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放松训练联合意志激励对焦虑睡眠障碍患者睡眠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焦虑睡眠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放松训练联合意志激励,观察6周.干预前及干预6周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的心理健康状况,睡眠状况自评量表评定两组的睡眠质量,多导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对加强监护病房脓毒症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创伤后成长的影响.方法 将加强监护病房的100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Roy适应模式护理干预,观察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定焦虑、抑郁情绪,匹兹堡睡...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相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的睡眠特征。方法将46例单相抑郁发作患者设为单相抑郁组,28例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设为双相抑郁组,同期选取本院健康职工20名设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测评并分析多导睡眠图。结果多导睡眠图描记观察指标中,3组睡眠总时间、睡眠期时间、慢波睡眠时间、入睡后觉醒时间、非快速眼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潜伏期、快速眼球运动时间、快速眼球运动周期数、N2睡眠比例、N3潜伏期、N3睡眠时间、N3睡眠比例、觉醒睡眠比例、微觉醒总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单相抑郁组慢波睡眠时间、N2睡眠比例、N3睡眠时间、N3睡眠比例与双相抑郁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O.05或0.01)。结论单相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常存在各种睡眠问题,与健康者比较多导睡眠图有特征性的改变。单相与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多导睡眠图相似,但单相抑郁发作患者的深睡眠更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均晨口服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观察8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疗效,副反应量表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及症状自评量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63.3%,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及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将82例广泛性焦虑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40例给予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42例单用药物治疗。分别于入组前及治疗9mo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干预9mo末,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及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较干预前均有极显著下降(P<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有显著升高(P<0.01),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再次复发率为20.0%,对照组为45.2%,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χ2=9.56,P<0.01)。结论心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症患者的复发具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6.
帕罗西汀与氯硝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与氯硝西泮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将63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32例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31例给予氯硝西泮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w.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第3,6w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与副反应,并进行比较.结果帕罗西汀与氯硝西泮对广泛性焦虑障碍均有明显疗效.两组组内治疗前与治疗第3,6w末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减分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间汉密顿焦虑量表减分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焦虑自评量表减分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治疗第6w末两组副反应量表评分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安全有效,患者耐受性好,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Neuman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心理压力、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7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分为研究组41例,对照组3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理疏导和睡眠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Neuman理论的心理危机干预,观察住院全程.干预前后比较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及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的作用。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探讨两组干预前后相关性睡眠障碍指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并对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入睡时间、睡眠时间、觉醒次数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项指标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7d的SAS与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相关性睡眠障碍与心理、环境因素及患者自身疾病的病痛相关,给予老年脑卒中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有助于降低患者抑郁和焦虑程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IKAP模式护理干预对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病耻感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97例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IKAP模式护理干预,观察3个月。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影响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 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社会影响量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Epworth嗜睡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IKAP模式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卒中后抑郁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病耻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前瞻性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2年9月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其干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接受前瞻性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评分以及褪黑素水平变化。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以及褪黑素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各维度及总分、焦虑自评量表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褪黑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监护室清醒患者开展前瞻性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同时还有助于提高其褪黑素水平,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张新枝 《护理研究》2017,(6):2171-217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将115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稳定72h及出院前1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以及出院前1d的睡眠状况。[结果]出院前1d观察组病人PSQI评分为7.20分±1.85分,低于对照组(10.87分±1.63分),SRSS评分(20.54分±5.79分)低于对照组(30.28分±6.33分),且出院前1d观察组病人入睡时间缩短、觉醒次数减少、夜间持续睡眠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低频率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9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低频组、高频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均常规口服帕罗西汀治疗,在此基础上低频组重复经颅磁刺激频率为1 Hz、高频组重复经颅磁刺激频率为10 Hz,对照组患者置于相同的环境,线圈不通电,既无电流脉冲,只施予同样次数的声音刺激,观察4周.治疗前后采月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焦虑症状改善状况.结果治疗前3组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汉密顿焦虑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第1周末高频组、低频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减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减分率3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末高频组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减分率显著高于低频组及对照组(P<0.05或0.01);治疗第4周末高频组、低频组汉密顿焦虑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减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低频及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疗效显著,高频治疗起效更快,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单用抗抑郁剂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首次入院广泛性焦虑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8例首次入院广泛性焦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各49例,常规组行安全护理、日常生活护理、饮食护理等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特殊护理、睡眠护理等特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4周后干预组患者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睡眠质量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首次入院广泛性焦虑患者实施特殊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予以重复经颅磁刺激,同时口服复合维生素片治疗,对照组口服丁螺环酮治疗,同时予以经颅磁假刺激,观察4周。于治疗前后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临床疗效,随时记录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各时点两组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同期两组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疗效显著,与丁螺环酮相当,治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综合护理干预在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的应用,了解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的治疗方法相同.对照组予以精神科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的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2、4、6 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以评定疗效;治疗6周后,用HAMA减分率评定总体疗效.结果 治疗第2、4、6周末,两组患者的SA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第4、6周末,两组患者的HAMA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6周末,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对广泛性焦虑障碍患者有良好的疗效,有利于减缓或消除患者的焦虑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脑卒中伴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干预,包括行为干预、支持性心理治疗、放松训练及生物反馈治疗等.对每例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3周后分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预前两组HAMA和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3周后观察组HAMA和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焦虑与抑郁障碍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急性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心理干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治疗对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脑血管病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结合心理治疗,并通过多导睡眠图来评估睡眠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多导睡眠图各睡眠参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睡眠障碍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贾荣  佟靓  马莉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0,16(3):199-200,203
目的评价认知行为治疗对睡眠障碍的I艋床疗效。方法将60例睡眠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口服酒石酸唑吡坦治疗,观察4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周、2周、4周末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疗效评定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汉密顿焦虑量表、临床总体疗效评定量表评分均呈持续性下降(P〈0.05或0.01);同期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研究组治疗第4周末汉密顿焦虑量表总分较对照组下降显著;随着治疗时问的延续临床痊愈率、总有效率均呈持续性升高,治疗4周末研究组总有效率为76.67%,对照组为70.00%,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认知行为治疗与酒石酸唑吡坦治疗睡眠障碍疗效均显著,但认知行为治疗的远期疗效更为显著,优于酒石酸唑吡坦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联合针灸在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中的治疗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13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6例)和观察组(66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联合针灸治疗,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睡眠质量进行评佑,采用汉密顿焦虑测定量表(HAMA)和汉密顿抑郁测定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焦虑、押郁情况进行评佑;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睡眠质量。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睡眠质量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分数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睡眠效率、日间功能、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针灸治疗有助于改善心脾两虚型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消除患者内心不良情绪,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2):4368-4369
入选我院2013年3月~2014年2月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进行综合干预护理,对照组进行基础护理,两组均护理1个月,比较两组的护理前后的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情况;应用多导睡眠图(PSG)评估两组的睡眠质量情况。两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情况均有改善,但研究组护理后的SDS、SAS评分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多导睡眠图(PSG)各项评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支气管炎病人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负性情绪,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