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胸腔闭式引流加负压吸引常用于气胸引流或胸腔手术后肺膨胀不佳的治疗~([1])。医疗机构广泛使用的传统负压吸引装置是依据流体静力学原理设计,一般采用双或三胸瓶,连接方法繁琐。本研究探讨基于伯努利原理原理设计的负压吸引装置在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4—2016年本科自发性气胸非手术  相似文献   

2.
正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是胸外科部分疾病的常规治疗方法之一。置管位置视患者的病情而定,如气胸一般在前胸壁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置入,积液或积血一般在腋中线与腋后线间第6或第7肋间隙置入~([1])。首先胸腔闭式引流瓶需要低于置入位置一定高度才可以正常引流,当患者提着引流瓶行走时,很难对高度进行控制;其次部分患者因置入胸腔闭式引流管,自感下床不便,因此会减少活动,从而延长了拔管时间,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此外部分家属在协助患者提胸腔闭式引流瓶时与患者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5年10月呼吸内科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248例为研究对象,以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前(2014年7月-2015年2月)为对照组(124例),实施后(2015年3-10月)为观察组(124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以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护理常规为基础,建立包括胸腔闭式引流患者健康宣教、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引流袋摆放位置和胸腔闭式引流管道完全密闭四个方面的护理质量标准和细则,运用这4项护理质量指标对呼吸内科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患者进行管理。结果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实施后,胸腔闭式引流患者的健康宣教知晓率、胸腔闭式引流管固定合格率、引流袋摆放位置正确率、胸腔闭式引流管道完全密闭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P0.01)。结论胸腔闭式引流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改善了胸腔闭式引流护理的管理方法,提高了患者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胸腔积液常见于结核性胸膜炎、肺或胸膜恶性肿瘤、心力衰竭、低蛋白等疾病,传统的粗管置入胸腔积液闭式引流方式需切开皮肤,钝性分离皮下各层组织,局部损伤大,且容易产生气胸、皮下气肿、出血、感染等并发症[1-2]。近年来有报道[3]胸腔积液闭式引流效果与引流管的粗细无直接关系。本院2011年7月—2013年6月使用中心静脉导管置入胸腔进行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38例,采取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相应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中心静脉导管与粗硅胶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我科收治的58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9)和对照组(n=29),研究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采用粗硅胶引流管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相比,从总引流胸水量和引流时间上分析引流效果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引流后管周疼痛并发症上,研究组发生率为31.03%,而对照组发生率为89.66%,研究组疼痛发生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痛苦小、操作简单、引流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胸腔引流管的基础上设计研发一种带有旋转开关的新型胸腔引流装置。该装置能实现精准定位导管位置、有效简化导管脱落后的应急处置的难度,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新型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深静脉导管留置行胸腔闭式引流在胸腔积液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及有关护理要点。方法以30例不同病因的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深静脉导管留置行胸腔闭式引流,并对整个的护理过程进行总结。结果所有患者均一次置管成功,在精心仔细的护理后,经4~14d置管胸液引流彻底,病情得到缓解。结论深静脉导管留置行胸腔闭式引流与常规胸穿放液或使用水封瓶胸腔闭式引流相比是一种安全、可靠、损伤小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术斤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保持引流管固定通畅,防止感染,是保证置管引流成功,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胸腔闭式引流是指将特殊的硅胶管或外科胸腔引流管插入胸腔,将胸腔内聚积的气体、脓液、渗液或血液持续排出,达到促进肺膨胀、重建胸腔负压的目的,从而治疗气胸、脓胸或血胸,是临床上快速排除胸腔积液的有效手段[1]。目前中心静脉导管在临床上已广泛用于胸腔闭式引流,由于创伤小,易被患者接受,但存在导管较细与引流袋(瓶)连接管及引流管较粗的矛盾。引流管的常规固定采用3M透明敷贴,其具有超薄、透明、透气、无菌屏障的特点[2-3]。但在临床实际应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中心静脉导管在老年患者胸腔闭式引流中的应用效果及优点、护理要求,主要包括使用胸腔闭式引流管材料的选用、穿刺技术要求、穿刺部位观察、较传统引流方法的优点。认为中心静脉导管在老年患者胸腔闭式引流术中应用方便、安全,成功率高,感染率低,既可以减轻因反复穿刺给患者造成的痛苦,降低风险,又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群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与传统胸腔引管引流的比较,观察小口径导管在继发性气胸引流中的疗效.方法:将继发性气胸患者2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n=126)和对照组(n=112),分别应用小口径导管行微创胸腔置管引流和应用传统胸腔置管引流,比较两组引流失败率、置管时间和并发症.结果:两组引流失败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均<0.05).结论:小口径导管胸引管可作为继发性气胸引流的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引流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气胸治疗多采用胸腔闭式引流术排气治疗气胸,以往我们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多采用传统普通引流管作引流,引流管管径较粗、质地硬,需作手术切口置管,患者翻身、咳嗽或深呼吸时疼痛加剧,伤口愈合时间长、较易感染.自2006年以来,我科改用深静脉留置管作胸腔闭式引流的新方法,并与传统的普通管作比较,取得显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开放性气胸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对我院2例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发生开放性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2例均因气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术后3 d内气胸症状控制良好,肺已逐渐膨胀。但2例分别于第4天和第3天引流气体再次增多,复查X线胸片肺压缩50%以上。结果经检查,例1引流瓶接口处导管破裂,例2导管与引流瓶瓶盖下方接口处部分脱落,形成开放性气胸。更换引流管及引流瓶后均气胸治愈。结论在使用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前及使用过程中应反复检查有无导管破损及接口脱落,以免形成开放性气胸。  相似文献   

13.
缠绕固定法预防胸腔引流管非计划性拔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学英 《护理学报》2008,15(8):91-91
胸腔闭式引流是临床胸心外科极为重要的治疗措施。通过胸腔闭式引流可以引流胸腔内积气、积血、积液;重建负压,保持纵隔的正常位置;促进肺膨胀。临床上为了固定导管,采用了很多方法,如胸内缝合、胸外敷贴固定等。但是,在术后搬动患者过程中,或患者术后躁动及睡眠时,非计划性拔管仍时有发生。2007年5月-2008年4月,本科室采用缠绕固定法加强固定胸腔引流管,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单腔深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48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单腔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单腔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48例(细管组),并与传统胸导管闭式引流45例(粗管组)在基本临床资料、疗效、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细管组气胸的总治愈率为91,7%,与粗管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单腔深静脉导管闭式引流法可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缩短肺复张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P〈0.05)。结论:应用单腔深静脉导管行胸腔闲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操作安全、简便.疗效满意.值得临床医师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预防胸腔闭式引流管意外脱落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患者130例。2012年1月~12月的58例患者纳入常规组,将2013年1月~12月的72例患者纳入PDCA组,2组均行常规护理。仅PDCA组采用PDCA法,包括建立预期目标、分析出现问题、对护士强化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要点与意外脱管培训和提出持续改进的对策与措施。比较两组胸腔闭式引流管脱管的例数与率。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胸腔闭式引流管意外脱管率从13.79%下降到4.16%。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降低胸腔闭式引流管意外脱管的风险、增强患者的导管安全和提升病区重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引流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与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治疗胸腔积液病人的疗效,为推广腹腔引流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提供依据。方法以2014年3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171例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3例,采用一次性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观察组88例,采用腹腔引流导管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引流时间、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显效率(85.2%)和总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4.7%,89.2%),而且皮下气肿数(0例)和堵管数(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3例,6例),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它观察指标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引流导管作胸腔闭式引流术在治疗胸腔积液方面临床疗效优于中心静脉导管,而且具有堵管率低、皮下气肿发生率低等优势。  相似文献   

17.
韦干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6):3619-3620
目的观察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4例中、大量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7例。观察组给予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给予常规胸腔穿刺引流,比较两组患者胸腔积液控制情况,并发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气胸、胸膜反应、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腔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置入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正临床上常见的胸腔积液、腹水症状需要进行引流,以减少并发症。传统的方法是进行胸腹腔穿刺抽液。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进行胸腹水引流。其优点是创伤小、疼痛轻,对胸膜刺激小、安全性高~([1]),且引流系统密闭,留置时间长、能反复抽液及引流,减少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同时降低感染率、减少工作量与患者住院费用~([2])。但是在引流中,引流袋接口口径大于中心静脉导管接口,难以连接。过去常采用灭菌  相似文献   

19.
总结了78例使用中心静脉导管代替传统硅胶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张力性气胸患者的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紧急排气的护理、胸腔闭式引流的护理、肺功能锻炼及拔管护理。认为使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具有安全、简便、并发症少的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心静脉导管穿刺接引流袋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具有微创、痛苦少等优点,临床已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临床使用中遇到如下难题:首先,中心静脉导管末端接头为中空圆柱形硬接头,与目前使用的引流袋的引流管半圆锥形硬接口不配套,容易脱开,目前用胶布缠绕既不美观也不安全,容易引起感染或二次污染,增加患者费用,给临床操作带来不便;第二,引流管缺少管道疏通结构,无法挤压容易堵管;第三,引流管路没有速度调节器无法控制引流速度。为此,笔者设计了一种可与中心静脉导管一体式连接的引流装置,经临床应用,医生、护士及患者满意度均提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