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作用及体外对转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的人肝癌细胞系2.2.15(HepG2.2.15)细胞HBV DNA分泌的影响。方法 分离25例正常人及2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BMC,在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及不同浓度IL-18刺激下培养72h,收集其培养上清液,采用酶联免疫试验办法检测其中干扰素γ(IFN-γ)的含量;收集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PBMC,与已培养了24 h的HepG2.2.15细胞共孵育,经过不同浓度的IL-18刺激培养96h后,收集其培养上清液,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HBV DNA的含量。结果 PBMC在HBcAg联合0.2、1.0、5.0ng/ml的IL—18刺激下,慢性肝炎组培养上清液中IFN-γ的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0.2ng/ml组:t 11.7,P<0.01;1.0ng/ml组:t-16.19,P<0.01;5.0ng/ml组:t-20.12,P<0.01);在HBcAg联合IL-18和IL-12刺激下,慢性肝炎IFN-γ的水平亦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分别为(1313.20±187.76)pg/ml和(390.75±43.23)pg/ml,t—23.94,P<0.01;在慢性肝炎轻、中、重度患者中,单独HBcAg刺激组与HBcAg联合不同浓度的IL-18刺激组相比,联合刺激组的IFN-γ的水平均较单独刺激组增高;HBcAg联合IL-18刺激组与联合IL-12和同一浓度的IL-18刺激组相比,IFN-γ的水平后者显著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49例CHB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标志物.结果:CHB患者血清IL-18、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升高水平依次为重度>中度>轻度,以CHB重度增高最为显著;血清IL-18、IFN-γ水平与血清ALT、TBil呈正相关(P<0.01或P<0.05);HBeAg阴性组血清中IL-18水平较HBeAg阳性组明显升高(P<0.001),而IFN-γ则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IL-18、IFN-γ参与了CHB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与肝炎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检测血清IL-18、IFN-γ水平有助于了解肝组织炎症活动及肝细胞损伤程度.同时,IL-18在抗病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或共同加入IL-1β(终浓度20u/mL)和IFN-γ(终浓度150u/mL)处理.加入11.1mM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胰岛素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结果IL-1β单独作用于胰岛细胞,能抑制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及促进胰岛细胞凋亡.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FN-γ单独或联合IL-1β能显著抑制胰岛素分泌(P<0.05),促进胰岛细胞凋亡(P<0.05).结论IFN-γ和IL-β能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并且有协同作用.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Th1类细胞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检测Th1类细胞因子IL-12,IFN-γ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的表达,从分子水平上探讨U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通过结肠镜诊断并经病理证实的患者UC 30例,正常对照者20例.用RT-PCR方法检测Th1类细胞因子IFN-γ和IL-12 mRNA表达,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IL-12,IFN-γ的水平.结果:UC组(轻、中、重度)IL-12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0.51±0.09,0.59±0.07,0.66±0.06 vs 0.25±0.03,P<0.05),而IFN-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UC组和正常对照组IL-12的血清浓度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IFN-γ未达到可检测浓度.结论:IL-12在UC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过程中细胞因子IL-10、IL-12、IL-18和IFN-γ血清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25例健康人均于清晨空腹采血以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IL-10、IL-12、IL-18和IFN-γ水平并同时检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血清学指标.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0、IL-12、IL-18和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患者IL-12、IL-18和IFN-γ水平较轻中度患者显著增高(P值分别<0.01,<0.01,<0.05);HBeAg阴性组IL-12和IL-18较HBeAg阳性组明显升高(P值分别<0.05 和<0.01),而IL-10和IFN-γ则无明显变化;上述各因子均与血清ALT、T-Bil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0.588、0.477,0.520、0.612,0.545、0.855,0.606、0.864),IL-12还与HBVDNA量呈显著负相关(r=-0.51).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异常的细胞免疫应答,IL-10、IL-12、IL-18和IFN-γ均参与了慢性乙型肝炎的病理生理过程,并且与肝炎的病情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IFN-γ和IL-l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炙和活动性肝硬变患者血清标本各16份,16例健康人血清标本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sIL-2R和IFN-γ水平,采用MTT法检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1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急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IFN-γ和IL-1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慢性肝炎患者血清sIL-2R水平升高(P<0.05),IFN-γ水平无明显变化,IL-1水平稍降低;慢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sIL-2R和IFN-γ水平升高(P<0.05 and P<0.01 respectiveIy).但IL-1水平降低;活动性肝硬变患者血清sIL-2R和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1),但IL-1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血清sIL-2R、IFN-γ和IL-1参与各型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调整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可能有助于乙型肝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早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125例IMN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时期10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33例未缓解,92例缓解。检测2组血清IL-2、IL-10、TNF-α和IFN-γ水平及观察组治疗前、后其水平,分析观察组治疗前血清IL-2、IL-10、TNF-α和IFN-γ水平与各项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疗效患者血清IL-2、IL-10、TNF-α和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血清IL-2、TNF-α水平较对照组高,血清IL-10、IFN-γ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血压、24 h尿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CRP)均较对照组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IL-10水平与血压呈负相关(P<0.05),TNF-α水平与24 h尿蛋白、CRP均呈正相关,IFN-γ水平与血压、CRP均呈负相关(P<0.05);缓解组...  相似文献   

8.
徐晟伟  沈若武  张蓓 《山东医药》2011,51(33):22-24
目的探讨IL-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免疫调节作用。方法采集45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33例COPD缓解期患者以及25例健康人外周血,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IFN-γI、L-2浓度。提取PBMC后分别设置IL-2刺激组和未刺激组,多色流式分析技术检测CD8+T细胞频率,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CD8+IFN-γ+T细胞的频率。结果 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IL-2I、FN-γ浓度较临床缓解期和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1);与未刺激组相比I,L-2刺激组CD8+T细胞频率及分泌IFN-γ显著增加(P〈0.05)。结论 IL-2可通过对CD8+T细胞的免疫调节效应参与COPD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TD-HBcAg融合蛋白诱导小鼠体内特异性CTL并抑制HepG2.2.15细胞HBV复制的作用。方法 PTD-HBcAg、HBcAg和阴性对照分别与等体积的弗氏佐剂乳化后皮下免疫小鼠;第14d,分离脾淋巴细胞并分别用PTD-HBcAg、HBcAg、PTD和PBS加强刺激后收集上清,检测细胞因子IFN-γ、IL-12、IL-4和IL-10;刺激后的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与HepG2.2.15细胞共培养,检测,效应细胞对HBsAg、HBVDNA的抑制作用及对HepG2.2.15细胞、HepG2细胞的杀伤效果。结果 PTD-HBcAg组分泌的IFN-γ、IL-12、IL-4和IL-10与HBcAg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D-HBcAg融合蛋白组较HBcAg组和阴性对照组有更明显的病毒抑制作用(P0.05);PTD-HBcAg组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HBcAg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 PTD-HBcAg可诱导HBV特异性CTL,能有效抑制HepG2.2.15细胞HBV的复制。  相似文献   

10.
急性白血病患者白细胞介素12及γ干扰素表达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患者体内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变化。方法选择住院AL患者进行研究,去除合并心、肝、肾疾病及合并感染的病例,初治复发AL及缓解AL患者各15例,16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ELISA法检测各研究组患者血清内IFN-γ、IL-12水平。结果缓解AL组IFN-γ水平较初治、复发AL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其IL-12水平较初治、复发AL组明显升高,但较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相关分析显示:正常对照组、缓解AL组IFN-γ、IL-12水平呈正相关,初治复发AL组两者间无相关。结论白血病细胞负荷抑制AL患者IFN-γ、IL-12体内表达,且对IFN-γ、IL-12表达的抑制水平不一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IL)-23对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中自然杀伤(NK)细胞促炎细胞因子分泌和细胞毒作用的影响,探讨其在IBD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磁珠分离12名健康人、16例克罗恩病(CD)患者和25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NK细胞.体外培养NK细胞,并予空白刺激、IL-23刺激、IgG刺激或IL-23+IgG联合刺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a和干扰素(IFN)-γ分泌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刺激培养的NK细胞对K562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NK细胞经人IgG和IL-23单独刺激后TNF-α、IFN-γ的分泌水平未明显增高(P值均>0.05),二者联合刺激则能显著促进TNF-α、IFN-γ分泌(P值均<0.05).单独应用IgG刺激CD和UC患者NK细胞分泌TNF-α、IFN-γ的效果不明显(P值均>0.05).单独应用IL-23则具刺激作用(P值均<0.05),二者联合应用的刺激作用更明显(P值均<0.01).IL-23单独刺激和联合刺激均不能增强正常对照组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P值均>0.05).但单独应用IL-23可增强UC和CD患者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分别为51.5%±7.1%和50.2%±8.7%,P值均<0.05),且联合刺激可进一步增强该作用(分别为65.3%±6.6%和62.4%±5.5%,P值均<0.01).结论 IL-23能刺激IBD患者NK细胞分泌TNF-α和IFN-γ,并能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可能直接参与了IBD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观察比较新模型小鼠与常规感染小鼠脾细胞经不同抗原刺激后诱生的Th1细胞因子(IFN-γ)和Th2细胞因子(IL-4)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的细胞免疫机制。方法小鼠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20 d后,按300 mg/kg.d腹腔注射酚酶抑制剂丙烯基硫脲,持续抑制雌虫产卵,建立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同时设立常规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小鼠对照组。在感染后第0、3、6、9和12周,取各组小鼠脾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并分别用可溶性成虫抗原(SWAP)、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非特异性抗原刀豆素(ConA)诱导脾细胞产生细胞因子,应用ELISA方法测定培养上清液中IFN-γ和IL-4的含量。结果新模型组与常规模型组IFN-γ和IL-4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其中IFN-γ均在感染后4~6周开始上升,7~9周达到高峰,10~12周逐渐下降并恢复至感染前水平;IL-4均在感染后第6周开始逐渐升高,直至12周仍维持高水平;而正常组IFN-γ和IL-4均无明显变化。新模型组经SEA刺激后产生的IFN-γ水平,以及经SWAP和SEA刺激后产生的IL-4水平均显著低于常规模型组(P<0.05);而经SWAP刺激产生的IFN-γ水平显著高于常规模型组(P<0.05)。在3种不同的抗原中,ConA组产生的IFN-γ和IL-4水平均显著高于SEA组和SWAP组(P<0.05)。结论日本血吸虫感染小鼠伴随免疫新模型与血吸虫常规感染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现为感染早期以Th1细胞应答为主,然后逐渐向Th2细胞极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活动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白细胞介素(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干扰素(IFN)-γ和IL-4分泌水平的改变。方法免疫磁珠分离活动性SLE患者和正常对照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表达IL-10、IL-4或IFN-γ的阳性细胞百分率,体外培养两组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培养细胞上清液中IL-10、TGF-β和IFN-γ的水平。结果在CD4 CD25-和CD4 CD25 T细胞中未发现分泌IL-4的细胞亚群;SLE患者CD4 CD25 T细胞中分泌IL-10的细胞亚群比例较正常人减少(P<0.05);CD4 CD25-和CD4 CD25 T细胞中均存在分泌IFN-γ的细胞亚群,且SLE患者自分泌IFN-γ的细胞亚群比例增高(P<0.05)。SLE患者CD4 CD25 T细胞分泌IL-10和TGF-β较正常人均减少(P<0.05),自分泌IFN-γ增多(P<0.05)。结论活动性SLE患者CD4 CD25 T细胞存在细胞因子分泌功能异常,表现为TGF-β和IL-10分泌降低,IFN-γ产生增多。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正常对照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淋巴细胞分泌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和肺泡巨噬细胞(AM)表达C80(B7-1)、CD86(B7-2)共刺激分子百分率有何不同及其意义.方法分别对16名健康自愿者、16例过敏性哮喘患者和16例COPD患者进行了支气管肺泡灌洗(BAL),获取淋巴细胞和AM,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ASA)测定了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培养的淋巴细胞上清液中IFN-γ和IL-4水平;用生物素-抗生物素复合物(ABC)夹心法测定了经脂多糖(LPS)剌激培养的AM膜表面表达CD80和CD86阳性率,并将正常对照组中已经LPS剌激的和未经LPS刺激的AM膜表面表达CD80与CD86阳性率进行对照.结果在反映Th2的IL-4水平,哮喘组为(331±150)ng/L,与正常对照组(106±42)ng/L及COPD组(49±20)ng/L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COPD组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在反映Th1的IFN-γ水平,COPD组(342±122)ng/L与正常对照组(188±67)ng/L及哮喘组(77±32)ng/L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均<0.01);哮喘组IFN-γ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AM表达CD86阳性率哮喘组为(22±8)%,与正常对照组(12±6)%及COPD组(11±6)%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1);COP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对照组中未经LPS刺激的与已经LPS刺激的AM在表达B7百分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组48例受检者IL-4水平与经LPS刺激的AM表达CD86阳性率呈显著正相关(r=0.61,P<0.05).结论哮喘和COPD患者肺内淋巴细胞在细胞因子分泌谱上存在截然相反的格局,前者存在向Th2而后者存在向Th1极化的调控,其差异可能与抗原提呈细胞提供的共刺激信号不同有关,CD86在哮喘向Th2极化中可能起重要调控作用,这提示哮喘与COPD在肺局部细胞免疫学上无论从抗原提呈方式还是T细胞分泌谱上都是本质不同的两种疾病.  相似文献   

15.
体外分离培养SD大鼠胰岛细胞,分别或共同加入IL-1β(终浓度20u/mL)和IFN-γ(终浓度150u/mL)处理。加入11.1mM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释放。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培养液上清中胰岛紊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胰岛细胞凋亡。结果:IL-1β单独作用于胰岛细胞,能抑制高糖刺激下胰岛素分泌及促进胰岛细胞凋亡。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IFN-γ单独或联合IL-1β能显著抑制胰岛紊分泌(P〈0.05),促进胰岛细胞凋亡(P〈0.05)。结论:IFN-γ和IL-β能诱导胰岛β细胞凋亡,并且有协同作用。与自身免疫性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γ干扰素(IFN-γ)及乳酸脱氢酶(LDH)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36例ALL患者不同阶段IL-12、IFN-γ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LD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ALL初诊组血清IL-12、IFN-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0.05),LD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L-12与IFN-γ呈显著正相关(P<0.01)。完全缓解组血清IL-12和IFN-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LDH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IFN-γ、IL-12和LDH变化可能与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及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海珠益肝加味方对刀豆球蛋白A(Con A)诱导建立的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细胞因子IL-4、IL-6、INF-γ、TNF-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醋酸强的松组、海珠益肝加味方组,采用尾静脉注射Con A建立免疫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眼球取血,检测小鼠血清IL-4、IL-6、IFN-γ、TNF-α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IL-4、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IFN-γ、TNF-α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醋酸强的松组、海珠益肝加味方组小鼠外周血IL-4、IL-6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IFN-γ、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海珠益肝加味方能升高免疫性肝损伤小鼠细胞因子IL-6、IL-4的分泌水平,降低IFN-γ、TNF-α的水平,恢复Th1/Th2细胞之间的平衡,具有保护肝细胞的作用,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的临床意义.检测30例CHB患者阳MC培养上清中IL-4、IL-10和IFN-γ的水平,同时选择7例健康人群作对照组.CHB组IL-4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IFN-γ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HBeAg( )组IL-4水平明显高于HBeAg(-)组(P<0.05),而IFN-γ则显著低于HBeAg(-)组(P<0.05);HBV DNA水平与IL-4水平呈正相关,与IFN-γ水平呈负相关.CHB存在异常细胞免疫应答,Th1/Th2水平失衡可能与HBV持续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软肝冲剂治疗前后肝硬化(L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8(IL-18)的mRNA表达及分泌水平的变化。探讨软肝冲剂对肝硬化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20例正常对照组和25例肝硬化患者软肝冲剂治疗前、治疗2、4、6月后PBMC中TGF-β1、IFN-γ和IL-8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PHA体外诱生PBMC培养上清中TGF-β1、IFN-γ和IL-18分泌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PBMC中的TGF-β1 mRNA表达水平及TGF-β1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而IFN-β1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及IFN-γ和IL-18分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软肝冲剂治疗后,TGF-β1 mRNA表达水平及分泌水平逐渐下降,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IFN-γ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及IFN-γ和IL-18分泌水平逐渐上升,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软肝冲剂能通过下调PBMC中TGF-β1 mRNA和上调IFN-γ和IL-8 mRNA表达,对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CTX)和环孢素A(CsA)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的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γ干扰素诱生肽(IP)-10和IL-12分泌水平和T亚群细胞的影响。方法 16例不同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的SLE患者和12名正常对照的PBMCs分空白孔、植物血凝素(PHA)刺激孔、PHA CsA孔、CsA孔、PHA CTX孔、CTX孔行体外细胞培养,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和PBMCs培养上清IFN-γ、IL-10、IL-12 P40 P70和IP-10分泌水平。同时,对10例重度活动的SLE患者和6名正常对照的PBMCs,采用上述给药方案体外培养后,利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 CD4 IFN-γ-IL-10 T细胞、CD4 IFN-γ IL-10-T细胞和CD4 IFN-γ IL-10 T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LE患者血清及PBMCs培养中IFN-γ、IL-10、IL-12和IP-10水平不同程度增高,同时PBMCs中表达CD4 IFN-γ-IL-10 T细胞、CD4 IFN-γ IL-10-T细胞和CD4 IFN-γ IL 10 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P< 0.05),CsA及CTX均能抑制SLE PBMCs培养中IL-10水平,并对PHA刺激下的IFN-γ、IP-10和IL-12 分泌增高有抑制作用,且CsA的抑制作用更为显著;同时CsA还能显著抑制活化状态下PBMCs中表达 CD4 IFN-γ-IL-10 T细胞和CD4 IFN-γ IL-10 T细胞比例增高(P<0.05)。结论 SLE患者体内存在Th1 和Th2共同参与的复杂的细胞因子网络失衡。CsA与CTX均能干扰SLE细胞因子网络失调的免疫病理过程,且CsA的调节作用更为显著。与CTX相比,应用CsA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