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脑组织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信使RNA(mRNA)表达谱,构建竞争内源性RNA(ceRNA)调控网络,探讨差异表达LncRNA在AD发病机制中的潜在作用。方法 选取3只10月龄雄性APP/PS1转基因小鼠作为AD组,3只年龄及体质量相匹配的普通C57小鼠作为对照组。使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2组小鼠脑组织LncRNA和mRNA的表达,筛选出差异表达的LncRNA和mRNA。对部分差异表达的LncRNA进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对差异表达的mRNA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随机挑选6个差异表达LncRNA构建ceRNA网络,进行AD的靶基因功能预测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D组小鼠脑组织差异表达1.5倍以上的LncRNA有933个,其中上调222个,下调711个;差异表达1.5倍以上的mRNA有529个,其中上调189个,下调340个。qRT-PCR检测结果显示,AD组与对照组比较,7个差异表达的LncRNA上调或下调趋势与基因芯片结果一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GO和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氨基酸代谢、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ceRNA调控网络靶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显示,LncRNA在胰岛素抵抗以及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中显著富集。结论 AD小鼠脑组织LncRNA表达谱发生显著变化,由LncRNA Dgkb、Svip等构建的ceRNA调控网络有助于增进对AD发病分子机制的研究,差异表达的LncRNA或通路有可能成为潜在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模型大鼠海马铜蓝蛋白(glycan-phosphatidyli-nositol ceruloplasmin,GPI-Cp)的变化,探讨AD时脑铁增高的机制。方法:取雄性(290±10)g SD大鼠,经海马内注射(amyloid beta-peptide 1-40,Aβ1-40)建立AD模型,于1、2、3和4周取各组大鼠脑组织,分离海马,用RT-PCR检测GPI-Cp mRNA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GPI-Cp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海马的星形胶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室管膜细胞均有GPI-Cp的mRNA和蛋白表达;而海马的锥体细胞仅轻度表达,颗粒细胞不表达。注射Aβ1-40后,模型组海马GPI-Cp mRNA和蛋白表达均随着时间延长逐渐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海马内注射Aβ1-40可引起大鼠海马GPI-Cp表达减少,GPI-Cp表达减少可能是AD时脑铁增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氧培养大鼠心肌细胞Na 通道基因SCN5A mRNA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与丙二醛(M alond ialhyde,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 ismutase,SOD)活性的关系。方法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检测各组培养液氧分压。用RT-PCR检测SCN5A mRNA表达,检测培养液MDA含量和细胞SOD活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CN5A mRNA相对表达量低氧1 h和6 h组显著增高(P<0.001)、低氧12 h和24 h组显著降低(P<0.001);MDA含量显著增高而SOD活性显著降低。结论心肌细胞Na 通道基因SCN5A在低氧1 h和6 h mRNA表达上调,而在低氧12 h和24 h mRNA表达下调,且与脂质过氧化和SOD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N甲基天冬氨酸受体(NMDAR)及丝裂酶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β淀粉样肽(Aβ1~40)1μl(10g L)在立体定位仪下注入大鼠海马建立大鼠AD模型。2周后测水迷宫潜伏期、长时程增强(LTP)、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海马NMDAR mRNA的表达及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MAPK的蛋白表达,并应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对两者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AD模型组Aβ注射2周后,水迷宫潜伏期与模型组术前及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P<0.05);模型组刺激前后fEPSP斜率变化及高频刺激增加的幅值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1);模型组海马CA1区、CA3区NMDAR mRNA及MAPK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或P<0.01)。相关性分析表明,AD模型2周后LTP检测的结果与NMDAR mRNA的表达及MAPK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Aβ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和降低NMDA受体磷酸化状态,导致大鼠海马LTP降低和学习记忆功能减低,参与AD学习记忆障碍和痴呆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长链非编码RNA心肌梗死转录本(lncRNA MIAT)在巨噬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可能参与的炎症通路。方法:脂多糖(LPS)刺激小鼠巨噬细胞J774A.1制备炎症反应细胞模型(LPS组),以等体积PBS刺激的J774A.1细胞为PBS对照组(PBS组),实时定量PCR(RT-qPCR)及ELISA法检测两组IL-1β、TNF-α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RT-qPCR检测lncRNA MIAT在两组的表达量及亚细胞定位;shRNA敲低lncRNA MIAT,分为shMIAT敲低(KD)组、shNC阴性对照(NC)组,RT-qPCR检测lncRNA MIAT敲低效率及两组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Western blot检测KD、NC组的NF-κB、ERK5等多种转录因子磷酸化水平;在LPS刺激J774A.1细胞分别加入ERK5特异性抑制剂(ERK5-IN-2)、ERK5-IN-2溶解液二甲基亚砜(DMSO),分为抑制剂组、DMSO对照组,Western blot检测ERK5磷酸化水平,RT-qPCR检测两组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LPS组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PBS组(P0.05);lncRNA MIAT在LPS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PBS组,且主要表达于细胞核;lncRNA MIAT在KD组显著低于NC组,其在J774A.1细胞的敲低效率为43%。KD组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NC组;KD组ERK5磷酸化程度显著高于NC组,而NF-κB、STAT3、ERK1/2磷酸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制剂组EKR5磷酸化显著低于DMSO对照组,且抑制剂组的IL-1β、TNF-αmRNA相对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MSO对照组。结论:lncRNA MIAT可能通过抑制ERK5磷酸化减少IL-1β、TNF-α合成,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β淀粉样蛋白(Aβ)诱导的大鼠脑组织Akt、NF-κB、caspase-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和TanⅡA治疗组。在大鼠脑海马内注射Aβ方法建立AD动物模型。免疫荧光法检测Aβ1-16标记部位和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染色和Western blot法检测Akt、NF-κB的表达水平。结果 Aβ1-16在假手术组中无表达,而在AD模型组和TanⅡA治疗组二者间Aβ1-16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Akt的表达在模型组低于假手术组和TanⅡA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模型组NF-κB与caspase-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和TanⅡA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TanⅡA可降低模型鼠NF-κB与caspase-3的表达水平,且上调Akt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观察内、外源性特应性皮炎患儿白介素31(IL-31)表达并探讨IL-31与特应性皮炎(AD)瘙痒、皮损严重度的关系和可能的作用机制。应用相对定量实时PCR方法检测28例AD患儿和22例正常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白细胞(PBMC)IL-31 mR-NA表达水平。对AD患儿进行搔抓、失眠、皮损面积、皮损严重度评分和相关实验室检查。同时免疫组化法检测AD皮损和正常人皮肤IL-31功能受体A(IL-31RA)表达与分布。结果:AD患儿PBMC IL-31表达高于正常对照(P<0.05)。外源性AD较内源性AD PBMC表达IL-31 mRNA略有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AD患儿IL-31表达与疾病严重程度SCORAD评分呈正相关(r=0.495,P<0.05),同时,IL-31与瘙痒评分也呈正相关关系(r=0.584,P<0.05)。IL-31RA表达在皮肤表皮细胞胞浆内,AD皮损IL-31R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人皮肤(P<0.001),并且在触觉小体、环层小体被囊以及神经纤维束有较强表达。IL-31可能不是内、外源性AD免疫学差异的主要因素,但IL-31与AD瘙痒发生密切相关,其表达量可以反映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病理过程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120只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4部分,每部分(n=30)再分为对照组、HIBD后6h、24h、3d、5d和7d共6组,每组5只。分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AQP-4表达;检测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HIBD组6h、24h、3d的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且各组脑组织含水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BD5d、7d组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QP-4 mRNA和AQP-4蛋白少量表达(吸光度A值为0.29±0.07和0.06±0.01)。与对照组相比,HIBD后6~24h,AQP-4 mRNA和AQP-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AQP-4 mRNA的A值由0.42±0.04上升到0.80±0.02(P<0.05);AQP-4蛋白A值由0.14±0.03上升到0.23±0.05(P<0.05),同时光镜下可见脑组织轻度水肿;3d时AQP-4 mRNA和蛋白表达达高峰,AQP-4 mRNA的A值为0.91±0.08,AQP-4蛋白A值为0.41±0.04,此时脑组织严重水肿,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明显肿胀;第5~7天AQP-4的表达已下降(尤其mRNA明显),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时脑水肿已减轻。在整个HIBD脑水肿形成的过程中,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82,Ps<0.05)。结论AQP-4参与了HIBD的发生发展过程,AQP-4在HIBD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活化素A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 pSS)患者唇腺组织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情况。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科收治的60例pSS患者和30例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ELISA检测血清活化素A的表达情况;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PBMC中活化素A及相关受体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分析唇腺组织样本中活化素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pSS患者血清及唇腺组织中活化素A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者(P 0.05);pSS患者PBMC活化素AβA亚基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 0.01),但活化素Ⅰ型受体(activin receptorⅠ, ACVRⅠ)A和活化素Ⅱ型受体(activin receptorⅡ, ACVRⅡ)A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者(P 0.05),而ACVRⅠB、ACVRⅡB及其信号通路相关分子Smad2和Smad3的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结果表明活化素A在pSS患者组织和外周血中表达异常,可能参与了pS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含十字形结构域蛋白-3(JMJD3)对肺癌细胞A549增殖与迁徙的影响,通过JMJD3表达质粒转染A549培养48h后,EDU染色及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徙,RT-PCR检测p21mR-NA表达。结果显示,JMJD3转染后EDU阳性比例明显高于对照(JMJD3:40.75%±2.07%,对照:20.97%±1.5%,P<0.001);G1期细胞比例降低(JMJD3:47.80%±1.85%,对照:54.60%±0.95%,P=0.005)。转染JM-JD3后p21mRNA表达量为35.89%±3.71%,而对照为91.78%±3.74%,两组p21表达变化明显(P<0.001)。转染JMJD3质粒24h和48h后细胞迁徙距离分别为(0.47±0.27)cm和(0.96±0.40)cm,对照为(0.57±0.22)cm和(1.08±0.33)cm,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JMJD3可促进A549细胞增殖,降低G1期细胞比例并下调p21mRNA表达,但对A549迁徙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病理过程中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 120只7日龄新生Wistar大鼠按照完全随机化方法分为4部分,每部分(n=30)再分为对照组、HIBD后6 h、24 h、3 d、5 d和7 d共6组,每组5只.分别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检测AQP-4表达;检测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 HIBD组6 h,24 h,3 d的脑组织含水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且各组脑组织含水量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BD 5 d,7 d组脑组织含水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QP-4 mRNA和AQP-4蛋白少量表达(吸光度A值为0.29±0.07和0.06±0.01).与对照组相比,HIBD后6~24 h,AQP-4 mRNA和AQP-4蛋白表达显著增加.AQP-4 mRNA的A值由0.42±0.04上升到0.80±0.02(P<0.05);AQP-4蛋白A值由0.14±0.03上升到0.23±0.05(P<0.05),同时光镜下可见脑组织轻度水肿;3 d时AQP-4 mRNA和蛋白表达达高峰,AQP-4 mRNA的A值为0.91±0.08,AQP-4蛋白A值为0.41±0.04,此时脑组织严重水肿,神经元、胶质细胞和内皮细胞明显肿胀;第5~7天AQP-4的表达已下降(尤其mRNA明显),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时脑水肿已减轻.在整个HIBD脑水肿形成的过程中,AQP-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s>0.82,Ps<0.05).结论 AQP-4参与了HIBD的发生发展过程,AQP-4在HIBD脑水肿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勿动蛋白A(Nogo.A)及勿动蛋白受体(NgR)在正常墨西哥钝VI螈及其中脑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后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以正常墨西哥钝口螈脑组织和中脑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后第3、7、14、21天脑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技术观察正常墨西哥钝口螈脑组织中Nogo—A及NgR的表达;分别用荧光定量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B法)检测正常墨西哥钝口螈和损伤组脑组织中Nogo—A及NgR的mRNA含量和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正常墨西哥钝口螈脑组织中存在Nogo.A及NgR的表达,在墨西哥钝口螈中脑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后(注入AF64A)第3天,中脑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后第7、14、21天均有ChAT、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双阳性细胞,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中脑胆碱能神经元损伤后第3、7、14、21天脑组织中,Nogo.A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NgR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量均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的再生可能与NgR表达量的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人工麝香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SD大鼠制作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用高、中、低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缺血2h再灌注24、48h大鼠。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再灌注脑组织MMP-9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MMP-9蛋白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各组在缺血再灌注不同时间段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均升高(P〈0.05),其中,以模型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最高(P〈0.01),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最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高、中浓度人工麝香治疗组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表达水平降低最为显著(P〈0.01)。结论人工麝香能降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MMP-9 mRNA及MMP-9蛋白的表达水平。人工麝香可能通过抑制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脑组织MMP-9的表达,降低脑组织血脑屏障基底膜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和血脑屏障(BBB)的通透性,减轻脑缺血后脑水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结核杆菌H37Ra免疫小鼠后,产生特异性的脾淋巴细胞杀伤活性及其免疫机制。方法(1)分别以结核杆菌H37Ra、BCG和PBS免疫小鼠后第30天及第60天,分离各组小鼠脾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以表达Ag85B分泌蛋白的Sp2/0细胞为靶细胞,用MTT比色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杀伤率;(2)在免疫后第60天,小鼠脾淋巴细胞经PPD刺激后,以RT-PCR法检测穿孔素mRNA及颗粒酶BmRNA的表达。结果(1)结核杆菌H37Ra组脾淋巴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PBS对照组(P<0.05),略高于BCG组;(2)H37Ra组和BCG组穿孔素、颗粒酶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PBS组(P<0.05),H37Ra组穿孔素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BCG组(P<0.05),但颗粒酶BmRNA的表达量两组无差异。结论结核杆菌H37Ra免疫小鼠后,能增强脾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增加穿孔素、颗粒酶B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李楠  秦伟 《解剖学研究》2019,41(6):500-504
目的探讨安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胃溃疡大鼠胃组织胃动素(MTL)分泌和胃黏膜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mRNA的表达及对胃黏膜损伤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SD大鼠作为实验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胃溃疡模型组(B组)、肠内营养组(C组)、安素肠内营养支持组(D组),每组15只。B和D组大鼠采用经典的Okabe法建立胃溃疡模型。检测并比较各组大鼠胃组织MTL mRNA和CGRP mRNA表达水平及胃黏膜损伤指数。结果 B组大鼠胃组织MTL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组、C组和D组,D组显著高于C组(P0.05);B组大鼠胃黏膜CGRP-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组,D组显著低于C组(P0.05),但D组仍显著低于A组(P0.05);B组大鼠胃黏膜损伤指数显著高于A组,C组则显著低于B组,D组显著高于C组(P0.05)。结论胃溃疡大鼠胃肠组织MTL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CGRP-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引发和加剧胃肠动力障碍并影响溃疡的愈合,而给予安素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胃组织MTL mRNA及胃黏膜CGRP-mRNA的表达,有利于促进溃疡愈合,改善胃肠动力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髓鞘形成相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DA-R)亚基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小鼠模型大脑中的变化。方法:35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地卓西平马来酸盐处理组(MK-801),利用旷场实验、探孔实验及高架十字迷宫检测小鼠行为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小鼠大脑NMDAR亚基NR1的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髓鞘形成相关NMDA-R亚基NR1、NR2C和NR3A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小鼠相比,MK-801处理组在旷场内10 min总运动路程较对照组显著增加;3 min及5 min内探孔次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在开臂内停留总时间较对照组显著降低。NR1在小鼠神经细胞胞膜、轴突周围和髓鞘部位均有表达。大脑皮层、海马内的NMDA-R亚基NR1,NR2C及NR3A mRNA的表达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胼胝体区域NR1和NR2C mRNA表达在两组间同样无显著差异;但相较于对照组,MK-801慢性给药组小鼠胼胝体区域NMDA-R亚基NR3A mRNA表达显著上调。结论:NMDA-R在少突胶质细胞、髓鞘等部位确有表达;胼胝体部位NR3A亚基上调可能在MK-801诱导的精神分裂症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Notch1/2分子和Toll样受体(TLR)在冠心病患者中的表达变化,探讨Notch信号通路与TLR2的相互作用对CD14~+单核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入组稳定性心绞痛(SA)2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3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27例,同时入组31例健康对照者。实时定量PCR法检测PBMC中Notch1/2以及TLR1-10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选CD14~+单核细胞,应用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和/或TLR2激动剂Pam3Csk4刺激培养24 h,检测TLR2和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上清中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抗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TIR结构域接头分子(TRIF)的水平。结果 Notch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AMI组显著升高,Notch2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各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LR4、TLR7、TLR9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SA组、UA组和AMI组中均显著高于NC组,TLR2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AMI组中显著高于NC组、SA组和UA组。DAPT刺激可降低CD14~+单核细胞中TLR2 m RNA的相对表达量,对TLR4、TLR7和TLR9 mRNA的表达无显著影响。Pam3Csk4刺激可升高AMI患者CD14~+单核细胞中Notch1 mRNA的相对表达量,Notch信号通路相关分子Hes1和Hes5 mRNA的相对表达量亦显著升高。DAPT刺激还可抑制AMI患者中TLR2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的应答,降低Pam3Csk4刺激后AMI患者CD14~+单核细胞培养上清中白细胞介素(IL)-6、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的表达,这一过程主要通过影响TIR结构域接头分子表达及核因子-κB的磷酸化而实现。结论 Notch1和TLR2的相互作用可能发挥调控冠心病患者CD14~+单核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雌激素缺乏不同时间段APP/PS1双转基因小鼠脑组织细胞内线粒体结构、线粒体雌激素受体(mitochondrial estrogen receptorβ,mt-ERβ)、胰岛素生长因子1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星胶细胞(astrocyte, AS)以及神经炎性因子的变化,以明确雌激素缺乏促进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神经炎症发生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对雌性3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行双侧卵巢切除(AD-OVX),以假手术AD小鼠(AD-Sham)及同月龄正常野生型小鼠(WT)为对照,于术后1周(模拟绝经早期)和3月(模拟绝经中晚期),采用免疫荧光、透射电镜、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卵巢切除(ovariectomy,OVX)后不同时间段APP/PS1小鼠脑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阳性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脑组织细胞内线粒体超微结构、mt-ERβ和IGF-1R的变化。结果与正常野生型小鼠相比,无论OVX后1周还是3个月,AD-OVX组和ADSham组小鼠脑内GFAP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增加;相应地,AD小鼠脑内炎症因子IL-6、TNF-α的mRNA水平也较正常小鼠明显增高(P0.001);超微结构显示,与正常小鼠相比,AD脑组织细胞内线粒体肿胀明显,mt-ERβ和IGF-1R蛋白表达呈下调趋势(P0.001)。在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中,OVX后1周,AD-OVX组小鼠脑内GFAP阳性细胞数量较AD-Sham组显著减少(P0.001),且脑内炎症因子IL-6、TNF-α的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01),但线粒体结构、mt-ERβ和IGF-1R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而OVX后3个月,AD-OVX组脑内GFAP阳性细胞数量较AD-Sham组显著增多(P0.001),且脑内炎症因子IL-6、TNF-α明显升高(P0.001),线粒体肿胀明显,mt-ERβ蛋白表达有上调趋势(P0.05),但仍低于正常小鼠;IGF-1R蛋白表达呈下调趋势(P0.05)。结论痴呆小鼠脑内存在星胶细胞活化及炎症反应增强,雌激素缺乏早期可反应性的减少星胶细胞的增生及炎症反应,但随着雌激素缺乏时间的延长,痴呆小鼠脑内星胶细胞的活化及神经炎症反应进行性加重,该作用可能通过mt-ERβ介导的IGF-1R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预处理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组织中Fas、FasL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氟伐他汀预处理组(Flu组)。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脑缺血再灌注模型,Flu组在模型制备前用氟伐他汀连续灌胃14 d。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断头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PCR法检测缺血区脑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结果: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半定量PCR法检测大鼠缺血区脑组织中Fas和FasL阳性细胞,Sham组仅见少量表达,I/R组表达显著增多(P<0.05),Flu组表达显著减少(P<0.05)。大鼠缺血侧皮质区Fas mRNA和FasL mRNA表达为,Sham组有微弱的表达,I/R组表达显著增高(P<0.05),Flu组表达则显著降低(P<0.05)。结论:氟伐他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发挥保护作用的机制可能与下调Fas、FasL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也称A20)、核因子κB(NF-κB)、黏膜相关淋巴瘤易位基因1(MALT1)及其转录本1(MALT1V1)的mRNA表达特点。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21例SLE患者(其中合并硬皮症2例,合并类风湿关节炎1例,合并淋巴瘤1例)及31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ALT1、A20、NF-κB和MALT1V1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SLE样本中,A20 mRNA表达水平较健康人明显降低(P0.01),MALT1和NF-κB也较健康人降低(P0.01)。在健康人组,A20和NF-κB mRNA的表达水平未呈现明显相关性,MALT1和NF-κB则呈正相关(P0.05);而在SLE组中,A20和NF-κB mRNA则显示出显著正相关(P0.05),MALT1和NF-κB则不存在相关性。SLE中MALT1V1表达量显著低于正常人(P0.05),相关性研究还显示,健康人中A20和MALT1V1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在SLE中则不存在(P0.05)。结论:本研究首先提供了MALT1-A20-NF-κB通路在SLE中的表达特点。SLE患者异常低表达A20,这可能与患者低免疫耐受相关,其与NF-κB表达的正相关性情况可能与其它因素的调控有关,有待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