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喝咖啡可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 以色列的国家癌症控制中心和南加州大学诺里斯综合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喝咖啡可降低患大肠癌的风险.每天喝超过2.5份咖啡,患大肠癌的风险下降至50%,无论是否含咖啡因.这是因为咖啡中含有大量的有助于大肠健康的成分,咖啡因和多酚可以作为抗氧化剂,阻止潜在的结肠癌细胞生长.咖啡豆在烘焙过程中,生成黑素,有利于结肠蠕动;二萜类物质可能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来预防癌症.  相似文献   

2.
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初步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立群  姜愚  黄媚娟  彭枫  罗锋  卢铀  魏于全 《癌症》2002,21(12):1376-1377
结直肠癌在欧洲癌症死因的第二位[1],在我国正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较为困难,平均生存期6~9个月[2],5年以上生存不到5%.  相似文献   

3.
腹膜是结直肠癌转移的好发部位。出现腹膜转移的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常伴有卵巢转移。通常认为出现腹膜转移和卵巢转移的女性结直肠癌进展迅速且预后极差,目前仍无有效的治疗手段。虽然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化疗及靶向药物后可显著改善预后,但同时伴有腹膜转移和卵巢转移的女性结直肠癌患者却无法明显获益。许多研究证实肿瘤细胞减灭术(CRS) 联合腹腔内热灌注化疗(HIPEC)可延长这类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本文综述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和卵巢转移患者的诊治现状和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4.
李金娜  张楠  张颖  费倩  徐盟  王颖 《现代肿瘤医学》2017,(12):1924-1930
目的:分析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炎症相关标记物与维持治疗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筛选131例经标准化疗后缓解或稳定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筛选预后相关因子,探讨基线NLR、LMR水平对维持治疗疗效及预后的预测作用.结果:生存分析显示肿瘤分化程度高、基线高NLR、高LMR、低CA19-9水平患者进行维持治疗预后较好;基线高NLR水平维持治疗患者疾病控制率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均优于低NLR水平组,基线高LMR水平维持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优于基线低LMR水平组.结论:肿瘤分化程度、基线NLR、LMR、CA19-9水平可作为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患者的独立预后因子,基线NLR水平可作为维持治疗的疗效预测因子,基线高NLR水平患者更能从维持治疗中获益.  相似文献   

5.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奥沙利铂、5-FU类制剂、伊立替康、VEGF抗体、EGFR抑制剂等药物的使用延长了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维持治疗是指对一线治疗后获益的患者,停用某些毒副反应较大的药物,保留低毒性药物继续治疗的一种治疗模式。因此,一些临床研究评估了上述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获益后的维持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本文就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全面地了解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的相关进展。  相似文献   

6.
“药物再利用”或“药物再定位”是肿瘤学领域热度上升的话题,指寻找某种适应症并非癌症却具有抗癌活性的上市药物,并将其与常规癌症治疗手段相结合以期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辛伐他汀,临床常用于治疗高脂血症、预防心血管疾病,研究发现其用于结直肠癌治疗潜力巨大,已有不少临床研究尝试将辛伐他汀作为辅助用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诱导化疗后的维持治疗方案如何选择,尚存在争议。本研究将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应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评估其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研究是单臂、单中心探索性研究。接受一线诱导化疗(XELOX、mFOLFOX6、FOLFIRI)18~24周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评估为临床获益后接受卡培他滨500 mg,每天2次口服维持治疗,直至疾病进展。研究首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包括卡培他滨维持治疗的PFS和诱导化疗续贯维持治疗的PFS。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不良反应。结果:2014年10月16日—2017年12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接受治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37例接受节拍化疗维持治疗。中位随访时间15.0个月(4.0~41.4个月)。节拍化疗维持治疗的中位PFS为5.6个月(1.7~38.5个月),诱导化疗续贯维持治疗的中位PFS为11.4个月(6.8~44.3个月)。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8/37,21.6%)、恶心呕吐(5/37,13.5%)和手足综合征(3/37,8.1%)。没有1例患者出现3~4级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培他滨节拍化疗应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诱导化疗后维持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结直肠癌是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位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3位。在2012年诊断的全球1361000例结直肠癌中,中国结直肠癌患者占18.6%。手术是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多项大型Ⅲ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新辅助放化疗(nCRT)较术后放化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5年局部复发率,提高括约肌保存率。nCRT已被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确定为Ⅱ、Ⅲ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法。虽然nCRT能降低患者的局部复发率,但在减少远处转移的发生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并无获益。本文探讨nCRT后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肿瘤复发及远处转移的模式,并探讨患者无生存获益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血管生成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靶向血管内皮生成因子信号通路的药物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获得了重要的生存改善。在化疗基础上联合贝伐珠单抗一线、二线和跨线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可进一步延长生存期。阿柏西普联合含伊立替康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延长了生存期。对抵抗所有化疗药物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瑞格非尼后仍延长了生存期。这些抗血管生成药物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并拥有良好的安全性,可以和化疗药物联合用于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癌具有较高发病率和病死率,辅助化疗的效果差强人意,超过50%的患者病程中会出现肝转移.手术切除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术后5年生存率在50%以上,但是仅小部分患者有手术切除的机会.新辅助治疗的应用降低肿瘤分期,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手术切除率,展现出较大临床应用价值,但其对生存获益,目前尚无统一结论 .本文就结直肠癌肝转移新辅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研究背景常规化疗联合抗VEGF 或抗EGFR 分子靶向治疗能够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生存获益。然而,常规化疗同时联合抗VEGF 和抗EGFR 治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并未发现更好的生存获益,反而出现更多的不良反应。本研究目的是评价厄洛替尼(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联合贝伐单抗能否提高不能手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本研究为为随机,开放,3期临床研究,包括法国、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49个研究中心参与本研究。患者纳入标准包括18~80岁,组织学确诊为结直肠癌,不能够手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WHO 身体状态评分为0~2分,针对转移性疾病未接受其他治疗,脏器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卡培他滨维持治疗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7年8月1日—2011年8月1日在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完成一线化疗后达到疾病控制(CR+PR+SD)的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接受两种不同的治疗策略(按患者自己意愿)。治疗组30例,予卡培他滨维持治疗(卡培他滨常规量为1 000 mg/m2,每日2次,连用2周,休息1周,每21天为1周期);对照组48例,观察直至疾病进展再接受进一步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TTP)、总生存期(OS)及不良反应。结果 维持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10.3月、6.5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31);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31.4月、18.4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319)。维持治疗组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消化道反应、较轻的血液学毒性及肝肾功能损害。结论 卡培他滨维持治疗通过延长老年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疾病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可使其获益且耐受性良好,值得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俞悦  周爱萍 《中国肿瘤临床》2017,44(11):517-521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抗体的应用是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进展中的里程碑。抗EGFR单抗和其他靶向药物的出现使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期从6个月提高至将近30个月,显著改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目前KRAS和NRAS被公认为是抗EGFR治疗原发耐药的结直肠癌患者疗效预测标志物,用于抗EGFR治疗的转移性结直结癌患者筛选。除了RAS,其他分子改变也可能影响抗EGFR的疗效。即使是抗EGFR治疗有效的患者也会在13~18个月间产生获得性耐药。本文将对目前已知的抗EGFR治疗耐药机制进行综述,并展望可能的逆转耐药策略,以期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精准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出现,增加了许多实体肿瘤的治疗选择。尽管在黑素瘤和肺癌的治疗中效果良好,但大多数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无法从免疫治疗中获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错配修复功能缺失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中明确有显著和持久的临床反应,即使在既往多线治疗失败的群体中也是如此。然而,这种临床获益仅限于小部分肿瘤患者,约占转移性结直肠癌的4%。事实上抗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1,PD-1)单抗对错配修复功能缺失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是无效的。迫切需要新颖的治疗策略使这些肿瘤具有免疫应答。破坏肿瘤的疗法(化学疗法,放射疗法和靶向疗法),从而释放肿瘤抗原,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和其他疗法相结合的最直接的策略。这些标准疗法远没有像曾经担心的那样削弱免疫反应,反而还可以增强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5.
在男性和女性患者中,结直肠癌均为第3位常见癌症[1]。尽管结直肠癌的诊断与治疗水平不断提高,仍有15%~25%被诊断时即为转移性结直肠癌[2];且即便进行根治手术仍有50%将发展为转移性疾病[3]。转移性肿瘤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8%。肝转移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约有30%的结直肠晚期肿瘤患者死于肝脏转移[4]。  相似文献   

16.
背景与目的:贝伐单抗(bevacizumab,BV)是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人源化单抗,与化疗药物联用于治疗复发转移性结直肠癌,可明显改善疗效和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本文旨在观察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6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均接受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贝伐单抗的剂量采用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推荐的5 mg/kg,每2周重复,或7.5 mg/kg,每3周重复.每2~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同时观察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中,PR 9例,SD 30例,PD 7例.客观有效率为20%,疾病控制率为8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6.0个月,中位总生存期9.3个月.一线、二线、三线及以上应用贝伐单抗客观有效率分别为35%、6%和1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2%、88%和8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8.6、5.2和6.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分别为12.2、8.3及8.1个月.不良反应为高血压3例,尿隐血阳性2例,蛋白尿1例,阴道出血1例,痰中带血1例,鼻衄1例,均为1~2级,对症治疗后均缓解;7例患者出现3~4级骨髓抑制,未出现粒缺性发热;2例患者因出现持续性2~4级肝功能受损未继续抗癌治疗.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获益较肯定,且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较好,但需监测肝功能及血常规变化.  相似文献   

17.
进展期结直肠癌的内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小田 《癌症进展》2007,5(1):35-40
结直肠癌在我国发病率及病死率近来逐年升高,已上升至恶性肿瘤的第4位,目前对于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仍需采用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手段.与仅接受最佳支持治疗相比,化疗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并改善生活质量.近年来由于新一代化疗药物和分子靶向药物相继涌现,中位生存期不断得到延长.因此,在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中施行化疗已经达成共识,标准的化疗方案也基本得到公认,必要时联合分子靶向治疗的新观点逐步得到接受.本文就国内外近年来对于晚期结直肠癌的内科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BRAF基因突变结直肠癌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亚型,BRAF突变以BRAFV600E突变最为常见。BRAFV600E突变结直肠癌的疗效和预后较差,晚期一线可选择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治疗策略,后线治疗采用BRAF抑制剂联合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方案可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目前BRAFV600E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探索包括阻断各种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靶向药物联合以及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联合等治疗策略。文章就BRAF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的分子生物学特点、临床病理特征以及BRAFV600E突变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探讨VEGF的SNP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6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外周血样本,均接受过标准的化疗,其中20例加用了贝伐珠单抗,应用MassARRAY方法,成功进行9个VEGF的SNP的检测,包括-2578C>A、-460T>C、-1455T>C、-1154G>A、-634G>C、-398G>A、-497T>C、-2455 >-T、-936C>T.结果 60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联合靶向治疗组的总生存期优于单用化疗组(P=0.01),VEGF各SNP变异率与NDBI数据库相似,-1455T>C变异率极低,无临床价值;-2578C>A和-460C>T变异具有较高一致性;入组患者中SNP-497TT纯合子患者总生存期劣于其他患者(P=0.02);应用贝伐株单抗患者,SNP-497 3种基因型总生存期均有明显差异(P=0.01),SNP-398AA纯合变异者总生存期优于其他患者(P=0.02)SNP-2455 CC纯合子者总生存期优于其他患者(P=0.01).结论 在转移性结直肠癌,外周血VEGF的SNP状态与贝伐珠单抗以及化疗的长期疗效可能相关,需要进一步增加病例,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单克隆单抗分子靶向药物在转移性结直肠癌中的应用,显著改善了患者无进展生存期及总生存期,由于迅速产生继发性耐药限制了其临床运用效果。因此,寻找生物标志物初步筛选敏感人群及预测耐药,以及研究分子靶向药物耐药机制的产生以逆转耐药,都是进一步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效果的关键,目前靶向药物联合应用有望进一步提高治疗有效率并逆转耐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