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人文关怀教学方法.方法 选取120名实习护生为对象,从带教老师的人文培训、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关怀及人文关怀教学实践方面进行为期3周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结果 教学后,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及住院患者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教学前(均P<0.01).结论 人文关怀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运用知信行模式对护生进行护理人文关怀教学的效果。方法从知识、信念与行为三方面对136名护生进行为期4周的护理人文关怀教学,比较培训前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患者对护士人文关怀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评分及住院患者对护生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1)。结论知信行模式对护生进行人文关怀护理教学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护理能力和患者对护生的人文关怀护理满意度,增加护生的工作成就感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叙事教育对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方法对345名实习护生进行叙事教育,包括欣赏文学作品、音乐、人文励志电影,书写反思日记,分享人文关怀故事等。分别于临床实习前、后对其人文关怀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显著提高(均P0.05)。结论采用多种方式的叙事教育能够提高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实习护生护理关怀行为实施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使用美国学者Wolf关怀行为量表修改版,对在江苏省某三甲医院实习的150名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护理关怀行为得分为(80.98±8.92)分。护生的护理关怀行为主要体现在对患者信息保密(3.76±0.49)、懂得注射和滴注(3.69±0.54)、倾听主诉(3.71±0.50)、对患者表示关心(3.63±0.52)、按时治疗和给药(3.61±0.64)方面;但帮助患者成长(2.91±0.77)、让患者参与护理计划制定(2.88±0.91)得分最低。影响实习护生实施护理关怀行为的因素为护理关怀课程的学习及学历(P<0.05,P<0.01)。结论实习护生护理关怀行为得分呈中等偏上水平,并主要侧重于治疗性关怀,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尚欠缺。护理教育者应探讨合适的教学方法,开设护理关怀课程并付诸实践,不断提高护生护理关怀意识和行动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现状,探讨其与利他行为的相关性,为提升本科护生人文关怀意识和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大学生利他行为问卷对安徽省2所护理院校已完成临床实习的437名全日制本科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186.78±15.58)分,处于低水平;利他行为得分(113.66±11.09)分。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利他行为及其各因子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及利他行为各因子对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有正向预测作用(P0.05,P0.01)。结论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有待提高,利他行为可显著影响本科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护理管理者和教育者可通过培养本科护生利他行为意识促进其人文关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提高泌尿外科临床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方法 将本科护生106人按进入泌尿外科实习时间分为对照组52人和观察组54人.对照组按实习计划进行常规专科护理与人文关怀临床带教,观察组对人文关怀教学内容进行专项设计,包括激发兴趣、角色扮演、角色体验、深入交流、反馈讨论、调整优化6种形式,并融入4周专科临床教学中.结果 实习结束时观察组护生专科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教学模式认可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将人文关怀内容融入专科临床教学中,可有效提高护生实习成绩和人文关怀能力,教学模式获得护生认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及专业承诺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和护理专业承诺量表对606名本科护生进行横断面问卷调查。结果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为186.24±20.69,专业承诺总分为80.80±15.47,人文关怀能力与专业承诺呈正相关(P0.01)。结论本科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水平偏低,专业承诺水平中等偏上;人文关怀能力与专业承诺呈正相关。提高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可强化其专业承诺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合作医院人文关怀护理推进策略及效果.方法 选派护理专家至合作医院进行驻点指导,建立人文关怀护理组织架构,制定人文关怀护理标准和制度,强化护理管理和服务理念,实施人文关怀培训、试点病房人文关怀护理,督导推进人文关怀护理规范化,全面推进合作医院人文关怀护理.结果 合作医院建立首批人文关怀试点病房12个,实施后护士关怀能力显著高于实施前(P<0.01),患者对关怀护理满意度及护士工作满意度逐步提升.结论 人文关怀护理推进策略在合作医院的推进,促进了护士对患者的关怀、护理管理者对护士的关怀,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护士的关怀能力和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吴明  郭瑛 《护理学杂志》2016,(15):62-64
目的探讨基于关怀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对提高护生关怀品质的效果。方法构建基于关怀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并在76名高职护生《护理人际沟通》教学中实施。结果教学后护生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和护理人文关怀能力及关怀感知2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教学前(P0.05,P0.01);94.7%的护生认为课程学习有助于对关怀重要性的认识,96.0%的护生认为提高了关怀能力,100%护生认为有助于今后的实习和工作,93.4%的护生认为教学内容安排妥当,90.8%的护生认为教学方法合适,94.7%的护生认为课程考核形式恰当。结论基于关怀理念的课程教学模式有助于护生对关怀重要性的认识,有效提高了护生的关怀品质,得到了护生的广泛认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本科男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方法将男女护生各80名分为男护生组和女护生组,女护生组按常规授课,男护生组在此基础上开设护理人文选修课、相关课程增加专项学时等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采用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评价效果。结果培训后男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显著提升(均P0.01);培训前显著低于女护生组(均P0.01),培训后与女护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男护生实施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可有效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通过养老服务中心创客实验室将人文关怀融入高职老年护理学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级高职老年护理方向2个班100名护生按班级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并融入人文关怀教育;试验组应用养老服务中心创客实验室融入人文关怀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和操作成绩,并采用"关怀能力量表"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试验组操作和理论成绩得分、关怀能力各维度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应用养老服务中心创客实验室,将人文关怀融入高职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可提高学生人文关怀能力以及理论和操作成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临床路径实训对大专护理专业学生人文关怀品质的影响,寻找适合大专护生人文关怀品质培养的内科护理实训方法。方法将2014级护理大专两个班随机分组,一个班为对照组(n=40),一个班为观察组(n=43),在《内科护理学》实训过程中,对照组采用以病例讨论为主的实训方法,观察组采用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临床路径实训方法;实训前后对两组护生均使用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问卷进行测评。结果实训后,观察组人文关怀品质总分和理念、能力、知识、感知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基于人文关怀的护理临床路径实训方法可以提升大专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可作为《内科护理学》实训教学中培养护生人文关怀品质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ICARE理念下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效果。方法采取抽签法,将2017级护理本科班164人作为对照组,166人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在教学中融入ICARE理念。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及职业精神态度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学生在人文关怀能力及职业精神态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在护理专业课教学中融入ICARE理念,不仅能加强护理本科生的人文关怀能力,还能显著提升护生的职业精神态度,是课程思政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于儿科护士需求分析的人文关怀分层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访谈法了解不同层级儿科护士的人文关怀培训需求,根据培训需求对142名儿科护士实施人文关怀分层培训6个月,比较培训前及培训后各层级儿科护士关怀能力和培训满意度。结果培训后不同层级儿科护士关怀能力及对人文关怀培训满意度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P<0.01)。结论采用基于需求的人文关怀分层培训有利于提高各层级儿科护士的人文关怀能力,提高培训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我国护理人文执业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方法分层整群抽取我国六大经济协作区各1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035名护理人员,采用修订的护理人文执业能力测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我国护理人员的护理人文执业能力平均得分为(113.41±12.17)分,标准分为78.21分,各维度标准得分由高到底依次为伦理与法律运用能力80.03分、关怀实践能力78.83分、护理审美能力78.30分、心理调适能力78.25分、护理沟通能力77.17分。不同学历、民族、职称、工龄、家人及同事关心程度的护士其护理人文执业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我国护理人员的人文执业能力偏低,护理管理者应重视医院人文环境的营造和护理人员支持系统的建设,以提高护士人文执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提高儿科血液病区护士人文关怀能力。方法对儿科血液病区护士进行人文关怀知识培训、完善病区关怀护理制度及流程、营造关怀氛围及切实关怀护士等。连续实施1年后评价效果。结果实施后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对儿科血液病区护士进行人文关怀能力的培训及实践,可提高其人文关怀素质与能力,从而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男护士对护理人文关怀的理解与感悟,为男护士人文关怀培训提供参考。方法选取6个省市12所医院的14名临床男护士,采用半结构式深入访谈法,了解其对护理人文关怀的认知,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男护士对人文关怀的认识包括护理人文关怀定义模糊、满足患者生理需求、满足患者心理需求、家属需要被关怀、关怀的障碍、与女性具有不同的关怀特征、关怀需要针对性培训。结论男护士表达人文关怀与女护士不同,护理教育者应鼓励男护生表达多元化的关怀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