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澳大利亚预检系统(Australian Triage Scale,ATS)在急诊创伤患者分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组织专业人员对澳大利亚预检系统进行翻译,并结合我国临床工作实际情况进行修订和改进。将178例批量创伤患者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87例)和观察组(91例)。对照组应用AIS-ISS评分检伤分诊,观察组应用ATS系统评估分诊。比较两组在检伤分诊时间、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对分诊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评估分诊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而分诊准确率、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对分诊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改良澳大利亚预检系统能快速评估伤情,指导急诊抢救治疗工作,减少分诊盲目性、增强准确性,为急诊创伤患者及时救治、合理分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ed Early Waming Score,MEWS)在胸痛患者急诊预检分诊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采取MEWS系统预检分诊937例急性胸痛患者(治疗组),并比较采取MEWS系统前(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857例胸痛患者(对照组)急诊预检分诊状况。结果采取MEWS系统进行预检分诊后,治疗组患者候诊时问为(12.3±2.1)分钟,低于对照组的(18.6±2.5)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分诊准确率为87.9%(824/937),高于对照组的78.1%(669/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MEWS系统对胸痛患者进行急诊分诊,可缩短就诊等待时间,提高急诊分诊准确率,有利于患者及时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为基础的儿科急诊分诊信息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0~12月的急诊患儿作为对照组(10 704例),采用"一看,二问,三查体"传统分诊方法进行急诊分诊;选取2017年5~7月的急诊患儿作为观察组(10 366例),使用以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为基础的急诊分诊信息系统分诊。比较两组患儿分诊一致性,分诊时间,患儿(或家属)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等方面的应用效果。结果护士与医生分诊级别比较,观察组Kappa值为0.98,对照组Kappa值为0.58;观察组分诊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或家属)满意度、医护人员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以五级预检分诊标准为基础的儿科急诊分诊信息系统能缩短急诊分诊时间,提高分诊准确性,提高医护人员及患儿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在危重患者病情分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0例急诊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预检分诊模式分诊;观察组采用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分诊。评价比较两组危重患者过检率、危重患者漏检率、危重患者分诊时间及危重患者分诊时间与期望分诊时间差。结果观察组危重患者过检率、漏检率、分诊时间及分诊时间与期望分诊时间差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急诊预检分诊信息系统提高了危重患者病情分级的准确率和效率,符合危重患者的分诊时间期望,提高急诊分诊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检流程改进对提高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调整门诊诊室,设置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眼科五大诊区,在门诊大厅及五大诊室门前设立预检分诊点,选择临床科室高年资护士担任预检分诊护士,邀请临床各专科资深医疗专家对预检分诊护士进行岗前专科知识培训与考核。结果流程改进后门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患者及医生满意率显著高于流程改进前(P0.05,P0.01);就诊纠纷发生率显著低于流程改进前(P0.01)。结论门诊预检分诊流程改进能提高分诊准确率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新加坡急诊预检分诊模式介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急诊预检内涵、预检分诊模式、分诊工作内容等多方面介绍新加坡医院的急诊预检分诊系统。新加坡各家医院急诊预检分诊工作遵照国际通行的级别分诊标准,结合国情进行细微的调整,体系统一、规范,合理科学地分配医疗资源和医疗空间,有利于急诊工作的开展,可提高急诊救治效果。新加坡急诊预检分诊模式值得我国急救护理工作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信息化二次分诊流程在儿科急诊中的实践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3月就诊的40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分诊流程;2018年5~7月就诊的400例患儿设为观察组,实施信息化二次分诊流程就诊(设二次分诊岗及巡诊岗、建立信息智能化二次分诊系统和信息化二次分诊流程)。比较两组患儿家属满意度、急诊患儿候诊时间及患儿候诊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观察组患儿候诊期间意外事件发生率及急诊患儿候诊时间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P0.01)。结论信息化二次分诊流程能有效保证危急重症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儿科急诊患儿在候诊期间病情变化导致意外事件的发生率,缩短候诊等候时间,提高候诊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120患者分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急诊120患者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120就诊患者311例为对照组,2011年11月120就诊患者306例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按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处置;观察组患者采用MEWS评分系统,根据评分情况分流至相应就诊区域.比较两组分诊准确率并观察不同MEWS评分患者去向与转归情况.结果 观察组分诊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EWS评分5~8分患者容易出现病情变化,是潜在的危重患者.结论 MEWS评分便于急诊护士更准确地将患者分诊至相应就诊区域,有利于鉴别潜在危重患者,提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冯春 《护理学杂志》2013,(11):28-30
目的 为提高儿科急诊预检分诊效率,缩短患儿候诊时间、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方法 对儿科急诊室进行环境、预检工具和仪器配置,并对预检分诊流程进行改良.结果 每例患儿的预检时间由过去的5 min缩短至3 min.改良前(2009年)统计有6例患儿在候诊中发生病情恶化,改良后2010年发生3例、2011年2例、2012年1例.结论 改良后的预检分诊流程有助于患儿合理分流,可缩短患儿候诊时间,提高患儿的救治成功率及其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基于关键指标监测的急诊预检分诊双闭环管理的效果.方法 2019年1~6月对急诊患者实施常规预检分诊管理;2019年7~12月实施急诊预检分诊活动与监管双闭环管理,包括动态评估、规范处理、实时监控、持续改进,并利用信息化平台实现关键指标监测.结果 2个时间段分别收集4 550例、4 670例患者资料.实施双闭环管理后,初次分诊准确率、目标响应时间达标率及急诊分诊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管理,候诊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管理(P<0.05,P<0.01);双闭环管理后分诊信息采集完整、二次分诊落实、二次分诊准确度3项关键指标落实率逐步提升.结论 双闭环管理联合关键指标监测,可有效提高急诊预检分诊质量与效率,提升患者满意度,保障急诊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设立急诊抢救缓冲区对急诊科拥挤现象的缓解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6月的二级抢救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6年1~6月的二级抢救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在急诊室施行传统急救,观察组在急诊公共区域开辟抢救缓冲区,采用医护联合分诊,即时检验,再造抢救流程等方法。对两组的候诊时间、滞留时间、120担架滞留时间,以及对患者满意度、医生及护士满意度调查进行统计评价。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平均缩短2.28min,患者滞留时间平均缩短4.86h,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采用抢救缓冲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缩短了二级患者的候诊及治疗时间,加速了科室和院内分流,提高了工作效率,患者满意度得到了提升;缓解了急诊拥堵现象,维持了抢救室良好的秩序,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李慧羚  李莹  柯键  江敏 《护理学杂志》2024,39(4):37-40+56
目的 探讨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急诊标准化急救流程的实施效果。方法 将急诊科就诊的疑似暴发性心肌炎患者80例,按照患者就诊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按常规急救流程实施救治及护理,观察组按照科室构建的暴发性心肌炎标准化急救流程实施救治及护理。结果 对照组31例、观察组40例完成研究。观察组急诊预检分诊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确诊患者急诊候诊时间及实施前后急诊科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实施标准化急救流程后急诊医护人员安全态度的安全氛围、管理感知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均P<0.05)。结论 暴发性心肌炎患者急诊标准化急救流程的建立与实施,有利于早期筛查识别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缩短急诊候诊时间及停留时间,可提高患者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对行腹股沟疝术后疼痛控制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研究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患者44例,其中无痛病房(研究组)22例,普通病房(对照组)22例.研究组采用无痛病房规范化的疼痛管理,对照组采用传统镇痛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下床活动时间、肠道通气时间、夜间睡眠时间、疼痛控制满意度、住院天数、住院费用间的差异.结果 术后疼痛评分:研究组术后3h、术后ld、术后2d的疼痛评分分别为(3.46±0.56)分、(2.72±0.21)分、(2.20±0.43)分,对照组术后3h、术后ld、术后2d的疼痛评分分别为(4.48±1.52)分、(3.55±0.40)分、(2.80±0.4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时间:研究组手术当日、术后ld、术后2d的睡眠时间分别为(5.23±0.98)h、(6.57 ±0.54)h、(7.50±0.54)h,对照组手术当日、术后ld、术后2d的睡眠时间分别为(4.35±1.28)h、(5.17±0.45)h、(6.72±0.61)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控制满意度为86.4%,高于对照组50.0%(P<0.05).研究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10.5±2.0)h、(16.8±2.1)h、(6.6±1.4)d,对照组首次下床时间、肛门通气时间、住院天数分别为(15.9±3.0)h、(22.6±3.3)h、(7.5±1.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住院总费用无差异,分别为(9 568.7±266.2)元和(9 815.9 ±251.4)元.结论 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能降低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加快肛门通气,提高患者住院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优化胸痛诊疗流程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入门至球囊扩张时间(D-to-B时间)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就诊时间分组,2015年3~12月就诊的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2016年1~8月就诊的72例患者设为优化组,对照组按常规胸痛诊疗流程处理,优化组按优化的胸痛诊疗流程处理。比较两组D-to-B时间及达标率。结果优化组D-to-B时间为(81.44±39.31)min,D-to-B时间达标率为69.44%;对照组分别为(162.50±81.27)min、20.6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将优化的胸痛诊疗流程用于管理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缩短D-to-B时间,减少心肌缺血时间,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方法 将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普外科2015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40例.A组为微创手术组,在超声引导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B组为传统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块均获得完整切除.A组患者手术时间(10.4±1.0) min,术中出血量(4.1±0.5)ml,切口长度(0.34±0.04) cm明显小于B组(P<0.05或P<0.01);并发症发生率少于B组(P<0.05);患者满意度(95%)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瘢痕小、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对比分析气压弹道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适合应用输尿管软镜的上尿路结石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对照组采用气压弹道式碎石术.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但观察组的总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个月,观察组的结石排净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两组严重出血、输尿管穿孔、感染性休克等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75.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软镜联合钬激光碎石治疗上尿路结石能提高碎石成功率,对于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常规直肠应用吲哚美辛栓剂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c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池州市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行ERCP治疗的166例临床患者资料,其中术前预防性使用吲哚美辛栓纳肛的病例94例,未使用吲哚美辛72例,比较两组ERCP术前、术后3 h、术后24 h血清淀粉酶水平及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术前血淀粉酶无统计学差异(78.0±6.9 vs 87.8±7.8,P0.05),但吲哚美辛组术后3 h血淀粉酶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175.6±67.7 vs438.6±77.4,P0.01),24 h血淀粉酶也低于对照组(227.8±37.3 vs 239.8±38.1,F=19.93,P0.01)。吲哚美辛纳肛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3.2%vs 5.6%,P0.01),吲哚美辛纳肛组ERCP术后胰腺炎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7.4%vs 12.5%,P0.01)。结论 ERCP术前使用吲哚美辛可以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可以作为常规预防手段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对输尿管上段结石治疗的疗效分析.方法 将2011年3月到2013年3月在本院泌尿外科治疗的6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患者,按随机数字分组法分为观察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及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各30例,通过对比两组患者手术中耗费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及随访3个月后结石的排净率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①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5598,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76.4 ±9.65)mL vs (128.3±10.32) mL],其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5.86 ±1.47)d vs(7.95±1.5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67% vs 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5.4546,P<0.05);③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的结石排净率(96.7% vs73.3%)及满意度(100% vs 8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输尿管上段结石采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疗效确切,具有创伤小、结石排净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能获得患者的满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高龄梗阻性结肠癌病人的临床效果以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5年8月诊治的高龄梗阻性结肠癌病人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记录两组预后情况。结果所有病人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情况,不过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肺部感染、吻合口瘘、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6.7%,对照组为23.3%,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前CD13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0%和81.7%,术后1个月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和20.0%,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CD133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白细胞介素(IL)-6和IL-10含量均明显少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血清IL-6和IL-10含量也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手术治疗高龄梗阻性结肠癌能减轻炎症反应,抑制CD133分子的表达,具有更好的微创性,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12月行低温体外循环下瓣膜置换术患者3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外科治疗与护理;2016年1~12月行相同手术的患者39例作为观察组,应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进行围手术期管理。结果观察组术后腹胀、切口感染、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时间、ICU观察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出院时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患者围手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从而提升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