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缬沙坦抗大鼠肝纤维化疗效及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1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疗效及机制。 方法 制备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缬沙坦灌胃20 mg·kg1·d1.共8周,肝组织进行常规HE及Masson三色染色。AngⅡ水平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colⅠ)及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mRNA的水平以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方法检测。 结果 缬沙坦可明显改善大鼠肝纤维化的程度。模型组肝组织AngⅡ水平(Pg/0.2g肝重)、col-Ⅰ和TIMP1 mRNA水平分别为186.0±80.7、0.827±0.094和0.924±0.110,缬沙坦组分别为62.6±7.7、0.587±0.037和0.541±0.026,缬沙坦可降低肝脏AngⅡ的水平及Col-Ⅰ和TIMP1 mRNA的水平,F值分别为19.420、31.897和29.622,P值均<0.01。 结论 缬沙坦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为治疗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提供一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观察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MMP2mRNA表达以及复方 86 1的抑制作用。给雌性Wis tar大鼠进行胆管内逆行性注入粘合剂加胆管结扎导致胆管阻塞 ,制备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于术后 7天开始给予不同剂量的复方 86 1灌胃 ,共 4 9天。以RT -PCR法观察肝组织MMP2mRNA表达水平。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组 (造模 5 6天 )MMP2mRNA为 0 6 33± 0 35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0 0 2 5± 0 0 18,P <0 0 1) ;复方86 13g/kg、6g/kg、9g/kg组的MMP2mRNA分别为 0 10 7± 0 0 70、0 2 4 8± 0 0 192、0 2 2 2± 0 10 6 ,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5 )。复方 86 1能够抑制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MMP2mRNA表达增高 ,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抗四氯化碳诱导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将 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2 0只 ,A组为正常对照组 ,B组为肝纤维化模型组 ,C、D组分别为缬沙坦早期治疗组和治疗组。B、C、D组大鼠均给四氯化碳 ( 1次 /3d ,共 8周 )诱导肝纤维化 ,C、D组大鼠分别于第 1、4周予以缬沙坦 ( 2 0mg/kg ,每天 1次 )灌胃治疗 ,所有大鼠于第 8周处死。RT PCR检测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TGF) β1与其受体(TGFR)ⅡmRNA ,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 β1在肝内的表达及定位 ,肝组织H E染色及电镜检测病理改变 ,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 ,生化技术检测肝功能变化。结果 与B组大鼠比较 ,RT PCR显示经缬沙坦治疗 ,C、D组大鼠肝内TGF β1与TGFRⅡmRNA表达明显降低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肝组织TGF β1表达明显减少 (P <0 .0 1) ,TGF β1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质。大鼠肝组织TGF β1在C组与D组表达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经缬沙坦治疗后 ,肝纤维化大鼠肝小叶结构趋于正常 ,纤维间隔明显变薄 ,血清透明质酸酶明显降低 (P <0 .0 5 ) ,肝功能好转 (P <0 .0 5 )。结论 缬沙坦能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 ,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肝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二甲基亚硝胺 (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 :制备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同时应用氯沙坦灌胃 ,共 8周。肝组织进行常规HE及Masson三色染色。测定血清肝功能及透明质酸 (HA)。大鼠肝组织Ⅰ型胶原 (ColⅠ )、Ⅲ型胶原 (ColⅢ )及转化生长因子 βl(TGF β1)mRNA的水平用RT PCR方法检测。结果 :氯沙坦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的程度 ,降低血清ALT及HA的水平 (P <0 .0 1)。同时模型组ColⅠ、ColⅢ及TGF β1mRNA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氯沙坦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 (P <0 .0 0 1)。结论 :氯沙坦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 ,且能够抑制肝组织ColⅠ、ColⅢ及TGF β1mRNA的水平 ,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2(TIMP-2) 与肝纤维化发展的关系。方法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模型组以二甲基亚硝胺(DMN)腹腔内注射,正常对照组以等渗盐水代替腹腔内注射。分别于第1、4、10、17、28、42、56天分批处死大鼠。留取的肝脏组织做HE与Masson染色,按0-4期标准判定肝纤维化程度,测定羟脯氨酸含量,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MP-2和TIMP-2 mRNA,用酶谱法检测MMP-2的酶活性。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MMP-2 mRNA的表达在动物实验后第10天开始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并保持高水平表达直至动物实验结束;MMP-2活性在动物实验后1d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并随着实验的进行酶活性增高越明显,在停止DMN损伤后,仍呈高水平表达直至实验结束。TIMP-2 mRNA 17d后表达水平开始下降,到28 d左右时降到最低点,此后表达水平迅速上升,到42 d左右时上升到最高峰,明显高于正常对照水平,保持到动物实验结束。TIMP-2/MMP-2从第10天开始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并随着肝纤维化的发展保持这种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的水平直至动物实验结束。结论在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MMP-2的表达增高,而TIMP-2的表达相对于MMP-2过于低下,从而使MMP-2的酶活性得不到抑制而增高,促进了肝纤维化的不断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 (hALR)对实验性肝纤维化明胶酶A(MMP2 )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CCl4中毒性及人血白蛋白免疫损伤性两种大鼠肝纤维化模型 ,在造模的同时给予不同剂量 (10 ,5 0 μg·kg-1·d-1)的hALR。在不同的时间点留取大鼠肝组织标本 ,提取总RNA ,用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测定MMP2 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在两种模型中两个剂量hALR预防组大鼠肝组织MMP2 的基因表达水平在模型形成的不同阶段均明显低于模型组 ;高剂量hALR组大鼠肝组织MMP2 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低剂量组。结论 重组人肝再生增强因子可能有抑制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MMP2 基因表达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氯沙坦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的疗效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制备DMN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应用氯沙坦灌胃,共8周。肝组织进行常规HE及Masson三色染色。测定血清肝功能及透明质酸(HA)。大鼠肝组织I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的水平用RT-PCR方法检测。结果:氯沙坦可明显改善肝纤维化的程度,降低血清ALT及HA的水平(P<0.01)。同时模型组Col I、ColⅢ及TGF-β1 mRNA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氯沙坦治疗组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1)。结论:氯沙坦具有良好的抗肝纤维化作用,且能够抑制肝组织ColⅠ、ColⅢ及TGF-β1 mRNA的水平,从而发挥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青锋  肖萍  严祥  陈红  杨彦麟  朱跃科  段钟平 《肝脏》2010,15(5):345-348
目的应用二甲基亚硝胺(DMN)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研究以黄芪、丹参、三七为主的益气活血化瘀复方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干预组。采用DMN腹腔内注射的方法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根据病理学检查评价各组动物肝纤维化程度;应用RT-PCR检测各组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和TGF-β1mRNA水平;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肝组织Ⅰ、Ⅲ型胶原和TGF-β1的表达。结果中药干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肝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和TGF-β1mRNA水平,以及肝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和TGF-β1的阳性表达均分别较模型组显著减轻与下降。结论益气活血化瘀复方中药能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和肝纤维化程度,抑制Ⅰ、Ⅲ型胶原和TGF-β1表达是其抗肝纤维化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肝力克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mRNA表达的影响。 [方法 ]用 4 0 ?l4皮下注射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结束后 ,给予不同剂量的肝力克和秋水仙碱灌胃治疗 9周。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大鼠肝组织中TGF β1mRNA的表达情况。 [结果 ]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TGF β1mRNA阳性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P <0 .0 1) ;应用肝力克大、中、小剂量和秋水仙碱治疗后 ,大鼠肝组织TGF β1mRNA阳性表达均较肝纤维化模型组明显降低 (P <0 .0 1,<0 .0 5 )。肝纤维化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纤维化计分与TGF β1表达程度呈明显正相关 (r =0 .80 1,P <0 .0 1)。 [结论 ]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 β1mRNA表达程度与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中药肝力克降低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TGF β1mRNA的表达可能是其抗肝纤维化的作用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缬沙坦对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表达,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1-7)[Ang(1-7)]水平,AngⅡ/Ang(1-7)比值的影响.方法 制备复合因素法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将34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10只,模型组12只,缬沙坦组12只.造模成功后测定各组大鼠的门静脉压力,并将肝组织进行HE及Masson染色,免疫组化法检测肝组织ACE2的表达,酶联免疫法测定肝匀浆AngⅡ、Ang(1-7)的水平.结果 缬沙坦组门静脉压力(PVP)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无明显变化;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ACE2表达,AngⅡ、Ang (1-7)水平(P<0.01)及AngⅡ/Ang(1-7)比值(P<0.01)均升高;与模型组比较,缬沙坦组ACE2表达及Ang(1-7)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而AngⅡ无明显变化,AngⅡ/Ang(1-7)比值降低(P<0.05).结论 缬沙坦可降低肝纤维化门静脉压力,其抗肝纤维化,间接降低门脉压力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该药能够上调ACE2、Ang(1-7)的水平及降低AngⅡ/Ang(1-7)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检测1,25(OH)_2D_3对大鼠肝组织中IL-17及其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1,25(OH)_2D_3抑制肝纤维化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模型组(DMN盐溶液)、药物溶剂组(DMN盐溶液+花生油灌胃)、治疗组(DMN盐溶液+1,25(OH)_2D_3油溶液灌胃),8周后对各组大鼠肝脏行Masson染色,观察其病理学变化,并行纤维化程度分级;免疫组化法(IHC)观察各肝组织中IL-17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定量检测各组肝脏中IL-17、RORγt及MIP3α蛋白表达;Real time-PCR法分析各组肝脏中IL-17、RORγt和MIP3αmRNA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及药物溶剂组大鼠肝脏呈显著纤维化改变,1,25(OH)_2D_3治疗组肝脏纤维化程度较溶剂组明显减轻;模型组和药物溶剂组肝组织中IL-17、RORγt、MIP3α蛋白及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治疗组中三者蛋白及mRNA表达量较溶剂组显著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25(OH)_2D_3抑制肝纤维化发生、发展;1,25(OH)_2D_3可抑制肝组织中IL-17、RORγt及MIP3α蛋白和mRNA表达,从而减轻肝纤维化,提示1,25(OH)_2D_3可能通过干预肝脏IL-17信号通路抑制纤维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研究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血管紧张素Ⅱ 1型 (AT1)受体mRNA表达以及复方 86 1的治疗作用。给雌性Wistar大鼠进行胆管内逆行性注入硬化剂加胆管结扎导致胆管阻塞 ,制备胆管阻塞性肝纤维化模型。术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复方 86 1治疗组 (9g/kg)。并设假手术组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 7天开始给予复方 86 1灌胃 ,共 4 9天。以RT -PCR法观察肝纤维化模型肝组织AT1受体mRNA表达水平及复方 86 1的干预作用。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组AT1受体mRNA为 1 0 38± 0 0 6 4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0 6 88± 0 0 5 7,P <0 0 1) ;复方86 1组的AT1受体mRNA为 0 70 5± 0 14 2 ,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 (P <0 0 1)。胆管阻塞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AT1受体mRNA明显增高 ,提示AT1受体可能参与肝纤维化形成 ,而复方 86 1可使它表达减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和缬沙坦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疗效和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Ⅱ型受体(TGFβ1RⅡ)mRNA与Smad3、smad17的影响。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止常对照组,模型组、培哚普利治疗组和缬沙坦治疗组。四氯化碳皮下注射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治疗组于造模第4周开始分别予以培哚普利和缬沙坦灌胃。采用RT-PCR检测肝组织TGFβ1与TGFβ1RⅡ mRN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TGFβ1、Smad3及smad7在肝内的表达及定位,检测肝组织病理改变,检测肝组织羟脯氢酸和血清透明质酸。结果与模型组大鼠比较,经培哚普利或缬沙坦治疗大鼠肝内TGFβ1与TGFβ1RⅡ mRNA表达明显下降、以及smad3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Smad7的表达增加。TGFβ1与Smad3的免疫阳性反应信号主要位于纤维间隔中的细胞浆,Smad7主要在肝细胞浆表达,上述物质在两种药物组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培哚普利或缬沙坦治疗后肝组织羟脯氨酸及血清透明质酸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肝小叶结构均趋于正常,纤维间隔明显变溥。结论培哚普利或缬沙坦均能有效地减轻肝纤维化大鼠的肝脏损伤及纤维化程度,其机制可能与直接或间接抑制肝内TGFβ1与TGFβ1RⅡ mRNA及Smad3表达,并促进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γ干扰素(γIFN)对二甲基亚硝胺(DMN)诱导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型胶原(ColⅠ)、Ⅲ型胶原(ColⅢ)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表达的作用。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5只)、模型组(15只)和γIFN预防组(15只)。模型组用0.5%DMN10mgkg体重腹腔内注射,共6周,第1周连续3次,其后每周2次;γIFN预防组大鼠则在用DMN腹腔注射同时,每天皮下注射γIFN105Ukg体重,停止DMN注射后再用药2周,共8周。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腹腔内注射。于第8周处死大鼠,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羟脯氨酸含量测定;以RTPCR法检测肝组织中ColⅠ、ColⅢ和TIMP1mRNA水平,BioRad凝胶成像系统对电泳结果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肝组织病理检查显示,模型组大鼠在第6周停用DMN时,多数大鼠肝纤维化达2~3级,有的大鼠甚至出现腹水,停用DMN后,肝纤维化程度仍持续加重,至8周末所有大鼠肝纤维化达3~4级,且大多数伴有腹水。γIFN预防组病变较轻,最严重肝纤维化只有3级。RTPCR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ColⅠ、ColⅢ、TIMP1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66±0.05、0.59±0.05、0.56±0.04,而模型组则分别为0.92±0.06、0.75±0.07、0.91±0.07,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γIFN预防组分别为0.73±0.06、0.66±0.07、0.66±0.05  相似文献   

15.
的 研究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对肾皮质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活性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制备大鼠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蛋白与 0 .5mol/L葡萄糖孵育制备AGEs,分静脉注射AGEs(AGEs组 )、静脉注射大鼠正常血清 (阴性对照组 )和未注射大鼠 (对照组 ) 3组进行观察。ELISA测定肾皮质和血清AGEs含量 ,RT PCR检测MMP 2、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 2 (TIMP 2 )mRNA表达水平 ,酶谱法测定MMP 2活性。结果 糖尿病大鼠肾皮质AGEs含量明显升高 ,MMP 2mRNA表达下降 ,TIMP 2mRNA表达上调 (均P <0 .0 1)。AGEs处理组大鼠肾皮质AGEs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1) ,MMP 2活性也明显下降 (均P <0 .0 5)。结论 AGEs通过降低大鼠肾皮质MMP 2的活性及其mRNA表达及增加TIMP 2mRNA表达 ,由此减少肾小球细胞外基质 (ECM )降解 ,可能是导致糖尿病肾病ECM积聚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二甲基亚硝胺诱导小鼠肝损伤模型的建立及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探讨其发生机理。方法:分别以DMN30mg·kg-1、20mg·kg-1、15mg·kg-1腹腔注射小鼠,筛选出最佳的DMN剂量,以DMN15mg·kg-1腹腔注射小鼠,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观察各时间点小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和血清ALT、AST、白蛋白指标,定量PCR法检测肝组织TNF-α、Fas、MMP-2mRNA、MMP-9mRNA的动态表达。结果:腹腔注射DMN15mg·kg-1可使大部分小鼠存活到120小时以上,且伴有显著的肝损害。DMN造模后的各时间点TNF-αmRNA表达明显升高,MMP-2mRNA表达先升高后降低,而MMP-9mRNA表达则持续升高。结论:DMN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其机理与TNF-α表达升高密切相关。该模型肝损害后MMP显著升高,破坏了正常的细胞外基质,促进了肝组织炎症的扩散,这可能是肝损害的发生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7.
芪参益气滴丸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胶原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应用二甲基亚硝胺(DMN)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研究芪参益气滴丸对纤维化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表达的影响。方法:7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芪参益气滴九干预组、模型对照组及芪参益气滴丸治疗组。采用DMN腹腔内注射的方法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按6期分类法评价各组大鼠肝纤维化程度。应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中Ⅰ、Ⅲ型胶原mRNA水平;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动物肝组织Ⅰ、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芪参益气滴丸干预组与治疗组大鼠的肝纤维化程度、肝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mRNA水平及肝组织中Ⅰ型与Ⅲ型胶原的阳性表达,均分别较模型组与模型对照组显著减轻与下降。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明显减轻肝组织病理改变和肝纤维化程度.抑制Ⅰ、Ⅲ型胶原的表达是其抗肝纤维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8.
消黄方对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纤维化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黄方对二甲基亚硝胺(dimethylnitrosamine,DMN)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及DMN模型组,DMN模型组大鼠DMN(10 mg/kg)每周前3天连续腹腔注射共4周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第3周,DM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和消黄方组(例数10),消黄方组每天造模的同时给予方剂煎出液灌胃2周。造模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获取肝组织,检测肝组织羟脯氨酸(hydroxy prone,Hyp)含量,检测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superoxide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S-transfcrase,GST)活性、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及丙二醛含量(malondialdehyd,MDA)等氧化应激指标,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Ⅰ型胶原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DMN模型组大鼠肝组织MDA含量及GST活性显著升高(P<0.01),分别为正常组的2.37倍和2.04倍,而GSH含量和SOD活性则显著降低(P<0.01),分别是正常组的0.37和0.47倍。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消黄方组显著降低肝组织MDA含量(P<0.05),增高GSH含量和SOD活性(P<0.01),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Ⅰ型胶原造模后达到正常组的34倍,消黄方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氧化应激是肝纤维化形成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消黄方能显著改善DMN纤维化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19.
基质金属蛋白酶-13在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大鼠酒精性肝纤维化形成过程中MMP—13的表达,探讨MMP—13在酒精性肝纤维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 56%(v/v)的白酒平均以7 g/kg的剂量每日早晨灌胃1次制备肝纤维化模型,灌胃4周、12周及24周采用股静脉放血法分别处死大鼠,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MP—13 mRNA的表达。 结果 研究表明,正常肝脏表达MMP—13 mRNA(0.24±0.41),白酒灌胃4周后其mRNA表达逐渐上升(0.62±0.54),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至12周肝组织中MMP—13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加(1.6 5±0.4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36 3,P<0.01)。而至24周,大鼠肝组织中MMP—13 mRNA表达(0.39±0.25)又下降至与正常组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MMP—13可能参与酒精性肝纤维化早期基质的降解,且其表达存在明显的窗口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纤维化大鼠肝脏Bcl-2、Bax、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及重组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疫苗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肝细胞凋亡、增殖与肝纤维化的关系及重组TGF-β1疫苗对凋亡因子及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系大鼠30只分为正常组、肝纤维化模型组和TGF-β1疫苗治疗组,每组各10只。肝纤维化模型组以0.5%的二甲基亚硝胺(DMN)按0.2mL/100g的剂量腹腔内注射,TGF—β1疫苗治疗组在注射DMN的基础上,皮下注射疫苗150μg。42d后处死,分批从各组取血清、肝脏组织,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cl-2、Bax和PCNA的表达,并检测血ALT、AST、AIb、HA及LN。结果Bax与大鼠肝脏病理分级呈正相关,Bob2、Bcl-2/Bax与大鼠肝脏病理分级呈负相关,PCNA与大鼠肝脏病理分级无明显相关性。正常组大鼠肝组织中TGF-β1、Bax表达水平较低,明显低于肝纤维化模型组(P〈0.01),Bcl-2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TGF-β1疫苗治疗组肝组织中TGF-β1表达明显下降,Bcl-2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ax表达水平与肝纤维化模型组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肝纤维化模型组PCNA的水平较正常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TGF-β1疫苗治疗组PCNA的水平较肝纤维化模型组又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肝细胞凋亡是引起肝纤维化的可能机制之一。TGF-β1疫苗可能通过影响肝纤维化大鼠Bcl-2、Bax、PCNA的表达而影响肝细胞的凋亡和增殖,从而改善肝脏病理分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