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剂量胞磷胆碱对心肺脑复苏成功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心跳呼吸停止患者随机分为三组.采用大剂量胞磷胆碱进行心肺脑复苏治疗者为A组(46例),常规剂量胞磷胆碱给药者为B组(32例),无胞磷胆碱静脉给药者为C组(47例).比较三组临床神经功能综合评分(NF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I)、Barthel指数(MBI),并观察大剂量胞磷胆碱对它们的影响.结果 在心肺复苏后第5天,NFCS评分,A组为(15.3±2.0)分,明显较B组的(12.8±1.5)分、C组的(11.7±1.2)分高(t=3.63,6.35,均P<0.01);在复苏后第12周和24周NFI评分,A组分别为(12.9±8.4)分、(10.6±9.8)分,明显较B组的(21.6±4.2)分、(15.8±4.6)分,C组的(23.4±3.7)分、(19.2±8.5)分低(t=6.85、3.29、7.81、2.58,均P<0.05),而MBI评分A组分别为(76.5±8.3)分、(74.7±4.6)分,明显较B组的(66.3±3.5)分、(68.9±5.7)分,C组的(55.6±2.9)分、(63.2±4.3)分高(t=6.28、4.25、5.16、7.12,均P<0.01).结论 大剂量胞磷胆碱可改善心肺复苏后脑复苏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明显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机械胸外按压与徒手胸外按压对心脏骤停后综合征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7年1月至2013年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院内发生心跳停止,且发病前无严重基础疾病的青中年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胸外按压方式分成徒手胸外按压的人工心肺复苏组(21例)及机械胸外按压的机械心肺复苏组(23例),记录2组患者心肺复苏后5~15 min自主循环恢复的病例数据,并记录复苏后0、24、48、72 h生化指标如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酐、血尿素氮、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比值及24 h、48 h 、7 d、14 d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结果①心肺复苏后,机械心肺复苏组24、48、72 h CK-MB、cTnI均低于人工心肺复苏组[CK-MB:(80.3±4.5)U/L比(98.7±8.6)U/L,(40.5±2.8)U/L比(59.4±3.0)U/L,(30.5±2.9)U/L比(38.9±3.4)U/L;cTnI:(5.0±0.5)μg/L比(6.9±0.3)μg/L,(3.8±0.7)μg/L比(4.9±0.5)μg/L,(1.9±0.5)μg/L比(2.6±0.4)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肌酐、血尿素氮、AST/ALT在复苏后24、48 h均低于人工心肺复苏组[肌酐:(179±10)μmol/L比(201±4)μmol/L,(68±7)μmol/L比(78±5)μmol/L;血尿素氮:(19.3±1.5)mmol/L比(24.9±0.9)mmol/L,(10.9±1.2)mmol/L比(14.4±2.3)mmol/L;AST/ALT:(1.3±0.2)比(1.8±0.4),(1.0±0.2)比(1.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心肺复苏后,机械心肺复苏组GCS评分、CSS评分在24、48、72 h及7、14 d均优于人工心肺复苏组[GCS评分:(8±2)分比(6±1)分,(9±4)分比(7±3)分,(11±3)分比(9±2)分,(11±2)分比(9±3)分;CSS评分:(25±4)分比(32±3)分,(25±2)分比(31±5)分,(23±4)分比(29±3)分,(22±3)分比(2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无严重基础疾病的青中年患者,机械胸外按压比徒手胸外按压能更好地改善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手术、脱敏及药物3种方法治疗原发性早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早泄患者450例,完全随机分为手术、患者组、脱敏组和药物组,每组150例。手术组行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断术,脱敏组进行早泄脱敏训练,药物组口服盐酸舍曲林片(商品名:佐洛复)50mg/d。比较3组患者射精潜伏期患者及其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患者性功能评价表(CIPE-5)评分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手术组、脱敏组和药物组患者射精潜伏期均较治疗前长[(14.38±2.26)min比(1.28±0.16)min,(10.26±1.88)min比(1.33±0.21)min,(8.93±3.42)min比(1.26±0.19)min,均P〈0.05],患者性生活满意度[(12.1±1.1)分比(5.8±1.3)分,(10.4±1.1)分比(5.7±0.9)分,(9.2±1.4)分比(5.9±1.1)分]、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11.2±1.4)分比(4.2±0.8)分,(10.9±0.9)分比(4.3±0.8)分,(9.7±0.8)分比(4.3±0.9)分]及CIPE-5评分[(21.1±4.0)分比(9.9±2.1)分,(18.1±3.0)分比(9.7±1.4)分,(16.9±1.2)分比(9.9±1.4)分]均较治疗前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3组问比较,手术组患者射精潜伏期较脱敏组和药物组长,患者、配偶性生活满意度评分及CIPE-5评分也较其余2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组患者总有效率分别为96.7%(145/150)、83.3%(125/150)和78.7%(118/150),手术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脱敏组和药物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手术、脱敏和药物均能有效治疗原发性早泄,但采用阴茎背神经选择性切断术的手术疗法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4.
亚低温联合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亚低温联合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将12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1例子常规方案;亚低温组6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依病情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分析两组患者颅内压(ICP)、昏迷程度(GCS)评分、预后(GOS)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72h后,亚低温组ICP为(17.52±5.18)mmHg,对照组为(25.33±4.30)mmHg(P〈0.01);治疗后7d两组GCS评分为(7.5±1.9)及(6.0±1.6)分(P〈0.05);治疗后30d两组GCS评分为(11.0±3.0)及(8.7±2.4)分(P〈0.01);随访3个月,亚低温组良好40例,死亡4例,对照组良好24例,死亡12例。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亚低温联合药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显著,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许洪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4,(20):3095-3097
目的:比较心肺复苏机与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心脏骤停患者的临床疗效,寻求有效的心脏骤停的抢救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心脏骤停患者临床资料。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徒手心肺复苏进行抢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0例心脏骤停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心肺复苏机进行抢救。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后收缩压、SpO2及心率分别为(95.2±10.4) mmHg、(93.1±8.2)%、(89.6±5.7)次/min,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6.7)mmHg、(78.7±5.5)%、(70.8±5.2)次/min,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456、8.246、9.625,均P<0.05);两组呼吸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55,P>0.05);观察组复苏成功率及存活率分别为72%、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4%、2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低于对照组(18%),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5、6.42、10.15,均P<0.05)。心肺复苏后5 min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Sa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t=0.868、0.922、0.747,均P>0.05);15 min、30 min后两组患者PaO2、PaCO2、SaO2等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5.984、4.673、4.685、9.647、8.356、5.534,均P<0.05)。结论心肺复苏机较徒手心肺复苏在抢救心脏骤停患者中具有明显优势,可明显缩短自主循环时间,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简单、安全和有效的抢救方法,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王晓玥  李雅君 《中国医药》2013,(12):1745-1746,1749
目的探讨合并代谢综合征对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北京安贞医院住院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168例,其中起病时伴代谢综合征82例(A组),不伴代谢综合征86例(B组),对2组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血清钙、血高敏C反应蛋白、动脉血氧分压、腹痛缓解时间、禁食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局部并发症、全身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A组的Ranson评分、Balthazar CT分级评分、血高敏C反应蛋白高于B组[(3.4±1.0)分比(2.3±0.8)分,(3.0±0.7)分比(2.2±0.8)分,(33.1±2.2)mg/L比(30.4±4.1)mg/L];血钙和动脉血氧分压低于B组[(1.87±0.29)mmol/L比(2.10±0.26)mmo]/L,(71±6)mmHg(1mmHg=0.133kPa)比(75±6)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的住院时间、禁食水时间、腹痛缓解时间及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均长于B组[(14.6±2.8)d比(10.8±3.4)d,(8.7±4.0)d比(6.4±1.9)d,(7.2±1.5)d比(6.3±1.7)d,(7.3±3.0)d比(6.3±2.0)d](P〈0.05或P〈0.01)。A组局部及系统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B组[34.1%(28/82)比19.8%(17/86),χ^2=4.425,P=0.035;37.8%(31/82)比23.3%(20/86),χ^2=4.203,P=0.040]。结论急性胰腺炎合并代谢综合征可加重患者病情,并且与急性胰腺炎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张雁华  王天龙 《中国医药》2013,8(10):1435-1437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地佐辛与0.15%罗哌卡因配伍在老年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应用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腰麻和硬膜外联合椎管内麻醉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男性患者60例,按不同硬膜外镇痛方案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组以吗啡5mg+0.15%罗哌卡因200ml镇痛;B组以地佐辛2.5mg+0.15%罗哌卡因200ml镇痛;C组以地佐辛5mg+0.15%罗哌卡因200ml镇痛。术毕硬膜外导管接Smith6300电子镇痛泵:负荷冲击量3ml,持续流量2ml/h,单次追加剂量1ml,锁定时间15min,共48h。在术后8、12、24、36及48h(分别为T1、T2、T3、T4及T5)进行视觉模拟评分(VAS),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A组与B组各观察点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4±0.5)分比(2.3±0.5)分,(2.8±0.4)分比(2.4±0.5)分,(2.0±0.6)分比(2.0±0.6)分,(1.0±0.7)分比(1.1±0.8)分,(0.5±0.7)分比(0.6±0.5)分,均P〉0.05],但2组T1~T4VAS评分明显高于C组[分别为(1.7±0.7)、(1.4±0.5)、(1.2±0.6)、(0.4±0.5)分](均P〈0.05)。B、C组患者膀胱刺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10.0%(2/20)、5.0%(1/20)比45.0%(9/20),P〈0.05]。B、C组与A组相比,头晕、瘙痒、恶心呕吐、嗜睡、肠道未排气发生率明显降低[5.0%(1/20)、15.0%(3/20)比40.0%(8/20),25.0%(5/20)、10.0%(2/20)比50.0%(10/20),20.0%(4/20)、0.0%比55.0%(11/20),15.0%(3/20)、5.0%(1/20)比40.0%(8/20),0.0%、10.0%(2/20)比50.0%(10/20),均P〈0.05]。结论地佐辛2.5—5mg复合低浓度0.15%罗哌卡因200ml应用于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术后硬膜外镇痛,与吗啡5mg相比,均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头晕、瘙痒、恶心呕吐及嗜睡发生率明降低,但地佐辛剂量过大可仍可增加头晕并影响胃肠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鲁央南  沈科  叶峰 《中国医药》2014,(9):1359-1361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抽动障碍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慈溪医院抽动障碍患儿90例,按照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托吡酯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静灵口服液。采用耶鲁评分表( YGTSS)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量表( ADHD)评价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运动抽动、发声抽动、功能受损程度、抽动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8.6±2.8)分比(11.4±3.6)分、(3.0±1.3)分比(4.6±2.9)分、(8±3)分比(11±5)分、(10±4)分比(13±4)分,均P<0.01];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ADHD总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9±3)分比(12±5)分、(4.2±1.9)分比(6.8±2.7)分、(14±5)分比(18±7)分,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40/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30/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吡酯联合静灵口服液治疗抽动障碍患儿可明显降低YGTSS和ADHD评分,疗效优于单用托吡酯。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多模式镇痛方式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ASAⅠ~Ⅱ级早孕自愿行无痛人工流产者150例,所有患者无手术禁忌证,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五组,每组30例,空白对照组(S组):未使用任何镇痛措施,术前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2 mL;芬太尼组(F组):术前静脉注射芬太尼1μg/kg;帕瑞昔布组( P组):术前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以上三组均在注射药物后行无痛人流麻醉。神经阻滞组( N组):实施无痛人流麻醉后待患者入睡后行子宫颈神经阻滞,注射1%利多卡因2 mL。多模式镇痛组( M组):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芬太尼1μg/kg,然后实施方法同N组。观察各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起效时间、恢复时间、准确定向时间和丙泊酚追加用量;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宫缩痛发生率,手术后10 min、30 min、1 h、6 h疼痛评分;不良反应;术后24 h患者对镇痛效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S组、F组、P组、N组、M组的丙泊酚追加用量分别为(78.45±20.36) mg、(15.55±12.33) mg、(16.75±13.13) mg、(14.55±10.25)mg、(9.35±8.27)mg;宫缩痛发生率分别为30%、10%、10%、10%、0。与M组比较,其它四组丙泊酚追加用量均显著增加、宫缩痛发生率显著增多( t=3.05、1.82、1.84、1.78,χ2=72.1、68.2、68.2、68.2,均P<0.05)。 S组术后10 min、30 min、1 h、6 h疼痛评分分别为(6.6±1.5)分、(5.6±1.4)分、(4.6±1.1)分、(3.6±1.4)分;F组疼痛评分分别为(5.1±1.5)分、(4.3±1.1)分、(3.1±0.9)分、(2.8±0.8)分;P组疼痛评分分别为(4.6±1.5)分、(4.2±0.9)分、(2.9±0.8)分、(2.7±0.6)分;N组疼痛评分分别为(4.5±1.5)分、(4.1±0.8)分、(2.9±0.8)分、(2.6±0.5)分;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8月至2014年1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中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常规护理及康复护理干预并进行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结果入院时观察组的生理评分(45.3±8.1)分,较对照组(45.0±7.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入院时观察组的心理评分(50.8±11.4)分,较对照组(50.1±12.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入院时观察组的社会评分(47.8±10.8)分,较对照组(48.3±8.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入院时观察组的社会评分(48.0±6.5)分,较对照组(48.3±5.8)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生理评分(65.4±7.5)分,较对照组(53.8±6.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心理评分(69.9±8.5)分,较对照组(58.9±7.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社会评分(68.3±5.7)分,较对照组(57.7±6.4)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护理2周后,观察组的环境评分(58.9±7.7)分,较对照组(55.5±4.8)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在入院后1 d内,住院2周后分别进行调查,发现两组患者住院2周后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高于入院后1 d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住院2周后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入院时,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的平均值为(50.3±9.4)分,较对照组(49.2±8.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入院时指数评分大于60分(即生活能够自理)的比例为2例,占6.7%,较对照组能够生活自理的比例,3例,占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早期康复干预2周后,观察组的Barthel 指数评分的平均值为(80.3±1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1.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的患者能够生活自理的比例(Barthel 指数评分>60分)28例,占93.3%,较对照组19例,占63.3%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情况,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0月本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及ICU收治的2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治疗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内科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统计干预效果、生活质量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基本痊愈率(84.0%比65.0%)、显效率(13.0%比12.0%)、有效率(1.0%比7.0%)、无效率(2.0%比16.0%)及总有效率(98.0%比84.0%)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死亡病例。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生理功能(78.3±10.8)比(61.1±8.2),躯体疼痛(69.7±11.2)比(54.2±8.3),社会功能(77.5±11.0)比(65.1±8.4),情感职能(80.3±10.5)比(68.5±8.3),精神健康(77.8±14.74)比(62.0±8.4),生理职能(75.9±11.7)比(70.4±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中枢性高热:11.0%比34.0%,气道阻塞:7.0%比18.0%,脑疝:4.0%比1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血肿引流术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良反应较少,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杨素兰 《中国医药》2013,8(6):861-862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0年9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第3个月末对2组的血糖等生化指标及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护理3个月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T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5.1±0.9) mmol/L比(6.9±1.5) mmol/L,(7.2±1.4) mmol/L比(11.3 ±2.2)mmol/L,(4.5±1.7)%比(8.3±1.8)%,(1.4±0.6)mmol/L比(2.8±1.0) mmol/L,均P<0.05];观察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肌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生命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等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1.1±3.4)分比(79.0±3.4)分,(51.2±3.1)分比(49.0±2.8)分,(75.2±1.8)分比(73.0±1.4)分,(38.1±1.3)分比(36.8±1.4)分,(65.8±1.3)分比(63.4±1.1)分,(88.0±1.6)分比(85.5±1.3)分,(53.9±3.2)分比(47.3±3.2)分,(76.0±2.0)分比(72.4±0.6)分,均P<0.05].结论 个性化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施行紧急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的69例急诊心肺复苏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36例患者入院后由急诊医护人员立即行气管插管(紧急气管插管),对照组33例患者入院后则由麻醉科医师行常规气管插管(延时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气管插管及心肺复苏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分别为55.56%、52.78%,对照组分别为30.30%、27.27%,研究组患者的复苏成功率、出院存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成功率为91.67%,对照组为96.97%,两组气管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为(2.10±0.65)min,对照组为(4.72±1.20)min,研究组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诊心肺复苏患者中施行紧急经口腔气管插管的效果显著,能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低温治疗对院内心脏停搏心肺复苏(CPR)后昏迷幸存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51例室颤所致的心脏停搏患者,在心肺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后,随机接受亚低温治疗(中心体温降至32~34℃,并维持24h)或常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复苏后第1d、3d和7d时GCS评分以及6个月时神经功能良好率和病死率。结果在心肺复苏后第7天,亚低温组患者GCS评分明显高于常温组(P<0.05);在复苏后6个月,亚低温组53.8%(14/26)患者神经功能良好(脑功能分级为1或2),明显高于常温组24%(P=0.029);亚低温组6个月时病死率为34.6%(9/26),明显低于常温组64%(P=0.036)。结论亚低温治疗有助于改善院内心脏停搏心肺复苏后幸存者的神经功能,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性糖尿病( LADA)的疗效.方法 将36例新诊断LADA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单用胰岛素治疗组(17例)和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组(19例).观察12个月,记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和体重的变化,以及胰岛素用量和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2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组和单用胰岛素治疗组患者FPG、2 hPG、HbA1c均得到良好控制[前者分别为(6.4±1.2) mmol/L比(9.1±1.1) mmol/L,(8.7±2.2)mmol/L比(19.2±2.4) mmol/L,(5.8±1.1)%比(8.4±1.3)%,后者分别为(6.9±1.2) mmol/L比(8.4±1.2) mmol/L,(9.0±1.6)mmol/L比(18.1±2.6)mmol/L,(7.2±1.2)%比(8.2±1.4)%,均P<0.05].治疗后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组HbAlc、Homa-IRI、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次数均低于单用胰岛素组[(5.8±1.1)%比(7.2±1.1)%,1.16±0.25比1.45±0.28,(17±4) U/d比(27±8)U/d,(0.8±0.3)次/例比(1.6±0.8)次/例,均P<0.05].结论 吡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早期LADA患者可更有效控制血糖,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主动加压减压心肺复苏术(ACD-CPR)和标准心肺复苏术(STD-CPR)对于发生心脏骤停患者的初期复苏效果,探讨ACD-CPR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复苏的方法不同,186例心脏骤停患者被分为ACD-CPR和STD-CPR组;比较两组在复苏开始后10、20和30min时的收缩压(SBP)、自主循环恢复率(ROSC)、24 h存活率及心电图(ECG)按压波形变化。结果ACD-CPR组10、20 min时SBP显著高于STD-CPR组(85.32±39.85 mmHgvs62.15±30.14 mmHg at 10 min,t=5.648,P〈0.001;73.56±36.58 mmHgvs2.39±25.73 mmHg at 20 min,t′=5.350,P〈0.001,respectively);自主循环恢复率(19[23.75%]of 80 vs 10[11.63%]of86,χ^2=4.224,P〈0.05)、24 h存活率(17[21.25%]of80vs8[9.30%]of86,χ^2=4.625,P〈0.05)亦显著高于STD-CPR组;另外,ECG按压波形变化方面,ACD-CPR自动按压ECG按压波形变化较规律,STD-CPR人工徒手按压按压波形变化不规则。结论ACD-CPR在改善心脏骤停患者初期复苏效果方面,优于STD-CPR。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山东省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4月收治的98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治疗组行PLDD治疗,术后应用复方南星止痛膏;对照组行PLDD治疗,术后应用扶他林。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周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3.8%(46/49)比55.1%(2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3、6个月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VAS与OD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3.0±1.9)分比(6.4±1.2)分,(17.5±7.5)分比(47.1±8.3)分;对照组:(4.9±1.7)分比(6.4±2.8)分,(23.6±10.1)分比(47.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VAS与O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18.4%(9/49)]明显低于对照组[61.2%(3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复方南星止痛膏配合PLDD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疼痛状况及腰椎功能,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
参附注射液应用于心肺复苏过程中相关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在心肺复苏过程中应用参附注射液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方法:将我院40例经心肺复苏后自主循环建立>24小时的心跳骤停患者随机分为参附治疗组(A组)和常规复苏组(B组),观察即刻、4、24、48小时动脉血气变化,并观察复苏后4、12、24、48小时的平均动脉压及GCS评分的变化.结果:复苏后24、48小时酸中毒症状A组比B组明显减轻,差异显著(P<0.05).复苏后各时段的平均动脉压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P<0.01).GCS评分48小时A组明显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强心、改善微循环、保持复苏后的血流动力学稳定、防止重要脏器的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在心肺复苏时应加强对相关护理指标的观察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