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内外合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6年 11月~ 2 0 0 1年 2月 ,笔者运用内服消痹丸和外用抗风湿膏的综合疗法 ,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 0 2例 ,并与西药治疗 12 0例进行对照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临床诊断标准 :(1)晨僵持续 1小时以上 ,并超过 6周 ;(2 )对称性的关节肿胀持续 6周以上 ;(3) 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 6周以上 ;(4)腕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近端指趾关节肿胀、疼痛 ,并超过 6周 ;(5 )皮下类风湿结节 ;(6 )类风湿因子阳性 ;(7)手X线照片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改变 ,包括骨侵蚀及明确的骨质疏松。符合以上标准中 4项者即可确诊。实验室检查 :RF阳性 ,ESR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笔者以活血通络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06—01—2009—01本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92例,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RA诊断标准:①晨僵持续至少1小时(≥6周);②1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6周);③腕、掌指、近指关节肿(≥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片改变(至少有骨质疏松和关节间隙狭窄);⑦类风湿因子阳性。符合上述7项中4项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3.
经方合用治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均山 《国医论坛》1999,14(5):10-10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笔者自1991年11月~1998年12月,以经万枝枝芍药知母汤合防已黄茂汤加减治疗本病4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均依照1998年全国中西医结合类风湿疾病学会修订标准确诊。(l)症状:以小关节为主,多为多关节肿胀或小关节对称性肿痛(关节症状持续6周以上),晨僵;(2)体征: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或畸形,或强直,部分病例可有皮下结节;(3)实验室检查:RF阳性,ESR多增快;(4)X线检查:受累关节具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X线征。对…  相似文献   

4.
麦粒灸加叩刺拔罐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笔者用麦粒灸叩刺拔罐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例,取得满意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1一般资料对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9岁,平均年龄43岁;病程最长对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7年。以上患者大多系接受过皮质激素、非困类抗炎药及中药治疗而效果不显,转我科针灸治疗的患者。对例患者均按1987年美国风湿学会修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为依据:①关节晨僵至少1小时(>6周);②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痛(Z6周);③腕、掌指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Z6周);④对称性关节肿胀(26周);⑤X线片手指变化…  相似文献   

5.
应用本院的自制“风湿Ⅰ号胶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参照〈实用内科学〉中RA的诊断标准:①晨僵至少1小时(超过6周或6周以上).②3组或3组以上关节肿(超过6周以上).  相似文献   

6.
雷公藤酒治疗风寒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5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砚民 《河北中医》2003,25(12):920-920
1995 0 5~ 2 0 0 1 1 1 ,笔者运用自制雷公藤酒治疗风寒阻络型类风湿关节炎 5 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5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 1 5例 ,女 40例 ;年龄1 2~ 5 2岁 ;病程最短 1 6周 ,最长 3年。中医辨证均为风寒阻络型。1 .2 诊断标准[1]  ①晨僵至少 1h ,时间≥6周 ;②3个或 3个以上关节肿胀 ,时间≥ 6周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 ,时间≥ 6周 ;④对称性关节肿胀 ,时间≥ 6周 ;⑤皮下结节 ;⑥X线片改变 ;⑦类风湿因子阳性 (滴度 >1∶3 2 )。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需具备 4条或 4条以上标准。1 .3…  相似文献   

7.
笔者于 1 995年 8月~ 1 998年 1 2月运用《金匮要略》方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 32例 ,获得满意的近期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32例均为本院中医科 RA 期患者。临床诊断采用美国风湿病协会 1 987年制定的诊断标准 :(1 )晨僵至少 1小时 (每天 ) ,病程至少 6周 ;(2 )有 3个或 3个以上的关节肿 ,至少 6周 ;(3)腕、掌指、近指关节肿至少 6周 ;(4)对称性关节肿至少6周 ;(5)有类风湿结节 ;(6)手 X线摄片改变 (至少有骨质稀疏和关节间隙的狭窄 ) ;(7)类风湿因子阳性。上述 7项中有 4项者即可确诊。活…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中医“痹”范畴。以关节晨僵,小关节对称性多发肿痛,活动受限,甚至变形为主要表现。近几年来,笔者采用推拿配合药物外用治疗本病6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8例中,男性17例,女性51例;年龄19~65岁,平均44岁;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20年。1.2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制定的标准。晨僵(持续1小时),对称性关节肿胀,3个以上关节肿胀,手近指关节肿胀(持续6周以上),类风湿因子(+),有类风湿结节,手指X线改变。符合以上标准中4项即可确诊。1.3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 肌肉和关…  相似文献   

9.
张建华 《河北中医》2012,34(1):73-74
类风湿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程长,迁延难愈.2005 - 07-2009 - 06,笔者采用自拟除痹汤联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7例,并与单纯甲氨喋呤治疗3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1.1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诊断标准[1],①晨僵>1h,病程>6周.②有至少3个关节肿大,至少>6周.③腕、掌指、近端指关节肿大,至少6周.④关节肿呈现对称性,至少6周.⑤皮下结节.⑥手X线片有本病改变.⑦类风湿因子阳性.以上7项中有4项就可以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  相似文献   

10.
三藤赤桃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是以周围对称性多关节慢性炎症为主 ,可伴有全身多系统受损 ,不显示器官特异性的免疫性疾病。我们依据该病的中医发病机理 ,应用三藤赤桃丸进行临床观察 ,并与布洛芬进行对照 ,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学会 (ARA) 1987年制定的标准[1 ] 。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需具备以下 4条或 4条以上标准。①晨僵至少 1h(≥ 6周 ) ;② 3个或 3个以上关节肿胀 (≥ 6周 ) ;③腕、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 (≥ 6周 ) ;④对称性关节肿胀 (≥ 6周 ) ;⑤皮下结节 ;⑥手X光片改变 …  相似文献   

11.
袁仕烈 《河北中医》1999,21(4):213-214
1990~1996年,笔者自拟麻附三藤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32例,获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根据国际上普遍采用的美国198706第51届ARA会议修订的标准:(1)早起关节僵硬至少1h(≥6周);(2)3个以上关节肿胀(≥6周);(3)手关节或掌指关节或近端指间关节肿胀(≥6周);(4)对称性肿胀;(5)有皮下结节;(6)手X线片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7)类风湿因子阳性。如具有4项以上指标可确诊。本组患者无严重内脏并发症。32例中,男27例,女5例;病程3个月~6年;年…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月-2009年4月,笔者集温肾补髓、壮骨化瘀于一炉,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4例,效果满意。1.一般资料 临床资料 44例患者均来自本院门诊,其中男16例,女28例;病程5个月-10年;平均病程5.8年。2.诊断标准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关于RA分类标准具备以下各项中4项者即可诊断: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胀至少6周;关节炎症对称性;  相似文献   

13.
马丽  秦毅 《四川中医》1998,16(5):27-28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临床常见病之一,顽固难愈,目前治愈率还很低,我们应用李兴培教授经验方益气养血宣痹场治疗本病50例,获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40例为住院患者,10例为门诊患者,均查类风湿因子阳性者。其中男17例,女33例;年龄17~75岁,平均41.5岁,病程3个月~24年,平均6.9年。诊断标准:①晨但在半小时以上。②小关节单个或多个关节肿痛在6周以上。③受累关节肿胀、压痛、活动受限或关节畸形。④RF阳性。⑤X线报告符合类风湿性关节炎改变。具有以上5项为典型病例,4项为观察病例,3项以下不列入统计。[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四物汤合甲氨喋呤减毒增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采用中药四物汤配合甲氨喋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减毒增效的作用,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005-2006年在我院风湿免疫科门诊选择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ARA)诊断标准(晨僵;3个或3个区域以上关节部位的关节炎;手关节炎;对称性关节炎;类风湿结节;类风湿因子阳性;放射学改变。满足其中4条或4条以上)的RA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  相似文献   

15.
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 1998年 9月~ 2 0 0 0年 9月 ,笔者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4 0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 4 0例病人中 ,男性 7例 ,女性 33例 ;年龄最大者 6 5岁 ,最小者 18岁 ,平均年龄 38 34岁 ;病程最长者 2 5年 ,最短者 3个月 ,平均病程 3 4 5年。中医诊断、辨证分型按《中医内科》中痹证的辨证分型方法 ,分为风寒湿痹 (寒湿阻络型 )、热痹 (湿热阻络型 )两型。西医诊断 :根据美国RA诊断标准 ,凡具备以下各项中 4项者即可诊断 :①三个或三个以上关节肿胀至少 6周 ;②关节炎症对称性 ;③每日晨僵持续 1小时…  相似文献   

16.
笔者拟外敷四色散(由混合四种颜色的中药材组成),治疗痛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兹介绍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标准:参照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痛风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症状及体征: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并在1天内达到高潮;2急性炎症局限于个别关节;3整个关节呈暗红色;4第一趾跖关节肿痛;5单侧跗关节急性发炎;6有痛风性结节;7高尿酸血症;8非对称性关节肿胀;9发作可自行终止。只要符合上述4项以上者即可确诊。辅助检查:1血尿酸增高;2关节腔穿刺滑囊液进行偏振光显微镜或光镜检查,发现有双折光现象的针形尿酸盐结晶,还可看到白细胞吞噬结晶现象;3…  相似文献   

17.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率和致残率高,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药物。2001-01-2008-01,笔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RA病人68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8例病人均系门诊病人,男18例,女50例;年龄18~65岁,平均(40.2±9.3)岁;病程3个月~15年,平均(4.0±2.2)年;其中风寒湿痹阻型28例(行痹6例,着痹12例,痛痹10例),湿热痹阻型16例,痰瘀互结型10例,气血亏虚型8例,肝肾不足型6例。将所有病例辨证分为风寒湿痹阻证(又根据三邪的偏重程度分为行痹、着痹和痛痹)、湿热痹阻证、痰瘀互结证、气血亏虚症、肝肾不足证5型[1],然后进行辨证论治,采用相应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2诊断标准依据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所修订的诊断标准制订[2]。①晨僵至少1 h,持续至少6周。②3个或3个以上的关节肿胀持续至少6周。③腕关节、掌指关节或近侧指间关节肿胀6周或以上。④对称性关节肿胀。⑤手的X线照像具有典型的类风湿关节改变,包括关节面破坏和间隙变窄。⑥类风湿结节。⑦类风湿因子(RF)阳性。具备上述7项中的4项即可确诊。3治疗方法根据临床辨...  相似文献   

18.
三通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痛风性关节炎是嘌呤代谢紊乱所致之疾病。1981~1995年,我科共诊治52例本病患者,均以内服、外用中药治疗,收效满意。现分析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的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81;20(1)∶41〕拟定9项条件:(1)急性关节炎发作1次以上,并在1天内达到高潮;(2)急性炎症局限于个别关节;(3)整个关节呈暗红色;(4)第一趾关节肿痛;(5)单侧跗间关节急性发炎;(6)有可疑或证实的痛风结节;(7)高尿酸血症;(8)非对称性关节肿胀;(9)发作可自行终止。具备其中4项者即可确诊。2 一般资料 本组52例患者均符合上述标准中的4项条件。其中35…  相似文献   

19.
近 6年来笔者自拟五藤饮治疗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脊柱炎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6例均为门诊收治患者 ,男 4 2例 ,女 5 4例 ;年龄 2 0~ 77岁 ,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辨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风湿性脊柱炎诊断指标 ,其中风湿侵犯腕、手、膝关节 6 7例 ,女 39例 ,男2 8例 ;风湿侵犯脊柱 2 0例 ,女 9例 ,男 11例 ;类风湿腕、手关节炎 9例 ,女 6例 ,男 3例。以上 96例发病时均与天气变化有关 ,关节疼痛、腰背酸痛 ,受累关节肿胀 ,软组织肿胀。心电均未发现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双补一泻"法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三个分中心按美国风湿病协会(ACR)和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2009年的RA分类标准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类风湿关节炎风寒湿阻证的诊断标准选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即试验组及对照组,试验组为"双补一泻"法配合西药,对照组为单纯西药组,评定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的血常规、肝肾功、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关节触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并评判其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在血沉、CRP、关节触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补一泻"法治疗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症状及炎症控制都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