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本文对216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进行了免疫形态学研究。根据淋巴结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的主要特点,结合免疫功能将淋巴结反应增生分为滤泡型、非滤泡型、窦组织细胞增生型、血管增生型、纤维结节型和特异性反应增生等六型。各型又进一步分为若干亚型,为识别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病变性质和特点提供了组织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儿童淋巴母细胞淋巴瘤(LBL)免疫分型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29例LBL的临床、细胞形态学、免疫表型及其对治疗、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29例中淋巴母细胞性白血病15例(51.7%),纵隔肿块18例(62.1%)。曲核细胞型23例,作免疫表型分析,均呈T细胞标记;非曲核细胞型6例,均为B细胞标记。全组完全缓解14例,6例B细胞型均完全缓解。29例患者中位生存期9.5个月。结论 LBL男性多见,易累及骨髓、纵隔;曲核、T细胞型为主者治疗反应差,生存期短,但B细胞型LBL预后相对较佳。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报告一例少见的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临床特点:发热及腋下淋巴结肿大,出汗,皮疹,体重减轻,单株或多株高丙球血症。典型病理改变:淋巴结正常结构广泛破坏;多种细胞增生和弥漫性浸润,主要为原始免疫细胞;小血管显著增生,嗜伊红PAS阳性物质沉着。本病预后不良,缓解后恶化,大部分在短期内死亡。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6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患者的淋巴结HE染色病理切片进行观察,发现其基本病理特征为小血管显著增生,以免疫母细胞为主的多种免疫细胞浸润,伴有细胞间及小血管壁有无定型嗜酸性物质沉积。其组织化学染色PAS及派若宁均阳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4例免疫母细胞内IgG、IgM阳性,5例Kappa、Lambda染色阳性。这说明本病是一种活跃的免疫反应,而不是真正的肿瘤。有3例其细胞内风疹病毒抗原阳性,表明某些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与风疹病毒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朱 《复旦学报(医学版)》1978,(Z1)
免疫母细胞肉瘤又称免疫母细胞淋巴肉瘤或恶性淋巴瘤免疫母细胞型,是一种全身性淋巴肉瘤。临床上常伴有长期免疫疾病史,后期转为淋巴肉瘤。老年人占多数,青年人较少。恶性程度高,进展快,预后坏。 《免疫母细胞》一名,是一个功能性命名,指由小淋巴细胞经抗原刺激后,转化形成的一种“大细胞”,具有特定的功能和形态。最早是W.Dameshek首先提出这命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U-TCL)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通过光镜、免疫组织化学对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观察,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结果 3例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48.5岁。临床表现为发热伴全身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皮疹和多克隆性高球蛋白血症,形态学上淋巴结结构破坏,小静脉增生显著,瘤细胞弥漫增生,中等大小,多数瘤细胞胞浆透明。结论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是淋巴结内T细胞性细胞淋巴瘤,属于周围T细胞淋巴瘤,临床并不多见,掌握组织学分类有助于临床的正确治疗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0.
罗茹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6):537-539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ngioimmunoblastic T-cell lymphoma,AITL)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PTCL),发病率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2%,占PTCL的15%~20%,仅次于非特指型PTCL[1]。 相似文献
11.
免疫母细胞淋巴瘤伴Evans综合征临床上鲜见,免疫母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免疫系统的恶性肿瘤,Evans综合征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两者在发病机制上的联系需要我们探索,现将临床病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女性病人,62岁,因发现颈部肿物3mo,尿色加深2wk,乏力1wk于2010-11-03入我科。病人2010-06无意中发现颈部出现数个圆形肿物,无疼痛,当时未引起重视,但肿物进行性增大,故 相似文献
12.
血管免疫母细胞淋巴结病(anglolmmunoblastlclymphadenopathywithdysprotelnemia,AILD)由Frizzera1974年首次提出’‘’本病散发全球,属少见病,其发病率不详。有关AILD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预后研究结果不一。本文就其研究现状作一文献复习。IAILD病因过去认为,AILD与病毒感染,药物过敏,接种疫苗等有关‘”。但多为推测或间接证据。目前对病毒感染诱发AILD的研究较为深入。Lllppi等’“报道,多种病毒包括EB病毒、人类亲T细胞病(HTLV-1)、疙疹病毒(HHV-6、HHV-7、HHV-8)、黄病毒以及丙肝病毒(HCV感染… 相似文献
13.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D)是原因未明的全身性淋巴结病,临床上较少见.近年来本院收治2例,现结合文献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D)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974年由Frizzer等首先提出.也有人命为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IBL)、淋巴肉芽肿病X(lymphogranulomatosis X,Lgx).临床主要表现为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发热、皮疹伴γ-球蛋白增高.最初认为AILD是一种非肿瘤性增生,目前对这一疾病有了新的认识,原来认为是AILD的一部分患者,现已被确认为AILD样T细胞淋巴瘤,AILD的确诊靠淋巴结活检.现将AILD的病理特征及治疗情况综述如下.1 病理学AILD是具有淋巴瘤样的独特形态学的疾病,其淋巴结改变具有诊断意义.AILD的特异性病理学表现有3个特征,即弥散性病变、血管增生和包括免疫母细胞在内的多种细胞的浸润.病变淋巴结结构不同程度破坏,常伴有包膜和包膜外浸润,约半数的患者可见到淋巴滤泡及生发中心,滤泡中心细胞密度减低,残留血 相似文献
15.
临床资料患者男,43岁,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全身皮疹1周就诊。患者自2003年2月中旬起右颌下、耳后淋巴结肿大,随后左颌下、颈侧淋巴结相继肿大,无明显全身症状。2003年6月中旬全身出现广泛皮疹,2003年7月初双侧扁桃体疼痛、肿大,并有低热,体温37.5~38.0 ℃,抗炎治疗无效。查体发现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较明显,左腋下淋巴结最大直径5 cm,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直径1.5~2.0 cm,脾肿大,肋下可触及。CT检查发现纵隔、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肿大1.0~2.5 cm不等。曾在外院进行左颈部淋巴结活检,均诊断为反应性增生。外院会诊左颈部…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43岁,因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全身皮疹1周就诊。患者自2003年2月中旬起右颌下、耳后淋巴结肿大,随后左颌下、颈侧淋巴结相继肿大,无明显全身症状。2003年6月中旬全身出现广泛皮疹.2003年7月初双侧扁桃体疼痛、肿大,并有低热,体温37.5~38.0℃,抗炎治疗无效。查体发现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较明显,左腋下淋巴结最大直径5cm, 相似文献
17.
原发性滤泡性免疫母细胞淋巴瘤(FIBL)是种极少见的淋巴瘤,其免疫表型CD10阳性提示起源于生发中心,而CD138阳性说明伴有浆母/浆细胞分化。为了更好地诊疗此病,本文从临床病理和免疫表型的特点方面报道国内首例女性患者,行PET-CT检查明确全身淋巴结的累及情况,并分别与滤泡性淋巴瘤、反应性滤泡增生作鉴别诊断。FIBL作为滤泡性淋巴瘤的罕见变异型,表现为滤泡内的肿瘤性免疫母细胞过度增生,向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转化率略高于滤泡性淋巴瘤,预后较差,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淋巴结病(AILD)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特点,为AILD的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分析11例AILD临床病理特点,并用7种抗体对其中10例作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本组AILD患者以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发热、高丙球蛋白血症等为主要临床特点,部分病人血乳酸脱氢酶增高。主要组织学改变为:淋巴结结构破坏,免疫母细胞为主的淋巴细胞系列性增生和分支小血管显著增生。免疫组化研究表明,多数患者增生的淋巴细胞为T细胞(其中5例为辅助性T淋巴细胞,3例为抑制性T淋巴细胞),少数患者B淋巴细胞系列增生。结论:本组多数病例系列增生淋巴细胞为T细胞系列;本病确诊依赖病理组织学检查,其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两种不同化疗方案治疗老年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57例老年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35例接受标准CHOP方案化疗,22例接受CHOP+培门冬酶方案化疗,定期监测所有患者血常规、肝功能、乳酸脱氢酶、凝血功能、血淀粉酶及血糖。结果 CHOP+培门冬酶方案化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27.2%和68.2%)高于标准CHOP方案化疗组(20.0%和6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同化疗方案骨髓抑制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OP+培门冬酶联合化疗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未增加老年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不良反应的情况下,可取得与标准CHOP方案化疗近似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AITL患者的临床特点、病理形态及免疫表型、治疗和生存情况.结果 12例患者主要症状为全身淋巴结肿大,9例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确诊依据淋巴结活检,病理组织学呈淋巴结结构破坏,免疫母细胞增生,树枝状血管增生的特点,免疫表型全部为成熟外周T细胞性.12例均用CVP为主的方案化疗,总有效率58%.3年生存率为25%,全组中位生存20个月.结论 AITL临床过程呈侵袭性,进展快,中位生存期短,预后差,应探索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