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四逆散加味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5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的以肠道运动障碍为主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由于发病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笔者以四逆散加味治疗便秘型IBS50例,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以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腹泻为主型IBS(diarrhea 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便秘为主型IBS(constipation predominant irritablebowel syndrome,IBS-C)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alternating diarrhea and constipation of irritablebowel syndrome,IBS-A)。  相似文献   

3.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以排便异常为典型症状,可分为腹泻为主型IBS(IBSC)、便秘为主型IBS(IBSD)、腹泻便秘混合型(IBSM)和腹泻便秘交替型(IBSA)。  相似文献   

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非器质性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以腹痛、腹胀、大便习惯改变和性状异常(便秘、腹泻及便秘腹泻交替)为主要症状,以社会心理因素刺激为动机而触发的疾病。2003年1月-2006年10月在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中选择腹泻型和便秘腹泻型IBS患者,应用微生态活菌制剂金双歧和抗抑郁药物帕罗西汀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简称IBS)是消化系常见疑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腹痛、便秘或腹泻、或便秘与腹泻交替。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西医尚缺有效疗法,便秘有时成为患者的唯一主诉,用西药促动力药西沙必利可暂时缓解,中药大黄、番泻叶等泻药也能取效一时,但过后复秘,且有腹痛等副作用,尤其是便泌与腹泻交替型,用污药后易转致复泻。因此,IBS便看似普通症状,治疗却十分棘手。笔者在对本病长期临床观察的基础上,总结出以大剂量决明子为主配伍治疗IBS便秘的方法,取得较满意疗效,观介绍如下。本组观察IBS便…  相似文献   

6.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类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其临床特征为与排便有关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粘液便等,目前大多以罗马Ⅱ标准为诊断标准,可分为便秘为手型和腹泻为主型。近年对IBS相关病因和病理学研究较多,但无特效药物和治疗方法。我科用匹维溴铵加酪酸梭菌活菌片治疗腹泻为主型IBS患者.进行临床观察  相似文献   

7.
王彩英 《医学文选》2003,22(5):765-766
肠易激综合征 (IBS)是一种发病率比较高的慢性功能紊乱性疾病 [1] 。主要表现以腹痛为主 ,伴有腹泻、便秘或腹泻、便秘交替出现 ,并经常有腹胀、排便或排气后缓解 ,粪便可带有粘液。IBS根据其主要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 (即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三种类型。本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较复杂 ,近年来研究表明其中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生冷饮食或某类食物 ,以及肠道感染有很大的关系[2 ] 。目前对IBS的治疗方法颇多 ,但疗效均不确切。我科从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收治 40例 IBS患者 ,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有效的全方位…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胃肠激素在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乙状结肠黏膜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正常对照组(13例)及IBS惠者(便秘型、腹泻型各13倒)乙状结肠黏膜胃动素(MTL)、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胆囊收缩素(CCK)的含量. 结果 腹泻型IBS乙状结肠黏膜中MTL含量显著高于便秘型IBS及正常组(P<0.01);便秘型IBS乙状结肠黏膜VIP与SS的含量高于腹泻型IBS及正常组(P<0.05);CCK在各组中无明显不同(P>0.05). 结论 胃肠激素可能在IBS的发病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9.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性疾病,约占胃肠疾病的30%-50%[1].根据症状分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其中腹泻型较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最常见的消化道疾病之一,是腹部不适或腹痛伴排便异常的一组肠功能障碍综合征,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根据症状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便秘型IBS的病因可能是小肠或结肠转运减慢,以及直肠敏感性过低等,但临床单独使用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尽理想。我们用替加色罗联合金双歧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C—IBS)患者4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西方国家人群IBS患病率达10%-20%,我国人群IBS患病率约为5.7%。应用Brisol粪便性状量表判断粪便性状,根据粪便性状分为IBS腹泻型(IBS-D)、IBS便秘型(IBS-C)、IBS混合型(IBS-M)、不能定型IBS。临床以腹泻型多见,约占65%。  相似文献   

12.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属中医的“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文通过总结IBS发病中几种胃肠激素的异常变化以及IBS不同中医证型中胃肠激素的变化,来阐明IBS的部分可能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慢性腹泻与功能性肠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岩 《辽宁医学杂志》2003,17(4):171-172
慢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症状 ,它指大便次数超过每天 3次 ,量超过每天 2 0 0 g ,粪质稀薄 ,病程超过 3周。功能性肠病 (FBD)包括肠易激综合征 (IBS)、功能性腹胀、功能性便秘、功能性腹泻及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其中可表现为慢性腹泻的有腹泻型IBS和功能性腹泻 ,前者发病率较高 ,西方流行病学调查约 5 %的自然人群有腹泻型IBS ,我国尚缺乏大规模流行病调查。后者则较为少见。在此主要探讨慢性腹泻与IBS。1 病因和发病机制腹泻型IBS和功能性腹泻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 ,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 .1胃肠动力…  相似文献   

14.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常见的功能性肠道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根据临床特点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由于病因、发病机制复杂,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均不确切。2003年1月-2005年12月我们治疗、观察30例腹泻型IBS,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西比灵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84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观察西比灵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BS)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36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 ,对照组 (5 2例 )采用乳酸菌素、维生素B1 口服 ;治疗组 (84例 ) ,以西比灵联合谷维素进行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85 .71% ,对照组总有率 5 0 % ,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0 .0 1) ,且治疗组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与对照组同型疗效相比 ,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治疗组腹泻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的疗效高于便秘型IBS患者 (P <0 .0 1)。结论 西比灵联合谷维素治疗肠易激综合征可在多层面多方面发挥作用 ,尤适用于腹泻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患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5年5月至1999年4月间确诊的51例IBS.结果:腹泻型占33.33%,便秘腹泻交替型占33.33%.便秘型占27.46%,腹痛型占5.88%,治愈好转率88.24%,结论: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化,诊疗过程中应注意与其他胃肠疾病鉴别;心痛定及谷维素治疗IBS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调肝慰肠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类与胃肠动力及内脏感觉异常有关的功能性胃肠疾病(FGID),在成人中约占30%.临床上分为三个亚型:(1)腹泻型,(2)便秘型,(3)腹泻便秘交替型.目前,对腹泻型IBS(DIBS)的治疗还没有理想的治疗方案,仍然没有一种药物对其治疗完全有效,因此,应遵循个体化的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功能性肠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IBS按罗马Ⅲ诊断标准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我国以腹泻型为主。目前尚无一种药物能完全有效地治疗各种类型的IBS。本实验旨在观察马来酸曲美布汀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与其情绪障碍的关系。方法:将69例IBS患者分为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未定型,并选择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依据汉密顿抑郁测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对各类型IBS患者和对照组进行测试评分。结果:便秘型、腹泻型、混合型、未定型IBS组的HAMA和HAMD评分依次降低,其中HAMA评分除便秘型与腹泻型IBS组、未定型IBS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AMD评分除便秘型与腹泻型IBS组、混合型与未定型IBS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IBS与患者情绪障碍之间关系密切,便秘型和腹泻型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分为腹泻型、便秘型和腹泻便秘交替型,又以腹泻型居多.笔者采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IBS 48例,并与西药治疗的41例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