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小儿手足口病普通型1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06例和对照组80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治疗.治疗组用薄芝糖肽2 mL/次加入5%葡萄糖50~100 mL静脉滴注,1次/d,同时给予利巴韦林10 mg/kg加入5%葡萄糖100~1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仅给予利巴韦林治疗,剂量同上.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口腔疼痛消失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薄芝糖肽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喜炎平、思密达、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小儿秋季腹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静脉滴注,并给予思密达;治疗组48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喜炎平注射液0.2~0.4ml/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根据脱水情况不同给予静脉补液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结果治疗后两组总体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喜炎平、思密达、利巴韦林联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喜炎平与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手足口病患儿600例随机分成3组各200例。治疗1组采用喜炎平静脉滴注治疗,治疗2组采用热毒宁静脉滴注治疗;gO照组单纯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治疗,观察3组用药后临床症状与体征改善时间及各项化验室指标。结果治疗1组总有效率为97.0%,治疗2组总有效率为96.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5%,且治疗1、2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疗效优于利巴韦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普通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给予常规护理、退热、补液、维持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等。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0.8mL/(kg.d),最大剂量10mL/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治疗组给予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热毒宁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利巴韦林剂量10~15me,/(kg·d)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静脉滴注,1次/日。两组疗程均为3。5d.有细菌感染者酌情给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8%,高于对照纽的83.3%(P〈0.05),发热、皮疹、口腔溃疡消退快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普通型手足口病伴发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 12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60例在利巴韦林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喜炎平。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疼痛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好,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喜炎平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31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给予喜炎平注射液,对照组105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均为10mg/kg静脉滴注,1次/d,疗程3d.结果:治疗组退热及退疹时间、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96.03%,对照组79.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12月南通市通州区第三人民医院儿科11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6例,治疗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针剂,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针剂,两组同时给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热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和皮疹消退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利巴韦林抗病毒基础上加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郑伯花 《中国药业》2009,18(13):82-82
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开放的方法,将12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应用喜炎平注射液5mg/(kg·d),对照组60例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15mg/(kg·d),均稀释后静脉滴注,疗程7d,其余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显效40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达100%;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2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3.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发热、咳嗽、喘憋及肺部罗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注射液具有清热、抗炎、抗病毒作用,是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的患儿72例,将患儿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两组患儿均给药2周。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如退热时间、疱疹消退、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精神症状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巴韦林联合喜炎平治疗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并发病毒性脑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口腔炎喷剂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手足口病患儿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6例,治疗组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口腔炎喷剂治疗,单磷酸阿糖腺苷用量:体质量10蝇以下5mg·kg-1·d-1;体质量10kg以上5~10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次/d,同时加口腔炎喷剂喷口腔2~3次/d,治疗5—7d;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治疗10~15mg·kg~·d“静脉滴注,1O:/d,治疗5~10d,比较两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88%(X2=3.43,P〈0.05)。治疗组体温恢复正常时间(2.26±0.53)d、皮疹消退时间(4.58±2.15)d、呕吐缓解时间(1.26±0.55)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3±0.83)d、(6.37±2.97)d、(2.58±0.62)d(t=8.936、3.137、5.238,均P〈0.01)。治疗组发生不良反应2例,分别为过敏样反应及血小板减少。对照组发生过敏样反应3例。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15腔炎喷剂治疗手足口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1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112例采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对照组104例采用薄芝糖肽治疗。2组治疗后观察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80.36%,对照组有效率63.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多烯磷脂酰胆碱联合薄芝糖肽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优于单用薄芝糖肽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46例手足口病患儿按治疗方法分成对照组118例和治疗组1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补液,退热等治疗,合并感染时加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或根据药敏试验选择用药,同时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薄芝糖肽1~2 mg/d静脉滴注,疗程为3~5 d。观察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71.8%,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分别为29.7%、77.1%,两组的显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17,P〈0.01),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24,P〈0.01);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手足疱疹、口腔疱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薄芝糖肽注射液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具有明显的抗病毒、退热以及增强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改善症状和体征,缩短疗程,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单用利巴韦林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疗效显著,能明显缩短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疱疹消失时间,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16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2例手足口病患儿,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1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用药后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2.6%)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80.1%),治疗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喜炎平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4至6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40例,根据病情分为普通病例组(20例)和重症病例组(20例),单纯隐睾或斜疝儿童20例为对照组.20例手足口病重症病例组出现神经系统受累,但无心肺功能损害.重症病例组入院第1天及第2天分别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1g/(kg·d),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别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含量.结果 普通病例组、重症病例组治疗前,重症病例组治疗后及对照组TNF-α含量分别为(71.70±12.35)、(152.20±59.99)、(150.95±61.77)、(36.65±10.46)ng/L,IL-6含量分别为(14.50±3.83)、(59.35±13.27)、(25.30±7.58)、(16.40±6.63) ng/L,IL-10 含量分别为(9.82±2.20)、(38.19±8.54)、(23.30±5.21)、(9.32±2.08)ng/L.重症病例组血清TNF-α、IL-6和IL-10含量均高于普通病例组和对照组(P<0.01),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治疗后重症病例组血清IL-6和IL-10明显降低(P<0.01),但血清TNF-α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病例组血清TNF-α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普通病例组血清IL-6和IL-10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可明显降低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L-6和IL-10水平.  相似文献   

16.
孟晓波 《淮海医药》2012,(4):299-300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血清NPY、IGF-Ⅱ和CNP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36例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进行了血清NPY、IGF-Ⅱ和CNP检测,并与30名正常健康儿进行比较。结果手足口病患儿血清NPY水平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而血清IGF-Ⅱ、CNP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组(P<0.01),且血清NPY水平与IGF-Ⅱ、CNP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值分别为-0.4012,-0.5718;P值均小于<0.01)。结论检测手足口病并发脑干脑炎患儿血清NPY、IGF-Ⅱ和CNP水平的变化,对判断病情和评价疗效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30例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为观察组,及类似的早期重症手足口病患儿3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喜炎平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及常规和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儿发展为危重症的例数、发热和肢体抖动或惊跳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发展为危重症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发热消退时间、惊跳或肢体抖动消失时间、脑膜刺激征消失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甘露醇联合小剂量地塞米松治疗早期重症手足口病,能有效防止患者进展为危重症,保护脑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剂联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0.8ml·kg^-1·d^-1和利巴韦林10ml·kg^-1·d^-1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3-5d;对照组仅应用利巴韦林注射剂10ml.kg-1.d-1静脉滴注,连续3-5d。治疗后比较2组疗效,并观察2组患儿发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发热时间及皮疹消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剂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优于单用利巴韦林注射剂,且安全性高、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晓玥  李雅君 《中国医药》2013,(12):1745-1746,1749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68例,其中起病时伴代谢综合征82例(A组),不伴代谢综合征86例(B组),对2组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血清钙、血高敏C反应蛋白、动脉血氧分压、腹痛缓解时间、禁食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局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血高敏C反应蛋白高于B组[(3.4±1.0)分比(2.3±0.8)分,(3.0±0.7)分比(2.2±0.8)分,(33.1±2.2)mg/L比(30.4±4.1)mg/L];血钙和动脉血氧分压低于B组[(1.87±0.29)mmol/L比(2.10±0.26)mmo]/L,(71±6)mmHg(1mmHg=0.133kPa)比(75±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的住院时间、禁食水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长于B组[(14.6±2.8)d比(10.8±3.4)d,(8.7±4.0)d比(6.4±1.9)d,(7.2±1.5)d比(6.3±1.7)d,(7.3±3.0)d比(6.3±2.0)d](P〈0.05或P〈0.01)。A组局部及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B组[34.1%(28/82)比19.8%(17/86),χ^2=4.425,P=0.035;37.8%(31/82)比23.3%(20/86),χ^2=4.203,P=0.040]。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代谢综合征可加重患者病情,并且与急性胰腺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唐金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0):3046-3047
目的:观察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用利巴韦林加炎琥宁。结果: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有明显效果,且炎琥宁为中成药,不良反应少,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