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哮喘急性发作的婴幼儿雾化吸入硫酸沙丁胺醇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客观评价该药对低龄儿童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 将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的49名婴幼儿按年龄分为1~3岁幼儿(32例)和<1岁婴儿(17例)两组,予0.5%硫酸沙丁胺醇0.25ml/次,驱动式压缩泵雾化吸入,在治疗前及后30min分别检查其肺功能,做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检查,采用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潮气量(%V-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蜂流速(25/PF)和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参数反映大小气道阻力情况.结果 在幼儿组和婴儿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V-PF、25/PF和ME/NI降低,显示大小气道阻力增高,治疗后幼儿组肺功能各指标均有所提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婴儿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幼儿哮喘急性发作予雾化吸人硫酸沙丁胺醇后能有效地改善肺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对婴儿治疗的关键是结合有效的抗炎和积极的祛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毛细支气管炎(毛支)患儿血清IL-13及肺功能检测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30例毛支急性期、20例恢复期患儿外周血行血清IL-13水平测定;同时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婴儿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查,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比较。结果毛支恢复期组患儿血清IL-13水平较急性期组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毛支恢复期组肺功能指标中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及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均较急性期组明显升高(P均<0.01),但25/PF仍低于对照组(P<0.01),而ME/MI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毛支患儿急性期组血清IL-13水平与25/PF呈显著负相关(r=-0.38 P<0.05),与ME/MI无相关性(r=-0.002 P>0.05)。结论IL-13参与毛支发病过程,降低其水平有助于毛支的痊愈;毛支患儿急性期肺功能主要表现为小呼吸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3.
目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是3岁以内婴幼儿较常见的一种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为抗炎和对症处理,但是否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有所争议,国外的一些研究显示对改善临床症状会有帮助,但对婴幼儿肺功能的影响由于检查方法及检查时配合等问题国内外目前研究不多。该文对吸入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的20例患儿进行了肺功能的测定。方法:20例2个月至2岁6个月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在吸入药物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前、吸入后30,60,120min各行一次潮气流速容量环(TBFV环)检查,并进行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包括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的形态,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敏感指标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潮气量(%V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指标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潮气呼吸状态下的通气功能,包括呼吸频率(RR),每公斤体重潮气量(TV/kg)。结果:吸入药物前患儿的TBFV环中呼气降支凹陷,呼气峰流速前移,%VPF为0.19±0.04,25/PF为0.42±0.11,均提示降低,表明大小气道阻力增高,吸入药物后30,60,120min分别与吸入药物前的RR,%VPF,25/PF,ME/MI,PTEF,TV/kg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幼儿吸入沙丁胺醇+溴化异丙托品后,其大小气道阻力及通气功能的改善并不明显,提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类药在治疗婴幼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中平喘对症的临床作用不大,治疗关键是抗感染,抗炎以减少气道黏膜充血水肿,保持气道通畅,包括分泌物引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患儿嗜酸性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水平及肺功能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方法,对30例毛支急性期、20例恢复期患儿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血清eotaxin水平测定,同时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婴儿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查,并与2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相比较。结果毛支恢复期组患儿血清eotaxin水平比急性期组明显下降(P<0.01),但两组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儿童(P均<0.01);毛支恢复期组患儿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及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比急性期组明显升高(P<0.01),但25/PF仍低于对照组(P<0.01),而ME/MI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毛支患儿急性期组血清eotaxin水平与25/PF呈负相关(r=-0.42,P<0.05),与ME/MI无相关性(r=0.05,P>0.05)。结论毛支患儿急性期肺功能主要表现为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eotaxin参与了毛支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吸入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类药物治疗对喘息性支气管炎婴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23例5个月-1岁的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在吸入硫酸沙丁胺醇与异丙托溴铵复合溶液前和吸入后30、60及120min各行1次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环)检查,同时以20名健康婴儿作为对照,并进行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包括TBFV环的形态。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敏感指标: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气量,潮气量(%V-PFV),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指标: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反映潮气呼吸状态下通气功能的指标:包括呼吸频率和每千克体重潮气量(TV/kg)。结果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TBFV环中呼气降支凹陷,呼气峰流速前移,治疗前与吸入药物后30、60及120min患儿的TBFV环形态无明显变化;治疗前与吸入药物后30、60及120min呼吸频率、%V-PF、2.5/PF、ME/MI、PTEF和TV/kg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入硫酸沙丁胺醇与异丙托溴铵复合溶液后,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大小气道阻力及通气功能的改善并不明显,提示β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联合抗胆碱类药物吸入治疗对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的肺功能无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支原体(MP)以及混合感染所致婴幼儿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05-10—2006-04因支气管肺炎于苏州大学儿童医院治疗的婴幼儿151例,运用直接免疫荧光法(DFA)和定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肺炎患儿痰液中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血清中肺炎支原体特异性抗体。采用瑞士ECOMEDICS公司的V’max26(EXHALYZER)肺功能仪对151例婴幼儿(根据年龄和病原不同分组)进行肺功能检测,观测患儿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形态及其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肺炎支原体肺炎或两者混合感染患儿潮气流速容量环均变窄,呼气曲线升枝陡峭,呼气高峰提前,降枝呈波谷样凹陷。呼气峰流速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1岁以内组肺炎患儿呼气峰流速增高(P<0.05),而~3岁组肺炎患儿呼气峰流速略降低(MP感染组P<0.05)。RSV、MP急性感染均表现为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呼气量(PF/Ve)、潮气呼气峰流速/呼气达峰时间(PTEF/TPTEF)增加,每公斤潮气量(VT/kg)、呼气达峰时间比(TPTEF/TE)、呼出7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呼气量(VPTEF),以及代表小气道功能的指标25/PF、%V-PF下降,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指标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差异无显著性。不同病原组间肺功能各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潮式呼吸参数用两样本均数t检验和多样本均数的方差分析。结论RSV和MP感染所引起的肺炎均能导致婴幼儿肺功能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塞性改变。RSV和MP急性期感染之间肺功能损害程度并无显著区别,预后有无差别还有待于进一步的随访研究。TBFV环可作为评价临床上婴幼儿肺功能的损害程度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该研究探讨1~48月健康婴幼儿肺功能的各项指标。方法:将295名1~48月的健康婴幼儿分成7组:1~2月、3~4月、5~7月、8~12月、13~24月、25~36月、37~48月组。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型儿童肺功能仪测定肺功能值,以潮气流速容量曲线部分替代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检测反映部分通气功能指标;被动呼气流速容量技术,测定呼吸系统阻力和顺应性;以及开放式氮气洗出法测定功能残气量。结果:呼吸频率(RR)随年龄增加而减少。潮气量(TV)随年龄而增加。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呼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呼出气量/潮气量(%V-PF)、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在各年龄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在1~12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13~48月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潮气呼气峰流速/潮气量(PF/Ve) 1~12月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13~48月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总气道阻力(Rrs)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减少。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Crs)随年龄增加而逐渐增加,Crs/kg在1~12月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13~48月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功能残气量(FRC)随年龄增加逐渐增加(P<0.01),而FRC/kg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实验各项数据能寻求到一定的规律,可以为观察呼吸系统疾患时肺功能的变化情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应用 β2 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效果一直有争议。该研究观察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喘乐宁雾化吸入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30例急性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 1 6例 (喘乐宁雾化吸入 )和对照组 1 4例 (生理盐水雾化吸入 ) ,在雾化吸入前、吸入后即刻、1 5min和 30min分别测定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 (TBFV)、呼吸系统静态顺应性及阻力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呼出气量 /潮气量 (%V PF)在吸入后 30min与吸入前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两组雾化后即刻 2 5 /PF、吸气时间 (Ti)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喘乐宁雾化吸入后 30min可明显降低小气道阻力 ,改善通气。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婴幼儿罹患人博卡病毒(HBoV)、肺炎支原体(MP)肺炎后的肺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期间因支气管肺炎住院治疗的3岁的婴幼儿140例,其中HBoV阳性64例、MP阳性76例;另选正常同年龄婴幼儿38例,采用德国耶格MasterScope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测,分析比较其检测指标及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形态。结果 HBoV及MP支气管肺炎婴幼儿的到达峰流速时间/呼气时间(TPTEF/TE)、到达峰流速时呼出气量/呼气容积(VPTEF/VE)、剩余25%潮气量时呼气流速(TEF25%)和剩余2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速(25/PF)都明显低于正常同年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BoV、MP支气管肺炎婴幼儿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支气管肺炎与正常对照婴幼儿的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L)形态均有改变,都表现为呼气相高峰提前,呼气相降支呈波谷样凹陷,其中支气管肺炎婴幼儿峰度稍有降低。结论 HBoV和MP感染所引起的支气管肺炎可致婴幼儿肺功能损害,且都表现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在直观的TBFVL表现为呼气高峰左移,降支波谷样凹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氨溴特罗口服液改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气道功能的疗效影响。方法将2009年11月至2010年9月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9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氨溴特罗口服液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潮气呼吸流速-容量环(TBFV)的形态改变以及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TBFV环均变窄,呼气曲线升枝陡峭,高峰提前,降枝呈波谷样凹陷;治疗后明显好转。两组患儿治疗前各项主要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后比较:呼吸频率(RR)、呼气峰流速(PEF)、呼吸系统阻力(Rrs)、每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均降低(P<0.05或P<0.01);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呼气达峰时间(T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呼气达峰容积(VPTEF)、达峰容积比(PFV)、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每千克体重顺应性(Crs/kg)均增加(P<0.05或P<0.01)。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反映大小气道阻塞主要指标PFV、25/PF、ME/MI及肺顺...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观察1~3岁肺炎支原体(MP)肺炎患儿的肺功能改变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前瞻性选择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1~3岁MP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1~2岁和~3岁组。采用凝集法检测患儿血清特异性抗体MP IgM的浓度,滴度≥1∶160为阳性,提示MP现症感染。采用美国森迪公司2600幼儿肺功能仪测定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并以120名1~3岁(1~2岁组62例,~3岁组58例)健康儿童的肺功能数据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研究期间77例MP肺炎患儿入组,1~2岁43例、~3岁34例。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潮气呼吸流速 容量(TBFV)环形态特点均表现为TBFV环变窄,呼气曲线升支陡、高峰提前、峰值增高,降支凹陷;1~2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呼吸频率(RR)、潮气呼气峰流速(PTE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增加(P<0.05);吸气时间/总呼吸时间(Ti/Tt)、到达PTEF时的呼出气量/潮气量(%V 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PTEF(25/PF)、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吸气中期流速(ME/MI)、每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和每千克体重顺应性(Crs/kg)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减少(P<0.05)。~3岁MP肺炎亚组急性期PTE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增加(P<0.05),Ti/Tt、%V PF和25/PF较同龄正常对照亚组减少(P<0.05)。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的临床表现与其肺功能检测的结果较吻合。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咳痰分别为22例(51.2%)和9例(26.5%),肺部闻及湿啰音分别为19例(44.2%)和8例(23.5%),胸部X线检查见斑片状影分别为36例(83.7%)和14例(4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1~2岁和~3岁MP肺炎亚组发热、喘息或呼吸困难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肺功能检测是监测幼儿MP肺炎急性期肺功能改变的较理想方法。1~2岁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改变较大,呈现大、小气道阻力增高,FRC/kg和Crs/kg下降,RR增加;而~3岁MP肺炎患儿急性期肺功能改变相对较小,仅呈现小气道阻力增高改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功能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54例初诊、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有无合并过敏性鼻炎分为合并鼻炎组与未合并鼻炎组,并以62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哮喘患儿均给予规范化治疗,于治疗初始以及治疗3、6、9、12个月复查肺功能及FeNO水平;对照组测定一次肺功能和FeNO。结果规范治疗1年中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高呼气流速(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以及最大呼气25%、50%及75%肺活量的瞬间流速(MEF25、MEF50、MEF75)均逐渐升高,FeNO水平逐渐降低(P0.05)。治疗6个月后PEF、FEV1等大气道功能指标基本恢复;9个月后MMEF、MEF25、MEF50、MEF75等小气道功能指标基本恢复;1年后大小气道功能指标与对照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eNO水平仍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初始及3个月时,合并鼻炎组的哮喘患儿FeNO均高于未合并鼻炎组(P0.05)。治疗初始FeNO水平与肺功能各项指标均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哮喘儿童的规范化治疗过程中,肺功能参数逐渐升高,FeNO水平逐渐下降,大气道功能的恢复早于小气道功能,另外也要注意鼻炎对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与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6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儿童(轻度组18例、中度组25例、重度组17例)及60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BDNF,分析BDNF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哮喘急性发作组及症状缓解组的BDN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以急性发作组最高(P0.05);治疗后处于缓解期时,BDNF水平较发作期明显降低(P0.05)。发作期哮喘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其血清BDNF水平不同:轻度组最低、重度组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NF可能在儿童哮喘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并且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脉冲振荡肺功能是近年来开展的一项肺功能测定新技术, 特别适用于学龄前儿童,但目前有关报道不多,且尚无统一正常值。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是已明确的反映哮喘严重程度的指标,该文旨在探讨上述指标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Master Screen系列肺功能测定系统,对25例健康儿童、40例哮喘发作期儿童用脉冲振荡法(IOS)进行肺功能检测,其中23 例患儿激素治疗达缓解期后再次检测;同时对部分上述儿童(发作期23例,缓解期20例, 对照组16例)进行sICAM-1、sVCAM-1水平检测。 结果:IOS肺功能测试发作期R5,R20,R5-R20,X5,Fres,Zrs均高于对照组和缓解组,差异均有显著性(q= 2.91 ~15.61,P<0.01或P<0.05),缓解期与对照组比较,R5,R5-R20,Fres,Zrs差异有显著性(q=3.08~9.19,P<0.01或 P<0.05)。发作期血清sICAM-1,sVCAM-1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q= 6.23~26.15,P<0.01),而缓解期仍高于对照组(q=16.86,12.46, P<0.01)。发作期sICAM-1,sVCAM-1与R5-R20呈正相关(r=0.45,0.57 P<0.05) 结论:IOS肺功能和sICAM-1、sVCAM-1都可以作为儿童哮喘病情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IOS肺功能测定简便、无创,适合于学龄前儿童。[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5):415-418]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肥胖对不同年龄段初诊哮喘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294名初诊哮喘患儿按年龄分为学龄前期组(6岁)及学龄期组(6~12.5岁),并根据不同体重指数(BMI)分为体重正常哮喘组、超重哮喘组及肥胖哮喘组,检测患儿肺功能,包括大气道通气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和小气道通气功能指标[用力呼气25%、50%及75%流量的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即MEF25%、MEF50%、MEF75%]。结果在校正了性别及BMI分组因素后,学龄期组FEV1%、MEF25%、MEF50%低于学龄前期组(P0.05)。两年龄组正常体重患儿间比较,学龄期组基础肺功能FEV1%、MEF25%、MEF50%低于学龄前期组(P0.05);两年龄组超重患儿间比较,学龄期组FVC%及MEF50%低于学龄前期组;两年龄组肥胖患儿间比较,肺功能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学龄前期肥胖组FVC%、FEV1%及MEF75%均低于体重正常组,而学龄期肥胖组仅FVC%和FEV1%与体重正常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对哮喘患儿基础肺功能的影响存在年龄差异,于学龄前期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哮喘患儿Clara细胞分泌蛋白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Clara细胞分泌蛋白(CCSP)检测在儿童哮喘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5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CCSP水平,其中22例患儿经治疗后于缓解期采血复查,另设2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缓解期患儿血清CCSP水平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0.01)。中重度发作哮喘患儿,血清CCSP浓度显著低于轻度发作的哮喘患儿(P<0.001)。病程长的哮喘患儿CCSP水平显著低于病程短者(P<0.05)。结论CCSP具有抗感染作用,CCSP的减少可诱导或加重哮喘儿童的呼吸道炎症。检测血清CCSP是反映小呼吸道Clara细胞受损的一种非侵入性方法;CCSP可作为判断哮喘病情、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瞬时电位感受器香草酸受体1(TRPV1)通道活性改变对哮喘模型小鼠气道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辣椒素(TRPV1激动剂)组、辣椒平(TRPV1拮抗剂)组、地塞米松组。采用卵清蛋白-氢氧化铝混合液腹腔注射致敏并雾化激发构建哮喘小鼠模型。辣椒素、辣椒平和地塞米松组分别在每次激发前30min腹腔注射辣椒素(30μg/kg)、辣椒平(10μmol/kg)及地塞米松(2mg/kg)。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各组小鼠肺部炎症程度;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IL-8和IL-13的含量;Real-Time PCR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TRPV1m RNA的相对含量。结果与哮喘组比较,辣椒平组和地塞米松组肺部炎症程度减轻,辣椒素组炎症程度明显加重。与对照组比较,哮喘组、辣椒素组小鼠BALF中IL-13、IL-8含量及肺组织TRPV1m 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哮喘组比较,辣椒平组、地塞米松组BALF中IL-13、IL-8含量及肺组织TRPV1m RNA表达明显降低(P0.05),辣椒素组BALF中IL-13、IL-8含量明显增加(P0.05)。结论 TRPV1通道激活剂和通道抑制剂可影响哮喘小鼠肺部炎症程度。地塞米松可能通过调节TRPV1水平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