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略谈张仲景对"诸气膹郁,皆属于肺"理论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诸气膹郁,皆属于肺”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通常的理解是“谓满,郁谓奔迫”,指气满胸中而呼吸迫促的一类病证,然笔者认为“诸气郁”的“郁”泛指各类气机郁滞的病证,多与肺脏相关。仲景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对相关病证的治疗较全面地运用了这一理论,现将有关内容整理概述如下。1心气痹阻——合用宣肺宽胸心肺同居上焦。心主血脉,肺朝百脉,心之气血的畅通有赖肺气的宣畅。张仲景治“胸痹,胸中气塞,短气”,用茯苓杏仁甘草汤。此类胸痹病机为心胸气滞、水饮内停,方中茯苓化痰除饮,甘草益气和中,杏仁宣利肺气,诸药合用,以求心胸气…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中“心开窍于舌”的说法始于《内经》,其中对舌与心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后世也宗其说法,用于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内经》认为,“心开窍于舌”对于生命活动、临床辨证尤其在治疗方面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肺主治节"管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曹健 《吉林中医药》2006,26(12):8-8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是用国家行政政权分配来比喻脏腑的生理功能和他们之间的关系,认为肺与心同居膈上,心为“君主之官”,肺位高近君,犹如“宰辅”,故称之为“相傅之官”,功“主治节”。治节者,治理调节也。指各脏腑之所以依照一定规律活动,全依赖于肺的治理与调:常。正如《血证论》中谓:“肺之令主行制节,以其居高,清肃下行,天道下际光明,故五脏六腑皆润利而气不亢,莫不受其制节也”。肺如何“治节”,历来说法颇多。  相似文献   

4.
王辉  郭勇 《福建中医药》2011,42(5):48-50
大肠癌泛指在盲肠、全部结肠和直肠发生的恶性肿瘤,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医古籍有关大肠癌的论述散见于“肠风”、“脏毒”、“肠积”、“积聚”等病证中。  相似文献   

5.
"戴阳"辨析     
在中医现代化的进程中,专业术语的规范越来越显得重要,而目前中医界对戴阳的认识,尚无确切的定义。如《中华医学大辞典》认为戴阳是“阳气上越而面赤也。《中医大辞典》则认为戴阳有两个含义:“戴阳,证名。指以面颧色淡红如妆,游移不定为特征,下真寒而上假热的危重病证。多因下元虚衰,真阳浮越所致……参之阴盛格阳条。亦可由阳气怫郁在表所致”。七版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则把戴阳等同于阴盛格阳,虚阳浮越,并把戴阳当作一个具体的证候:“久病重病面色苍白,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者,属戴阳证。是因久病肾阳虚衰,阴寒内盛,阴盛格阳,虚阳上越所致,属病重”。  相似文献   

6.
蒋洪耀 《国医论坛》2004,19(5):10-12
“心胃同治”之法源于《内经》胃与心的经络联系,其后人们多局限于单纯胃腑与心脏的关系,而使该治法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笔者认为此尚包含心与大、小肠的关系,尤其是心与大肠的生理病理关系。  相似文献   

7.
赵广兰 《养生月刊》2007,28(3):217-219
历代皇帝都在“万岁、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中做着长生不老之梦,神仙方士们始终没有找到长生不老药,而世人却在五彩缤纷的人生长河中,找到一个不老人生的“密码”,那就是“三心二意”。所谓的“三心”是:信心、善心、童心,“二意”即“无意”、“有意”。  相似文献   

8.
龚胜仪  赵荣 《四川中医》2007,25(3):27-27
肝硬化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严重损害肝脏的疑难病证,我们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总结出以“气虚浊毒”为重要病理因素,从而确立了以“益气活血化瘀,清热利湿化浊”为主要治疗法则,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张晶  张宗明 《中医药学刊》2005,23(1):142-142
主据《伤寒论》“心下”病证有关内容,主从虚、实两方面予以辨治探析,示明心下空、满、濡为虚。实、痛、硬为实,其不仅从本质上反映了心下虚、实病变的性质及轻重程度,反映了心下虚实病变的过程、特点及预后,从而不仅示明中医对心下病证虚实辨治的具体方法及补虚泻实遣方用药的基本治则,丰富了中医腹诊的辨治内容,实对进一步提高中医临证辨治水平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损其心者,调其营卫"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淑全 《新中医》2007,39(7):89-90
心脏受损治以“调其营卫”,如《难经·第十四难》云:“治损之法奈何?损其心者,调其营卫……”。心主血脉,营气行于脉中,卫气行于脉外,皆与心主血脉有关,故调其营卫可使受损心脏得以恢复。但经文中有脉可辨却无症以验,有法可依却无方药可寻,笔者临证凡见心脏功能虚损病证,均以桂枝汤为主方调和营卫,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伤寒论》论治痰饮病的条文作了归类,分别以“痰病论治”和“饮病论治”逐条进行叙述。对痰病和饮病的概念、关系进行了探析,并对各汤证的病因、病机、治法和汤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比较。结合,临床提出了大陷胸汤既可治痰水凝结胸胁的结胸证,又可治痰水凝结腹部的结腹证。  相似文献   

12.
Clinically,theauthorhastreatedmanyvis-ceraldiseasesmainlyusingBeishupointswithbettereffects.Throughseveralyears'clinicalexperiencesitisheldthatBeishupointsareim-portantandeffectivepositionsfordiagnosisandtreatmentofvisceraldiseases.Inoneyear,ato-tal6ocasesofvariouschronicvisceraldiseasestreatedmainlyusingexternaltreatmentofBeishupointsaresummarized.Thecasesallhadbeendiagnozedclear1yandtreatedinasystemat-icwaybyWesternmedicineandhadaprotractedcourseofdisease.Thediseasesincludeangioneu-rotiche…  相似文献   

13.
浅谈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从瘀论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未明的慢性结肠炎症性疾病,病程长、易复发。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为感受外邪,饮食所伤,七情不和及脏腑虚弱等。病位在脾、肾、大小肠,而其病机主要为瘀。故治疗应在活血化瘀的基础上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4.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 makes some comments on the holistic action of acupuncture from the regulative effect on the nerve-endocrine-immune network,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nerve-endocrineimmune network and the meridian-collateral system of TOM. The wholism concept of TOM refers to the organism being an integrated entirety, and the regulatory effect of acupuncture on functional activities of the organism relies on the integral connection of the acupoint--meridian-collateral-zangfu-organ system. When stimulated with acupuncture, the human body will brings its potential force into full play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diseases.  相似文献   

15.
中医的思维方法有力地指导着中医的辨证论治,中医的思维方法具有科学性和卓有远见的预见性。由此,使中医的思维方法具有超前思维的特点,即为中医超前思维方法。中医的超前思维方法,是指医生通过对疾病发生、发展、演变规律的长期临床观察和辨证论治思维规律的总结而形成的思维方法,它具有科学的预见性,能看到疾病潜在的变化规律、治疗机会、危险(不良征兆),能测知疾病的未来发展及预后等,为制定具有预见性的治疗措施创造条件,中医超前思维具有丰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浅谈历代医家对温病病因和发病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自《内经》到《温热论》时期温热病的病因和发病的认识进行了总结。此由最初的以“伤寒”总称各种热病,逐步发展至“外感六淫化火说”、“非时之气,戾气说”、“伏邪之说”、“新感学说”,至清代产生了“温热毒邪学说”,从病因和发病上根本区别了温病与伤寒,同时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等理论,形成了《温热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测定在各种肝胆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循环酶速率法对300例肝胆疾病病人及150例对照者的TBA水平进行检测,并同时测定其他肝功能指标。结果:在各肝胆疾病组TB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TBA在肝硬化、肝癌及梗阻性黄疸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肝功能指标(P〈0.01)。结论:TBA是反映肝胆疾病较灵敏的生化指标,对肝胆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医特色护理方案辅助治疗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方法:将86例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及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诊疗及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护理,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症候观察护理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比观察两组胃脘痛脾胃虚寒证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变化,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总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结果:中医特色护理组在临床总有效率,主要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医特色护理组在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医特色护理方案护理胃脘痛脾胃虚寒证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能较迅速缓解主要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护理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伤寒论》中关于针灸的论述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药并用以增强疗效;二是单纯用针、灸治疗六经病证;三是列举针灸误治及其补救措施;四是以针或灸法来判断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属于中医痞满和胃脘痛的范畴。中医认为"肝郁"是引起FD相关症状的重要病机,因此临床多法"治肝以安胃"之说,从肝论治。现代医学强调FD发病与精神心理因素关系密切,对症治疗联合抗焦虑抑郁药以及心理干预是治疗FD的重要方法。由此可见,中、西医对FD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治疗思路高度相似。故作者从传统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研究等方面对FD从肝论治进行探讨,为从肝论治FD的临床运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