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的分级护理对老年肺癌患者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228例行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113例,干预组1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评估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风险等级,根据风险等级实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联合术前功能锻炼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22-11—2023-02手术治疗的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对照组38例进行常规术前准备和术后康复指导,观察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联合术前功能锻炼。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术后住院期间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等级、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76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感染。术后住院期间存在静脉血栓栓塞风险患者经过预防性抗凝治疗后未出现静脉血栓及肺栓塞。观察组术后第1天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期间静脉血栓风险等级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要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静脉血栓栓塞风险评估联合术前功能锻炼能够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风险等级,同时减轻术后早期疼痛,有利于快速康复。  相似文献   

3.
屈晓玲  王颖  杨婷 《护理学杂志》2021,36(18):10-13
目的 降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方法 根据住院时间将膀胱癌拟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分为两组,2019年6~11月收治的168例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措施;2020年6~11月收治的172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分级预防方案,即成立医护联合防治小组,将Caprini评估量表嵌入信息系统形成预警系统,根据风险分级实施分级预防.比较两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术后第3天D二聚体浓度、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术后第3天D-二聚体检测值、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分级预防可显著降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并发症状性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临床特征、发生原因,探讨其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0月山西大医院血管外科行下肢静脉曲张手术后发生症状性VTE的13例患者临床资料,并选取未发生血栓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生活方式、病变肢体及手术方式等方面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rini评分(OR=8.224,95%CI=1.016~66.581)以及手术时间(OR=1.021,95%CI=1.004~1.038)可能是静脉曲张术后并发VTE的危险因素。结论 Caprini评分高以及手术时间长是静脉曲张术后并发VTE的危险因素,临床中对存在这两项危险因素的患者应予以术后预防性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5.
对国内外常用的围手术期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评估工具的评价指标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Rogers风险评估模型、Autar血栓风险评估量表、Greenfield风险评估工具及Padua风险评估模型。提出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中,风险评估是重要的辅助措施,也是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和预警的第一步。国内学者应结合我国人种、体质、遗传基因、疾病类型等特点开发符合国情的风险评估工具,以降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王岚  沈文军 《护理学杂志》2020,35(14):13-15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2017年收治的685例胸腔镜下肺癌切除术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将2018年收治的76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通过Caprini风险评估、分级,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术后血液指标、胸管引流量及留置时间、血栓栓塞事件、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术后7d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观察组术后胸管引流量、胸管留置时间、下肢静脉血栓及肺血栓栓塞发生率、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够降低胸腔镜肺癌切除术患者的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病特点,探讨多学科血栓防治模式对于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防治效果。方法观察组纳入自2018-06—2019-09完成的122例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采取多学科血栓防治模式预防血栓形成。对照组纳入自2016-10—2018-05完成的150例老年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常规抗凝药物及物理措施预防血栓形成。结果观察组术后第6周累计发生8例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中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6例,中心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1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轻症肺栓塞。对照组术后第6周累计发生32例静脉血栓栓塞症,其中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25例,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5例,中心型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9例并发轻症肺栓塞,1例中并发肺栓塞而死亡。观察组术后第6天、出院当天、术后第6周累计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单髁置换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类型主要表现为周围型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围手术期及院外多学科血栓防治模式是一种可靠、有效、安全的静脉血栓栓塞症预防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腰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静脉血栓分级预防的必要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2011年4月—2013年11月由同一组术者施行腰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术并获得随访的157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防方法分为物理预防组和分级预防组。物理预防组共71例,术后常规给予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血栓;分级预防组共86例,采用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对术前危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静脉血栓栓塞(VTE)风险等级给予分级预防,观察并比较2组术后VTE的发生率。结果物理预防组患者的术后引流量为(176.25±80.21)m L,分级预防组为(209.15±101.70)m L,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物理预防组术后VTE的发生率为8.5%(6/71),分级预防组为1.2%(1/86),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的腰椎椎管减压内固定术术后静脉血栓分级预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预防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康复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本院收治的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康复模式在本院开始推行时间(2022年2月12日)为分界线,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2月11日就诊的56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2年2月12日至2023年3月31日就诊的56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7d后,比较两组患者对于预防VTE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7 d后的血栓风险(Caprini风险评估量表)差异;统计两组患者在干预1月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结果 干预7 d后,观察组对预防VTE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Caprini评分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1月内,观察组VT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创伤性肝破裂出血患者,采用康复模式能够有效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值得临床重视,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0.
综述Caprini风险评估模型在静脉血栓栓塞症护理中的研究进展。建议静脉血栓栓塞症诊疗模式逐渐向医护共同决策的分级护理模式转变,健全信息化风险预警系统,提升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复发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80 例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随机分组法分组,对照组(n=40)行点状剥脱手术治疗,研究组(n=40)行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术后随访 1 个月,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对复发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长, 出血量,手术切口的数量,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复发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超声引导下泡沫硬化剂治疗,预后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aprini和IMPROVE评分指导下的分级护理预防腹部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于滨州市沾化区人民医院以及济南市中医医院接受腹部手术的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54例),根据Caprini血栓风险评估表和IMPROVE出血风险评估表评估患者术后血栓风险等级和出血风险,观察组采取Caprini和IMPROVE评分指导下的分级护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病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5%vs.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prini评分是患者术后DVT发病的影响因素。结论:Caprini和IMPROVE评分指导下的分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接受腹部手术治疗患者术后DVT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波手术联合益气通脉法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周口市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102例住院患者,共116条下肢静脉曲张患肢.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7例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微波手术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益气通脉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以Caprini风险评分系统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进行风险评估,探讨股骨转子间骨折围手术期的抗凝策略. 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间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或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2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Caprini风险评分系统评分进行分组:高危组和极高危组,记录每组中分别于术前12 h开始及术后12 h开始使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的患者术中出血量、48 h切口引流量、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及术后双下肢DVT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①Caprini评分高危组中,与术前12 h开始使用LMWH比较,术后12 h开始使用患者术后DVT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中出血、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aprini评分极高危组中,与术前12 h开始使用LMWH比较,术后12 h开始使用患者术后DVT发生率升高,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48 h引流量及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Caprini评分高危患者围手术期抗凝可采用术后12 h开始皮下注射LMWH,而Caprini评分极高危患者可予术前12 h开始皮下注射LMWH.术前可以参考Caprini风险评估来决定围手术期抗凝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比较采用和不采用术后早期分层预防(EHP)手术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发生率及血栓特点,探讨脊柱术后行EH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未行EHP组,n=607)、2015年3月—2016年3月(EHP组,n=714)2个时间段由同一组术者施行脊柱手术的1 3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EHP组依据Caprini血栓风险因素评估表进行评分,并以其提供的VTE预防方案进行分层预防。预防措施为物理预防联合药物预防。于术前、术后下床当天(无法下床者于术后7~14 d)行下肢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评价有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同时监测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液颜色,是否有切口血肿、渗血,是否发生硬膜外出血致神经损伤症状,是否发生低分子肝素致血小板减少等。结果未行EHP组607例患者术后VTE发生率为4.61%(28/607),其中1例发生急性肺栓塞者死亡;术后发生切口渗血3例,未出现切口周围血肿及硬膜外血肿。EHP组714例患者术后VTE发生率为2.24%(16/713),未发生急性肺栓塞;发生切口渗血8例、切口周围血肿2例,未出现硬膜外血肿及低分子肝素致血小板减少。两组患者VTE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手术术后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甚至发生肺栓塞的风险,EHP可降低VT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造影检查在下肢静脉曲张中应用的临床意义,并分析阻塞性下肢静脉曲张可能相关的预测因素.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因下肢静脉曲张于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74例患者(111条患肢)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肢行下肢静脉造影检查,采用病例报告表形式记录患者相关信息,根据有无深静脉阻塞表现分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分析我国成年人腹股沟疝治疗现状和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相关事件。方法 对2017-01-01-2017-12-31中国大陆58家大型医院中因腹股沟疝住院的所有病人进行回顾性调查,以Caprini评分对全部病人进行分层分析和数据统计,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58家医院共收治腹股沟疝住院病人14322例,经数据校对和数据清洗后,13886例(97.0%)对象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腹腔镜手术占51.2%,开放手术占48.8%。共观察到16例VTE事件,占全部病人0.1%(95%CI 0.11~0.13)。其中Caprini评分高危组和中危组VTE发生率分别为0.2%(95%CI 0.18~0.20)和0.02%(95%CI 0.01~0.03),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00),低危组没有发现VTE事件。全部病人中,仅3250例(23.4%)在诊治过程中进行了Caprini风险评估,仅13.2%的对象接受了VTE预防措施(无论适当与否),其中接受适当预防的比例仅为1.2%。结论 我国成人腹股沟疝围手术期VTE的评估和预防被严重忽视、术后VTE发病情况被低估,高龄、疝修补手术、全身麻醉、VTE病史及家族史等危险因素目前尚未引起医生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指导预防腹腔镜结直肠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DVT)的综合干预措施,以降低DVT发生率。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受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100例患者,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即采用VTE风险因素评估表(Caprini评分);评分≥2分的中高危DVT患者,进一步采用TEG监测,并采取主动与被动物理干预措施,采取下肢压力梯度治疗仪及不同的物理运动治疗,包括踝关节背伸、跖屈活动、双下肢足泵运动,床上活动使用卧床患者功能锻炼器进行,同时予以适当的药物干预。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48 h、1周、2周,患者TEG参数R值、MA值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凝患者数量减少(P<0.05)。干预后2周,仅1例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02%。结论:采用血栓弹力图联合Caprini评分系统对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后患者LDVT筛查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采取积极有效的综合护理及药物干预措施,可有效改善凝血功能、降低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