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型松紧带在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法,选取2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别使用传统型和改良型松紧带对内瘘动脉穿刺点进行环扎压迫止血,各10次。结果患者使用两种类型松紧带首次自行松解所需时间、内瘘并发症发生率、棉球枕移位发生率及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使用改良型松紧带进行内瘘穿刺点止血安全有效、省时省力,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常用的血管通路首选动静脉内瘘。透析结束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时,一般使用绷带缠绕肢体止血,但此法如缠绕较紧患者肢体活动受限且影响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如缠绕较松则起不到止血作用。我院自2003~2006年对使用内瘘透析的患者,全部使用弹力松紧布缝以粘扣的方法止血,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在血液透析治疗中,常用的血管通路首选动静脉内瘘.透析结束动静脉内瘘穿刺点止血时,一般使用绷带缠绕肢体止血,但此法如缠绕较紧患者肢体活动受限且影响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如缠绕较松则起不到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内瘘穿刺方向对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各50例,分别采用向心穿刺(顺穿)、离心穿刺(反穿)和顺反穿交替的方式进行内瘘穿刺,比较2年后三组透析充分率、内瘘假性动脉瘤及狭窄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完成研究143例.三组透析充分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内瘘假性动脉瘤和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5),反穿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最高,顺穿组内瘘狭窄发生率最高.结论 顺反穿交替穿刺技术在不影响透析效果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自体动静脉内瘘动脉瘤和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同质化策略对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留置针穿刺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采用AVF作为血液透析通路的8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留置针穿刺操作人员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血液透析3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渗血率、滑脱率、感染率;比...  相似文献   

6.
动静脉内瘘术用于血液透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1985年1月~1996年3月为1256例慢性透析患者建立动静脉内瘘并成功地进行了血液透析,其中自体血管内瘘1101例(鼻烟窝动静脉内瘘526例,前臂动静脉内瘘512例,上臂动静脉内瘘36例,下肢动静脉内瘘27例),大隐静脉搭桥15例,聚四氟乙烯人造血管(PTFE)搭桥动静脉内瘘18例,人尸动脉搭桥动静脉内瘘122例。手术成功率100%,1年通畅率95.3%,3年通畅率82.5%,5年通畅率71.2%,10年通畅率为48.6%。就制作动静脉内瘘以及对国内外开展各种制作内瘘方法的临床评价和经验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7.
自体动静脉内瘘(autogenous arteriovenous fistula,AVF)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然而,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新建立的内瘘会出现成熟不良,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及增加住院率。AVF的成熟是临床关注的重要问题,明确AVF成熟不良的影响因素至关重要。本文就AVF成熟不良的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共152例,按照透析时自体动静脉内瘘的血流量不同,将152例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1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不足者,对照组111例,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流量充足者。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桡动脉、肱动脉血流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而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无论吻合方式或吻合口位置的不同,观察组的吻合口内径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吻合口内径以及肱动脉血流量均是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不足的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血流量是评估自体动静脉内瘘功能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分析并了解影响血流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可以在早期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进而维持充足血流量,本研究认为吻合口内径和肱动脉血流量均是影响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大小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仙人掌治疗动静脉内瘘外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因内瘘穿刺致血管外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采用仙人掌局部外敷患处,对照组20例采用50%硫酸镁局部外敷。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7%,对照组6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仙人掌治疗动静脉内瘘外渗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初期的最佳穿刺方法。方法将64例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6~8周的MHD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2组动脉出路选择距离吻合口3em以上的内瘘远心端,对照组32例选用传统穿刺法,即逆血流穿刺法;实验组32例采用顺血流穿刺法,2组静脉回路均为顺血流穿刺。观察内瘘最初4次使用情况,比较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血肿发生率、血流量不足发生率及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同时比较尿素氮下降率(urear reduction rare,URR)及单室模型尿素清除指数(singl—poolKt/V,spKt/V)。结果64例患者,每例行血液透析4次,2组分别记录血液透析128例次(32例×4次)、内瘘穿刺256例次(动脉出路穿刺128例次+静脉回路穿刺128例次)。实验组动脉出路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9.22%(127例次,127/128)显著高于对照组92.97%(119例次,119/128)(P〈O.01),血肿发生率为2.34%(3例次,3/128)低于对照组8.59%(11例次,11/128)(P〈0.05),拔针后压迫止血时间[(17.63±1.91)min-]显著少于对照组[(19.61±1.84)mini(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静脉回路一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9.22%(127例次,127/128)和96.88%(124例次,124/128)、透析血流量不足发生率分别为6.25%(8例次,8/128)和7.03%(9例次,9/128);URR分别为(65.23%±2.93%)和(65.32%±2.41%)、spKt/V分别为(1.20±0.18)和(1.21±0.11),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使用初期采用顺血流穿刺法,不影响透析血流量及透析充分性,可提高动脉出路穿刺成功率、减少血肿发生、缩短拔针后内瘘压迫止血时间,配合相关护理措施,可减少内瘘相关并发症、保护内瘘成熟,可能延长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U"形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的护理经验。方法对18例"U"形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患者,采用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在溶栓前后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15例溶栓成功,内瘘恢复血流,3例无效;2例出现穿刺点出血,无其他并发症。结论采用多点穿刺尿激酶溶栓治疗人造血管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方法简单、安全、有效,加强护理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栓塞的预防护理经验。方法对29例患者以动静脉内瘘穿刺行血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期间加强内瘘术后早期预防护理,规范内瘘穿刺技术,正确设置脱水量,正确处理回血和止血,观察动静脉内瘘狭窄情况并早期处理,指导患者加强内瘘日常维护。结果血液透析期间4例发生动静脉内瘘闭塞,其中3例经改用其他部位重新造瘘后应用良好,1例经溶栓处理后恢复正常;余25例内瘘正常。29例均按疗程透析,效果满意。结论预防护理可减少血液透析并发症的发生,是内瘘正常使用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接骨木水煎剂浸泡对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内瘘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接骨木水煎剂浸泡动静脉内瘘侧肢体,每次30min,每日2次,共8周。结果观察组动静脉内瘘血管弹性、血流量显著优于对照组,疼痛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血管杂音、肿胀、皮肤淤斑较对照组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接骨木水煎剂对动静脉内瘘血管具有积极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目前国内外自体动静脉内瘘(AVF)的维护现状进行综述,提出在做好AVF穿刺综合护理的同时,定期监测内瘘血流量,重视AVF感染的预防护理,落实透析后的压迫止血护理,指导患者做好居家自我护理,并实施持续质量改进,以期减少AVF并发症,延长AVF使用寿命,提高透析患者的长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BACKGROUND: Renal transplant patients have an increased incidence of skin cancers, predominantly on sun-exposed surfaces. Clinical observation identified some patients with an increased number of viral warts, keratoses, and skin malignancies on the side of the arteriovenous fistula. METHODS: In a population of 98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ransplantation in Oxford, we identified 68 patients with known fistula site who had developed cutaneous malignancies on the upper limbs. We compared the distribution of skin malignancies in relation to the side of the arteriovenous fistula with regard to histologically confirmed Bowen's disease,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basal cell carcinoma, and keratoacanthoma. 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found between the distribution of skin cancers, total malignancies or subgroups, in the fistula limbs compared with the nonfistula limbs. CONCLUSION: We have been unable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presence of an arteriovenous fistula predisposes to the development of cutaneous malignancies.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时辰穴位按摩对住院老年卒中恢复期心肾不交型轻度失眠患者的疗效,寻求改善此类患者睡眠质量的最佳护理措施实施时间。方法将70例住院老年卒中后轻度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6例)。观察组在午时(11:00~13:00)和酉时(17:00~19:00)进穴位按摩,对照组在常规时间,即辰时(7:00~9:00)和未时(13:00~15:00)进行穴位按摩。两组穴位均为少冲穴、复溜穴。用中医睡眠量表(改良型SPIEGEL量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第7、14天的睡眠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第7天及第14天,观察组患者失眠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时辰补法穴位按摩有效改善住院老年卒中恢复期心肾不交型轻度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