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影响靖西县2011-2013年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的原因,提出对策和建议。方法从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等诊疗记录中对2011-2013年靖西县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靖西县应报传染病17种958例,漏报10种190例,漏报率为19.83%;抽查已报告的传染病报告卡777张,及时报告率为91.76%,卡片完整率为85.32%,卡片准确率为85.07%,卡片一致率为84.04%。结论靖西县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漏报率高,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规范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强化医务人员对传染病报告工作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遵义市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及网络报告质量情况,为今后降低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及规范网络直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08-2011年均按照全国及贵州省相关要求结合遵义市实际情况制定检查方案,运用Excel表格对各年传染病漏报调查原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遵义市2008-2011年医疗机构平均漏报率1.51%,其中门诊漏报率1.72%,住院部漏报率0.94%;按病种统计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2.09%,丙类传染病漏报率为1.10%;按医疗机构级别统计,地市级及省级医疗机构漏报率0.91%,县级医疗机构漏报率1.26%,乡镇卫生院漏报率2.19%;传染病报告卡质量:纸卡完整率及准确率分别为96.00%、95.63%,纸卡与日志/出入院登记一致率82.73%,纸卡与网卡一致率91.42%,网卡报告及时率98.05%;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2008-2011分别为71.32%(265/189)、73.95%(572/423)、74.89%(657/492)、77.28%(625/483)。结论遵义市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较低,存在传染病漏报隐患、纸卡与日志/出入院登记一致率及纸卡与网卡一致率均较低,下一步还需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网络直报质量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掌握四川省达州市传染病报告情况,为提高达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提供参考和建议。方法对达州市7个县(区、市)的县、乡两级28家医疗机构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 28家医疗机构2013年共计报告3 856例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1.10%%,及时报告率为98.68%,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95.83%、准确率为93.85%,纸质报告卡信息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为92.46%。结论达州市部分医疗机构存在漏报和迟报现象,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纸质报告卡信息与网络直报信息一致率亟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了解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质量现况,为制定具体报告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抽样方法在全省范围内抽取36家医疗机构开展调查。结果 全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17.98%,乙类和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7.24%和1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6,P=0.900);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诊所的漏报率分别为8.70%和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传染病报告卡信息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和录入一致率分别为98.59%、80.28%和97.18%。结论 河南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有待加强,各地应采用各种措施和手段进一步提高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14年北京市东城南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方式,调查辖区内所有能进行网络直报的医疗机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本或电子病历信息的记录,统一填写调查表,整理和描述分析。结果东城南医疗机构传染病总漏报率为0.85%,三、二和一级医疗机构及社区中心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16%、0.80%和0。医疗机构门诊漏报率为0.89%,住院漏报率为0。乙、丙类和其他法定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1.03%、0和3.70%。漏报病种为肺结核和水痘。传染病报告卡及时率为100%,完整率为91.11%,准确率为98.52%,一致率为96.30%。结论 2014年北京市东城南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我省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探讨传染病漏报的原因及研究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的措施。方法 按照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及管理现状调查方案》,采用查阅诊疗记录及网络直报系统对云南省6个州(市)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进行质量调查,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漏报率进行比较。结果 县区级医疗机构漏报率为4.44%,乡镇级医疗机构漏报率为5.04%,县(区)、乡镇级医疗机构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100,P = 0.752)。门诊、住院、检验科漏报率分别为5.70%、2.76%、4.97%;报告及时率98.77%,纸质报告卡完整率及准确率分别为99.49%、98.86%,网络信息一致率为98.77%,报告卡有效证件填写完整率99.79%。结论 2019年云南省县区级及乡镇级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漏报相近,漏报率较高的病种主要集中在丙肝,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及网络信息一致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应该加强县(区)、乡镇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和疫情人员培训,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南充市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质量现状,发现医疗机构中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按医院等级分层从2011年全市484家网络直报医疗机构中随机抽取49家医疗机构进行调查,其中一级医院36家,二级医院10家,三级医院3家。调查内容有;医疗机构的诊疗登记、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及网络录入情况,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情况。评价指标包括传染病漏报率、报告及时率、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录入一致率。结果从49家被抽查的医疗机构中共搜集到门诊、住院病例464例,传染病报告卡429张,全年医疗机构传染病漏报率为5.60%。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92.89%;卡片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录入一致率分别为94.17%、92.07%和89.74%。结论南充市医疗机构医院级别越高,传染病报告总体质量越好。应重点加强一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分析包头市医疗机构法定报告传染病的漏报、迟报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包头市传染病疫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按照《包头市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督导检查方案》抽查全市各级医疗机构进行传染病漏报调查。结果 本次共调查各级医疗机构27家,其中市级医院13家、旗县区级医院5家、卫生院4家、妇幼保健所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部队医院1家。共抽查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化验室检测阳性结果登记146 495人,查出传染病17种共645例,其中进行网络报告643例,漏报2例,迟报13例,传染病报告率为99.69%,漏报率为0.31%,迟报率为2.02%。传染病报告完整率为94.38%、准确率为100%、一致率为82.50%。结论 包头市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仍存在漏报、迟报现象,应采取综合性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龙胜县2009-2011年辖区内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与漏报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和规范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全国法定传染病漏报调查方案》和《全国传染病网络直报督导检查方案》(2009年版),对全县县、乡级医疗机构进行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漏报调查分析.结果 3年法定传染病漏报率为9.72%,其中乙、丙类传染病漏报率分别为9.31%和10.02%.猩红热、其它感染性腹泻病、伤寒、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是漏报率较高的病种,乡镇卫生院漏报率高于县级医疗机构,门诊漏报率高于住院部和化验室,报告及时率为99.80%、报卡填写完整率90.96%、准确率95.68%、一致率86.84%.其中县级医疗机构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准确率分别为96.67%和98.52%,乡镇级为84.52%和92.47%,报告一致率县级92.59%、乡镇级80.33%.结论 龙胜县医疗机构漏报率较高,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规范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深入了解河南省医疗卫生机构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现状,评估报告质量,为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按照《河南省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漏报调查工作实施方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现场调查医疗机构70家。结果大部分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没有传染病信息资料登记;部分门诊日志、检测结果登记薄和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质量较差;全省传染病总漏报率为15.93%,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漏报率最高(31.25%、27.78%);漏报病种在前5位的依次为:淋病、百日咳、急性出血性结膜炎、肝炎未分型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结论本次调查结果比较接近河南省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工作实际水平;进一步加强对村卫生室和个体诊所的督导检查,全面落实门诊日志登记和传染病报告制度,确保传染病疫情信息真实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广西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质量,为进一步提高网络直报水平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广西56家医疗机构,现场调查其传染病管理工作情况及法定传染病病例报告质量,应用R 4.2.1软件拟合log-binomial回归模型,分析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次共抽查医疗机构门诊和住院的法定传染病病例1 360例,查阅纸质传染病报告卡777张,法定传染病报告率95.88%、及时报告率97.93%、完整率97.43%、准确率67.37%、一致率90.09%、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93.44%。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报告率、及时报告率、一致率、有效证件号填写完整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binomial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门诊日志填写规范(PR=1.33, 95%CI:1.08~1.64)、落实自查工作(PR=1.45, 95%CI:1.08~1.95)、配备2人及以上传染病报告管理人员(PR=2.57, 95%CI:1.67~3.96)均能提高法定传染病报告率;电子病历系统具备传染病自动提醒报卡功能(PR=1.41, 95%CI:1.12~...  相似文献   

12.
徐汇区2009年二、三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辖区内二、三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网络直报的质量.[方法]对辖区内二、三级医疗机构进行全覆盖调查.[结果]辖区内二、三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总的漏报率为2.74%,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率为99.26%,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为86.07%.网络录入报告卡上关键指标与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上相应指标的一致率为95.98%.[结论]辖区内二、三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阮明谦 《职业与健康》2008,24(7):683-685
目的了解河南省淅川县网络直报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方法用SPSS12.0统计软件分析淅川县2006-2007上半年传染病网络直报个案、网络直报能力及漏报调查资料。结果全县医疗卫生机构均实行了传染病网络直报,但存在疫情管理不规范、网络直报系统运行和维护经费困难、人员配备不足和业务素质有待提高问题;传染病总的漏报率为15.70%,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为79.05%,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与网上录入报告卡片中的内容一致率为87.09%,仅有少数未审卡,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率为86.99%。结论淅川县传染病疫情报告信息工作发展不平衡,应加强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加强培训,加大经费投入、督导和卫生监督执法力度,以提高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2004年初泰安市与国家同时启用了疾病预防控制信息报告系统,2018年是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第14年。本研究调查泰安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和管理现状,为进一步规范疫情工作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7年10月及2018年1、4、7月4个月6个县市区30家医疗机构。对2018年度行政部门用于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工作的经费保障、组织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督导检查、奖励机制建立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疾控机构日常监测、技术指导和评估、技术培训以及网络直报专职人员和设备配备情况;对医疗机构诊疗记录登记情况、院内自查、评估及相关技术培训等工作进行调查,了解医疗机构电子病历系统中传染病报告管理功能。结果泰安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99.72%,报告及时率为99.86%,纸质(电子)报告卡填写完整率为99.54%,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准确率为98.61%,报告卡与网报卡片内容一致率为99.54%,报告卡有效证件号码填写完整率为99.54%。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及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04,P0.05;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一致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20,P0.05。共抽查法定传染病病例2 138例,其中门诊病例1 564例,住院病例574例;涉及病种17种,覆盖全市主要流行的法定传染病病种总数70%。6家卫生行政部门、6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30家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和效率均有所提升。结论泰安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管理情况基本完善,传染病报告质量有待提高,管理模式和报告工作还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法定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现状,找出传染病报告中存在问题和报告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方法,乌鲁木齐市七区一县共抽50家传染病网络直报的医疗卫生机构,并现场考察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培训及传染病报告质量等。结果共调查医疗机构50家,抽查传染病19种669例,漏报7例,总漏报率为1.05%。三级医疗机构的传染病报告率高于一级、二级医疗机构,不同等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乙类传染病的漏报率高于丙类和其他传染病,两类传染病漏报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2,P0.05);"门诊日志项目不全、填写不规范"和"院内未系统开展传染病报告管理专项培训"是影响传染病报告质量的危险因素(OR=23.84,95%CI=3.89~146.09),(OR=22.60,95%CI=1.86~274.92)。结论门诊日志项目齐全和填写规范会直接影响传染病报告卡的质量,要定期开展对医疗卫生机构疫情报告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乌鲁木齐市的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了解我国实行传染病网络直报后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方法使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抽取250家医疗机构开展大规模调查。结果全国医疗机构传染病总的漏报率为23.1%,传染病疫情报告的及时率为76.0%,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的完整率为75.9%,网络录人报告卡上关键指标与纸质传染病报告卡上相应指标的一致率仅为50.3%。结论我国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的质量不容乐观,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解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工作情况,提高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质量,不断完善传染病疫情管理报告系统.方法 对威海市各级医疗机构门诊日志登记使用、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质量进行随机抽查.结果 法定传染病总体漏报率控制在7%以下;传染病的诊断符合、传染病报告及卡片填写等情况市级医疗机构最好,民营医疗机构最差.门诊日志登记使用情况,市级医疗机构使用率最高,而登记完整率较低.结论 加强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管理质量,增强医务人员法律意识,将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金华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为提高金华市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收集2016—2018年金华市法定传染病报告资料,从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系统导出病例资料,并随机抽取各级医疗机构填写的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分析法定传染病漏报情况和法定传染病报告卡质量,计算漏报率、完整率、准确率、报告一致率和报告及时率。结果 2016—2018年金华市共调查法定传染病22 440例,漏报64例,漏报率为0.29%。公立医疗机构漏报61例,漏报率为0.28%;社会医疗机构漏报3例,漏报率为0.37%。不同医疗机构漏报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乙类传染病漏报41例,漏报率为0.54%;丙类传染病漏报23例,漏报率为0.16%,乙类传染病漏报率高于丙类传染病(P0.05)。抽查法定传染病报告卡11 980张,完整率为98.67%,准确率为98.32%,报告一致率为98.52%,报告及时率为99.91%。法定传染病报告卡完整率、准确率和报告一致率均以市级医疗机构最高,分别为99.88%、99.64%和99.81%;乡镇级医疗机构最低,分别为98.06%、97.60%和97.49%,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报告及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华市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较好,但乡镇级医疗机构相对薄弱,建议加强对相关医疗机构的培训、督导和考核,全面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山西省医疗卫生机构布鲁氏菌病(布病)诊断、报告质量,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布病诊断报告质量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典型抽样的方法,从山西省疫情较重的地区选择6个医疗卫生机构作为调查对象,由专业人员按照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对报告的布病病例的信息质量和诊断质量进行现场调查与评价,包括查看原始登记、临床与实验室记录、现场访谈。使用Excel2007和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 6个机构的布病报告率为97.6%(368/377),纸质卡片填写完整率为99.5%(210/211),纸质卡片填写准确率为92.4%(194/210),网络报告信息的一致率为93.3%(196/210),网络报告及时率为94.8%(200/211)。不同机构间除纸质报告卡填写完整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数据报告质量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6个机构338例病例的诊断质量进行评价,诊断准确率为73.1%(247/338),其中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22.5%(16/71)、0(0/21),不同机构间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西省布病报告质量较好,布病报告病例的诊断准确性较低,是影响山西省布病诊断报告质量的主要问题。建议通过加强宣传,统一诊断标准,提高布病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陕西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管理现状,进一步提高我省传染病报告质量。方法 2017 - 2019年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每年抽取3 个市,每个市随机抽取2~4个县/区,每个县/区随机抽取综合医院1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进行现场调查,计算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报告及时率、纸质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和有效证件号填写率,并利用TOPSIS法进行报告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2017 - 2019年陕西省共抽取65家医疗机构,现场核查乙丙类传染病26种2 492例,其中2 476例进行网络直报,全省医疗机构法定传染病报告率为99.36%,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 = 10.920,P = 0.001)。报告及时率、传报卡填写完整率和准确率、报告卡与网络报告信息一致率、有效证件号填写率分别99.96%、93.37%、87.29%、84.04%和99.47%。二级医疗机构传染病报告质量最高,三级医疗机构次之,一级医疗机构报告质量较差。结论 2017 - 2019年我省传染病报告质量总体较好,但仍存在漏报、报告不及时、报告准确率、一致率较差等问题,应进一步提升传染病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