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提高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菌药物配制质量.方法 对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菌药物配制实施精益管理,包括完善空间布局、优化审方系统、加强目视化管理、细化配制环节、改良运输环节,改进质控流程.对精益管理前(2019年5~7月)与管理后(2020年8~10月)各环节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精益管理后,抗菌药物日均审方时间、摆药时间、配制时间、出仓打包时间及配送时间显著缩短(均P<0.01);抗菌药物不合格医嘱及调配环节差错发生率显著下降,配制后药物微粒显著降低(均P<0.01);临床科室护理人员满意率显著提升(P<0.01).结论 实施精益管理优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菌药物调配流程,可降低药物配制差错率,提高配制时效性,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静脉药物配制环节的应用效果。方法引入持续质量改进方法,注重过程管理和环节质量控制,持续改进优化。通过一系列培训和训练,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提高其安全意识水平;优化配药流程,规范物品放置和操作程序;加强护士之间的交流协作,完善信息系统。结果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护士配置错误发生率及配制药物耗损率显著下降,与改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静脉配置中心护士配药环节引入持续质量改进方法能有效减少配制差错,减少药物损耗,提高药物配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安全管理方法及效果。方法改进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配制流程,包括增加药师批次决策、审方环节,加强配制环境、流程及配送管理。结果改进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配制不合格率显著下降,与改进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肠外营养实施专项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肠外营养应用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改进静脉输液配置中心服务模式,确保药品的及时供应和用药安全。方法在传统管理基础上进行了包括服务范围、人力资源、信息系统、流程管理、人员培训等方面的改进。结果改进服务模式后,日均药物配置量从以往的300袋/d增至3 000袋/d,日调剂条目数高达1 900余条,日送药300余趟次。无静脉输液不良反应,无调配错误及用药差错。工作人员未发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结论静脉输液配置中心服务模式的改进有助于患者用药的及时供应和用药安全,同时保障护理人员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 ravenous Admi xt ure Servi,cPeIVAS)的不合理处方,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方法:临床药师审查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医嘱,根据临床药理学知识及文献分析不合理情况。结果:共审查医嘱2235张,发现不合理72张,主要包括配伍禁忌、溶媒选择错误,药物浓度不合适,给药间隔不合理、医嘱录入错误等。通过药师干预,不合理医嘱出现率由6.7%下降到1.63%。结论:PIVAS的开展,可减少不合理医嘱,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风险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实施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风险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实施效果,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在PIVAS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对人员进行岗位培训,通过定期检查评估PIVAS现存和潜在的风险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流程.结果 实施后PIVAS差错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 实施风险管理加强了PIVAS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了静脉输液药物配制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风险管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的实施效果,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在PIVAS建立风险管理制度和质量控制体系,对人员进行岗位培训,通过定期检查评估PIVAS现存和潜在的风险等,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流程。结果实施后PIVAS差错发生率较实施前显著降低(P〈0.01)。结论实施风险管理加强了PIVAS各环节的质量控制,保证了静脉输液药物配制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临时医嘱的配送速率,促进患者及时、合理用药。方法将精益管理的理论应用于临时医嘱配送的各环节,找出影响临时医嘱配送速率的原因,并提出改善措施及持续改进,通过5S管理法优化空间布局,完善信息系统,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精益排班和优化配送模式。实施精益管理前后,对临时医嘱调配及配送耗时相关指标、临床护士对临时医嘱配送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实施精益管理后,临时医嘱调配各环节耗时及总耗时,临时医嘱从提交至配送至科室各阶段耗时及总耗时显著缩短(P<0.05,P<0.01);临床护士对临时医嘱配送总体满意度评分由(4.09±0.61)分提升为(4.66±0.54)分,实施前后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益管理提高了临时医嘱的调配和配送速率,提高了临床护士对临时医嘱配送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的精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提高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的配置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1月将精准管理模式应用于PIVAS抗肿瘤药物配置的各环节,提出改善措施并持续改进,对管理模式实施前6个月(2014年7~12月)、实施初期(2015年1~6月)及实施稳定期(2015年7~12月)相关工作指标、失误情况及肿瘤用药相关医护人员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PIVAS抗肿瘤药物的审方时间、排药时间、配置时间、药品库存周转天数、不合格医嘱数量及失误次数较精益管理前明显下降,且随实施进展进一步下降,不同时间段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肿瘤用药相关医护人员满意率较精益管理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精益管理模式提高了PIVAS抗肿瘤药物的配置质量,降低了失误率,有效保障了临床抗肿瘤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配液中心(PIVA)在临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肯定配液中心在有条件医院的临床应用。可以指导医师用药,减轻一线护士的工作负担,保证协同用药的可靠性(安全性)、无菌性,减少药品的浪费和丢失使医院的管理更趋于正规化、科学化、现代化。由高素质的配药师和专职护士两种人才组成。采用现代化一条龙全封闭配液模式,负责全院静脉用药(长期医嘱)的配制,由科室送来的治疗单经药师审查合格后,将药品分装在输液袋内,由专职护士贴上病人的姓名、性别、疾病的名称、科室及所加入的药品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情况,采取针对性医院感染控制策略,以降低静脉用药中心医院感染率。 方法对2014年7月至2014年9月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抽查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自2014年10月至2014年12月采取针对性控制策略,比较实施控制策略前后医院感染情况。 结果76例次医院感染中,配药时未严格执行规范操作37例次(43.53%),配置环境空气消毒不合格23例次(27.06%),药液存放和运输不符合要求10例次(11.76%),配药人员手消毒不合格6例次(7.06%);实施医院感染控制策略后,因配药时未严格执行规范操作、配置环境空气消毒不合格、药液存放运输不符合要求、配药人员手消毒不合格均显著低于实施前(0.0075% vs 0.0449%、0.0075% vs 0.0279%、0.0032% vs 0.0121%、0.0011% vs 0.0073%和0.0139% vs 0.0923%)(P = 0.000、0.000、0.026、0.032、0.000)。 结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医院感染主要影响因素是医务人员未严格执行操作规范与空气污染所致,采取针对性控制策略,有助于降低医院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IVAS功能设计理念与管理模式。方法结合《PIVAS质量管理规范》(征求意见稿),总结分析笔者所在医院PIVAS的设计理念、功能定位与运行管理体会。结果PIVAS的设计立意、功能定位应为构建合理用药、安全用药平台,24h工作运行。关键是药学人才的业务水平,院领导的意识,药剂科、医务科的推进力和信息技术水平。结论PIVAS应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的平台,可推进医院药学发展,位注重细节管理、安全管理和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3.
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管理在预防临床给药差错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管理的方法。方法在"患者参与患者安全"理念的指导下,成立给药安全管理小组,开展护士安全教育,改进健康教育流程,改进查对流程增加患者参与给药前查对的步骤。结果实施患者参与安全用药管理后,给药差错发生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0.01)。结论患者参与安全用药管理可有效预防和降低给药差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SHEL模式在急诊静脉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应用SHEL模式对以往发生的用药护理差错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有针对性制订加强安全用药护理管理措施,包括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改造工作环境和工作流程,加强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等。结果SHEL模式实施后用药护理差错发生率显著降低,护士安全用药知识得分中总分及三查七对的内容和方法等4个条目得分显著提高,护士安全用药行为合格率显著提高(P〈0.05.P〈0.01)。结论应用SHEL模式分析与护士用药有关的差错事故发生原因,制订有针对性的安全用药护理管理措施,可完善护士与用药相关的知识结构,规范护士安全用药行为,降低差错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保障神经外科患者出入手术室的安全,加快手术周转。方法组建神经外科手术室质量控制小组,由质量控制小组成员对1 178例择期手术患者(改进前组)在接入手术室和手术结束送回病区出现的问题归纳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应用于1 260例择期手术患者(改进后组)出入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结果改进后组术前物品准备完好率、病历准备完好率、手术部位标识率、术后病区仪器设备准备合格率均达到100%,连台手术衔接时间显著缩短,患者医生护士满意度提高,显著优于改进前组(均P0.01);接送患者途中管道滑脱发生率为0。结论改进手术患者出入手术室管理措施有效提高了手术患者交接效率和安全,从而提高医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心内科实施服药到口流程管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流程管理在确保心内科患者服药到口工作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采用制定心内科患者服药到口常规制度、评估服药与发药状况、实施服药到口流程管理及加强监督力度等方法。结果实施流程管理前后不同周期患者服药到口率,实施流程管理前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合理的流程管理能确保患者服药到口,保证心内科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输液外渗致组织坏死的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降低高危药物输液外渗致局部组织坏死发生率.方法 应用根源分析和纠正措施的方法对14例高危药物(细胞毒性、高渗性、血管收缩性、阳离子、强酸性、强碱性药物)输液外渗致局部组织坏死的案例进行分析,查找近端原因,挖掘根本原因,针对性制定预防外周静脉输液外渗流程图和外周静脉输注高危药物的注意事项和外渗后处理方法指引,并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创建、推进及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的举措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和护士满意度的作用。方法完善支持系统,合理定编设岗,规范岗位管理,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强化护士培训,改革功能制护理为"人文关怀护理"为主题的责任制整体护理,开展延续护理服务,改进护理质量管理模式以保障患者安全,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客观评价患者满意度。结果2010~2013年医院护理三级质控结果、第三方电话调查出院患者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均稳步提高;护理差错发生率逐年下降;护理工作获得社会和各级政府的肯定和赞誉。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对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满意度,提升医院美誉度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改进手术室护士长巡视模式,降低手术护理风险。方法护士长识别高风险手术、高风险技术、高风险人群,评估术中严重病情变化及主要安全隐患;增加高风险时段的巡视时间,关注重点人群及高风险手术、高风险技术操作等,积极应对风险。结果2010年(实施改进的手术室护士长巡视模式1年)未发生护理差错,输血安全、用药安全、器械消毒灭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