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间断冷血灌注过程中前列腺素E1(PGE1)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瓣膜置换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心功能、年龄、体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按PGE1200 μg/500 ml加入含钾晶体停跳液中,随冷血一并灌注心肌保护,对照组不加PGE1.两组患者均于主动脉阻断前,主动脉开放即刻,开放后2 h,术后6 h、12 h、24 h等6个时点采取抗凝动脉血5 ml,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 ①cTnI含量检测结果组间比较转流前及主动脉开放即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24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 h、6 h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主动脉开放即刻cTnI显著增高(P<0.05),术后2 h与转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 h达峰值.②SOD活性两组间SOD水平比较转流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开放2 h、6 h、12 h、24 h各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 h最低.组内比较,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与转机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MDA含量两组间转机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动脉开放即刻,术后2 h、6 h、12 h、24 h各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主动脉开放后各时点较转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间断冷血灌注过程中PGE1具有对抗缺血再灌注损伤,明显保护心肌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赵秀芬  武宗寅 《心脏杂志》2011,23(4):510-514
目的:探讨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中水平和变化与基础病因及AHF预后的关系。方法: 84例确诊的AHF患者,按病因分为缺血性心脏病(IHD)组(26例)、心脏瓣膜病(VHD)组(17例)、扩张型心肌病(DCM)组(25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HD)组(16例)。入院即刻与病情缓解时分别测定cTnI浓度。据入院即刻浓度分为cTnI(+)(14例)和cTnI(-)(70例)两组;据cTnI浓度分为入院即刻与病情缓解时均为cTnI(+)(1组)、入院即刻cTnI(+)与病情缓解时cTnI(-)(2组)、入院即刻与病情缓解时均为cTnI(-)(3组)3组。记录住院期间病情缓解时间,出院后1、3、6、12个月再入院及死亡例数,分析cTnI浓度与病因及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①入院即刻与病情缓解时IHD组cTnI浓度均较DCM、HHD两组明显升高(分别P<0.01、P<0.05);IHD、VHD、HHD 3组缓解时cTnI浓度均较入院即刻明显回降(分别P<0.05、P<0.01、P<0.05)。 ②cTnI(+)组缓解时间较cTnI(-)组长(P<0.01)。入院即刻cTnI浓度与缓解时间呈正相关(r=0.286,P<0.01)。③cTnI(+)组住院期间病死率高于cTnI(-)组(P<0.05);出院后12个月cTnI(+)组病死率明显高于cTnI(-)组(P<0.01)。cTnI(+)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2个月累积心源性病死率明显高于cTnI(-)组(P<0.01)。出院后1、3、6、12个月cTnI(+)组再入院率较cTnI(-)组明显升高(分别P<0.05、P<0.01、P<0.01、P<0.01)。治疗前后cTnI均阳性组住院期间及出院后12个月累积病死率较治疗前后阳转阴组和均阴性组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 AHF患者cTnI水平及治疗前后的变化与基础病因及其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及评估梗死相关血管再灌注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胸痛6h内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5例,并于入院1h内接受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入院即刻和术后3h行床边心电图检查并采血检测肌钙蛋白I(cTnI)及H-FABP,再灌注治疗后3h以心电图ST段回落≥50%为血流再通的评价指标。结果 65例AMI患者入院即刻H-FABP阳性率(87.69%)显著高于cTnI阳性率(5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3h后H-FABP在ST段回降≥50%组与ST段回降<50%组中,酶峰值分别为(24.03±9.12)ng/ml与(32.57±10.2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TnI测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ABP可作为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可靠标志物,也可作为评价心肌再灌注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CPB)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及心肌标志物水平的变化,探讨ACE与心肌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 60例择期行CPB心脏手术的患者按照ACE基因型分为三组,分别于CPB前(T1)、转流即刻(T2)、转流30 min( T3)时、主动脉开发时(T4)、停转流时(T5)、2 h(T6)和24 h(T7)各时间点测定静脉血中ACE、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结果 ACE在CPB后各时间点均高于CPB前(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升高;cTnI在CPB后各时点均高于CPB前(P<0.05),T5达到高峰,T6后明显下降;CK-MB在CPB后各时点均高于CPB前(P<0.05),在T4时水平最高.DD基因型患者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ID以及Ⅱ型(P<0.05).结论 ACE可能对体外循环后的心肌细胞损伤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以174例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ACS类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在患者入院后0 h、3 h、6 h、12 h和24 h分别测定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H-FABP诊断ACS的准确性。结果 AMI组入院后0、3、6、12和24 h的血清H-FABP和肌钙蛋白(cTn)I水平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P<0.001)。0 h、3 h、6 h的H-FABP阳性率明显高于cTnI阳性率,而12 h和24 h的H-FABP阳性率却显著低于cTnI阳性率。结论 H-FABP可以用于ACS患者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肌钙蛋白(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早期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ACS病人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作为观察1组,心肌梗死31例作为观察2组,所有病人于入院后检测即刻、6h、24h血清IMA、cTnI、CK-MB水平;对照组为2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比较3组IMA、cTnI、CK-MB水平差异;比较观察1组和观察2组即刻、6h、24h血清IMA、cTnI、CK-MB水平差异。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即刻cTnI、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6h、24hcTnI、CK-MB水平明显高于观察1组(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即刻cTnI、CK-MB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2组6h、24hcTnI、CK-MB水平明显高于观察1组(P<0.05)。结论联合检测IMA、cTnI、CK-MB可提高ACS早期诊断效率及敏感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急性心肌缺血早期诊断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测定对急性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检测8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49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ACS组)、74例单纯性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组)、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病毒性心肌炎组)、395例急性胸痛者(急性胸痛组,包括急诊ACS患者133例与随诊胸痛患者262例)和68例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患者(PCI组)血清或血浆IMA水平,并对其中急诊ACS患者进行IMA水平动态观察及血清肌钙蛋白I(cTnI)和心电图检测。结果根据ROC曲线,当临界值为0.45时综合评价最佳。ACS组和病毒性心肌炎组IMA水平分别为(0.55±0.11)吸光度单位(ABSU)和(0.38±0.11)ABSU,高于健康对照组[(0.34±0.08)ABSU,P〈0.05],且ACS组和病毒性心肌炎组之间IM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胸痛组中急诊ACS患者IMA水平及阳性率分别为(0.54±0.12)ABSU和77.4%,高于随诊者的(0.44±0.12)ABSU和39.3%(P〈0.01)。在133例急诊ACS患者中,首诊1h内IMA阳性率为82.O%,高于同期cTnI阳性率40.6%(P〈0.01),就诊后6—24hIMA与cTnI水平及阳性率较首诊1h内显著升高(P〈0.01)。在72例急性胸痛发作3h内入院且cTnI均为阴性的ACS患者中,首诊IMA阳性率为86.1%,心电图阳性率为72.2%,两者联合测定阳性率为93.1%。PCI术后即刻患者动脉血浆IMA水平较术前IMA明显升高(P〈0.05)。首诊ACS患者IMA水平高于临界值,于入院1天达峰值,且持续升高,后缓慢下降,入院14天IMA均值接近正常水平。结论IMA早期诊断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心脏肌钙蛋白I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脏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方法:60例AMI,其中Q波型AMI42例,非Q波型AMI18例,分别于入院即刻、24小时、72小时、7天抽血,测定cTnI、CK-MB,随访半年。结果:(1)cTnI阳性率在AMI即刻、24小时、72小时、7天的Q波型AMI和非Q波型AMI依次分别为23.8%,100%,90.48%,26.19%;11.11%,77.78%,55.56%,16.61%。Q波型AMI的cTnI水平明显依次高于CK-MB的11.9%、90.48%、11.97%、0%;(2)第7天持续阳性的14例中,4例死于心脏骤停,5例发生心衰,5例发生心绞痛。结论:(1)AMI后24小时cTnI阳性率高于CK-MB;(2)cTnI阳性持续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血清cTnⅠ、CK-MB、IMA、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设为实验组,在其入院即刻、6h、24h进行cTnI、CK-MB、IMA、hs-CRP检测;另选择同期65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组,进行上述指标检测,比较两组的检测结果。结果入院即刻,两组的cTnI、CK-MB水平比较无明显性的差异(P0.05)但实验组的IMA、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实验组中,cTnⅠ、CK-MB、IMA、hs-CRP检测阳性率分别为80.95%、47.62%、90.48%、60.32%。结论血清cTnⅠ、IMA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具有较高的阳性率,将两者联合应用到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能够发挥协同互补的作用,全面提高诊断准确率,利于临床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丁雪梅 《山东医药》2014,(29):66-68
目的:了解不同程度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 )患者血糖、C反应蛋白、D-二聚体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方法选择SIRS患者50例,按SIRS的诊断标准分为SIRS1组(符合两项)30例、SIRS2组(符合两项以上)20例,同期选择非SIRS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入院即刻及入院后24、72 h取血检测血糖、C反应蛋白、D-二聚体,同时根据相关指标进行APACHEⅡ评分。结果 SIRS2组入院即刻血糖、C反应蛋白、D-二聚体、APACHEⅡ评分均明显高于SIRS1组、对照组(P<0.05或<0.01),经积极治疗,入院后24 h各指标有所下降,入院后72 h各指标明显下降(P<0.05或<0.01);而SIRS1组仅在入院即刻C反应蛋白、APACHEⅡ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经积极治疗,入院后24 h 各指标有所下降,入院后72 h各指标明显降低( P均<0.05);对照组各指标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所有患者入院即刻及入院后24、72 h血糖、C反应蛋白均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P均<0.01),D-二聚体与APACHEⅡ评分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结论早期检测血糖、C反应蛋白、D-二聚体水平可以客观评估SIRS病情;SIRS病情越重,上述指标升高越明显。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室间隔缺损(VSD)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规律。方法:42例VSD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介入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血清cTnI水平。其中5例患者由于缺损口<1mm,仅行左心室造影未行封堵治疗,为诊断性导管介入组;另37例患者为VSD封堵组。结果:42例患者术前血清cTnI水平均处于正常值(<0.15 ng/ml)范围内。术后即刻、4h、24h及72h,诊断性导管介入组血清cTnI水平与术前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VSD封堵组术后即刻、4h及24h血清cTnI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均<0.01);两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术后72h较24 hVSD封堵组降低但仍高于术前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nI可以预测心肌微损伤,介入治疗(VSD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cutting bal-loon angioplasty,CBA)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conventionalballoon angioplasty,BA)对血浆vWF和血清cTnI浓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65例入院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CBA或BA,球囊扩张后均放置支架。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h和6h抽取冠状静脉窦血样,测量血浆vWF的浓度;分别于术前、术后6h、24h和48h抽取肘静脉血样,测量血清cTnI的浓度。以上指标均以ELESCA双抗体夹心法进行测量。结果 两组患者靶病变情况无显著差异。CBA组的球囊最大充盈压明显低于BA组(P<0.01)。BA组术后即刻和2h的血浆vWF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5)。BA组24h的血清cTnI水平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 CBA以及联合支架植入术对UAP患者血浆vWF和血清cTnI浓度的影响均小于BA或其联合支架植入术,这可能是前者通过减少对血管内皮和心肌细胞的损伤,减少RS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体外循环(ONCAB)与非体外循环(OPCAB)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各40例,术前即刻、术后即刻、第1天、第2天、第3天、第4天、第5天、第6天、第7天检测cTnI水平.结果 cTnI在ONCAB组与OPCAB组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升高,然后逐渐下降;OPCAB组cTnI浓度峰值较ONCAB组显著减低.发生心肌梗死5例,其中ONCAB组3例,OPCAB组2例,cTnI均显著高于正常水平.结论 cTnI在ONCAB组与OPCAB组变化规律均表现为迅速升高,然后逐渐下降.观察cTnI变化,可以判断心肌损伤程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短暂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探讨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的保护策略。方法将40例拟行下肢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患者均选用下肢止血带,压力80kPa,持续时间≤90min。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短暂肢体缺血预处理,即在手术侧大腿根部上止血带,充气5min和放气5min交替进行,充气压力200mmHg,重复3个循环。分别在扎止血带前和松止血带后10min、30min、1h、3h的5个时点采集静脉血2ml检测cTnI,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cTnI在松止血带后10min开始升高,松止血带后1h,cTnI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在松止血带后各时间点的cTnI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短暂缺血预处理对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动态观察盐酸曲美他嗪干预组及非干预组射频消融术前后肌钙蛋白Ⅰ(cTnI)的变化,分析盐酸曲美他嗪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对室上性心动过速行射频消融术的77例病人进行cTnI监测,其中男47例,女30例,平均年龄46±10岁,随机分为盐酸曲美他嗪干预组与盐酸曲美他嗪非干预组。77例患者分别于射频消融术前、射频消融术后即刻、3h、6h、12h、24h、48h各采静脉血检测cTnI水平。结果应用盐酸曲美他嗪干预方法使射频消融术后cTnI均有所降低,6h(0.165±0.004ng/mlVS.0.144±0.003ng/ml,P<0.01)和12h(0.136±0.002ng/mlVS.0.132±0.002ng/ml,P<0.05)CTnI降低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盐酸曲美他嗪对射频消融心肌损伤可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郭素莲  阎宇听 《山东医药》2011,51(27):91-93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将100例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术前30min缓慢静注氯诺昔康16mg,术毕即刻静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对照组术前30rain静注同等容量生理盐水,术毕即刻缓慢静注氯诺昔康16mg。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两组术前30min(T0)、术毕即刻(T1)及术后8h(T2)、24h(L)IL-2、IL-6、IL-10水平,记录术后4、8、12、24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两组首次应用镇痛药时间、比例及平均用量。结果观察组T1、T2、T3时点IL-2、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T1、T2、T3时点IL-2水平明显低于T0时点,T2时点IL-6、IL-10明显高于To,P均〈0.050观察组术后8、12、24h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首次应用镇痛药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用药比例及平均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能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有效抑制应激反应,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7.
检测46例AMI病人及62例心绞痛(AP)病人血清中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AMI组cTnI、Mb、CK、CK-MB各指标阳性率分别为93.48%、97.83%、65.22%、76.09%;AP组各指标阳性率分别为1.68%、48.39%、32.26%、14.52%。Mb与cTnI对AMI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血乳酸(LAC)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AVM)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动态监测54例AVM患者的hs-CRP、cTnI和LAC的水平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结果三项指标的水平均随着患者入院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其中,hs-CRP水平入院后0h即升高,阳性率达96.3%,并逐步升高,入院后24h达高峰,后逐步下降。而cTnI和LAC水平分别于患者入院后12h和24h升高。结论 hs-CRP、cTnI和LAC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肌钙蛋白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评价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入院后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变化,探讨其与ECG改变、心绞痛分级、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及对心脏事件的短期预报价值。方法34例UAP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入院后12h、24h、48h、10d各采血一次。用免疫发光法测定cTnI浓度,并分析其与临床状况、冠状动脉病变以及心脏事件的关系。结果在30d内,UAP患者中cTnI≥0.4μg/L者46.67%发生心脏事件;cTnI<0.4μg/L者10.53%发生心脏事件(P<0.05)。心绞痛Ⅲ级cTnI阳性率高,cTnI有否升高与心电图改变及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狭窄部位无关(P>0.05)。cTnI对预测发生心脏事件的敏感性77.8%、特异性68%、阳性预测值46.7%、阴性预测值89.5%、准确性70.6%。结论cTnI定量测定对判断UAP患者短期内发生心脏事件有重要的预报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 4 8例择期二尖瓣置换术病人 ,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 12h、2 4h及 4 8h等时点取静脉血检测C反应蛋白(CRP)、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肌钙蛋白T(cTnT)、肌钙蛋白I(cTnI)浓度变化 ,同时记录心电图 (ECG)、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术前所有患者血浆CRP、CK MB、cTnT、cTnI均在正常范围 ,术后即刻上述指标明显升高 (P <0 0 5or 0 0 1) ,术后 12h达峰值 ;12例患者术后 4 8hCRP、CK MB、cTnT、cTnI仍显著高于正常 ,其中 2例死亡 ,7例发生术后低心排和 /或严重心律失常 ,3例发生一过性心律失常 :术后 12hcTnI>10 0 0 μg/L组与cTnI <10 0 0μg/L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 6 6 7%和 12 1%。 结论 常温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后心肌损伤早期标志物明显升高 ,术后 4 8h仍未恢复正常或术后 12hcTnI超过 10 0 0μg/L提示预后不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