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制符合重症医学科临床实际且科学合理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不断提高重症监护室(ICU)护理水平。[方法]成立科研小组,在大量研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初步拟定ICU护理质量的评价条目草稿,通过邮件向权威专家组进行两轮咨询并初步确定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核心评价指标,进行临床调研,采用自身对照法,对比ICU应用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前后2个月内非计划拔管率、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病人或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初步确立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涉及重症医学科3个维度,17个方面,共48个条目;将此评价体系应用于临床后ICU内非计划拔管率由14.3%下降至4.0%,院内感染发生率由15.9%下降至8.8%,病人或家属的满意度由90.2%提升至96.4%,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构建的ICU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较科学合理,有助于改善ICU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评价体系的建立方法。方法:在调查ICU护士核心能力的基础上,从保障ICU专科护理技术的完整性角度来制定评价体系的三级指标,利用Delphi专家调查、肯德尔(Kendall)和谐系统及其显著性检验来对指标进行论证。结果:确定的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共有3项一级指标(基础评价、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12项二级指标、74项三级指标,通过Kendall和谐系统及其显著性检验,被广东省数十家三级医院采用。结论:根据ICU护士的现有能力水平,以各项ICU专科护理技术为评价单位制定指标评价体系,是切合ICU护理临床实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Delphi法初步建立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方法]在访谈和回顾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先确立备选指标,采用Delphi法对2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对专家提出的专家回复率均为100.00%,专家对指标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92;专家咨询后,一级指标由6项变为3项;二级指标由14项变为12项;三级指标由48项变为47项。[结论]探讨得出了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涵盖的关键内容,为以后进一步探索研究形成具体的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用Delphi法建立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应用Delphi法初步建立重症监护室(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方法]在访谈和回顾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先确立备选指标,采用Delphi法对25名专家进行两轮函询,对专家提出的专家回复率均为100.00%,专家对指标的权威系数分别为0.89和0.92;专家咨询后,一级指标由6项变为3项;二级指标由14项变为12项;三级指标由48项变为47项.[结论]探讨得出了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涵盖的关键内容,为以后进一步探索研究形成具体的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心理指标与护理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66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目标人群,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2周心理指标、生活质量与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经组间t检验比较后,实验组患者焦虑得分与抑郁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观幸福感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验组患者Spitzer评分、FCA得分、总体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经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组间比较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价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ICU重症患者不良心理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提升护理人员总体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评价,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客观的、有针对性的ICU护理质量指标,补充传统的趋于共性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查、专家咨询(德尔菲)方法和资料分析法对指标框架进行初步设置,根据科学、客观、可行、有效的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及德尔菲法对指标进行筛选与论证,并计算各指标权重.结果 确立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分为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47个三级指标.结论 专家对指标评价结果的意见一致程度均较高,显示指标体系的可信度较高,为ICU指标体系的进一步构建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促进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初步构建过程评价标准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30名护理管理专家对其评价体系进行咨询论证。结果:专家咨询确立了过程评价指标包括7项一级指标和24项二级条目及相应的权重值。结论:应用德尔菲法建立的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过程质量的评价标准体系体现了新形势下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的内涵,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阐述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概念和重症监护病房(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建立的意义,综述国内外ICU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制定与应用的研究进展。指出国外一些ICU护理敏感指标已经形成了一套国际统一的集束化管理标准,应用数据库可以进行多个医疗机构的横向比较。我国起步较晚,已构建的敏感指标体系只适用小范围使用,难以进行推广,且指标评价对象多为护士,对病人的评价少。国外研究中其指标体系中着重对病人的结果指标进行评价。构建一套适用于我国国情需要的ICU护理敏感指标是迫切需要的,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科学规范且符合重症患者肠内营养特点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旨在为评价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型为理论框架, 采用文献分析法初步拟定评价指标体系各层级条目内容。于2022年5—7月, 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对21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指标体系。结果 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85.71%(18/21)和100.00%(18/18);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67、0.878;整体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092、0.187(P<0.01)。最终形成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60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和质量标准, 具备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可为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护理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手术室护理过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促进管理工作的快速发展,提高护理管理质量.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初步构建过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德尔菲法对35名护理管理专家针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咨询论证.结果 专家咨询确立了过程评价指标包括7项一级指标和18项二级条目及相应的权重值.结论 应用德尔菲法建立的手术室护理过程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体现了新形势下重症监护病房护理质量的内涵,为护理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邹萍 《天津护理》2006,14(4):246-247
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应用于护理质量管理的监控,由护理质量评价组织、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指标、评价方法等构成,科学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能够确保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有利于护理学科的发展和护理人才培养。本文就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ICU护理质量及管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重症患监护病房(intensive unit care,ICU)的护理费用占据整个医疗费用的较大比例。因此如何提高ICU护理质量是当今护理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有关现代ICU护理质量的一些理论观点,总结和分析了ICU护理质量的相关评价指标及管理策略。旨在促进护理专业人员对ICU护理质量和管理的认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构建适合重症监护病房( ICU)护士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的量化表,为ICU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效果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方法应用德尔菲法( Delphi)建立评价表框架、条目及权重,应用评价表对ICU护士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结果构建出ICU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表,包含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2个维度;评价内容包括出勤情况、日常生活护理质量、压疮护理质量、协作质量、医嘱执行质量、与家属沟通质量6个条目;评价内容包括科室评价、组间评价、自我评价3个条目。测量结果显示护士在“压疮护理质量”、“与家属沟通能力”方面平均得分较低,分别为88.20,87.68分。结论通过定量研究方法,确立了适合于ICU护士使用的优质护理服务质量评价表,为优质护理服务开展情况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为ICU护理质量的横向、纵向评价提供科学、有效的工具。方法:采用三维质量结构的评价模式确立备选指标;用Delphi法对30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结果:确定了以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3大类指标为结构且具有层次的评价指标,包括3个一级指标、22个二级指标和77个三级指标。结论:确立了ICU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
就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概念、国内外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研究现状及眼科护理质量评价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根据眼科专科病人护理特色,确立眼科质量指标,为构建体现专科性护理特色的眼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2010年全国护理工作会议上,提出把强化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作为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1]。落实和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需要建立客观科学的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基础护理质量水平,正确地帮助和指导护士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今年我省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旨在为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与监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式为框架,检索国内外文献,整合临床实践和患者个体需求,设定指标条目池,结合半结构访谈法确定咨询内容,最终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及其权重。结果 2轮咨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6.67%和100%,权威系数为0.897和0.900,判断系数为0.956和0.962,熟悉系数为0.838和0.837,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19和0.226。最终构建的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包括3项一级指标即结构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17项二级指标和104项三级指标。结论 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内容全面、实用,可作为客观和量化的质量评价工具,有效指导护士的临床实践,促进神经外科ICU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提供科学、实用的工具。方法 基于循证证据,借鉴“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框架,初步构建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确定各级指标内容,结合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 经过两轮专家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均为0.91,总体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54和0.19。最终确定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6个二级指标,55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实用性及可靠性,为提高临床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管理质量提供评价依据;在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评价过程中应重视对过程质量的控制,同时加强对结构质量及结果质量的把控,以不断促进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基于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提升医院护理质量,护理管理者在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国内缺乏统一的护理质量标准,评价内容因评价标准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本文就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评价方法及其结果判断、质量持续改进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促进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整体的研究,为护理质量评价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