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信息支持方式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出院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患者138例,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按常规随访,观察组患者出院时指导其加入支架微信管理平台,短信平台定期向其或其家属发送微信支持信息,提醒按时服药、疾病相关知识和随访时间等内容,并通过互动交流助其解决实际问题。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3、6个月和1年后的服药依从性优良率。结果出院1个月时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6个月和1年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对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出院患者采用微信平台支持的方式,能及时提醒患者按时服药、注意休息、适当运动、疾病相关知识和定期随访时间等事宜,对提高患者院外遵医服药依从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信平台在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是否自愿加入本科微信平台将88例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56例。对照组患者出院时接受常规的出院指导和康复指导;观察组由专职护士通过微信平台定期发送相关医学知识做实时随访和康复指导,并及时解答患者的相关疑惑。分别在患者出院后1个月、6个月、12个月时随访评价生活质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1个月内在生活质量评价,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饮食依从性等指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院后6个月、12个月,两组上述观察指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微信平台应用于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随访过程,能提高患者随访效果。  相似文献   

3.
周彬 《当代护士》2017,(8):110-112
目的探讨微信延续护理对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自2016年1~6月的120例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后实施常规的出院指导,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科室微信群,由护理人员通过微信平台发送相关医学知识,并解答患者的疑惑,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6个月时的生活质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数、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生活质量、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率、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等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定期复诊依从性、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心血管危险因素发生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群随访冠心病搭桥术后患者,提高了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心血管的危险因素,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微信群同伴教育对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焦虑情绪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科收治的84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患者借助微信群进行同伴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焦虑状况及出院后1个月的焦虑状况和服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焦虑状况轻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微信群进行甲状腺术后患者同伴教育,有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其服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信干预对抑郁症出院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84例心身医学科抑郁症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出院后采用微信平台对病人服药进行6个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在出院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服药依从性,出院后6个月社会支持水平。[结果]观察组病人出院6个月后服药依从性与社会支持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56,-3.655,P0.01)。[结论]微信干预可提高出院抑郁症病人服药依从性及社会支持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模式对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应用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68例房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出院时间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微信的互动式延续护理。分别于出院后3个月、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使用华法林的服药依从性,INR监测依从性,出院6个月后患者满意度和健康知识知晓率, 脑卒中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房颤患者出院后6个月使用华法林的服药依从性、INR监测依从性分别为(100%)、(100%),对照组为(82.3%)、(7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健康知识知晓率(93.74%)、患者满意度(94.62%)显著高于对照组(82.41%)、(89.03%);脑卒中发生率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方案,能提高房颤患者使用华法林的服药和监测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对于改善预后、减轻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和家庭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在冠心病PCI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204例冠心病PCI术后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出院宣教及出院后电话随访。干预组基于微信平台针对疾病认知、术后康复指导、家庭保健3大主题进行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后3个月服药依从性与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出院3个月后,干预组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比同期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有效提高PCI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APP及微信公众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出院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6年9月—2017年3月在我院心内科行PCI治疗的94例冠心病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给予移动App及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性护理;两组病人均在PCI出院6个月时进行复查,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和出院后6个月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及健康状况。[结果]出院当天两组病人的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服药依从性、健康状况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移动APP及微信公众平台延续性护理可改善PCI出院病人的健康状况,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公众平台的建立对于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疼痛强度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住院的8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在院期间均接受常规指导,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出院后,由研究者指定护师定期通过微信平台向患者推送疼痛管理知识及个性化指导信息。干预3个月后,应用数字评分法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的癌痛情况及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后,两组的疼痛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疼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5.09±1.68)h vs.(6.92±0.8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09,P0.05);干预组的依从性得分及依从性好的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教育能提高癌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9月在我院首次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的患者80例为观察组,运用微信平台对其进行术后延续护理6个月;纳入既往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已经出院的、基础资料相近的80例患者为对照组,仅电话、门诊随访6个月。运用Morisky-Green表评价服药依从性,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差异。结果6个月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Morisky-Green评分更高,服药依从性好的比例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存分析显示,观察组的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快捷、高效,能显著提高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护技一体化微信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6月因ACS住院并行PCI术的患者,对符合标准的793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6例)和对照组(36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出院指导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医护技患微信群,医护技通过微信访视和家庭访视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干预1年后对2组患者的危险因素控制、服药依从性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的危险因素控制率,包括高血压控制率、高LDL-C血症控制率和糖尿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服药依从性比较,除阿司匹林肠溶片的服用依从性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他药物的服用依从性比较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护技一体化微信干预能有效提高ACS行PCI术后出院患者的服药、治疗依从性和危险因素控制率,能有效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运用微信对稽留流产出院患者行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将60例稽留流产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健康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利用微信进行延续护理。于出院后1个月进行两组患者宫腔感染发生率、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宫腔感染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Zung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运用微信对稽留流产出院患者行延续护理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沈洁 《当代护士》2014,(11):137-138
目的:探讨家属接受健康教育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并对所有患者家属进行出院后的电话随访,比较出院1个月及6个月时2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结果出院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时,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短期内服药依从性,降低患者近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即时性与延时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同期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干预6个月,随访12个月。记录两组生活质量量表得分、服药率、复发率;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出院6个月、出院12个月生活质量及预后的即时性与延时性。结果 生活质量量表中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得分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出时间与组别均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观察组患者出院6个月生活质量(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得分显著低于出院12个月,对照组患者出院6个月和出院12个月生活质量(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出院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病情复发显著优于对照组。出院12个月,两组患者在服药依从性与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管理可以即时地提高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服药依从性、降低复发率,即时性效果较好,但不具有延时性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对脑卒中出院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102例脑卒中出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出院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出院以微信平台为基础开展延续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出院时及出院干预后Barthel指数、并发症情况、患者出院6个月后依从性、患者生活质量(SF-36)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出院后Barthel指数评分及SF-36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患者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开展延续护理干预可帮助脑卒中出院患者恢复独立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出院准备计划对帕金森病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12月入院的帕金森病患者为对照组,2017年1月至12月入院的帕金森病患者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管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的用药护理则在入院后进行出院准备计划。观察两组患者对帕金森病用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患者的用药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对帕金森病用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入院24 h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时及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比较:住院期间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出院准备计划利于患者掌握帕金森病用药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信在鼻内镜术后患者延伸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已出院的鼻内镜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电话随访,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信进行随访工作,1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复诊依从性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复诊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信对患者进行延伸护理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复诊依从性,从而提高手术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王缘  顾巧华  王锦  刘艺 《当代护士》2018,(3):130-132
目的研究微信健康教育对中青年炎症性肠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中青年炎症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出院时给予常规教育及离院后的微信健康教育,对照组只在出院时给予常规健康教育;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的患者自我效能、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信健康教育有利于中青年炎症性肠病患者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高服药依从性,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运用微信平台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12月在某医院住院的87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3例。观察组在常规出院健康宣教的基础上由微信延续护理小组成员利用微信平台对出院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出院健康宣教。结果观察组患者6个月复查时,服药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生活质量及哮喘控制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延续护理中运用微信平台,可提高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依从性,提高哮喘控制效果及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分化型甲状腺癌~(131)I治疗患者在延续护理中应用网络信息平台的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将1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1例,干预过程脱落3例,实际纳入对照组58例、观察组59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电话回访进行为期1个月的延续护理,观察组出院后借助网络信息平台实施为期1个月的延续护理。评价入组时及出院1个月两组患者的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及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调查表得分,同时回院复查时评估复查时间的准确性及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药物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出院1个月合理用药自我效能量表及健康知识得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出院1月复查时间准确及服药依从性优良例数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网络信息平台的延续护理能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行~(131)I治疗出院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