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短节段脊柱通用系统(universal spine system,USS)内固定治疗胸腰椎段骨折的护理。方法 对46例胸腰椎段骨折行短节段USS系统内固定手术的患者,术前给予心理、体位护理及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做好体位护理、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加强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的观察,及做好并发症的预防。结果46例胸腰椎段骨折患者均得到满意复位,不全瘫21例中18例能下地独自行走;截瘫5例中Frankel分级恢复1级以上的有4例,住院期间未发生术后并发症。结论短节段USS系统内固定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脊柱的运动功能。通过护理人员的围术期护理,减少了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相似文献   

2.
9例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应力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告了9例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应力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前避免引起脊柱骨折脱位和加重神经功能损伤,做好营养支持,加强呼吸功能训练。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进行神经系统观察,做好体位护理、切口和引流管管理及呼吸道护理,进行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本组1例切口感染,1例脑脊液漏,经及时治疗与护理,切口I期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腰椎滑脱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腰椎滑脱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术后做好全面护理。结果:本组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术前大部分症状消失,椎体间植骨融合率93·3%。结论:腰椎滑脱症术前、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总结18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型术的护理。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全面评估、术前准备;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穿刺部位肿胀程度,双下肢活动感觉情况,做好体位护理,加强疼痛的观察及护理,指导功能锻炼。18例患者术后6-48 h腰背痛缓解,24 h后离床站立或行走,无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改良的Steffee手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经验。方法:对46例腰椎滑脱患者术前做好心理护理,指导进行呼吸训练、腰背肌功能训练、床上大小便训练和体位训练。术后注意体位放置、带腰围压迫切口防止出血,密切观察切口引流情况。观察患者腰腿痛症状的改善,并给予循序渐进的康复指导。结果:46例随访时间最长的2年零5个月,最短的6个月,平均1年零2个月,41例(89%)腰腿痛消失,5例(11%)好转;完全复位的36例(78%),部分复位的10例(22%)。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改良的Steffee手术能对腰椎滑脱起复位固定的作用,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得当,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18例在本院进行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腰椎髓核摘除术患者的护理配合。主要包括术前由医生进行患者评估、做好术前准备、再由手术室护士对患者耐心做好心理护理和体位适应性训练及患者疼痛VAS评分、术中密切配合手术,18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认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医护间的默契配合、术后器械清洗和消毒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对腰椎滑脱并神经损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患者加强术前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做好术后体位护理、病情观察、伤口护理、功能锻炼及出院指导。结果本组患者共22例,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所有患者腰腿痛缓解,复查X片见滑脱椎体复位,定期复查,滑脱椎体间均骨性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较好。结论围手术期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对防止并发症、取得较好治疗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总结18例腹部手术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术前完善各项检查,做好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和专科疾病手术准备;术后正确安置患者体位,做好临时心脏起搏器起搏功能监测及护理,预防起搏器相关并发症,加强心律失常观察与护理,做好专科疾病手术的护理。15例于手术完成后24h内取出临时心脏起搏器,3例于术后60~96h取出临时心脏起搏器;18例患者腹部手术后7~15d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9.
腰椎滑脱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腰椎滑脱症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要点.方法对30例腰椎滑脱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全面护理评估,术后做好全面护理.结果本组无1例出现护理并发症,随访6个月~2年,术前大部分症状消失,椎体间植骨融合率93.3%.结论腰椎滑脱症术前、术后护理是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手术治疗退变性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中老年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69例退变性脊柱侧凸合并腰椎管狭窄中老年患者行后路减压植骨融合固定手术,术前对合并症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及手术体位的指导;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69例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手术时间3~7 h,术中出血量300~750 m L。术后有9例发生脑脊液漏,有3例出现抑郁情绪,有2例发生肺部感染和下肢血栓形成,经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治愈。结论积极治疗术前合并症,做好手术体位的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基础;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并发症的治疗和护理及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总结60例腰椎后路术后预防下腰部手术失败综合征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体位护理,切中及引流管的护理,肢体感觉运动的观察,重视营养护理及功能锻炼,并做好出院指导,认为做好各种术前术后护理可提高手术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减少FBSS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史露玉 《全科护理》2014,12(2):125-126
[目的]探讨腰椎管狭窄病人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的护理。[方法]对40例腰椎管狭窄病人在全身麻醉下行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术前给予病情评估、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术后给予病情观察、体位护理、脊髓神经系统症状观察及功能锻炼指导,同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40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脊髓神经根损伤。随访时间为6个月~18个月,术后伤口均Ⅰ期愈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病人恢复优30例,良7例,可2例,差1例。[结论]对腰椎后路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椎管狭窄围术期给予精心护理是病人安全、手术顺利完成的保证,并可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报告了28例胸腰椎肿瘤前后路联合一期手术切除植骨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1)重点做好术前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悲观情绪;(2)指导呼吸功能锻炼,唤醒试验练习;(3)耐受性评估和准备,以提高手术安全性;(4)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观察引流物的量、颜色和性质,保证引留有效和安全;(5)做好体位护理和并发症观察,重视康复锻炼和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胸腰椎肿瘤后路切除椎板减压内固定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胸腰椎肿瘤后路切除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围术期的护理措施.结果 随访6~36个月,转移性肿瘤患者4例出现肿瘤术后复发,5例出现脑脊液漏,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感染,4例排尿困难,6例便秘.结论 术前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体位和疼痛护理,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指导,加强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是保证胸腰椎肿瘤后路切除椎板减压内固定术手术成功和疾病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腰椎非融合coflex系统固定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对12例腰椎非融合手术患者,根据腰椎管狭窄的特点采用术前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特殊器械的准备、无菌操作及体位护理、生命监测,术后及早活动等措施。制定出适合新型治疗腰椎管狭窄的护理流程及模式。结果:1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3~4 h,未发生手术中和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12腰椎活动良好,X线平片及CT扫描示腰椎稳定性未见异常。结论:实施coflex系统固定术可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6.
颈椎骨折行前路手术39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颈椎骨折患者行前路手术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颈椎骨折行前路手术患者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气管推移训练、体位适应训练、呼吸功能训练,术后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引流管护理、病情观察、康复训练指导。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2年,FranrelA级1例,术后肢体功能无明显改善,B级2例恢复至C级,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颈椎骨折行前路手术患者,加强围术期护理,可有效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行微创TLIF术治疗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术前通过视频进行疾病、手术知识教育、功能锻炼指导及训练,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护理,加强功能锻炼等围术期护理措施。结果:本组23例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均手术顺利,无一例发生并发症,患者满意度100%。结论:全面细致的围术期护理可使患者快速了解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功能锻炼方法,正确进行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患者行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病灶彻底清除后一期植骨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营养支持、体位训练;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3~101个月,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44例治愈,2例复发.结论: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满意,及时有效的护理和准确的病情观察对保证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46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胸、腰椎结核患者行痛灶清除一期植骨治疗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行病灶彻底清除后一期植骨治疗,术前进行心理护理、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营养支持、体位训练;术后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并发症护理、功能锻炼。结果:随访13-101个月,4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44例治愈,2例复发。结论:病灶清除一期植骨治疗胸、腰椎结核效果满意,及时有效的护理和准确的病情观察对保证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廖秋莲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7):1392-1393
【目的】总结腰椎滑脱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对76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认真做好术前准备,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疼痛、伤口及各引流管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对肢体活动、腰背肌功能锻炼及后期起床方式做出正确的指导。【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所有患者都获得了椎体间完全融合,术后除1例症状无改善外,余原发腰腿痛症状缓解或消失。【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