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曲池穴电针刺激前后脑代谢的变化情况,以探讨经穴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采用PET-CT技术观察6名健康受试者电针右侧曲池穴前后脑代谢和脑功能成像的变化。结果电针右侧曲池穴后,大脑前额叶皮质、初级听皮质区、第三级联合区、运动前区、躯体感觉联合区、视觉初级感受区代谢增强。结论电针右侧曲池穴可激活大脑皮层多个区域,并对视觉中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针曲池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的表现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了解电针曲池穴时脑的反应,为揭示针灸疗效的中枢机制提供可视性实验数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电针曲池穴时脑功能图像,用t检验分析获得电针刺激状态与静息状态信号对比.结果:电针右侧曲池穴引起同侧的初级躯体运动区,辅助运动区,双侧的初级躯体感觉区(SⅠ)和次级躯体感觉区(SⅡ).另外,双侧顶上小叶(SPL)、顶下小叶(IPL)、对侧扣带回(CG)、双侧的楔前叶(Pcu)、双侧颞中回(MTG)和颞上回(STG)、黑质底部(SN:B)、中脑导水管(Aq)、海马(HG)下丘脑(Hy-Vm)、尾核有明显激活.结论:电针曲池穴可引起大脑特定区域的激活,从而揭示了曲池穴具有治疗半身下遂、慢性疼痛疾病、糖尿病、精神疾病、妇科疾病、胃肠道疾病、恶心、呕吐等病症的中枢功能机制,电针曲池穴能引起双侧特定脑皮质的反应,有的以同侧米、有的以对侧为主,显示出脸穴作用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观察针刺手少阳经中渚穴和足少阳经阳陵泉穴时大脑皮层兴奋区的分布特点,初步探讨经络、穴位作用的中枢机制.方法:将42例健康受试者(右利手),随机分为针刺中渚穴和阳陵泉穴两组.采用fMRI技术实时动态扫描针刺中渚穴和阳陵泉穴时脑功能区的变化,最终所获得的数据采用SPM2软件包分析其作用部位.结果:中渚穴引起的脑内主要兴奋区依次为双侧的额叶、颞叶、小脑和枕叶,阳陵泉穴引起的主要兴奋区依次为双侧的枕叶、小脑、额叶和颞叶.结论:针刺中渚穴和阳陵泉穴时均可以引起双侧听觉、视觉相关大脑皮质和双侧躯体运动区大脑皮质兴奋,这可能是临床治疗相关病症的中枢作用基础.  相似文献   

4.
支沟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运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支沟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对不同脑功能区的激活异同。方法8例青年志愿者分别接受支沟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的2次针刺刺激,并进行fMRI脑部扫描。统计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状态下脑部各感兴趣区(ROIs)的激活几率、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并进行比较。结果支沟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对左右不同脑区的激活几率、激活点数和激活强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趋势表明,常规针刺相对集中地激活对侧脑区,其激活点和强度都相对集中;皮部浅刺,左右两侧脑区均有激活,激活点较为分散,激活强度也相对较弱。结论支沟穴皮部浅刺与常规针刺对不同脑部功能区激活没有显著差异,有趋势表明,常规针刺对脑区的激活更加集中。  相似文献   

5.
针刺外关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研究针刺外关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位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8位健康志愿者的外关穴在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外关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左侧外关穴主要引起扣带回、背侧丘脑和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6.
针刺中渚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针刺中渚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位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8位健康志愿者的在中渚穴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中渚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左侧中渚穴主要引起扣带回、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7.
介绍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针灸刺激对人脑的影响,并比较留针、雀啄针刺与电针之间,灸刺激与温热、热痛刺激之间脑激活区域的不同。  相似文献   

8.
罗国礼 《现代中医》1996,9(1):34-35
格林巴利氏综合症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中医将本病归属瘘证范畴,我们采用电针疗法取穴大杼、新设、肾俞、大肠俞、肩Ou、曲池、合谷、环跳、髀关、阳陵泉、绝骨等穴治疗37例,总有效率为96%。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针刺中渚穴、外关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位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8位健康志愿者的中渚穴和外关穴在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中渚穴和外关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左侧中渚穴和外关穴主要引起扣带回、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0.
针刺后溪穴的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针刺后溪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位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6位健康志愿者的后溪穴在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后溪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左侧后溪穴主要引起扣带回、岛叶和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1.
针刺中渚后溪穴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针刺中渚穴、后溪穴脑功能变化的规律和脑激活区的定住信息。为针灸治疗的中枢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fMRI—BOLD技术,获取8位健康志愿者的中渚穴和后溪穴在行针状态下的脑功能变化图像。利用AFNI软件分析针刺中渚穴和后溪穴时脑功能变化的规律。结果:针刺左侧中渚穴和后溪穴主要引起扣带回、颞叶、小脑、枕叶等的激活。结论:针刺的镇痛效果可能是通过多个脑功能区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针及西药治疗对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60例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各30例.电针组电针曲池、太冲;西药组口服卡托普利.两组均治疗14天后观察24 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结果:电针曲池、太冲能降低青年高血压患者各时段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P<0.01),与西药组比...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电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脑皮质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PF级Spragur-Dawley(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均为10只.其中模型组和电针组以改良的线栓法制作左侧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电针患侧曲池穴和足三里穴30min,1次/天,至动物处死.蛋白免疫印记杂交(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 qPCR)检测大鼠左侧皮质PCNA蛋白和基因表达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CNA蛋白和基因表达降低(P<0.05),电针组则升高(P<0.05);电针组PCNA蛋白和基因表达比模型组高(P<0.05).结论:在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中,电针能够上调PCNA表达,增强其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佃会 《中国针灸》2010,30(7):547-550
目的:观察电针及西药治疗对青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60例青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西药组各30例。电针组电针曲池、太冲;西药组口服卡托普利。两组均治疗14天后观察24h动态血压、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结果:电针曲池、太冲能降低青年高血压患者各时段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P0.01),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电针曲池、太冲可明显降低青年高血压患者各时段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标准差,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与西药组比较24h收缩压标准差(24hSSD)、24h舒张压标准差(24hDSD)、白天收缩压标准差(dSSD)、夜间收缩压标准差(nSSD)、夜间舒张压标准差(nDS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两组患者中杓型与非杓型者人数进行比较,治疗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曲池、太冲具有较好的长时降压效果,可有效改善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是针灸降压的有效穴对组方。  相似文献   

15.
赵斌  李落意  杨骏  李传富 《中国中医急症》2011,(10):1648-1649,1657
随着针刺治疗效果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和接受,对于针刺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日趋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然而,由于无法在人体直接获得针刺效应中枢机制的客观而直观的资料,对中枢神经系统在针刺效应中的作用研究显得非常困难。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与运用,针刺负荷脑功能成像为阐明针刺治疗的中枢机制建立了现代医学研究手段。本文对应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合谷穴的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16.
电针曲池穴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观察及机制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观察电针曲池穴对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变化以及血浆儿茶酚胺(CA)浓度的影响,从而探讨针刺曲池穴的降压机制.方法:将60例EH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曲池穴组(电针组)和药物对照组(药物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电针曲池穴和西药治疗(口服尼卡地平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改变以及血浆儿茶酚胺的浓度变化.结果:①两组在疗程结束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D)浓度均明显下降(P<0.01),而血浆多巴胺(DA)降低不明显(P>0.05);③两组在疗程结束后降压疗效方面,电针组总有效率为66.7%,药物组总有效率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曲池穴和药物均能够通过调节血浆CA浓度达到对血压的良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正常人在电针穴组人迎和廉泉后的静息状态下及电针对照穴组条口和地机后的静息状态下,脑部激活区的差异.从而探讨不同穴位电针激活的脑功能区变化,研究不同穴位功能实现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招募1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运用功能磁共振,分别在电针人迎和廉泉后或电针条口和地机穴后进行静息态的扫描,3天后再选取另一组穴位进行相同模式的扫描。运用SPM2软件进行后处理,采用双样本t检验,获得穴组与对照穴组电针后静息状态的差异脑功能激活区。结果电针人迎与廉泉穴后进行的静息态的扫描与电针条口与地机后进行的静息态扫描相比,在左侧后扣带回、右侧中央后回、小脑存在特异的激活脑区。电针条口与地机穴后进行的静息态的扫描与电针人迎与廉泉后进行的静息态扫描相比,在右侧中央前回、额中回、额下回、后扣带回存在特异的激活脑区。结论穴位功能的实现是和它所能激活的脑区相联系的。电针人迎和廉泉穴能够改善吞咽功能是与电针能激活与吞咽相关。或与提高整合能力相关的脑区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穴位电针的脑功能磁共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正常人在电针穴组人迎和廉泉后的静息状态下及电针对照穴组条口和地机后的静息状态下,脑部激活区的差异.从而探讨不同穴位电针激活的脑功能区变化,研究不同穴位功能实现可能的中枢机制。方法招募10名老年健康志愿者,运用功能磁共振,分别在电针人迎和廉泉后或电针条口和地机穴后进行静息态的扫描,3天后再选取另一组穴位进行相同模式的扫描。运用SPM2软件进行后处理,采用双样本t检验,获得穴组与对照穴组电针后静息状态的差异脑功能激活区。结果电针人迎与廉泉穴后进行的静息态的扫描与电针条口与地机后进行的静息态扫描相比,在左侧后扣带回、右侧中央后回、小脑存在特异的激活脑区。电针条口与地机穴后进行的静息态的扫描与电针人迎与廉泉后进行的静息态扫描相比,在右侧中央前回、额中回、额下回、后扣带回存在特异的激活脑区。结论穴位功能的实现是和它所能激活的脑区相联系的。电针人迎和廉泉穴能够改善吞咽功能是与电针能激活与吞咽相关。或与提高整合能力相关的脑区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9.
吴江  张辉 《中医药研究》2010,(2):186-187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及磁共振静脉成像(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CVST患者22例。使用PHILPSNT-5型0.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采用常规SE序列、TSE序列及PC法2D静脉血管成像。结果MRI可显示直接征象:静脉窦流空效应消失,静脉窦内出现各期信号不同的血栓。间接征象:脑水肿、脑梗死、脑出血等。MRV可更好的显示阻塞静脉窦。结论MRI结合MRV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高度敏感,可早期显示直接征象、间接征象,反映病理演变及评价治疗效果,两者结合是无创的、较理想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刺缺血性中风病人外关穴fMRI脑功能成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基于功能性磁共振脑功能成像(fMRI)技术,观察针刺缺血性中风患者右侧外关穴对脑部功能区激活/负激活的作用。方法:左脑缺血性中风患者6例,接受右侧外关穴针刺。针刺过程中接受fMRI扫描,所得数据由SPM2分析、比较。结果:与留针状态比较,针刺左脑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关穴捻针时,激活的脑部功能区为BA7、10、17、18、19、31、39、40区和小脑前、后叶,负激活的脑区为BA1、4、22、45区。结论:针刺左脑缺血性中风患者右侧外关穴,能较为特异地激活主管感觉的脑区,负激活主管运动的脑区,可能是外关穴治疗缺血性中风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