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tatin C,Cys-C)和尿转铁蛋白(urinary transferrin,TRF)对过敏性紫癜肾功能早期损害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过敏性紫癜患儿82例,其中42例不伴有肾损害,40例伴有肾损害;另以年龄相仿的门诊体检健康儿童50例为正常对照组。应用散射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血清Cys-C、尿TRF和放射免疫法进行尿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检测。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血Cys-C和尿TRF值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伴有肾损害者升高更显著。结论:血Cys-C和尿TRF可作为反映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水平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相关性。方法将80例HSP患儿分为HSP普通型组46例、HSP肾型组34例,另随机选择同期门诊体检儿童60例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浆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的水平。结果 3组患儿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IgG、IgM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SP普通型组、HSP肾型组较对照组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肾型组较HSP普通型组D-二聚体、胱抑素C和IgA水平亦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二聚体与胱抑素C呈正相关(r=0.81,P<0.05);D-二聚体与IgA呈正相关(r=0.55,P<0.05);胱抑素C与IgA呈正相关(r=0.68,P<0.05)。结论 HSP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参与的复杂过程,D-二聚体、胱抑素C和免疫球蛋白水平对于HSP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尤其对患儿肾功能早期损害的诊断,早期联合检测三者的水平,适时地给予预防性治疗,对保护HSP患儿的脏器功能、改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适于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血清sE选择素和sP一选择素水平变化,探讨其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将80例初发HSP患儿按尿常规结果分为HSP组(49例)和HSPN组(3l例),两组分别于急性期和恢复期采血测定sE一选择素和sP一选择素,同时测定血清中胱抑素C(CysC)的浓度,并将胱抑素C(CysC)水平与外周血sE一选择素和sP一选择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HSP和HSPN患儿血清sE一选择素和sP一选择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PN组sE-选择素和sP一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HSP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外周血sE一选择素和sP-选择素水平与胱抑素C(CysC)水平呈正的直线关系(r=0.589,P〈0.01)。结论:sE一选择素和sP选择素可能参与HSP急性期血管内皮细胞炎性以及脏器损伤的机制,对过敏性紫癜早期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3):12-14+18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25羟维生素D对诊断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我院儿童过敏性紫癜患儿60例,根据肾功能结果分为无肾损害组和有肾损害组,每组30例,同期采用随机数字法收集我院儿保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尿mALB、血清CysC、25-(OH)vitD水平及其阳性情况。结果有肾损害组、无肾损害组尿mALB、血清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25-(OH)vitD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有肾损害组尿mALB、血清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无肾损害组(P0.05),血清25-(OH)vit D水平显著低于无肾损害组(P0.05)。有肾损害组尿mALB、血清CysC、25-(OH)vitD阳性率分别为33.3%(10/30)、26.7%(8/30)、30.0%(9/30),无肾损害组尿mALB、血清CysC、25-(OH)vitD阳性率分别为13.3%(4/30)、13.3%(4/30)、13.3%(4/30),对照组尿mALB、血清CysC、25-(OH)vitD阳性率分别为0、3.3%(1/30)、3.3%(1/30)。有肾损害组、无肾损害组尿mALB、血清CysC、25-(OH)vitD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有肾损害组患儿的尿mALB、血清CysC、25-(OH)vitD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无肾损害组(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与血清25羟维生素D可用于诊断儿童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临床价值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检测尿转铁蛋白(TRF)、微量白蛋白(MA)和β2-微球蛋白(β2-MG)的水平变化,了解它们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58例HSP患儿TRF、MA和β2-MA含量。结果HSP患儿尿3项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组(HSPN)尿三项蛋白明显高于HSP组,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尿转铁蛋白、微量白蛋白和β2-微球蛋白的检测是诊断早期HSP肾损伤的灵敏指标,可作为判断HSP肾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尿微量蛋白检测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肾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56例HSP患儿尿微量白蛋白(MA)、转铁蛋白(TRF)、β2-微球蛋白(β2-MG)的含量。结果:HSP患儿尿三项蛋白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组尿微量蛋白明显高于HSP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尿微量蛋白的检测是诊断HSP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可作为判断HSP肾损害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胱抑素C在早期过敏性紫癜肾损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过敏性紫癜按Ccr值将患者分为三组,A、B、C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胱抑素C、BUN、Scr、Ccr,然后对各组的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早期A、B、C三组间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无明显变化时,肌酐清除率(Ccr)开始下降同时,胱抑素C水平已开始有明显升高,而且随着患者病情加重,升高幅度增加.相关性分析:CysC与GFR有良好相关性.结论 血清胱抑素C是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早期诊断的理想指标.  相似文献   

8.
李正浩  孟庆涛  郭洁   《中国医学工程》2010,(3):67-67,69
目的探讨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和胱抑素C(CystatinC,CysC)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β2-MG,颗粒增强散射比浊法测定CysC,与正常对照组用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β2-MG、CysC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β2-MG和CysC可以作为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检测指标,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检测阳性率,及时准确反映肾功能的早期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患儿早期肾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103例尿常规检查正常的HSP患儿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2组分别于入院时,治疗后1个月、3个月进一步检测尿微量蛋白[免疫球蛋白G(IgG)、微量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和尿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的含量.治疗第1个月每周检测1次尿常规,以后每半个月1次,3个月后每月1次,随访半年;比较临床肾损害的发病率及临床分型.结果 103例尿常规检查正常的HSP患儿中尿微量蛋白和尿酶异常87例(84.46%).干预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尿微量蛋白、尿酶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组临床肾损害发病率及临床分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对过敏性紫癜患儿早期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可能对过敏性紫癜肾损害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伟华  肖延风  尹春燕 《医学综述》2014,(9):1660-1661,1665
目的研究血清胱抑素C(CysC)、尿Ⅳ胶原(Ⅳ-C)水平在小儿过敏性紫癜(HSP)肾损伤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09年11至2010年8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儿科收治的60例HSP患儿按照尿常规和生化检查结果异常程度分为肾损A组、肾损B组、非肾损组;另外选取同期的同龄健康者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检测CysC和Ⅳ-C水平。结果肾损A组和肾损B组Ⅳ-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肾损A组、肾损B组及非肾损组的CysC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SP患儿Ⅳ-C与CysC水平呈正相关(r=0.86,P<0.05)。结论Ⅳ-C、CysC可反映HSP患儿的肾小球损害程度,联合检测可以作为小儿HSP肾小球损伤早期、灵敏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联合检测对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HSP患儿45例,采用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ys-C,放射免疫法测定血B2-MG,并与健康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HSP患儿Cys—C、β2-MG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P〈0.01)。结论血清Cys—C和β2-MG可作为HSP早期肾损伤的检测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常勇  戈建军  钟天鹰  程成 《西部医学》2010,22(7):1317-1318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免疫球蛋白G(IgG)和α1微球蛋白(α1-MG)检测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散色比浊法检测45例HSP和49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儿童尿MAI、gG和α1-MG的水平,通过与50例正常对照组儿童比较,评价其在HSP早期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HSP和HSPN儿童中尿MAI、gG和α1-MG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尿MA在HSPN组中的水平显著高于HSP组(P〈0.05),而尿IgG和α1-MG水平在HSP和HSPN组中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尿MAI、gG和α1-MG均可诊断儿童HSP早期肾损伤情况,且指标尿MA还可反映HSP肾损伤严重程度,对临床早期治疗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期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浆IL-13、IL—15水平与过敏性紫癜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过敏性紫癜患儿共5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IL-13、IL-15水平。再将观察组患儿按照有无肾脏受累症状分为肾损害组和无肾损害组两组,比较两组的IL—13、IL-15水平。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儿血浆IL-13、IL-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肾损害组与肾损害组的IL-13、IL-15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3、IL—15可能促进了过敏性紫癜的病程发展及肾损害的发展过程,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儿童过敏性紫癜2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9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221例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的临床和病理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①有诱因者70例占31.9%,其中感染最多见。②可累及多种组织器官,本组除皮损外,关节受累134例占60.5%,肾脏受累73例占33.0%,消化道受累93例占42.0%。③紫癜性肾炎是影响预后的关键,对其应行包括病因、临床、病理及转归四个方面系统诊断。结论对紫癜性肾炎患儿广泛开展肾活检对治疗及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尿微量白蛋白(MA)及β2-微球蛋白(β2-MG)与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害的相关性。方法73例HSP患儿分为皮肤型组23例、混合型组28例和紫癜性肾炎(HSPN)型组22例;对照组23例为健康体检者;治疗后组25例为治疗2周后临床无阳性症状、体征,出院前复查尿常规及24 h尿蛋白定量正常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ABC法(ABC-ELISA)测定血浆VEGF,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MA及β2-MG。结果HSPN型组血浆VEGF、尿MA及β2-MG水平明显高于皮肤型组和混合型组(P<0.05,P<0.01),治疗后组血浆VEGF、尿MA和β2-MG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HSP患儿VEGF和MA呈正相关(r=0.444,P<0.05);VEGF和β2-MG呈正相关(r=0.275,P<0.05)。结论血浆VEGF、尿MA及β2-MG参与了HSPN的发病过程,是早期HSP并发肾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TRF、MA及β2-MG与过敏性紫癜肾炎发病的关系,探寻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敏感的实验室指标。方法过敏性紫癜患儿分为皮肤型组、混合型组、HSPN型组、健康对照组和治疗后组。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尿TRF、MA及β2-MG。结果HSP早期各临床分型比较发现HSPN型组尿TRF、MA及β2-MG水平分别高于其他临床型组(P〈0.05);治疗后组3个指标都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HSP早期患儿尿TRF、MA及β2-MG水平明显增高,伴有肾损伤者升高尤为明显,恢复期有所降低但仍处于较高水平。结论尿TRF、MA及β2-MG可作为反映早期HSP肾损伤的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反复发作及预防紫癜性肾炎(Henoch.Schsnlein purpuranephritis,HSPN)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观察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并观察治疗1个月、3个月、半年后HSP复发、HSPN发生的情况及血清免疫球蛋白IgA、血清补体c3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经治疗1个月、3个月、半年后过敏性紫癜复发、紫癜性肾炎发生的情况均少于对照组(P〈0.01),血清IgA、补体C3水平于治疗1个月后趋于正常,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减少过敏性紫癜复发及紫癜性肾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胱抑素C检测对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对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功能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48名过敏性紫癜患者分别采用乳胶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PETIA)测定血清Cys C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rine albumin excretion rate,UAER),采用氧化酶法测定血Scr水平,并与20例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患儿血清Cys C水平随着UAER的升高而升高,各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P〈0.01);血清 Cys C 与 UAER、Scr 呈显著正相关(P〈0.01,P〈0.05);UAER正常组和UAER异常组的血清Cys C异常率均显著高于Scr的异常率(P〈0.05,P〈0.01)。结论 血清 Cys C 的测定对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伤的诊断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