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刺激不同穴位在脑内诱发的血氧水平依赖信号降低效应,并探索相关机制。方法对16例健康受试者进行功能性磁共振检查,采用3T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全脑功能像和结构像。功能像连续扫描30层,层厚5mm。扫描时受试者闲目平卧。研究采用体感刺激和静息状态交替方式进行。刺激时对不同穴位进行轻柔、无创、无痛刺激。结果对每一穴位,都观察到体感刺激诱发的血氧水平依赖信号降低效应。相同阈值下,并未发现激活效应。刺激不同穴位诱发的血氧水平依赖信号降低效应集中分布在感觉运动皮质。结论BOLD信号降低效应现象可能由中枢抑制效应产生,以使人脑能够更为清晰地分辨低强度的感觉信号输入。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间隔时间电针对健康受试者初级运动皮层(M1)皮质脊髓兴奋性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观察针刺后效应规律。方法:采用同体自身前后对照设计,纳入15名健康受试者,所有健康受试者共接受3个阶段的试验观察,分别为EA0组(单独接受电针1次)、EA6h组(1 d内接受2次电针刺激,2次干预间隔6 h)和EA48h组(3 d内接受2次电针刺激,2次干预间隔48 h),各阶段之间洗脱期为1周。各组均直刺左侧合谷23 mm,并且在合谷穴向左旁开0.5 cm处再直刺1针,连接HANS-200A韩氏电针仪,予连续波,频率2 Hz,给予运动阈值以上的刺激强度(肉眼可见局部肌肉明显跳动,且健康受试者耐受为度,1~2 m A),留针30 min。运用经颅磁刺激(TMS)技术的单脉冲模式,检测首次电针前(T0)和末次电针结束后即刻(T1)、2 h (T2)、24 h (T3)健康受试者左侧第一背侧骨间肌的运动诱发电位(MEPs)波幅、潜伏期(LAT)、静息运动阈值(r MT)以及凹槽钉板试验(GPT)完成时间。EA6h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针刺参数对针刺微循环疗效的影响。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内关穴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以针刺频率的慢、中、快(1、2、3次/秒)和针刺时间的短、中、长(5s、60s、180s)的两因素三水平针刺参数搭配组合9种针刺参数组以捻转手法刺激"内关穴",以微循环(输入枝管径、输出枝管径、输入/输出)为效应指标,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明确时间、频率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显著性,通过正交设计分析不同针刺参数组作用于"内关穴"对MCAO大鼠微循环的影响。结果:频率对微循环有显著影响,时间和交互作用的影响较弱。输入枝管径的最优组合是快频率,中时间组(3次/秒,60秒);输出枝管径的最优组合是快频率,长时间组(3次/秒,180秒);输入/输出的最优组合为快频率,短时间组(3次/秒,5秒),可见临床上针刺在改善微循环,增加微循环灌注量上必须保证快频率,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笔者采用三合方治疗复发性口疮 36例 ,效果满意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36例均为门诊病例 ,符合《实用中西医结合诊断治疗学》诊断标准。其中男 2 3例 ,女 1 3例 ;年龄最小 2 1岁 ,最大 65岁 ,平均 36岁 ;病程最短半年 ,最长 3年 ;溃疡深度为 0 .2 mm× 1 .5 mm,面积为0 .5 mm× 2 mm,1~ 5个。2 治疗方法 三合方即六君子汤、导赤散、交泰丸组成。药用党参、炒白术、茯苓、半夏、生地各 1 0 g,陈皮、生甘草、淡竹叶各 5 g,黄连 3g,肉桂 1 g(冲 )。心火甚加连翘、蒲黄 ,胃火甚加生石膏、知母、生大黄。日 1剂 ,水煎分 2次服 ,日 2次 ,7天…  相似文献   

5.
自 1 992年以来 ,笔者应用针灸治疗单纯性膝关节炎 1 36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 36例患者中 ,男性 5 2例 ,女性 84例 ;年龄 1 5~ 73岁 ;病程 3天~ 1年者 99例 ,1~ 1 6年者 37例。均排除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方法针刺取患侧梁丘、血海、犊鼻、足三里、膝眼。采用平补平泻法 ,每 5 min刺激 1次 ,中等强度 ,留针30 min,每日 1次 ,7日为 1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 2日。治疗效果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 :症状完全消失 ,膝关节活动无不适感 ,随访 1年未复发。有效 :症状基本消失 ,关节活动偶尔有不适感。无效 :治…  相似文献   

6.
对象为健康学生10名。方法①分别测定每位受试者40秒钟达到疲惫程度的运动强度,通过测力计使受试者负荷其运动强发并达到肌疲劳状态。同时,经时地测定股四头肌经皮的二氧化碳分压(tcPCO_2)以评价主动肌(agonist)的疲劳程度。每5分钟测定血中乳酸含量以评价全身疲劳程度。②实验各进行了3次,分别为无刺激、足三里刺激、非足三里刺激(与足三里同一皮区,胃经以外的部位)。刺激方法,负荷运动结束后于相应部位皮内注入1ml生理盐水。为排除顺序的影响,各处置以任意顺序进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比较健康青年受试者右侧大脑半球初级运动皮质(M_1区)应用连续θ短阵快速脉冲(cTBS)模式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联合左侧M_1区应用间断θ短阵快速脉冲(iTBS)方案与左侧M_1区单独应用iTBS方案对皮质兴奋性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A组(右侧cTBS+左侧iTBS)和B组(右侧cTBS假刺激+左侧iTBS),28例健康青年受试者均参加2组实验(间隔时间≥48 h)。首先于受试者左侧大脑半球M_1区测定其静息运动阈值(RMT)RMT_1,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最大波幅MEP_1;然后给予右侧M_1区cTBS刺激或假刺激,联合左侧M_1区iTBS刺激,最终测定RMT_2,记录MEP_2。比较2组各测定指标的差异。结果刺激前后,2组组内、组间RM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刺激后MEP_2较MEP_1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A组刺激后MEP_2较MEP_1增加值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右侧cTBS+左侧iTBS和右侧cTBS假刺激+左侧iTBS方案均可提高健康青年受试者右侧大脑半球M_1区皮质兴奋性,且右侧cTBS+左侧iTBS方案优于右侧cTBS假刺激+左侧iTBS方案。  相似文献   

8.
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实验观察针刺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以220 V,0.8 mA的方波刺激Wistar大鼠15 s.间隔45s/次,共60次,总刺激时间15 min,进行不可逃避的前休克动物(pre-shocked animals)制作,形成学习无助大鼠模型.采用Open-Field法进行动物行为学敞箱实验及条件回避实验,观察针刺对模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 针刺对学习无助模型大鼠水平及垂直运动均有明显改善,且显著提高大鼠的逃避成功次数、缩短逃避潜伏期(P<0.01).结论 针刺可明显改善抑郁症状,促进抑郁症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颊针和体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家兔血浆代谢组学的影响,探寻与颊针和体针作用机制有关的代谢物。方法选取大耳白兔16只,采用完全弗氏佐剂诱导类风湿关节炎模型,造模后颊针组取颊针"膝"穴,用13 mm×0.32 mm毫针直刺0.2~0.5 mm,捻转为主,穴位刺激15 s,每日1次。体针组选取"膝眼""足三里",用13 mm×0.32 mm毫针直刺2~3 mm,每隔5 min行针1次,采用捻转针法,100次/min,行针15 s,每日1次。连续治疗5 d后应用UPLC-QTOF/MS检测各组血浆代谢物,采用相似度分析、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进行研究,通过载荷分析确定有意义的代谢物。结果相似度分析、HCA及PCA均表明体针组、颊针组、模型组及正常组血浆样品中内源性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OPLS-DA能将4组不同处理家兔血浆样品代谢物在三维象限中完全分开,且各自样品均聚集在一起;载荷分析表明,颊针组与模型组、体针组与模型组间19种内源性代谢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颊针组苯丙氨酸和酪氨酸代谢中N-乙酰-L-苯丙氨酸及2-苯基丙酸均显著下调,而体针组则显著上调。结论颊针和体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机理有一定相似性,但也存在差异,N-乙酰-L-苯丙氨酸及2-苯基丙酸是其差异的主要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捏法对大鼠至阳穴皮肤内源性大麻素受体的影响。方法将24只6~7周龄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轻刺激组、中刺激组、重刺激组,每组各6只。空白组不做任何手法刺激,轻刺激组、中刺激组、重刺激组分别在至阳穴行捏法刺激7、14、21次,每天1次,每周刺激5 d,休息2 d。捏法刺激3周后各组大鼠局部脱毛取至阳穴体积约0.7 cm×0.7 cm×0.5 cm的皮肤组织,研磨后高速离心法提取蛋白,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内源性大麻素受体1(CB1)和内源性大麻素受体2(CB2)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4组CB1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重刺激组为(0.78±0.12),均高于其余3组(P<0.05),中刺激组、轻刺激组、空白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4组CB2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中刺激组为(0.67±0.18),轻刺激组为(0.64±0.23),均高于空白组(P均<0.05),重刺激组与空白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刺激捏法干预能够提高大鼠至阳穴皮肤CB1蛋白相对表达量,轻刺激及中刺激捏法干预能够提高大鼠至阳穴皮肤CB2蛋白相对表达量。捏脊手法可修复损伤皮肤及抗炎,其机制可能与内源性大麻素系统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我们采用耳穴磁疗方法治疗儿童弱视 2 5例(男 15例 ,女 10例 ;年龄 4~ 8岁 ;单眼弱视 19人 ,双眼弱视 6人 ,共 31只眼 ;裸眼远、近视力及矫正视力均在0 .8以下 ) ,疗效满意 ,现介绍如下 :1 取穴与操作 取双侧耳穴眼、肝、脾、脑点、皮质下、交感 ,采用直径 4 mm,表面磁感应强度 30 0 0高斯的园型磁钢片 ,每穴用 2片磁片 N极与 S极对置于上述耳穴上 ,依靠 2磁片间的吸力对穴位产生磁场刺激与压力刺激。每次选穴 2个 ,隔日交替使用 ,每次 15min,日3次 ,10次为 1个疗程 ,治疗 3个疗程 ,疗程间休息 5d。2 治疗结果 痊愈 (矫正视力≥ 1…  相似文献   

12.
耳穴贴压治疗口腔溃疡4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我们采用耳穴贴压治疗口腔溃疡4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入选患者均来自门诊,男12例,女30例;年龄23岁~49岁,平均36岁;病程3个月~4a;溃疡发作情况,每年发作5次以下者18例,5次~10次者20例,常年反复发作者4例;溃疡数3个以下者27例,3个以上者15例;溃疡大小1 mm×1 mm80个,2 mm×2 mm以上者55个.  相似文献   

13.
选择Wistar系雄性大鼠(200~250g),暴露大鼠胃部,在小弯侧动脉壁上反复给予30V、5ms、50Hz的电刺激(RES),每次刺激时间为30s,休息10s后,再给予同样刺激,如此反复进行3次为1组,共进行3组,每组间隔3min,以上为RES组;对照组给予不通电的模拟刺激;预服六君子汤(50mg/kg)后再给予RES为观察组。RES刺激30min后,形成线形溃疡与出血性的胃粘膜病变。各组在刺激30min后,观察如下指标:①胃粘膜病变面积和血流量;②胃粘膜的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③胃粘膜的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④胃静脉血中的白细胞数和自由基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验证斜刺时的得气感觉较直刺时缓和而进行以下二组实验。实验1:受试者取俯卧位,于脊柱直立肌的最高膨隆处上下间隔1cm的部位左右各取10点并做标记,针刺使用40mm、18号不锈钢针。针刺方法有直刺和24°斜刺2种,针刺深度均为皮下8mm,施行1Hz、振幅为3mm共30s的雀啄刺。每次实验针刺20针,直刺和斜刺各进行6次,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栓通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主动全身过敏试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血管刺激性试验和体外溶血试验考察以上3种中药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主动全身过敏试验中阳性对照过敏反应呈极强阳性,3种注射液均未见过敏反应,各组豚鼠的体重变化未见明显差异;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中,阳性对照组各动物均出现蓝斑,且直径>5 mm,血清IgE含量明显增高(P<0.01),3种注射液均未出现直径>5 mm的蓝斑,血清IgE含量未见明显改变;血管刺激性试验中,各组动物的左耳和右耳给药局部血管肉眼观察均未见任何刺激反应症状,病理学结果显示给药结束及恢复期,实验动物双耳血管及周围组织均未见明显异常;体外溶血试验中,3种注射液均末见溶血或凝集现象.结论:血栓通注射液、苦碟子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在该实验条件下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我们使用电针强刺激(电针穴位冲击疗法)安眠穴治疗精神病患者,17例出现房室传导阻滞,报告如下。一般资料17例中男11例,女6例;年龄19~54岁,平均31.5岁。电针治疗前后均服用抗精神病药,其药量相当于氯丙嗪300mg/d,治疗前无其他躯体疾病,血、尿、肝功能、胸透、心电图检查正常。治疗方法采用福建泉州医疗电器厂生产的7010-2型电针休克治疗机,治疗选取安眠穴(双侧),直刺进针,深度为3.3~4cm,治疗机电压为10V、频率60次/s(最大),输出电量30~35mA,强刺激时患者头颈部肌肉痉挛,并出现摒气,面部呈现青紫等缺氧征象,刺激约1~5s,立即将输出电量变小或停止,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糖尿病前期病人电针干预前后脂联素水平和四诊特征的改变。方法:将入选研究的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肥胖+葡萄糖耐受不良+针灸治疗组,肥胖+葡萄糖耐受不良+无治疗组,肥胖+葡萄糖耐受正常+针灸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所有的受试者在治疗前后检测脂联素、血脂、空腹血糖、糖耐量曲线。具体操作方法:针灸治疗组采用0.30mm×40mm针刺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合谷,得气后留针30min;长针(芒针)(0.30×75-125mm),深插中脘、天枢、气海,得气后加低频(1-3Hz)电刺激与电子针疗仪刺激30min,针灸刺激之前实施间接灸,用艾条在脾俞和肾俞双侧灸5min。结果:①试验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脂联素水平都在正常范围内且无显著变化;②所有试验组(肥胖+糖),糖耐量改善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③甘油三酯的水平,在研究开始时,大多数肥胖患者糖耐量减低的都呈现出水平增加;研究结束后,对于非治疗组中,这些值几乎保持不变与趋势上升;而电针干预组,上述各指标均有明确的减小趋势,两种电针刺组受试者腹部周长和其他重量参数跌幅在70%。④其他测量值无显著改变。结论:针刺可以改善肥胖并伴有糖耐量异常受试者的糖耐量和甘油三酯的水平,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8.
程控经络感传仪治疗原发性痛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方法 :穴取足太阴经脾经穴三阴交、地机、阴陵泉、血海 ,任脉穴关元、石门、气海。采用我院自行研制的程控经络感传仪 ,每个月经周期治疗 3次 ,每天 1次 (经前 1~ 2天 ,经期1~ 2天 )。每经络各治疗 2 0分钟。每个月经周期为一个疗程 ,治疗 3个疗程观察结果。全部病人均选用模式I刺激方式 ,强度以病人适宜为度。结果 :30例痛经患者 ,年龄 14~ 36岁 ,病史半年~ 12年 ,平均为 3 5年 ,妇科检查均无器质性病变。近期临床疗效(参照卫生部药政司《中药治疗痛经的临床指导原则》制定 ) :痊愈 (治疗后腹痛及其症状消失 ,随访 3个月经周期未发作 …  相似文献   

19.
针刺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筛选"醒脑开窍"针刺法的主穴之一"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最佳针刺参数(频率、时间).方法 将1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未干预组及模型干预组.模型干预组大鼠根据针刺时间(5s、60s、180s)及针刺频率(1次/s、2次/s、3次/s)组合形成的不同参数随机分为9组.模型组均复制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分别用9种参数针刺模型干预组的"水沟"穴,针刺治疗时间为栓线阻塞大脑中动脉后3h及之后每间隔12h的共计6个时间点.于末次治疗后,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软脑膜血流量检测、软脑膜微循环测定、脑缺血面积测量和脑组织光镜观察,所得数据进行灰色加权关联度分析,以期筛选"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最佳针刺参数.结果 各参数的灰色加权关联度排序为:参数6>参数1>参数2>参数9>参数7>参数4>参数3>参数8>参数5.参数6(针刺频率:3次/s;针刺时间:5s)可明显增加脑血流量、扩张微血管管径、缩小梗死面积并减少阳性细胞数及噬神经现象.结论 以手操作针刺"水沟"穴治疗脑梗死的最佳参数为:针刺频率:3次/s;针刺时间:5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并研制适合新西兰家兔缺血肢体作磁场实验研究的磁性饲养笼.方法 采用长200mm,宽25mm,厚0.35mm的无取向硅钢片407片叠加加固制作成长200mm×宽150mm×厚25mm的铁芯3个;每个铁芯由标称直径0.67mm,横截面积为0.353mm2圆铜漆包线280米分层缠绕369匝制作成电磁铁(其功率为40W);用无磁性且导磁性好的环氧树脂板及其板条做成长300mm×宽200mm×上高400(mm)的饲养笼(分上下两层)3个.电磁铁固定于饲养笼下层顶部中央制成磁性饲养笼,上层作家兔电磁场实验.工作电源为交流变压器3个,功率60W,频率50赫兹,输入电压均为220伏特,输出电压分别为24、12、6伏特,分别供电相应的磁性饲养笼.结果 当工作电压分别为24、12、6伏特时,相应磁性饲养笼上层距底部30mm处实测磁场强度分别为12、6及3毫特斯拉.结论 用磁性饲养笼限制新西兰家兔的活动范围,用电压控制磁场强度,由此克服了受试动物依从性差及受试磁场强度难以掌控的两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