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双下肢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2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中双下肢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对照组术中仅对侧下肢使用间歇性充气压力泵。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DVT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DVT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双侧下肢使用间歇充气压力泵对预防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下肢DVT形成是安全有效的,可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且不增加术中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瞬时脉冲足底静脉泵预防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为临床医护人员选择最优的机械预防方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关节外科拟行全髋/膝关节置换术的病人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5例)和对照组(105例);术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瞬时脉冲足底静脉泵和间歇性充气加压装置预防DVT。观察比较两组病人术后DVT的发生率、术后D-二聚体、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和患肢肿胀情况,住院时间和使用机械设备预防DVT的舒适度。结果 术后2周,观察组DVT总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9.5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机械设备使用的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瞬时脉冲足底静脉泵可有效预防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且舒适度高于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DVT的时间成本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间歇充气加压(IPC)非手术侧使用,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预防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方法前瞻性收集2017年4月至2017年9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拟行髋、膝关节置换术且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患者1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于麻醉后手术开始前开始行非术侧IPC治疗,术后给予利伐沙班抗凝预防DVT,试验组术后继续行持续性非术侧IPC预防DVT,共85例;对照组术后行持续性双侧IPC预防DVT,共87例。术后3 d后改为1 h,2次/日。术后3 d、7~10 d行双下肢超声检查监测DVT发生情况。 结果患者术后常规继续住院7~10 d,故术后患者无脱落,随访率100%。随访时间为7~10 d,平均(8.3±1.3)d,试验组术后3 d发生血栓11例,占12.9%,均为肌间静脉血栓;对照组术后3 d发生血栓8例,占9.2%,1例腘静脉血栓,2例胫腓静脉血栓,余为肌间静脉血栓;术后3 d两组膝关节置换患者、髋关节置换患者及总的DVT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7~10 d试验组新增血栓5例,占6.8%,对照组新增血栓4例,占比5.1%,两组术后7~10 d膝置换患者、髋置换患者及总DVT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IPC非手术侧使用在预防髋膝置换术后下肢DVT发生中可达到与IPC双侧同时使用相同的预防效果,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观察单纯使用周期性充气加压系统(IPCS)与低分子肝素预防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1例单侧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IPCS组和低分子肝素组。低分子肝素组从术前第1天开始应用低分子肝素0.2ml/d,皮下注射。IPCS组术后立即使用IPCS治疗,每天5h,术后14d内持续使用。每个研究对象分别于术前1d、术后第3、7d各进行下肢深静脉超声、血浆D-二聚体、P-选择素测定。结果肝素组和IPCS组发生DVT分别为2例和3例;两组均未出现有临床症状的肺栓塞;两组临床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下肢IPCS系统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DVT形成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是一种安全、简便的物理疗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国人髋、膝关节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 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及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入选标准选择120例髋、膝关节手术患者,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个中心参加该项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8例和52例。观察组中男30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动力髋螺钉(DHS)9例;女38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7例,DHS4例。对照组中男21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例,DHS1例;女31例,其中全髋关节置换术1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15例,DHS1例。结果 除观察组与对照组女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中、术后失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下肢DVT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6.68)。结论 低分子肝素可以有效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同时对于已发生的DVT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监测抗凝及早期锻炼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接受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199例予术前、术后进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为术后抗凝及早期锻炼提供依据,并对检出下肢深静脉血栓阳性患者及时进行溶栓等处理,追踪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49例接受全髋关节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寻找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最佳预防方案,评价围手术期抗凝并早期持续被动活动(Continuous Passive Motion,CPM)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2002年1月~2005年12月对接受人工膝关节置换术者280例(均为单侧关节置换)根据围手术期处理方法的不同,采用分层随机化的方法前瞻性地分成空白对照组(对照组,n=70)、单纯抗凝组(抗凝组,n=70)、单纯早期被动活动组(CPM组,n=70)和抗凝+CPM锻炼治疗组(观察组,n=70)。手术后第4天观察各组患者下肢的肿胀情况,并行术侧下肢彩色多普勒血管检查,诊断DVT。统计各组中DVT的发生率,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抗凝组术后DVT发生率25.7%,CPM组30.0%,观察组12.9%,对照组45.7%,经统计学检验,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其它各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抗凝并早期被动活动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低分子肝素预防全膝关节置换(TKR)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0年1月~2004年4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随机分两组,围手术期给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治疗25例,未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钠抗凝20例。结果预防组DVT总发生率为20%,对照组DVT发生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D-二聚体含量在用药组阳性检出率20%,未用药组为50%。结论低分子肝素可显著降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血浆中D-二聚体含量的变化可用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使用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联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intermittentpneumaticcompression,IPC)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形成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7月至2005年6月,156例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病例,随机分成4组。第1组38例,术前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2组42例,术后使用LMWH、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第3组36例,术前使用LMWH、术后使用IPC;第4组40例,术后使用LMWH与IPC。进行DVT症状评估、下肢深静脉的彩超检查,观察出血并发症与记录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第1组,DVT2例(5.26%),出血量(1030.8±282.0)ml;第2组,DVT2例(4.76%),出血量(900.7±246.9)ml;第3组,DVT1例(2.78%),出血量(1040.3±288.5)ml,1例上消化道出血;第4组,DVT9例(22.5%),出血量(852.2±295.4)ml。在DVT发生率上,第1、2、3组明显低于第4组(P﹤0.05);在围手术期出血量上,第2、4组少于第1、3组(P﹤0.05)。结论术后使用LMWH联合麻醉开始时即使用IPC以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发生的效果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结合下肢气囊压力泵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方法 对92例接受THA患者,术前7 d连续应用小剂量低分子肝素(1 mg/d),应用前及手术前分别检测凝血指标,术后根据检测凝血酶时间及时调整低分子肝素剂量.此后按1 mg/d继续应用低分子肝素至术后4~6周.术后即应用下肢充气压力泵和弹力袜.结果 84例获得随访,2例出现DVT,无一例发生PE.2例术后发生伤口血肿,经治疗后血肿消退.结论 小剂量低分子肝素(1 mg/d)结合下肢气囊压力泵等措施,可以有效的预防THA后下肢DVT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持续脉冲加压冷疗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早期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010年8月至2011年6月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TKA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加压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采用生理盐水冰袋;加压组采用持续脉冲加压冷疗。评估患者术后早期膝关节肿胀程度、引流量、关节活动度及HSS评分等指标。结果加压组患者术后72h膝关节肿胀值和术后48h引流量较常规组减少(P〈0.05);术后72h、2周主动关节活动度较常规组增加(P〈0.05);术后2周HSS评分较常规组提高(P〈0.05)。结论持续脉冲加压冷疗有助于TKA术后患者早期消肿、减少引流量、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耐受性,可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整体康复。  相似文献   

12.
One hundred forty-nine consecutive patients requiring lower extremity total joint arthroplasty were randomized to either coumadin (52 patients) or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48 patients) as prophylaxis against deep vein thrombosis (DVT). Forty-nine patients were excluded. When fully ambulatory, the presence or absence of DVT was diagnosed by ascending venography (90% of patients), nuclear venography, venous dopplers, or impedence plethysmography. The two groups were similar in average age (64 years), indication for arthroplasty (pain because of arthritis in 90%), gender (98% male), and average number of risk factors (2.4). Twenty-five percent of patients on coumadin and 25% of patients on 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IPC) developed DVT. IPC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coumadin following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ies (THAs) (16% versus 24% incidence DVT); coumadin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IPC following primary total knee arthroplasties (TKAs) (19% versus 32% incidence of DVT). DVT developed in 36% of patients following revision arthroplasty. Seventy-five percent of all thrombi were proximal. Both IPC and coumadin were found to be safe; there was no increased perioperative bleeding in the coumadin group. Of three postoperative deaths, one was possibly due to pulmonary embolism (PE).  相似文献   

13.
董文君  钱燕 《骨科》2016,7(5):364-367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时限利伐沙班预防初次单侧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 DVT)的效果,评估不同时限应用利伐沙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140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后预防DVT使用利伐沙班的时限不同分为2周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14 d)和5周组(术后应用利伐沙班35 d),每组70例。2周组男32例,女38例;平均年龄为(63.80±8.22)岁,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4.32±4.45)kg/m2。5周组男31例,女39例;平均年龄为(64.20±9.02)岁,BMI为(25.80±4.53)kg/m2。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5 d的凝血四项[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7、14、35 d时D-二聚体情况以及DVT发生率、轻微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凝血四项、D-二聚体在相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轻微和严重出血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72,P=0.412)。2周组的血栓发生率为11.43%(8/70),5周组为1.43%(1/70),5周组显著低于2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75,P=0.0387)。结论利伐沙班的服用时间延长至35 d能更有效地预防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DVT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中关节周围注射布比卡因、吗啡、肾上腺素等混合药物的止痛效果,同时观察术后冷冻压迫法的疗效。方法将80例TKA患者随机分为四组,记录VAS评分,比较周径变化,测量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术中关节周围注射镇痛药物和术后持续性冷冻压迫在术后镇痛、术后减轻肿胀和增加关节活动度上效果显著。结论TKA术中关节周围镇痛药物注射和术后持续性冷冻压迫可以在术后早期控制疼痛、减轻肿胀、改善关节活动度、促进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疼痛对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水平的影响。方法术后3个月随访初次接受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的骨关节炎患者82例,根据患者出院后的回顾性VAS评分分为无~轻度疼痛组和中~重度疼痛组,测量患者大腿周径,与术前和术后5 d大腿周径进行对比,对比组间大腿周径增幅差值。测量膝关节屈伸活动度,与术后5d活动度对比,计算组间关节活动度增量差距。测量股四头肌肌力,与术后5d股四头肌肌力进行对比,计算组间股四头肌肌力增幅差异。测量30 m行走时间,了解疼痛程度对术后早期行走速度的影响。结果无痛~轻度疼痛组术后3个月大腿周径较术前增幅(0.94±0.95)%,显著低于中度~重度疼痛组[较术前增幅(8.03±1.99)%,P<0.01]。术后5 d两组膝关节活动度相当,无痛~轻度疼痛组术后3个月屈曲活动度增至(110.93°±12.54°),中度~重度疼痛组则减至(82.18°±12.03°)(P<0.01)。无痛~微痛组术后3个月股四头肌肌力较术后5 d增幅(117.21±22.45)%,显著高于中度~重度疼痛组[增幅(33.78±11.71)%, P <0.01]。术后3个月无痛~轻度疼痛组30 m 平地行走耗时(21.01±4.86)s,显著低于中度~重度疼痛组[耗时(29.39±6.29)s,P<0.01]。结论疼痛显著影响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康复水平,导致关节肿胀消退迟缓、肌力恢复延迟、关节活动度减低和行走缓慢。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超早期间歇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IPC)治疗预防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8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为超早期组和术后组,各40例,其中超早期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67~86岁,平均(76.4±13.27)岁;术后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68~89岁,平均(75.8±12.71)岁。超早期组为术前3d开始使用IPC,术后组术后当天开始使用IPC。分别测定患者术前第3天,术后第3、7、14天血清D-二聚体(D-D)浓度。术前第3天,术后第3、14天通过双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患者DVT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出血量。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第3天血清D-D浓度及双下肢DVT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超早期组术后第3、7天血清D-D浓度分别为(351.00±104.34)、(412.31±106.95)μg/ml,比术后组(419.34±145.38)、(509.16±146.05)μg/ml低;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血清D-D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DVT发生率分别为7.5%、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4天术后组DVT发生率为22.5%,高于超早期组。结论:与术后开始使用IPC相比,超早期使用IPC在不增加老年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出血量的情况下可降低患者术后血清D-D浓度水平,并能降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局部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的安全性和止血效果. 方法将80例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于术中关节囊内局部喷撤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PH)进行止血,对照组不喷撒MPH.记录术中引流量,常规放置引流,计算显性失血量,并按Gross推荐的公式计算术后隐性失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显性和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量、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屈曲至90°时间、主动活动度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关节腔内局部使用MPH后,试验组显性和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的丢失,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主动活动达90°的时间以及术后15 d内主动活动度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深静脉血栓及术后切口并发症的比较上,试验组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和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和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局部使用MPH止血有助于减少失血量和输血量,有助于早期康复训练,且无明显副作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局部使用微孔多聚糖止血球的安全性和止血效果. 方法将80例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骨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试验组于术中关节囊内局部喷撤微孔多聚糖止血球(MPH)进行止血,对照组不喷撒MPH.记录术中引流量,常规放置引流,计算显性失血量,并按Gross推荐的公式计算术后隐性失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显性和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下降值、输血量、主动直腿抬高时间、膝关节屈曲至90°时间、主动活动度以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切口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关节腔内局部使用MPH后,试验组显性和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的丢失,输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膝关节主动活动达90°的时间以及术后15 d内主动活动度方面,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在深静脉血栓及术后切口并发症的比较上,试验组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和6例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有2例切口愈合不良和7例深静脉血栓形成,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关节腔内局部使用MPH止血有助于减少失血量和输血量,有助于早期康复训练,且无明显副作用,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Sun TZ  Lü HS  Guan ZP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10):708-711
目的探讨对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及其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1997年2月至2006年2月在血液内科的配合下,在围手术期行凝血因子Ⅷ和Ⅸ活性水平及抑制性抗体监测,强化凝血因子替代补充,我们对4例血友病关节炎患者共6个膝关节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术后平均随访4.4年,记录关节功能改善程度及并发症处理。结果血友病关节炎患者行人工膝关节置换可以使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步行距离、上下楼梯和坐位起立等功能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加。术后早期3个膝关节出现关节内血肿或肌肉出血,其中1例患者因凝血因子Ⅷ抑制性抗体形成,单侧膝关节出现伤口愈合问题,1例患者一过性腓总神经麻痹,1例患者发生静脉循环危象。术后晚期1例患者出现双肘关节出血,但无晚期感染、假体松动、移位和断裂。结论人工膝关节置换可以为重度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但是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多,需要密切监测凝血因子Ⅷ或Ⅸ活性,监测抑制性抗体形成,防止各种早期和晚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