临床认为糖尿病和妊娠/产后也是DVT发生的可能因素,因此将二者与其他相关因素共同纳入Logistic分析,显示年龄≥40岁、创伤或骨折、手术与制动、恶性肿瘤、妊娠或产后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致病因素以获得性因素为主,辨识危险因素并尽早采取预防措施可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降低肺动脉栓塞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原则。方法总结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8例脑外伤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措施。结果 4例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症状完全缓解,14例症状好转,无一例患者因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死亡或截肢。结论对于脑外伤患者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专业的护理并取得患者的配合和积极配合医生能提高治愈率,有效预防并发症,使患者获得满意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