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求治疗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手法复位及牵引;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方法.应用简化McGill疼痛询问量表,对颈椎病患者疼痛进行客观量化观察,用X光照片检查对颈椎病治疗前后进行动态观察分析.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痊愈32例,显效1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33%,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组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2.
周杰  邱建文 《新中医》2009,(4):68-69
目的:观察复位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椎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1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对照组84例。观察治疗前后椎动脉血流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治愈81例,显效5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26例,有效1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2组患者TCD检查结果显示,椎基底循环各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明显低于正常值,治疗后各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改善(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两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可以改善其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  相似文献   

3.
颈椎病是国际性多发病,其发病率占成人的60%,在某些职业甚至高达90%以上,近年来,呈不断增长和年轻化趋势,给社会带来很大负担。对此,有学者说20世纪80年代我们面临腰背疼痛的挑战,今天,则是我们面临颈椎病挑战的时代。继续深入地开展对颈椎病的研究,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意义。我科于2006年-2008年间,对228例颈椎病患者采用针刀结合手法复位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液配合手法复位对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109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血栓通注射液配合手法复位治疗组58例和单纯手法复位对照组51例,疗程14 d,治疗前和疗程结束后对症状、体征进行临床评定。结果:血栓通注射液配合手法复位组和单纯手法复位组有效率分别为94.82%和82.2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血栓通注射液配合手法复位治疗对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蒋凯正 《河南中医》2019,39(11):1747-1750
目的:观察微动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洛阳市第一中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微动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颈肩部推拿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分别采用VAS得分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0.0%,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颈椎前屈、后伸、左侧屈活动范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动旋转复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单纯推拿治疗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6.
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36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由颈椎退行性变引起的骨质增生、小关节位移、肌痉挛、炎症等因素刺激椎动脉而导致的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较常见。自1995~1998年,我们采用颈椎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36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36例,男49例,女87例。年龄30~68岁,平均53.5岁。病程6个月~12年,均为门诊病人。均依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标准〔1〕确诊。1.2 发病原因 113例患者在眩晕发作前有明显诱因,包括转动头部、仰头,起床体位改变,低头看书稍久等。107例患者有长期低头工作史。1.3 症状和体征 本组136例中,以位置…  相似文献   

7.
我院对2001年住院的110例颈椎病患者给予了及时有效的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0例中,男50例,女60例;年龄15~70岁,平均42.5岁;病程2个月~10年;住院时间最长为28天,最短为10天,平均住院19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针刀结合多种复位手法治疗颈椎病性头痛的疗效。方法:本院门诊60例明确诊断为颈椎病性头痛的病人,排除手术指征。运用小针刀治疗,同时结合颈椎提拉旋转复位手法,每周治疗1次,3~5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50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结论:小针刀结合提拉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疗效确切稳定,方法安全简单。  相似文献   

9.
师建军  王新民  梁安庆 《陕西中医》2002,23(10):911-913
目的 :观察新手法复位后对肘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 :采用新法复位治疗肘关节后脱位 1 3 4例 ,并设对照组传统复位方法治疗 1 3 4例。结果 :组一次复位成功率 ,疼痛明显加重率分别是 92 .3 %、2 8.4、及 40 .3 %、72 .4%。经统计学处理 ,以上两项均 P<0 .0 5 ,有显著差异。提示 :新复位方法复位成功率高 ,痛苦小 ,造成软组织再损伤小  相似文献   

10.
徐美华 《山西中医》2001,17(1):19-19
运用通络消痹汤结合手法复位治疗颈椎病182例,结果:基本治愈104例,显效76例,好转1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45%。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配合颈椎导引术预防颈椎病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选择同一公司身体健康的软件从业人员为研究对象,以张江分公司140例为干预组(予健康教育配合颈椎导引术进行干预)、南汇分公司146例为对照组(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进行同期对照,时间为3年;观察两组人群颈椎病发生率,并选择9个可能对颈椎病的发生产生影响的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干预组3年间颈椎病发生率为8.28%,对照组颈椎病发生率为22.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颈椎病的危险度较对照组降低(RR=0.37);影响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因素是低头伏案时间长、颈部受凉和缺少运动锻炼。结论长时间低头伏案、颈部受凉和缺少运动是颈椎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健康教育及颈椎导引术对预防颈椎病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食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分别选取20例食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颈椎病常规针灸,观察组予颈椎病常规针灸基础加上针刺天突、廉泉、尺泽、列缺、后溪、肺俞穴,观察2个疗程内的病情变化。结果:2个疗程观察组比对照组疗效明显。结论:本文选穴对于食道型颈椎病的治疗疗效确切,疗程缩短。  相似文献   

13.
颈椎病多出现颈肩部疼痛、头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颈椎病患者X线片结果常表现为颈椎曲度变直,C3~C7骨质增生等,这些病理表现往往是颈部肌肉组织劳损导致头颈部灵活性受限后的一系列代偿结果。因此治疗的着眼点应放在改善头颈部灵活性及改善颈部肌肉组织的劳损状态上。以"扎跳"目标肌肉的方法,针刺颈部肌肉以缓解其不正常的紧张度,可恢复颈部肌肉的生理功能。治疗方法为首先选择可限制寰枢关节灵活性的头后大直肌及头下斜肌为治疗目标,其次选择影响头颈左右旋转功能的胸锁乳突肌及头夹肌为治疗目标。从以恢复寰枢关节灵活性为目标的局部取穴依据、以恢复头部左右旋转为目标的取穴依据、治疗点的选择方法、"扎跳"为中医传统针法等4个方面对局部取穴"扎跳"治疗颈椎病进行探讨,并结合临床的典型病案具体说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针结合留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结合留针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体针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疼痛指数变化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疼痛指数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2组下降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5),治疗组止痛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8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腹针结合留针拔罐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推拿法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8例,愈显率83.3%,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6例,愈显率63.3%,总有效率86.7%。两组之间愈显率比较,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青少年颈椎病疗效可靠,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以温针灸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试验组32例,行温针灸治疗;对照组32例,除不行温针灸外,其他都相同。结果:试验组的有效率为96.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进一步论证三步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同时研究其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采用三级推广模式,选取颈型颈椎病患者270例(三甲医院、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90例),均随机分入三步推拿组、牵引治疗组和传统推拿组,观察比较3家医院间的临床疗效差异,同时选用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目测视觉模拟评分(VAS)作为观察指标对疗效进行量化评定。[结果]3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三步推拿组90.00%、牵引治疗组73.33%和传统推拿组86.6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步推拿法在3家医院应用,其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三步推拿法治疗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等同于传统推拿手法,且明显优于单一的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王魁  刘敏娟  郑苏 《天津中医药》2014,31(11):660-663
[目的]观察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0例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配合牵引治疗,两组在治疗3个疗程后由专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为51.1%,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临床治愈率为18.3%,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总有效率及临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患者中疗程与疗效比较显示,治疗组1个疗程和2个疗程内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说明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能明显的缩短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刺络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灌注量的变化,初步探寻刺络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运用刺络疗法与针刺夹脊穴的方法干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共57例,在以疼痛评级指数(VAS)评价疗效的同时,运用激光散斑血流仪观察两组患者大椎、肩井(患侧)血流灌注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VAS均有显著降低(P〈0.01);两组患者两穴血流灌注量在干预后均有显著升高(P〈0.05),刺络疗法组比针刺夹脊穴组升高幅度大(P〈0.05)。[结论]刺络疗法与针刺夹脊穴都能够增加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局部血流灌注量,其中刺络疗法的影响更突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牵引联合理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牵引联合理筋手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治疗,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牵引联合理筋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