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心率变异与动态血压变异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肥厚的心率变异与动态血压变异的关系,观察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对高血压预后的影响。方法 应用动态心电图与动态血压监测仪则同时记录患者24小时的心率与血压变化,并设正常组作对照。结果 相关分析发现高血压病左室肥厚组(以下简称LVH组)24小时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明显减低,与24小时收缩压变异系数(ABPVs)呈正相关,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值(rMSSD)减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昼夜血压变化与自主神经损害的关系。方法 选择伴左心室肥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75例,不伴左心室肥厚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进行动态血压、动态心电图、心率变异等监测,分析昼夜血压变化、血压负荷、血压类型及心率变异功率频谱指标。结果 (1 )左心室肥厚组2 4hSBP、2 4hPP、SBP负荷值尤其夜间SBP负荷值均较非左心室肥厚组偏高,两组差异显著;而DBP及DBP负荷值,两组差异无显著性。(2 )左心室肥厚组以非杓型血压为主;而非左心室肥厚组以杓型血压为主。(3 )两组HRV功率频谱改变比较,左心室肥厚组HRV昼夜节律性减弱甚至消失;而非左心室肥厚组HRV呈昼夜节律变化。结论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者自主神经损害明显,在高血压治疗中应注意尽可能减少血压负荷,恢复血压昼夜节律,改善心率变异,减少及防治并发症。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左室肥厚心率变异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的心率变异性改变。方法:分析36例正常对照组和5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的心率变异性。结果: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的SDNN和HRVI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其中离心性肥厚组更明显。结论: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心率变异性较正常人减低。  相似文献   

4.
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心脏是高血压的一个主要靶器官。一方面,高血压导致以左心室肥厚(LVH)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病变;另一方面,高血压引起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两种情况使心脏疾病成为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包括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梗塞、严重心律失常、猝死等。本文着重从临床角度对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予以论述。  相似文献   

5.
心率变异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率变异与高血压左室肥厚的关系白梅,郭春风,王彬,王密果,袁风仙高血压患者约1/3有左室肥厚(LVH)[Hyper-ten-sion,1987,9(suppⅠⅡ):53].LVH不仅是一种心血管疾病的标志,而且影响预后。Levy等也证明≥40岁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高血压与左心室肥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左心室肥厚 ( LVH)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血压是 LVH最常见的原因。本文就高血压患者 LVH的诊断方法、致病因素、病理生理、不良后果及药物治疗等问题作介绍  相似文献   

7.
应用心率功率谱(HRPS),分析34例Ⅱ期高血压、17例Ⅲ期高血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室肥厚(LVH);39例Ⅰ期高血压及60例健康成人。以心率变异性(HRV)探讨高血压LVH(HPLVH)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 HPLVH与无LVH的高血压(HPNLVH)及正常血压的健康人(C组)比较,LF、HF及HP均明显降低(P〈0.01),LF/HF比值明显升高(P〈0.01);HPLVH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VH)患者左心室应变率与心率震荡的相关性.方法 对入选的241例高血压患者及113例健康对照者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125(男),>120 g/m2(女)和(或)室间隔厚度>12 mm为LVH诊断标准,将高血压患者分为无左心室肥厚组(NLVH组,n=120)...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率变异性。方法 分析 36例正常对照组和 5 2例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率变异性。结果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 2 4h正常 RR间期标准差 ( SDNN)和心率变异指数 ( HRVI)明显低于正常组 ( P<0 .0 1) ,其中离心性组明显。结论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心率变异性较正常人减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日间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与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方法:入选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于心内科及神经内科住院的高血压患者183例,连续监测血压6 d,以收缩压(SBP)值的标准差作为日间BPV的评估指标,将患者分为2组:BPV≥8.62 mmHg组、BPV8.62 mmHg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探讨日间BPV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结果:(1)与日间BPV8.62 mmHg的患者相比,日间BPV≥8.62 mmHg的患者脑卒中患病率、SBP、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尿蛋白阳性率、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明显增高,低脂饮食的比例、平均睡眠时间较低(P0.05);(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了多个混杂因素后,日间BPV与LVMI呈正相关。结论:日间BPV高的患者临床状况较差,日间BPV高是左心室肥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左心室肥厚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分析原发性高血压 (EH)伴左心室肥厚者的心率变异性 (HRV)变化及与左心室肥厚程度的关系。方法 :对 84例 EH患者和 31例正常人行 2 4h动态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 ,并采空腹血查血 K 、甘油三酯、胆固醇和葡萄糖浓度。结果 :EH无左室肥厚组仅相邻正常 R- R间期差值 >5 0 ms的百分比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而 EH左室肥厚组的各项 HRV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EH左室肥厚组的 2 4h正常 R- R间期的标准差(SDNN)、5 min平均正常 R- R间期的标准差 (SDANN index)和 5 m in正常 R- 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 (SDNNindex)又显著低于 EH无左室肥厚组 (P <0 .0 1,<0 .0 1,<0 .0 5 )。 EH患者的 SDNN、SDANN index和 SDNNindex与左室心肌重量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EH左室肥厚患者的 HRV降低 ,HRV与左室肥厚的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老年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的年龄与心率变异性指数(HRVI)的关系。方法171例老年及老年前期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经超声心动图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测定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HRVI,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了年龄与HRVI的关系。结果HRVI减低的发生率和平均HRVI在45~59岁组(45例)为57.8%,24.7±9.1;在60~74岁组(70例),为67.1%,22.9±10.3;在≥75岁组(56例)为76.8%,20.9±8.7(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HRVI的变化与年龄(r=-0.2746,P=0.00012)和LVMI(r=-0.4015,P=0.00021)呈负相关关系,而与LVEF呈正相关关系(r=0.4283,P=0.00009)。结论老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随年龄增长HRVI逐渐减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率24h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初发未治疗高血压患者296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根据患者夜间血压和心率均值较白天平均值下降是否超过10%,将患者分为4组:杓型血压和心率组(血压和心率均杓型,n=163)、非杓型血压组(血压非杓型,心率杓型,n=62)、非杓型心率组(血压杓型,心率非杓型,n=42)、非杓型血压和心率组(血压和心率均非杓型,n=29)。对4组间相关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高血压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非杓型率分别为25%和27%,非杓型心率的比例为24%。非杓型血压和心率组、非杓型血压组、非杓型心率组左心房内径(LA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和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明显高于杓型血压和心率组(均P<0.05),其中非杓型血压和心率组上述指标明显高于其他3组(均P<0.05),非杓型血压组、非杓型心率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4h平均收缩压、24h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非杓型血压、非杓型心率与左心室肥厚的发生密切相关。经调整相关指标后,非杓型血压和非杓型心率使左心室肥厚发生风险分别增加56%和32%。结论高血压患者血压和心率昼夜节律变化与左心室肥厚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与左心室肥厚(LVH)和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入选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66例,按静息心率水平分为3组:<70/min为A组560例、70~79/min为B组656例、>79/min为C组550例,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结构和收缩功能,比较各组尿微量白蛋白(MAU)、24 h MAU、血肌酐、肌酐清除率等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LVH的因素。结果 A组、B组、C组收缩压[(156.8±10.3)mm Hg vs(163.2±10.3)mm Hgvs(171.8±9.2)mm Hg,1 mm Hg=0.133 kPa]、脉压[(60.4±5.6)mm Hgvs(62.0±5.5)mm Hgvs(67.4±6.5)mm Hg]、左心室舒张末内径[(4 8.11±2.45)mm vs(49.99±2.72)mm vs(52.08±2.91)mm]、室间隔厚度[(11.07±0.76)mmvs(11.82±1.38)mmvs(12.93±1.13)mm]、左心室后壁厚度[(9.83±1.00)mm vs(10.44±1.16)mm vs(10.94±1.38)mm]、左心室质量[(162.6±29.7)gvs(159.6±24.8)gvs(179.9±24.8)g]、左心室质量指数[(102.8±8.53)g/m~2vs(107.1±7.82)g/m~2 vs(114.2±8.54)g/m~2]及LVH比例[3.04%vs 14.2%vs 33.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静息心率是LVH的危险因素(OR=4.82,95%CI:3.46~7.83,P=0.009)。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静息心率增快与LVH和肾功能损害密切相关,可作为LVH的预测因素,并提示可能有肾功能损伤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探讨高血压(EH)左心室肥厚(LVH)对心率变异性(HRV)的影响。将60例EH伴LVH者(A组),63例EH不伴有LVH(B组)者及51例正常对照组(C组)的HRV时域参数、心率参数进行对比分析。EH者时域分析指标及HRV指数均比正常人明显降低。EH者体内自主神经功能失衡HRV降低,且降低程度与心脏受损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率变异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孔繁荣  赵坚 《高血压杂志》1996,4(4):264-266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心率变异及血压昼夜节律的关系孔繁荣赵坚熊亚晴仲肇舒(江苏省老年病医院心内科,南京210024)RelationshipbetweentheHeartRateVariabilityandtheCircadianVariationBloo...  相似文献   

17.
心率变异(HRV)分析是反映自主神经对心脏调控的无创性指标,本文分析34例正常人及32例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HRV变化规律,旨在了解EH患者的自主神经变化。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我院住院及门诊确诊为EH患者32例,男17例,女15例,年龄35~84岁,均符合WHO诊断标准,排除糖尿病、甲亢、无房扑及房颤。对照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左心室肥厚患者的心律失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观察100例高血压患者,男性76例,女性24例,年龄36~77岁,平均54±16.4岁。有左心室肥厚(LVH)者50例为观察组,无LVH者50例为对照组。主要心律失常:室性早搏、短阵室速、房性早搏、  相似文献   

19.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据统计,目前我国大约有1.6亿高血压患者,约20%~40%的患者合并左心室肥厚。据临床观察,有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与没有左心室肥厚的患者相比,发生心衰、心肌缺血、室性心律失常、脑卒中和猝死的概率明显增加。一、左心室肥厚是怎样形成的?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起病缓慢,但是它对人体的损害却是持续进行的,很多人早期没有症状,过了二三十年才出现不良后果。早期仅表现为心排血量增加和全身小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实验及临床研究均揭示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异常是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作为非侵入性测定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功能方法,心率变异性(HRV)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报导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等疾患的HRV降低。心电图左室肥厚与猝死及心血管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