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常内皮细胞功能的障碍首先表现为细胞信号蛋白表达的改变或缺陷,引起相应细胞的生物学功能降低,从而加速相关疾病的发生与进展.TRIB3是肥胖、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等代谢性疾病的关键枢纽蛋白,通过胰岛素抵抗、内质网应激、脂质代谢等一系列途径,加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与进展.因此,本文旨在探讨TRIB3如何调控机体中血脂水平、血糖代谢、血管活性,加速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机制所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结肠癌细胞中MARCH2调控自噬的机制。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MARCH2的结肠癌细胞中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水平、TRIB3蛋白水平、AKT-MTOR信号通路及自噬水平的相关性。结果沉默MARCH2的结肠癌HCT116细胞中AKT-MTOR信号减弱,TRIB3、CHOP和ATG12-ATG5结合物蛋白水平升高。沉默CHOP会引起TRIB3的蛋白水平降低;敲减TRIB3引起AKT-MTOR信号有所回升;敲减ATF4导致CHOP和TRIB3蛋白水平降低,AKT-MTOR信号回升,ATG12-ATG5结合物水平降低。结论沉默MARCH2可能通过上调CHOP,从而升高TRIB3,导致AKT-MTOR抑制,最终促进自噬发生。ATF4-CHOP-TRIB3-AKT-MTOR轴在沉默MARCH2诱导自噬发生过程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TRIB1是果蝇Tribbles蛋白的一个同源蛋白.在人体内,TRIB1缺乏催化结构域,因此无激酶活性,但可作为支架蛋白,参与蛋白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TRIB1已被证实在多种癌症中发挥作用,包括急性髓细胞白血病、前列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等.此文就TRIB1的功能与特点以及在癌症方面的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RIB3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喉癌TU686细胞体外生长增殖及移植瘤小鼠外周免疫抑制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在体外细胞(人永生化表皮细胞系HaCat及喉癌细胞TU686)及组织(喉癌及癌旁组织)中检测TRIB3蛋白及RNA表达,随后将TU686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NC组)及敲低TRIB3组(sh-TRIB3组),提取细胞总蛋白及RNA,验证两组细胞中TRIB3表达水平。验证成功后,CCK-8、集落克隆实验及流式细胞术检测TU686细胞的增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两组细胞中Wnt、Cyclin-D1、C-myc、β-catenin、p-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相关性分析验证TRIB3与Wnt、Cyclin-D1、C-myc、β-catenin、p-β-catenin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利用敲低TRIB3的核心质粒构建低表达TRIB3的裸鼠移植瘤模型(TRIB3 sgRNA组),并设置平行对照组(Control sgRNA组),观察瘤体的生长体积及重量,ELISA测定移植瘤小鼠血清免疫抑制分子表达。结果:与HaCat细胞及正常癌旁组织相比,...  相似文献   

5.
TRIB1属于人类TRIB家族,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途径级联控制的调节蛋白,在多种组织中表达,与骨髓恶性肿瘤、卵巢癌、动脉粥样硬化及组织移植密切相关。此文就TRIB1的起源、家族、结构、功能、参与的信号途径及相关疾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TRIB1属于人类TRIB家族,是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途径级联控制的调节蛋白,在多种组织中表达,与骨髓恶性肿瘤、卵巢癌、动脉粥样硬化及组织移植密切相关.此文就TRIB1的起源、家族、结构、功能、参与的信号途径及相关疾病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TRIB3基因是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感基因之一,其基因多态性Q84R与2型糖尿病有强相关性,这一结果在白种人中已得到证实.TRI3基因位于人染色体20p13-p12.2,蛋白质位称TRB3,该基因通过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的磷酸化,抑制胰岛素信号传导,而在糖代谢中起重要作用.另外,有研究认为TRIB3基因可能调节胰腺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RIB3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及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ve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法对随机选取高血压患者200例,正常对照200例进行检测.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高血压组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明显升高(t=39.223,P<0.01);与AA基因型携带者相比,GG基因型携带者平均IMT增大(t=22.235,P<0.001);IMT增厚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G+ GG基因型进入回归方程(OR=2.116,95%CI:1.045~4.721,P=0.031),腰围、收缩压和空腹血糖升高是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论 携带TRIB3基因+251A/G多态性G等位基因的高血压患者具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性.  相似文献   

9.
β3-肾上腺素能受体基因突变与儿童单纯性肥胖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肥胖是我国儿童青少年期重要健康问题之一。研究表明 ,过量喂养可以导致人类肥胖。但是实验性增加热量摄入时 ,仍有一部分人并不发生超重 [1 ] ,显然遗传基因在决定个体肥胖易感性方面起重要作用。产生肥胖的直接原因是能量储存大于消耗 ,而脂肪组织是机体能量储存和释放热量的重要所场 ,因此参与调节脂肪组织分解、并产生热量的β3-肾上腺素能受体 (β3- adr)基因的突变与肥胖关系的研究也备受关注[2 ,3] 。近年来国外有研究发现β3- adr基因序列的第 190位上的 T→C突变 ,导致氨基酸多肽序列 6 4号位上的色氨酸被精氨酸取代 (Trp6 4…  相似文献   

10.
肥胖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代谢性疾病。Toll样受体是一类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参与肥胖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形成,并影响机体的物质代谢,在肥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明确Toll样受体与肥胖的关系,探究其中的免疫学机制,将给肥胖的治疗提供新的作用靶点。本文就TLR2、3、4、5、6、9与肥胖之间的关系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14 3 3蛋白是分布十分广泛的真核生物蛋白家族 ,在体内发挥着诸多的生物学功能。 14 3 3蛋白能够在多个通路和环节与一些调节因子相互作用 ,抑制凋亡的发生 ;14 3 3蛋白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作用方式参与凋亡的调节 :控制靶蛋白 (如Bad ,Bax ,Fkhrl 1)的亚细胞定位 ,作为接头蛋白 (如A2 0与c Raf 1)促进蛋白质 蛋白质相互作用以及调节关键酶 (如ASK1)的活性 ,但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骨髓细胞中的TIMP3、RUNX3蛋白表达的情况及其与基因甲基化的关系,并探讨其与AL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50例A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Cs)及10例健康供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TIMP3、RUNX3蛋白表达的情况,结合前期实验中TIMP3、RUNX3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检测结果,对与AL患者预后有关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0例AL患者BMMCs中RUNX3甲基化组该蛋白表达明显少于未甲基化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AL患者完全缓解(CR)率与RUNX3蛋白表达及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有关,RUNX3蛋白失表达、骨髓中原始细胞比例高的患者CR率低,反之较高。结论: RUNX3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是导致该蛋白失表达的原因,其参与了AL的发病,并与不良预后有关,TIMP3甲基化与急性白血病发病无关。  相似文献   

13.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均参与其病理生理过程.在PD致病相关蛋白中,PARK2基因编码的Parkin蛋白作为E3泛素连接酶,可与多种底物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本文旨在综述 Parkin 蛋白及其底物 septin、Pael-R、Cyclin E、p38、Synphilin-1、...  相似文献   

14.
TEB4(MARCH Ⅳ)是酵母Doa10的同源体,作为E3连接酶参与内质网相关蛋白的降解。TEB4和酵母Doa10定位于内质网上,包含一个环指域和多个跨膜域。这个环指结构位于蛋白的N端,具有特殊的C4HC3结构。在泛素结合酶UBC7参与的底物第48位赖氨酸特异点的泛素化反应中,分离开的环指域在细胞液中催化泛素的连接。这些特性与E3酶有关,E3酶是参与内质网相关蛋白降解的重要酶。和一些E3连接酶一样,TEB4可能参与神经退行性病变的调节。  相似文献   

15.
背景: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是实体器官移植后抗排斥治疗中最重要的一线药物之一,主要通过包括CYP3A5在内的CYP3A亚家族进行代谢。但关于CYP3A5基因多态性与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慢性肾毒性的相关研究国内外鲜有报道。 目的:观察CYP3A5基因多态性与中国人群中钙调磷酸酶抑制剂慢性肾毒性发生的关系。 方法:分别收集200例肾移植后出现慢性肾毒性的中国人种患者设为肾毒组;200例肾移植至少12个月后没有出现慢性肾毒性的中国人种患者设为对照组,取两组血样和临床数据。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分别检测两组的CYP3A5突变位点基因型。通过统计学分析CYP3A5的基因多态性与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慢性肾毒性之间的关系。 结果与结论:慢性肾毒组中CYP3A5基因型*1/*1+*1/*3(显示CYP3A5活性)和*3/*3(不显示CYP3A5活性)分别占39.5%(79/200)和60.5%(121/200);对照组中CYP3A5基因型*1/*1+*1/*3(显示CYP3A5活性)和*3/*3(不显示CYP3A5活性)分别占28.5%(57/200)和71.5%(143/200)。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9.000,P < 0.05,OR=1.638,95%CI=1.078-2.488)。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CYP3A5*1/*1和CYP3A5*1/*3是显著的引起CNI慢性肾毒性的危险因素(P < 0.05,OR=1.638,95%CI=1.078~2.488)。提示,CYP3A5的基因多态性可能增加肾移植患者慢性肾毒性的遗传易感性;参与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慢性肾毒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观察饮食诱导肥胖(diet-induced obese,DIO)大鼠下丘脑细胞因子诱导的含SH2区域的蛋白(cytokine in-ducible SH2 containing protein,CIS)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3,SOCS-3)mRNA表达的变化.将雄性6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基础饮食组和高脂饮食组,饲养9周后处死.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下丘脑CIS mRNA与SOCS-3 mRNA表达,结果表明高脂组大鼠下丘脑CIS mRNA、SOCS-3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基础饮食组(P<0.05).提示CIS、SOC-3可能参与DIO大鼠肥胖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免疫性肝损伤模型,探讨Tim-3及Th17细胞在免疫性肝损伤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 6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急性组(10只)、中间组(10只)、慢性组(30只)和对照组(10只)。用刀豆蛋白A建模,在第0、2、4、6、8周时对慢性组大鼠实施体外心间取血1.5 ml,分离血清后于-20℃备用。8周建模成功后取完整肝脏并计算肝脏指数;生化分析法测血清中ALT、AST、TP及ALB的动态变化;ELISA法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im-3、IL-17、IL-6及IL-23的动态表达;HE染色观察肝脏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脏中Tim-3和IL-1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急性组、中间组及慢性组的ALT及AST均显著升高(P0.05),ALB显著下降(P0.05)。中间组HE染色偶见假小叶,而慢性组发现有明显的炎性细胞和肝脏损伤,镜下假小叶较多见。在慢性组的不同阶段中,IL-17的动态表达是先升高,4周后开始降低(P0.05);Tim-3的动态表达则是先降低,4周以后开始升高(P0.05)。结论 Tim-3及Th17细胞参与了免疫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其表达水平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病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讨学龄前肥胖和非肥胖儿童的瘦素与内分泌激素水平。方法:检测(3~6)岁122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与61例非肥胖儿童的瘦素(lept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结果:肥胖儿童的leptin、IGF-I、IGF-BP3、E2水平均显著高于各自非肥胖儿童组(P均<0.01)。T水平两组间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学龄前单纯性肥胖儿童存在leptin抵抗和内分泌代谢紊乱,检测leptin、IGF-I、IGF-BP3、E2、T对单纯性肥胖症的早期干预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肥胖是2型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基础病,属于代谢综合征类疾病。肥胖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RS)和脂肪组织中未折叠蛋白反应(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的激活有关[1]。近来国内外对应激反应蛋白在脂肪细胞ERS反应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G蛋白β3亚单位(G-protein β3 subunit,GNB3)基因825C/T多态性是否与中国人肥胖有关联,为探讨肥胖的分子遗传基础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对成都地区270名非肥胖者及129例肥胖患者GNB3基因825C/T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采用酶法和单向免疫扩散法对血脂和载脂蛋白水平进行测定.结果 GNB3基因825C/T位点C、T等位基因的频率在肥胖组为0.531、0.469,在非肥胖组为0.528、0.472,两绀间等传基因的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人825C/T位点T等位基因频率(0.471,合并组)较德国白人的0.319显著增高(P<0.01),而低于非洲黑人的0.788(P<0.01),与日本人的0.487相近(P>0.05).825C/T位点在非肥胖组TT基因型携带者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高于CT基因型者(P<0.05);在肥胖组CC基因型携带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CT基因型者降低(P<0.05).进一步按件别分层后,这种差异仪在相应各组的男性、女性亚组存在;此外,非肥胖男性TT型者、女性CC型者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载脂蛋白A Ⅰ水平分别低于和高于相应业组CT型者(P<0.05),肥胖男性亚组TT型者血清载脂蛋白A Ⅰ水平高于CC型者(P<0.05).结论 GNB3基因825C/T多态性与中国成都地区汉族人肥胖无关联,但与血清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胆同醇和载脂蛋白A Ⅰ水平含量有关,且具有性别差异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