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循证医学在中医药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杰 《中国热带医学》2004,4(5):806-807,809
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与发展,为实现中医药临床研究思路与方法学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中医药必须重视并应用以国际评估标准进行科研设计和评价方法的规范化研究,使其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可信,并在获得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中医药临床及科研水平。如何从现有大量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资料中获取循证医学所需的最佳证据,在充分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应用循证医学方法,使中医药的疗效评价更加客观化、标准化,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一是必须加强设计规范严谨的中医药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二是建立系统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大力开展中医药治疗性研究文献的系统评价。由此推进中医药临床研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2.
中医药临床试验的方法学问题与挑战:循证医学的观点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运用循证医学观点分析了中医药临床试验及其评价的现状,论述了随机、对照、盲法在中医药临床试验及其疗效评价研究中的应用条件,并阐明了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中如何估算样本量、选择结局评价指标及临床试验依从性与意向性治疗分析。将循证医学应用于中医药临床试验,有助于提高中医药临床诊疗与研究水平、促进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循证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有利于客观、科学地评价中医药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循证医学的临床应用对促进我国医疗卫生决策科学化,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患者和医生的权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循证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区别和联系、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循证医学与疾病临床诊疗的辩证思维。  相似文献   

4.
循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研究   总被引:40,自引:1,他引:40  
介绍了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与特点,并系统分析了中西医药学临床研究的特点及其与循证医学的内在联系,提出循证医学方法在中医药临床研究领域的应用的四个关键环节:中医药治疗性文献的系统分析,证候的标准化与客观化,中医药的临床对照试验,建立综合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并认为:应用循证医学方法围绕上述领域开展中医药的临床研究,有可能对“中医药临床疗效的客观评价”这一具有挑战性的命题作出有价值的回答。  相似文献   

5.
循证医学的思想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强调“以病人为中心”,认为临床医疗(包括治疗、诊断、预防)与医疗卫生决策,均应以现有的、可获得的最佳科学研究证据为依据,而且以多个随机对照试验(RCT)的系统综述的结论最可靠。如今,循证医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中医循证医学的起步较晚,主要限于定性评价。因此,如何利用Meta分析等定量评价的手段,建立中医药疗效系统评价体系,提高中医药循证医学水平,已经成为适应中医药发展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6.
循证医学对临床决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艳霞 《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28(2):110-112,114
概述循证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定义、核心思想,以及循证医学与临床决策的关系、临床决策应用循证医学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强调循证医学的证据(金标准),论述循证医学在临床决策中的应用,探讨如何应用循证医学的思维方法来指导临床决策,提高临床决策的水平,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循证物理诊断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循证医学方法已成为临床研究的主流。循证医学强调临床决策应依赖客观证据而不是个人经验或专家意见,强调用科学实证的态度寻找临床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循证医学的发展有利于临床诊疗的规范化和科学化进程,然而目前循证研究多集中于探讨特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评估症状和体征诊断意义的研究相对较少。物理诊断学也因此难以获得严格的循证医学评价。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若干关键环节的思考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为探讨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方法,提出正确评价中医药临床疗效的两个关键环节是建立中医药干预措施有效性的科学假说和应用科学方法检验假说;强调中医药有效性科学假说的建立必须以包括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在内的中医药理论和临床治疗基本特点为前提,而检验假说又必须应用包括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在内的现代临床研究方法学,其中尤其需要强调随机对照试验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是目前中医学发展的热点,受到广泛的关注,科学、恰当地选择中医药防治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指标是本病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难点。经过文献研究,本文将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结局指标分为远期预后、客观检查指标、症状体征、生活质量、运动耐量、卫生经济学评估及安全性评价7个类别,并论述了其研究现状。研究发现,当前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结局指标的选择存在评价指标种类多样,无统一、规范的推荐选择标准,多个结局指标罗列,未能明确区分主要与次要结局指标,未能重视结局指标和生活质量评价,缺乏统一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工具等多个问题。因此,需要建立统一、规范的慢性心力衰竭中医临床疗效评价工具,建立临床研究结局指标的选择与应用标准,并开展以结局指标为主要评价指标的高质量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以获得国际认可的中医药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循证医学促进临床医学决策的科学化,同时为现代医学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在7年制医学生临床见习、实习、专科培养的不同临床学习阶段,普通外科临床实践医学教学具有不同的阶段性特点。根据不同阶段医学生的教学特点,需要制订循序渐进的阶段性循证思维培养的计划。普通外科循证医学阶段性教学计划包括不同阶段需要掌握的循证医学知识范围、循证思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效果评价的方法。循证临床分阶段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外科临床教学效率和效果,应当成为临床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基于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中药寒热药性循证医学数据库,为揭示中药寒热药性的科学内涵,探讨其临床指导意义提供科学支持。方法依据回顾性病例调查方法,制定一套规范化的中药寒热药性临床信息采集表,建立基于Java 2平台企业版(J2EE)技术体系,采用模型—视图—控制器(MVC)三层体系架构的数据库系统。结果该数据库实现了CHB病历资料的录入、存储、修改、检索、统计、图形化显示及维护等功能。结论建立中药寒热性循证医学研究数据库,实现了个体资料、临床资料与医学研究数据的信息融合,为中医药治疗CHB的循证医学研究提供结构化、有序化、标准化、共享化的管理,为中药药性的循证医学研究顺利开展提供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12.
用循证医学思想指导临床研究生进行科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循证医学是21世纪的临床医学,本文倡导用循证医学思想指导临床研究生开展高质量的RCT及其他临床研究,指导临床医学研究生的科研全过程,包括选题、科研设计、科研总结等,有助于培养出既有广博知识又具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等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在我院ICU日常护理工作中行之有效的中医特色护理措施,并向外推广,提高危急重症病人的疗效。方法:通过对在我院ICU病房住院患者的有效中医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提出经验式的中医特色护理方法。结果:在落实西医护理的同时,发挥中医药的特色,运用多种中医护理,拓宽护理范围,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自从循证医学理念建立以来,对当今临床医学思维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心脏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应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培养心脏外科研究生的临床决策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真正实现心脏外科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对中医诊断学相关研究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诊断学相关研究已持续了数十年,其成果功不可没,对中医学的发展和中医药现代化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然而,通过分析某些深层次的问题,使人对中医诊断学相关研究的某些问题不能不产生一些困惑。  相似文献   

16.
中医药名词术语正随着学科发展不断扩充,现代化中医药名词术语是指在中医药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名词术语,既沿袭了传统中医药理念,又具有新时代特征。建立专门的现代化中医药名词术语双语数据库有助于推动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文中通过收集相关著作、论文和医药产品英文介绍提取名词术语,建立“现代化中医药名词术语双语数据库”进行应用研究,对探索现代化中医药名词术语英译策略的规范化以及当代中医学术发展和对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统计分析中国中医药在临床疗效评价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存在问题,为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及合理建议。[方法]采用Graph Pad Prism 5绘制文献发表趋势图、Citespace 4.0软件绘制机构、作者和关键词知识图谱。[结果]现有文献表明,中国对于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最早可能始于1990年,从2002年发文量突然猛增,在2009—2015年,发文量波动较大;作者之间合作较密切;机构之间的合作较少;关键词可以反映出中国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研究的热点问题。[结论]今后的研究工作中,中国可考虑将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科研工作者及单位,应加强合作,在充分挖掘中医药特色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医学一些科学、合理的理论及方法,制定适合中医药发展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促进中医药全面、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目前,现代科技已广泛运用于中药材资源开发、中药炮制、中药制备工艺以及剂型等方面,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瓶颈问题,比如:如何探究中药的药效基础,如何构建中药疗效的评价方法,如何在中药栽培过程中控制其有效成分等棘手问题。中药药效的特点是多组分、多途径、多靶点发挥整体调节作用,因此中药药效的评价强调人或者实验动物对药物干预体系的整体作用。而代谢组学是寻找代谢产物的终端性信息、阐明药物相互作用过程中的靶点或受体,观察药物引起的内源性代谢物以及药物分子本身的动态变化。利用现代的系统生物学理论和技术,为中药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契机与挑战,因此运用代谢组学技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的最初目的是把中西医知识结合起来,创造新的医药学。几十年来,中西医结合医务人员为保障劳动人民身体健康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取得了众多重大科研成果。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临床诊疗模式已经得到广大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的普遍认可,并在临床诊疗和科研中得以广泛应用。中西医各有长处,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仅西医要学中医,中医也需要学习西医。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整合医学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从中医和西医各自的哲学和文化背景及学科特点、解放后中西医结合取得的重大成就及新时期中西医整合难得的历史机遇,充分肯定了中西医整合的历史必然性;强调了树立大科学观、加强中医科学属性研究,是实现中西医整合的先决条件;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和临床感悟,建议以人才培养、临床疗效及科学研究为关键突破口,推动中西医整合事业的发展。最后,吴院士提出:中西医整合应当是形而上和形而下有机结合的研究,是解决人类疾病和健康问题的可期待新医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