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胸部多发损伤患者35例,所有患者均于外伤后1h-24h入院,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确诊。在积极治疗的同时,采用合理的护理措施,包括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疼痛护理、心理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及加强营养支持等。结果 35例患者中,1例患者因多发复合伤,病情严重而死亡,死亡率为2.86%。治疗有效34例,有效率97.14%。结论在多发性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治疗中,采用积极的护理措施对患者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疗效分析。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在本院就诊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59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只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干预,从一般资料、护理方法以及护理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8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提高治疗疗效,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  相似文献   

3.
回顾性总结31例严重儿童胸部损伤并发肺挫伤患者的护理经验。儿童肺挫伤的护理重点是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管理及其并发症的观察,同时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与基础护理。良好的护理是提高儿童肺挫伤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护理策略.方法:选择80例我院所收治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为40例.其中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进行整体护理干预,并对两组多发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连枷胸伴肺挫伤实施舒适护理的经验。方法 对32例连枷胸伴肺挫伤患者采取舒适护理。结果 所有患者均于术后7—12d痊愈出院。平均住院7d,均痊愈出院。结论 舒适护理可最大限度减轻患者的病痛,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杨建涛 《现代保健》2009,(30):41-42
目的探讨肺挫伤的院内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肺挫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4例肺挫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4例肺挫伤患者经过早期系统治疗,治愈58例,治愈率为90.63%;6例死亡,病死率9.37%。结论早期明确诊断,正确评估伤情,有效止痛、充分供氧、纠正低氧血症、早期容量复苏、积极使用激素治疗是提高肺挫伤治疗效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李云会  王芳 《现代保健》2013,(19):68-69
目的:探讨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急性肺挫伤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分析15例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合并肺挫伤的护理资料。结果:全部患者治愈出院。结论:合适的体位、良好的营养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下吸氧、镇痛镇静等综合治疗是肺挫伤患者恢复的重要护理方法。良好的医患沟通,树立患者康复信心,是确保治疗成功的关键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黄林林  徐洪军 《现代保健》2010,(36):106-107
目的 总结123例儿童肺挫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第一诊断为肺挫伤的儿童123例,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致伤原因以车祸伤为主(75.61%);受伤人群以学龄前儿童最多(44.71%),其次为幼儿期儿童(24.39%).单纯型肺挫伤31例,平均住院时间(6.74±3.16) d;伴合并伤者92例,平均住院时间(11.40±5.52) d,其中合并气胸或血气胸占59.78%,肋骨骨折占17.39%,锁骨骨折占16.30%,并其他系统损伤占86.96%.并发肺部感染12例,呼吸衰竭4例.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 肺挫伤以学龄前儿童多见,车祸伤为最主要的致伤原因.合并伤是影响肺挫伤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严重肺挫伤及休克缺血再灌注早期呼吸功能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兔严重肺挫伤及休克缺血再灌注早期呼吸功能变化。方法25只实验兔随机分为严重肺挫伤组(SLC,n=10)、严重肺挫伤休克缺血再灌注组(SLC+IR,n=10)和对照组(MC,n=5),建立动物模型,在挫伤前及挫伤后1、2、3、4小时各时点监测心率、血压、呼吸频率、潮气量、气道压力、呼吸流率曲线、呼气末CO2浓度、动脉血气分析及动静脉混和血气分析,根据公式计算出每分钟通气量、肺泡通气量、肺内分流、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及生理死腔与潮气量之比,用以评价肺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及呼吸力学的变化。结果肺挫伤及休克再灌注后1h实验兔呼吸频率变浅变快,出现明显的肺内肺分流(p<0.05);肺挫伤及休克再灌注后2h实验兔生理死腔/潮气量明显增加,休克再灌注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亦增大明显(p<0.05);肺挫伤及休克再灌注后3~4h实验兔肺泡通气量降低、动脉血压分压下降(p<0.05),肺顺应性降低,肺阻力增大(p<0.01)。结论严重肺挫伤及休克再灌注后1~2h已有通气功能损害,3~4h通气功能、换气功能及呼吸力学损害更明显,并且严重肺挫伤合并休克呼吸功能损害比单纯肺挫伤损害出现早且严重。  相似文献   

10.
胡康洲 《工企医刊》2002,15(2):38-39
铁路医院外伤病人中胸部闭合性损伤者并不少见。胸片是诊断肺挫伤的主要方法,阳性率与其创伤的程度及拍片时间有关,及时准确的诊断对于受伤病人的治疗观察非常重要。本文就我院近10年来收治的43例肺挫伤病例进行分析。 1 临床资料本组男36例,女7例,年龄17岁~78岁。就诊时间半小时至72小时。临床上以胸闷、呼吸困难、咯血为主要症状,并  相似文献   

11.
李智成  王长涛  熊健  王冬冬  周昕 《健康研究》2012,32(3):170-174,241
目的 分析和讨论连枷胸伴和不伴肺挫伤行胸壁固定手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其效果,并明确肺挫伤的影响;方法 42例连枷胸手术内固定患者,男34例,女8例,年龄20-77(50.9±12.3)岁.根据患者有无肺挫伤,将42例患者分为两组:A组—有连枷胸无肺挫伤组(n=11);B组—连枷胸伴肺挫伤组(n=31).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肋骨骨折数、伴发伤、术前胸引数、肋骨固定数、住院时间、手术时机、ICU数、机械通气数和并发症情况等;结果 所有42例患者术后连枷胸消失,左右胸廓基本对称,未见反常呼吸和胸壁坍陷等征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肋骨骨折数、术前胸引数、肋骨固定数、住院时间、手术时机、ICU数、机械通气数和并发症等情况虽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B组患者有更高的ICU入住率和机械通气率.B组中有2例高龄男性患者分别死于休克和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结论 连枷胸伴发肺挫伤患者虽有更高的ICU入住率和机械通气率,但也适于手术胸壁固定,并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对慢性肺阻塞疾病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2月沈阳急救中心附属医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7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护理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腹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4.81%。手术创伤、侵入性治疗、留置胃肠减压器是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加强术后呼吸道护理,加强病室环境管理,口腔及皮肤护理,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加强营养及饮食护理是严防肺部感染的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腹部外科手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例资料。结果腹部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14.81%。手术创伤、侵入性治疗、留置胃肠减压器是腹部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结论术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加强术后呼吸道护理,加强病室环境管理,口腔及皮肤护理,鼓励患者早期活动,加强营养及饮食护理是严防肺部感染的效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手术后气管切开的护理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分析100例严重颅脑外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6年7-10月实行综合气道管理的患者50例为治疗组,2005年7-10月未实行综合气道管理的50例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8例发生肺部感染,6例感染得到控制,控制感染时间平均为(7.8±1.47)d,对照组22例发生肺部感染,14例得到控制,平均控制时间为(14.4±2.79)d。结论认真、科学、严谨的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是防止气管切开术后发生感染等并发症的保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重要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高龄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老年肺癌患者术后院内肺部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对200例肺癌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做痰液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术后36例发生肺部感染,发生率18.0%,经过临床精心治疗与护理,除1例死亡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病死率2.7%。结论正确治疗及护理干预可减少感染的发生,降低肺部感染发病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缩短了住院日。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护理。方法对3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进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以及置泵、心理、饮食护理,比较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痰菌转阴情况。结果 36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和护理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以及痰菌转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降糖效果良好,做好置泵、心理、饮食护理是保障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38例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监测和护理效果。及时发现肺性脑病的早期征兆,熟练掌握肺性脑病的护理要点,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总结了38例肺性脑病患者临床症状的观察、监测和护理效果。及时发现肺性脑病的早期征兆,熟练掌握肺性脑病的护理要点,可促进疾病的康复,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20.
王菊蓉  郭浪 《临床医学工程》2014,(11):1481-1482
目的分析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的术后护理措施和护理效果。方法收集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患儿8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呼吸管理、肺动脉高压预防、血液动力学监测等综合护理干预模式,对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儿家长满意度、辅助呼吸时间及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儿的辅助呼吸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家长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婴幼儿室间隔缺损合并肺高压患儿综合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缩短呼吸辅助呼吸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