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特发性骨量减少,多发于某些青少年、青壮年和处于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身上,主要原因是由于钙离子的供应不能满足其身体生长需求[1]所致.持发性骨量减少是影响骨峰值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引起原发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笔者对288例特发性骨量减少者进行了相关因素分析,以期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3.
依据我院登记在册的资料,2004~2005年城区5岁以下重点是3岁以内的男女儿童1026例,行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和血钙测定,对佝偻病防治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对福建泉州地区30岁以上中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患136例用定量超声骨强度测定仪(QUS)进行骨强度测量,通过对男与女、男性50岁前后、女性绝经前后三组骨强度比较分析,探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中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与骨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定量超声骨强度检测仪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临床上已有多种非损伤性骨密度测量方法,但骨密度测量仅能够精确地测量骨量的变化而不能测定骨结构的变化,现在研究表明造成骨折的因素是由骨量成长和骨结构变化两种因素决定的,定量超声骨强度仪的使用可以通过超声声速检测方法反映骨结构的变化、骨的密度、骨的弹性、皮质骨的厚度综合骨骼特征的结果。从而对骨质疏松的诊断,骨折危险性预测,监测骨骼的变化起到决定性作用。故本文的目的是分析定量超声在骨质疏松诊断中的作用及T值和儿童百分率在诊断中的关系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田成功  黄洪 《江苏医药》1998,24(7):532-532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男性骨质疏松(OS)发病率以及总患病人数逐年上升。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性别、不同民族甚至不同年代等都有不同的骨矿含量峰值。为此,从1997年5月至1997年11月,我们用单光子骨密度仪测定了南京地区时7例男性骨矿含量,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一、对象:系来我院保健科进行年度健康体检的南京籍干部及学生,除外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及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药物者,共517例,均为男性,年龄19~86岁,分为7个年龄组。二、方法:使用SD-200型单光子骨密度仪,放射源为241Am,测定非优势侧前…  相似文献   

7.
萍乡市5086例妇女疾病普查结果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美文  易玲  康丽 《江西医药》2007,42(12):1156-1157
目的 了解我市妇女常见疾病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妇科常见病防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我市近3年接受普查的5086例妇女患病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普查内容包括:常规妇科检查、B超、乳房红外线扫描和有关实验室检查.结果 总患病率为58.2%(2605/5086),其中前5位疾病患病率依次为乳腺疾病(32.98%)、宫颈炎(30.27%)、阴道炎(23.03%)、子宫肌瘤(10.12%)和卵巢囊肿(3.61%),乳腺疾病发生率最高;从发病年龄看,阴道炎、宫颈炎及乳腺疾病发病率30~39岁多见.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发病率40~49岁多见;不同职业妇科疾病发生情况较接近;检出宫颈癌前病变2例,乳腺癌1例.结论 定期妇女疾病普查普治、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提高自我保健意识,是妇女常见疾病防治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张金萍 《现代医药卫生》2003,19(10):1337-1337
笔者采用以色列Sunliht阳光公司Omnisense超声骨强度仪测定了36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 (BMD) ,观察BMD变化和骨质疏松 (OP)的发生率 ,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 ,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 :入选病例为2001年9月~2002年9月我院住院和门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61例。其中男121例 ,年龄33~68岁 ,平均年龄53.6岁 ,女240例 ,年龄32~80岁 ,平均年龄58.7岁。病程半年~28年。入选病例符合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排除甲亢以及其它代谢性骨病及治疗干扰。对照组选择健康体检者182例 ,其中男87例 ,年龄31~71岁 ,女95例 ,年龄33~50岁。1.2方…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附9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 (BMD)的变化及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双能 X线骨密度仪(DEXA)测定 94例住院治疗的 2型糖尿病患者及 77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糖尿病对照组的腰椎正位及髋部 BMD,并分别测定糖尿病患者的骨钙素 (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空腹血糖 (FBG)、餐后 2小时血糖( 2 h PG)、糖化血红蛋白 (Hb A1 c)、胰岛素 (INS)、 C肽 (C- P)、钙 (Ca)、磷 (P)、碱性磷酸酶 (AKP)、肌酐(Cr)、尿白蛋白排泄率 (U AER)。受检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部位 BMD低于同性别峰值的 1个标准差 (T值 )为骨量减少 ,低于 2 .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结果  (1)糖尿病组及对照组骨量减少的发生率分别为 4 6 .81%、 31.17%(P=0 .0 38) ,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分别为 2 3.4 0 %、 10 .39% (P=0 .0 2 6 )。 (2 )糖尿病组腰椎 L2 、 L3、L4 、髋部大转子 (Troch)、 Ward三角区的 BMD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3)腰椎、髋部 BMD均与年龄、病程负相关 ,与体重、体重指数 (BMI)正相关 ,髋部 BMD还与 UAER负相关。 (4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腰椎各部位 BMD均为 L1 相似文献   

10.
周锋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584-585
目的探讨中年男性(60~90岁)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发病状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324例健康老年男性正位腰椎(L)及左侧股骨近端进行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测定,同时对被测者的病史和生活方式、社会行为及环境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24名老年人中,骨质减少随年龄增长而加重,老年女性比男性患病率显著提高,并且显示OP的主要因素为运动缺乏、吸烟、缺少奶制品或体育运动。结论老年人的OP应引起关注,其发病与不健康的生活饮食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相关因素及其对围生结果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本院分娩的100例羊水过少产妇(观察组)及同期100例羊水正常产妇(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妇年龄、脐带异常、胎盘老化、过期妊娠、妊高征、FGR等因素与羊水过少有关。较之对照组,观察组剖宫产率高,产程长,产后出血率高,围生儿BMI小,宫内窘迫、窒息等并发症发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羊水过少是围产儿结局不良的危险因素,一旦确诊,宜及早实施剖宫产,以提高围产儿存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阴道炎误漏诊的相关因素。方法笔者对400例门诊病例进行显微镜检查分析。结论多种因素可造成阴道炎的误、漏诊,结合病史和细致的检查对阴道炎患者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3.
58例早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我院早产儿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为降低早产儿死亡率提供参考。方法:采取该院5年间死亡早产儿完整的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呼吸衰竭和严重感染是早产儿死亡最主要的原因。结论:早产儿死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首先加强母亲孕期保健工作,预防产时窒息,早产儿出生后要精心护理,避免过多的操作,防止院内感染,也可运用某些药物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研究影响血常规检测的相关因素,并有针对性的提高血常规检验的准确度。方法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取不同放置时间、温度以及部位的样本80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血小板12 h的检测值与5 min的结果、24 h后送检红细胞计数与2 h内送检、不同部位的血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保存温度下患者的血细胞计数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血常规检测的因素较多,因此检查员应严格控制测试前后以及检验的质量,保证血常规检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早产相关因素4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明 《河北医药》2010,32(10):1272-1273
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d)分娩者,其发生率为5%~15%^[1]。此时娩出的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故早产是导致围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旨在探讨早产的主要相关因素,加强对早产的认识及处理,提高早产儿生存率。  相似文献   

16.
<正>人工流产是终止计划外早孕的常用方法,采用药物实施人工流产,其方法简便,无需特殊设备,痛苦小,患者乐于接受,目前早已广泛应用基层医疗单位。现将本院近年来采用药物人工流产120例的临床资料及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健康教育在人工流产中的必要性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Graves眼病(GO)患者血清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变化及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60例GO患者为GO组,其中分为轻度GO组18例,重度GO组42例.另设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人为对照组(40例).测定3组血清骨代谢相关细胞因子[护骨素(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及第2~4腰椎(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骨密度(BMD).结果 (1)GO组血清OPG、RANKL、IL-6、TNF-α较对照组明显升高,OPG/RANKL、IL-10、IGF-Ⅰ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重度GO组血清OPG、RANKL、IL-6、TNF-α较轻度GO组明显升高,OPG/RANKL、IL-10、IGF-Ⅰ较轻度GO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GO组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B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重度GO组L2~4、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BMD较轻度GO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血清OPG、RANKL、OPG/RANKL、IL-6、IL-10、TNF-α、IGF-Ⅰ与各部位BMD均无相关性(P>0.05).GO组血清OPG、RANKL、IL-6、TNF-α与各部位BMD均具有负相关性(r值分别为-0.685、-0.722、-0.775、-0.798,P<0.05),OPG/RANKL、IL-10、IGF-Ⅰ与各部位BMD均具有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712、0.689、0.803,P<0.05).结论 GO患者血清OPG、RANKL、IL-6、TNF-α水平升高,OPG/RANKL、IL-10、IGF-Ⅰ水平降低,且其变化与骨代谢异常和骨密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分析眼外伤患者各相关因素,探讨眼外伤防治的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伤后视力,降低眼外伤致残率。方法对84例住院眼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受伤地点、外伤性质、致伤原因、就诊时间、并发症及后果等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眼外伤防治的方法及其意义。结果统计结果显示:男:女=5.12:1,右眼:左眼=1:1.08,多发年龄10~40岁,高峰年龄20~30岁。眼外伤占同期住院患者的20.87%,损伤年龄段以学龄前儿童、学生、青壮年为主。职业以学生、农民、无业人员为主。受伤地点多见于工作场所、家庭、公共环境;致伤性质主要为挫伤、穿孔伤;并发症最常见和较为重要的有葡萄膜炎、白内障、前房积血。就诊时间24h内35例(41.34%),24h以上49例(58.66%)。致出院裸眼视力低于0.05者34眼,占40.02%,眼球摘除者3眼,占3.06%,且就诊时间越晚致盲率越高。结论眼外伤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从眼外伤的致伤人群及性质的分析中可知眼外伤都是可以预防的以及预防的重要的意义。针对眼外伤相关因素,采取预防、急救、健康教育一体化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降低眼外伤发生率和视力残疾。  相似文献   

19.
赵宏祥 《淮海医药》1997,15(4):25-25
TRUST法梅毒血清学试验主要采用改良的VDRL抗原与患血清中反应索起抗原抗体反应,以出现红色凝块判断为阳性。在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下,经常易使TRUST抗原变成凝块,从而导致假阳性的发生。经过反复试验发现,温度的升高,强酸,环境和电解质浓度增加,振动强度的增加,反应时间的延长,尘埃颗  相似文献   

20.
现将我院1996年~2000年各临床科室发生医院感染情况作一调查分析。以便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1材料与方法1 1资料来源 :我院近5年各临床科室发生医院感染病历964例作为资料来源 ,选择其中经培养证实有病原菌生长的50例为研究对象 ,占全部医院感染病例的5 1%。1 2调查方法 :按照卫生部医政司《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医院各科室经专职培训工作人员 ,按统一制定的调查登记表进行填写。填写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易感因素、侵袭性操作、感染部位、抗生素作用情况等。2结果2 1病原菌分布情况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