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1(BTG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临床病理参数NSCLC病人BTG1蛋白表达水平,绘制生存曲线分析BTG1与病人5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NSCLC组织中BTG1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为38.4%,BTG1蛋白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淋巴结转移率、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BTG1表达阳性组5年生存率高于阴性组(P < 0.05);BTG1阳性与阴性病人生存曲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检测BTG1的表达情况对判断NSCLC的预后存在一定的参考价值,BTG1阳性病人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检测microRNA-34a(miR-34a)在乳腺癌与相应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miR-34a与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相关性。 方法 应用qRT-PCR技术检测67例乳腺癌标本中miR-34a的表达,同时分析其和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miR-34a的表达量明显低于配对的癌旁组织(P < 0.01);年龄、性别、月经状况、孕激素受体水平、Ki67表达与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水平对病人癌组织miR-34a的表达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肿块直径、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水平、是否三阴性对对病人癌组织miR-34a的表达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肿块直径≤2 cm组的表达高于直径>2 cm组(P < 0.05),淋巴结无转移组的表达高于有转移组(P < 0.05),非浸润性组的表达高于浸润性(P < 0.05),Ⅰ期组和Ⅱ期组的表达均高于Ⅲ+Ⅳ期组(P < 0.01),雌激素受体阳性组的表达高于阴性(P < 0.01),三阴性组的表达低于非三阴性组(P < 0.01)。 结论 乳腺癌中miR-34a呈现低表达,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后表明其可能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黄鑫  陈博  李自康  李涛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10):1344-1348
目的观察膜联蛋白A1(annexin A1,ANXA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ANXA1与ESCC放化疗敏感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有病理学依据,接受同步放化疗ESCC的病理组织标本60例,根据RECIST标准对放化疗敏感性进行评价,将病人分为放化疗敏感组和放化疗抵抗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NXA1的表达,将病人分为ANXA1阳性表达组和阴性表达组,分析ANXA1表达水平与ESCC放化疗敏感性和生存预后的关系。结果60例ESCC组织中ANXA1的阳性表达率为55.0%(33/60);其在放化疗敏感组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2.8%(22/35),略高于放化疗抵抗组44.0%(1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NXA1的表达与ESCC病人性别、年龄、病变长度、T分级、N分级、M分级、临床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KPS评分、肿瘤分化程度、病变长度、T分期、N分期、M分期、临床分期、放化疗敏感性和ANXA1的表达与病人预后密切相关(P < 0.05~P < 0.01)。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KPS评分、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放化疗敏感性、ANXA1表达是影响入组ESCC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P < 0.01)。ANXA1阳性表达组病人的中位总生存时间长于阴性表达组的中位总生存时间(P < 0.05)。结论ANXA1的表达与ESCC放化疗敏感性未见明显相关性,但与ESCC病人的临床预后相关,ANXA1表达阴性提示预后不良,推测ANXA1可能是影响ESCC病人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乳腺浸润性乳腺癌(infiltrating breast carcinoma,IBC)中口腔癌过表达蛋白1(oral cancer overexpressed protein 1,ORAOV1)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1(vasohibin1,VASH1)的表达情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它们在IBC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39例IBC和100例相应的正常乳腺组织中ORAOV1和VASH1蛋白的阳性表达情况。结果在IBC组织中,ORAOV1和VASH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58.2%和56.9%;对照组中,ORAOV1和VASH1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13.0%和12.0%,其表达差异在2组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ORAOV1和VASH1蛋白阳性率的差异在IBC病人肿瘤组织的不同分化程度之间、淋巴结转移与否之间、肿瘤大小之间及不同TNM分期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且ORAOV1蛋白的阳性率与VASH1蛋白的阳性率之间呈正相关关系(P < 0.01)。在IBC病人中ORAOV1和VASH1蛋白阳性组术后的生存时间明显低于阴性组(P < 0.05~P < 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阳性表达的ORAOV1和VASH1蛋白、肿瘤组织的大小及TNM分期高低均是影响IBC病人术后生存时间的独立预后因子(P < 0.05~P < 0.01)。结论表达异常增高的ORAOV1和VASH1可能参与IBC的发生、发展,并促进其浸润和转移;在IBC病人肿瘤组织中联合检测ORAOV1和VASH1蛋白的表达情况对预测其发展和预后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HER3)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曲妥珠单抗治疗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肿瘤医院2007年1月至2012年6月235例可手术HER2阳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资料,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手术标本中HER3的表达情况,分析HER3在不同分子亚型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观察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及其对曲妥珠单抗治疗疗效的影响。结果 HER3在Luminal B ( HER2+)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4.1%(100/135),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的表达率为85.0%(85/100),2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Luminal B(HER2+)型乳腺癌中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在不同HER3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中,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在不同HER3表达组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分子亚型的HER2阳性乳腺癌中HER3阴性表达组的5年无复发生存率均高于HER3阳性表达组。在Luminal B(HER2+)型乳腺癌并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的患者中,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1±177;0.5)个月vs (21.3±177;0.7)个月,P=0.080],但在HER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中不同HER3表达组的无复发生存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6.4±177;0.4)个月vs (23.4±177;0.8)个月,P=0.036]。结论 HER3与HER2阳性表达乳腺癌的预后不良相关,针对HER3的靶向治疗有望改善HER2和HER3阳性乳腺癌的预后。在HER2过表达型且HER3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曲妥珠单抗治疗更能获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良性乳腺疾病病人和浸润性乳腺癌病人之间及激素受体(HR)阳性和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之间的血脂水平差异,分析血脂水平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初诊为浸润性乳腺癌的100例病人为观察组,其中HR阳性50例,HER-2阳性50例;另外选取同期住院治疗的与其一般资料相匹配的100例良性乳腺疾病病人作为对照组,检验所有对象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分析血脂代谢水平与浸润性乳腺癌之间的关系,同时进一步探讨HR阳性乳腺癌病人和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之间的血脂差异。结果观察组病人血清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5~P < 0.01),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按是否绝经分层分析发现,除LDL-C水平外,其他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HER-2阳性乳腺癌病人TC、TG、LDL-C水平明显高于HR阳性乳腺癌病人(P < 0.05),HDL-C水平明显低于HR阳性乳腺癌(P < 0.05)。结论女性血脂水平和乳腺癌患病风险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高TC、TG、LDL-C和低HDL-C水平可能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分子分型存在着一定关系,提示脂质分析是乳腺癌分子分型研究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 1型(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 Kazal 1,SPINK1)和Vimenti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6例NSCLC和62例正常肺组织中SPINK1和Vimentin表达,进行单因素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SPINK1、Vimentin在136例NSCLC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5.4%(89/136)、52.9%(72/136),在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62)、3.2%(2/6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不同TNM分期、是否淋巴结转移病人的SPINK1和Vimentin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不同分化程度病人SPINK1表达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NSCLC组织中SPINK1与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关系(rs=0.368,P < 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淋巴结转移、SPINK1及Vimentin表达水平均为NSCLC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P < 0.01)。结论SPINK1和Vimentin可能在NSCLC的进展、转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同时SPINK1可能作为预测NSCLC预后的新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pAKT、PTEN、HER2和P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肿瘤分期、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pAKT、PTEN、HER2和PR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PTEN、pAKT、HER2和P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41.7%、55.0%和38.3%.随着乳腺癌临床TNM分期的升高,PTEN和PR阳性表达率呈降低趋势,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TEN和PR阳性表达率下降,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临床TNM分期的升高,pAKT和HER2阳性表达率呈升高趋势,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出现,pAKT和HER2阳性表达率上升,其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KT、PTEN、HER2和PR的联合检测对于乳腺癌预防、检查、治疗及监测预后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朱静  门奋勇  刘冬  徐孝龙 《安徽医学》2020,41(10):1212-1214
目的 探讨膜结合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1月淮北矿工总医院集团确诊的60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标本设为观察组,同时将其癌组织旁的正常乳腺组织标本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标本PTPRO、HER2蛋白表达,采用单因素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年龄、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PTPRO与HER2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的PTPRO阳性表达率(38.33%)低于对照组(90.00%),而HER2阳性表达率(66.67%)高于对照组(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转移及PR蛋白阴性患者的PTPRO阳性表达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及PR蛋白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淋巴结转移及PR阴性患者癌组织中HER2阳性表达率高于年龄<60岁、无淋巴结转移及PR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PTPRO与HER2呈负相关(r=-0.392)。结论 乳腺癌组织中PTPRO蛋白低表达而HER2蛋白高表达,PTPRO、HER2表达水平可能与患者年龄、淋巴结转移及PR表达相关,PTPRO与HER2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p53与TAZ的表达和意义,并探讨其与TNBC病人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病理确诊的浸润性乳腺癌60例[TNBC组30例,非三阴性乳腺癌(non-TNBC)组3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组织中p53和TAZ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它们与TNBC病人的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及组织学分级等的关系。结果TAZ在TNB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non-TNBC组(P < 0.01);年龄≤45岁、肿瘤>2 cm的p53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 < 0.05),肿瘤>2 cm、组织学分级Ⅰ~Ⅱ TAZ的阳性表达率较高(P < 0.01和P < 0.05);在TNBC中,p53与TAZ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81,P < 0.05)。结论TAZ可能与TNBC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乳腺癌17染色体异倍体(多体、单体)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的影响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1~12月,同时采用免疫组化(IHC)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 HER-2表达状态的乳腺浸润癌病例,共352例。根据17号染色体多体、单体及HER-2的表达情况分组,对各组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7号染色体多体、单体与 H ER-2蛋白表达无相关性( P>0.05);17号染色体多体与 H ER-2基因扩增呈负相关( r=—0.162,P=0.001);17号染色体单体与 HER-2基因扩增呈正相关(r=0.282,P=0.000)。17号染色体多体组与HER-2阴性组比较,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多体组与 HER-2阳性组比较,组织学分级,脉管瘤栓,Ki-67表达, ER、PR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单体组与HER-2阴性组比较,PR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单体组与 HER-2阳性组比较,肿瘤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7号染色体多体组与17号染色体单体组比较,脉管瘤栓,PR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7号染色体多体、单体与HER-2的蛋白表达无相关性,而与H ER-2基因扩增有相关性。17号染色体多体组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点,可能提示乳腺癌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 SYBR Greens 实时荧光定量 PCR 法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β-actin 为内对照,采用荧光定量 PCR(FQ-PCR)法检测45例健康女性体检者、91例良性乳腺疾病、193例乳腺癌以及87例其他肿瘤患者外周血中人乳腺球蛋白(human mammaglobin,HMAM)的表达量,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因素情况下基因表达量的差异,并与 RT-PCR 法及其他乳腺癌标志物(CEA、CA125和 TSGF)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的比较。结果乳腺癌患者 HMAM 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良性乳腺疾病和其他肿瘤患者(P <0.05);良性乳腺疾病和其他肿瘤患者 HMAM 阳性率高于健康体检者(P <0.05);良性乳腺疾病和其他肿瘤患者 HMAM 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乳腺癌患者 HMAM 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乳腺癌类型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无关(P >0.05),与乳腺癌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转移及 HER2/neu 表达呈正相关(P <0.05)。HMAM 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高于 TSGF 和 CEA(P <0.05),特异性高于 CA153、TSGF 和 CEA(P <0.05)。SYBR Green FQ-PCR 对乳腺癌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高于 RT-PCR(P <0.05)。结论SYBR Green FQ-PCR法检测 HMAM 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有效辅助乳腺癌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HER4与HER2?ER?PR之间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05例乳腺癌组织中HER4?HER2?ER?PR蛋白的表达?对患者随访,随访终点为无病生存时间(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结果:HER2?HER4?ER?PR在105例乳腺癌患者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14%?20.00%?40.00%?28.27%;HER4与年龄?淋巴结转移?分期?肿瘤类型以及是否化疗的差异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4可刺激ER?PR产生(P = 0.030,P = 0.028);HER4阳性与阴性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39);HER4(+)HER2(-)组乳腺癌患者较其他组无病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 = 0.000)?结论:HER4可作为独立的临床预后因子,HER4可延长乳腺癌患者无病生存时间并可刺激ER?PR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的分布特点及其与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组织学分级、腋窝淋巴结有无转移、雌孕激素受体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关系,为乳腺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依据.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44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情况.结果 ①144例乳腺癌组织中EGFR(+)表达百分率为38.2%.②EGFR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大小、淋巴结转移与否和组织学分级Ⅰ与Ⅱ、Ⅱ与Ⅲ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组织学分级Ⅰ与Ⅲ,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枚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EGFR的表达与ER、PR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与HER2(+)、HER2(++)与HER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ER2(-)与HER2(++)、HER2(-)与HER2(+++)、HER2(+)与HER2(+++)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①EGFR的表达与ER、PR表达状况无明显相关.但EGFR在HER2强阳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HER2弱阳性患者,可能与乳腺癌侵袭、转移和预后存在关联性.②EGFR的表达在淋巴结转移<4枚与淋巴结≥4的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淋巴结转移数量的增加,其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半胱氨酸的分泌性酸性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蛋白在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探讨SPARC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随机收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术后标本122例以及正常乳腺组织标本38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SPARC蛋白表达水平,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资料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 法、Log-rank 检验、COX回归模型进行生存分析和危险因素分析。 结果 SPARC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上皮细胞的阳性率高于正常乳腺组织(24.6% vs. 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质细胞的阳性率分别为54.9%、6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肿瘤组织中上皮细胞的着色定义为阳性。乳腺癌组织中SPARC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物直径、淋巴结状态、TNM分期、脉管瘤栓、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状态等均不具有相关性(P>0.05),与病理类型、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状态相关(P<0.05)。SPARC蛋白表达阳性与阴性的乳腺癌患者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 ,DF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ARC蛋白表达不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 [P=0.052,HR=0.142(0.019~1.060)]。 结论 SPARC在乳腺癌组织上皮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且与病理类型和PR状态相关。SPARC蛋白的表达与患者OS相关,可能是影响患者死亡的独立预后因素,可降低患者的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HER2)和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在结直肠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结直肠癌组织和30例癌旁正常组织中HER2、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HER2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32.4%)高于癌旁组织(10.0%),Ki-67在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85.9%)高于癌旁组织(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有关(P<0.05);Ki-67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数目、TNM分期有关(P<0.05).HER2、Ki-67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515,P=0.001).HER2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48.4% 、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患者和低表达患者术后5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56.5%、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患者和阴性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0.9%、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高表达患者和低表达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63.9%、8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数目、TNM分期、HER2和Ki-67表达情况与患者的预后均有关(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浸润深度、TNM分期为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着HER2和Ki-67的表达,HER2和Ki-67阳性者5年无病生存率及5年生存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外周静脉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s)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女性乳腺癌病人60例,在新阶段治疗前采集病人外周静脉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联合流式细胞术法检测CTCs,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ER、PR、HER-2、p53、Ki-67表达.同期选取20名健康女性志愿者作为阴性对照组.结果:观察组CTCs阳性表达率为38.3% (23/60),对照组均未检出CTCs阳性表达,2组CTCs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不同病理类型病人间CTCs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TNM分期病人CTCs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转移性乳腺癌病人CTCs阳性表达明显高于非转移性病人(P<0.01).不同ER、PR、HER-2、Ki-67表达病人的CTCs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子分型病人间的CTCs阳性表达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Cs与乳腺癌TNM分期及肿瘤细胞转移有关,对指导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参数3.0T-MRI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人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行乳腺MRI检查。根据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HER-2表达情况分为2组,其中HER-2阳性组34例,HER-2阴性组40例。比较2组在病人年龄、病灶长径、形态、边缘、强化方式、ADC值及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HER-2阳性乳腺癌MRI影像特征。结果HER-2阳性组年龄(49.59±9.30)岁与阴性组年龄(45.68±9.0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组病灶表观弥散系数值(1.01±0.23)×10-3 mm2/s高于阴性组的(0.90±0.16)×10-3 mm2/s(P < 0.0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3(95%CI:0.538~0.789)。HER-2阳性组病灶呈环形强化方式较阴性组多(P < 0.01),AUC为0.689(95%CI:0.567~0.811)。2组病例在病灶长径、形态、边缘、TIC曲线的MRI特征参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阳性乳腺癌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为病人术前评估、临床治疗方案制定、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