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6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给予髋关节功能锻炼知识宣教,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电话随访,实施髋关节功能锻炼指导。出院后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电话随访实施髋关节功能锻炼指导,可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出院患者关节功能训练的积极性及依从性,从而促进患者髋关节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远程直播健康教育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居家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术后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每周三下午实行远程直播康复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锻炼效果评分、患者居家功能锻炼的依从性。结果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锻炼效果、功能锻炼的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程直播健康教育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锻炼效果,提高患者居家康复功能锻炼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中的效果。方法:对行髋关节置换术的60例患者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干预组患者防假体脱位知识、服务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出院半年假体脱位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和康复指导,能有效提高健康教育的效果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降低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总结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2年1月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假体松动患者45例,针对发生的原因进行相关分析,采取心理护理、疼痛管理、肢体康复锻炼、生活指导及并发症防治等护理干预方法。结果:45例患者中44例按照指定的康复治疗和训练方法进行功能锻炼,髋关节术后功能恢复良好,无脱位、感染发生,仅1例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结论: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松动原因,并根据手术的不同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有效恢复髋关节功能,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手术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跟踪康复干预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按入院单双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出院后按照出院指导的内容以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康复训练,定期门诊复查;观察组患者出院后进行跟踪康复干预。结果出院后1、3、6个月Barthel指数评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关节假体脱位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例。结论实施跟踪康复干预能尽快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影响。方法将99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术后假体脱位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假体脱位发生率13.13%高于观察组发生率1.85%(P〈O.05)。结论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术前功能锻炼宣教及实践干预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关节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286例,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43例。观察组行术前功能锻炼宣教及实践干预,对照组行常规干预。观察两组随访6个月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及干预前后Harris、Barthel评分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合理运动、规律锻炼及按时复诊依从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Harris及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功能锻炼宣教及实践干预能有效改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依从性,促进其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患肢功能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将12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5例与对照组63例,实验组术后6 h开始由专职护士按照系统的功能锻炼计划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功能锻炼(即术后2 d开始).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恢复按Harri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在保证患者生命体征平稳、防止髋关节脱位的前提下,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结合电话随访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抗凝药服用情况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57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根据出院日期分为干预组27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在出院后2个月内分别予以电话随访,干预组在出院前1天指导患者加入本科建立的微信公众,定时发送术后康复相关内容。比较两组在不同时段抗凝药服用情况、肢体关节、肌力锻炼情况,并统计术后2个月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1个月、2个月,干预组服用依从性评分、抗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优于对照组(P0.01,P0.05);术后2个月,两组Harris评分、BI评分显著高于相前(P0.01,P0.05),且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信平台健康教育结合电话随访能显著提高髋关节术后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抗凝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促使患者机体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Orem自理模式联合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Orem自理模式进行干预。于出院时、出院后12个月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Harris)对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患者随访时的遵医行为评分、疾病知识知晓率、假体脱位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疾病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假体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Orem自理模式联合跨理论模型的家庭访视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改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和生活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背景:陶瓷关节因具有出色的耐磨损性,极高的硬度,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于临床。但陶瓷-陶瓷全髋关节和传统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置换的比较研究国内外研究较少。目的:对比观察陶瓷-陶瓷与传统金属-聚乙烯全髋关节假体置换治疗年轻患者髋关节疾病效果的差异。方法:2007年10月至2010年9月行全髋关节置换42例44髋,其中20例22髋选用陶瓷-陶瓷人工关节,22例22髋选用传统的金属-聚乙烯人工关节。手术方法采用外侧入路,置换后给予常规抗凝治疗及相应功能锻炼。置换后患者进行定期临床与放射学随访,至少随访6个月。置换前及置换后6个月时测量2组患者关节活动度,并以Harris评分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无脱位、松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陶瓷-陶瓷关节组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显著改善(P〈0.05)。2组患者置换后Harris评分及髋关节活动度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陶瓷-陶瓷关节置换后效果良好,近期随访效果满意,在改善患者症状及髋关节活动度方面与传统的金属-聚乙烯关节相当,但其优点和长期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是年轻全髋关节置换患者较为理想的关节界面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干预对骨科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效果及影响患者自理功能的因素。方法选择本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受损患者98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干预进行术后康复,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予以术后康复,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术后3个月髋关节的恢复情况、术后半年的自理率以及术后1年随访时2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情况,观察患者术后的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采取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恢复的优良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术后6个月2组患者的自理率,实验组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随访发现实验组的髋关节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康复护理干预的措施可以缩短患者的卧床时间,使患者的病情稳定,同时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早日康复,实现自理,减轻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3.
背景:股骨偏心距的重建对于恢复外展肌力和髋关节周围软组织张力平衡,维持关节稳定,恢复关节功能,减少置换后跛行,降低假体磨损、人工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全髋置换的重建偏心距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对比分析采用组配式假体(S-ROM)行全髋置换20例20髋患者及采用普通假体(Corail)行全髋置换19例20髋患者的相关资料,通过临床(Harris评分)和X射线测量,对两组患者置换后髋关节功能和偏心距重建率进行对比研究。 结果与结论:纳入患者均无感染、骨折、脱位,无深静脉血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临床随访:在组配式假体和普通假体两组中,股骨偏心距重建组与未重建组置换前Harri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置换后12个月及末次随访偏心距重建患者Harris评分高于未重建者(P 〈 0.05)。髋关节外展活动度大于未重建患者(P 〈 0.05)。X射线随访:组配式假体和普通假体两组中股骨偏心距重建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χ2=3.956,P 〈 0.05),39髋(98%)股骨假体位于中立位,1髋(2.5%)轻度外翻位,两组中股骨偏心距得到重建与未得到重建患者的髋臼假体外展角及前倾角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组配式假体和普通假体两组中股骨偏心距得到重建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和髋关节外展活动度优于未得到重建者,组配式假体偏心距重建率高。  相似文献   

14.
冯坡颜 《全科护理》2012,10(14):1249-1251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软枕抬高患肢、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应用消肿、抗渗出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肢局部予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肢体肿胀程度测试,术后3d进行疼痛程度评分,术前1d、术后2周、术后3个月评定髋关节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肢体肿胀、疼痛程度,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背景:终末期肾病患者由于长期的骨代谢、内分泌异常及使用激素,常易发生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当需行人工关节置换时相对于常规髋关节置换具有不同的特点。目的:观察生物型或骨水泥型假体行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终末期肾病合并髋关节疾病的情况。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06年6月至2012年3月问收治15例终末期肾病合并髋关节疾病患者行全髋关节或人工股骨头置换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1例;股骨颈骨折8例(1例为双侧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5例,骨关节炎2例,共16髋。关节置换的方式包括全髋关节置换9髋(生物型5髋,股骨侧为骨水泥型4髋),人工股骨头置换7髋(生物型2髋,骨水泥型5髋)。出院后门诊随访X射线观察假体周围有无透亮区出现和动态变化情况,采用Harris评分和SF-36评分评估关节功能恢复和生存质量改善情况。结果与结论:置换后随访时间为0.5—4年,呈偏态分布,中位数时间为30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由置换前的(53.0±5.8)分增加至末次随访的(86.0±3.8)分。SF-36评分由置换前的(65.0±2.4)分增加至末次随访的(83.0±4.9)分。出院前出现5例并发症,2例置换后透析时出现低血压休克,2例肺部感染,1例伤口延迟愈合,经对症治疗后恢复。置换后随访未见假体松动、脱位、假体感染等并发症。早中期随访结果显示,对于合并终末期。肾病的髋关节疾病患者髋关节置换可以解除疼痛,改善髋关节功能,有效改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但部分患者由于本身终末肾病的进展可能会影响置换后的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均采用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4年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及假体的形态、位置和有无松动及下沉的情况.结果 82例患者中,17例失访,65例获得随访.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41.4分(32~58分),提高到末次随访的平均89分(78~95分).按Harris评分标准:优27例,良31例,一般5例,差2例,优良率为89.2%.下肢深静脉血栓、假体周围骨折、髋关节前脱位及髋关节后脱位各1例.无关节感染及假体松动、下沉的发生.结论 小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安全、有效,并可促使老年人早期活动,恢复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6例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摄X线片以了解假体的位置、松动情况及异位骨化。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早期出现2例髋关节脱位,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经平均36.8个月随访,本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6分,术后平均89.1分。结论对双侧髋关节均有病变的疾患同期进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背景:不同的手术入路方式进行髋关节置换后临床疗效和髋关节功能恢复程度差别较大。 目的:观察外侧与后外侧手术入路进行全髋关节置换,评价随访2年髋关节功能影响的差异。 方法:收集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阳江市中医院骨科收治的93例髋关节置换患者,依患者手术入路情况分为外侧手术入路组(45例,60髋)及后外侧手术入路组(48例,60髋)。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得到较好的随访,平均随访2年,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置换后中期髋关节功能恢复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是后外侧入路组在置换过程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输血率、术后血红蛋白水平、置换后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均优于外侧入路组(P〈0.05),但置换后2年时,2组患者疗效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且后外侧入路组和外侧入路组患者置换后感染、脱位、假体松动、骨水泥反应、术中致股骨近端骨折、静脉血栓栓塞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采用后外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有利于患者置换后早期恢复,但远期效果与外侧入路接近。  相似文献   

19.
背景:与以往大直径股骨头的高磨损率和高髋臼松动率相比,新一代大直径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有着更长的使用寿命和低磨损,低脱位率等优点。目的:评价应用大直径金属/金属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实施单侧大直径金属/金属股骨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资料。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在随访期内影像学显示假体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脱位等并发症。Harris评分由置换前49.5分改善为置换后92.5分,优良率为96%,总体满意率为96%。置换前后及随访时未发生假体松动、脱位、感染等不良反应。说明大直径金属/金属股骨头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可获得较好的疗效,短期内无明显肾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