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重型肝炎中HEV感染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重型戊肝的临床表现及转归,对75例重型肝炎中的13例戊肝病毒(HEV)感染者进行临床分析。以单纯乙肝病毒(HBV)感染20例为对照组,比较其与单纯HEV,HEV合并HBV感染的重型肝炎在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重型肝炎的HEV感染率为17.3%(13/75),HEV与HBV重叠感染率为8.0%(6/75),在临床表现方面各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HEV合并HBV感染组SB,PT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单纯HEV组及单纯HBV组,差异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是影响戊型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特点及转归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探讨重型病毒尾肝炎的病原学特点。收集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418例,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乙型肝炎病毒不同病原学模式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急性重型肝炎以甲型、戊型及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后病毒阴转率较高。亚急性有慢性重型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毒感染居首,占92.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模式中,以HBsAgHBeAbHBcAb阳性的重型肝炎发病及死亡率最高。乙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单独感染比较,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单纯TTV感染可导致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发病后HBVDNA可自然阴转,阴转率可达53.6%。重型肝炎仍以乙型肝炎病毒病毒感染为主。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发生基因突变可能较易发生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3.
目的证实在非甲-非庚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肝组织中一种新型肝炎病毒(transfusion-transmittedvirus,TTV)的存在.方法采用地高辛素标记TTVDNA探针以原位杂交技术对51例血清学病毒标记非甲-非戊型、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中HGVNSS阴性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石蜡包埋肝组织进行了检测.结果各型病毒性肝炎肝组织中TTV基因的总检出率为27.5%,其中急性轻型肝炎的检出率为30.8%(4/13),急性重型肝炎(1/8,12.5%),亚急性重型肝炎(3/7,42.9%),慢性肝炎(2/6,33.3%),活动性肝硬变(2/9,22.2%),慢性重型肝炎(1/4,25%),原发性肝癌(1/4,25%)TTVDNA表达于肝细胞核或胞浆内,以核型多见.在急性肝炎,TTV阳性细胞弥漫分布于肝小叶内,慢性肝炎于汇管区附近较为密集,而在肝硬变病例,阳性细胞在假小叶内多呈片簇状不规则分布结论在不明原因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及肝组织中TTVDNA的检出表明TTV为一种新型的肝炎病毒,TTV为一种嗜肝性病毒,在我国存在着TTV感染  相似文献   

4.
各型肝炎病毒单纯及重叠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患者甲~戊,庚型肝炎病毒(HAV-HEV,HGV)单纯感染及重叠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EIA法检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抗-HAV IgM,HBV标志物、抗-HCV IgM、抗-HDV IgM、抗-HEV IgM、抗-HGV IgM。结果 共检测21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HAV-HEV、HGV血清标志物,20例未检出(9.5%),190例患者检出标志物阳性(90.5%)。HBV感染率89,5%(188/210,其中有34例为既往感染,占16.2%,现症感染154例,占73.3%);HAV感染率29.0%(61/210),HCV、HDV感染率均为8.1%(17/210)、HEV、HGV感染率依次为10.0%(21/210)、7.1%(15/210)。各临床类型中单纯感染占61.4%(129/210),二重感染占32.4%(68/210),以HAV HBV、HBV HDV、HBV HEV感染模式最常见,三重感染占6.2%(13/210),以HAV HBV HDV感染模式最常见;临床上以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重叠感染常见,急性肝炎最少见。结论 病毒性肝炎中HBV感染最常见,其次为HAV感染;单纯感染、二重感染多见,三重感染少见;重叠感染发生率随病情加重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CV,HDV感染8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近几年来,由于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病毒性肝炎病原学诊断逐步得以明确,临床上诊断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和重叠感染的报道增加.为探讨本地区慢性乙型肝炎重叠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的情况及其临床特点,笔者对我院199501/199812所收治的1451例各型肝炎中的246例慢性肝炎患者的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对80例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CV,HDV感染的患者进行系统的临床观察,并与单纯慢性乙型肝炎80例进行对比,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本…  相似文献   

6.
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检测急性重量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庚型肝炎病毒(HGV)的存在状况及探讨与发病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以抗-HCVNS5单克隆抗体对26例急性重型肝炎患者尸检肝组织中的HGV等抗原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26例肝组织中检测出HGV阳性6例(23.1%)HGVNS5Ag阳性着色颗粒表达于残存的肝细胞浆内,阳性细胞呈片簇状分布于汇管区周围,6例中4例重叠有HBV或/和HCV感染,肝组织中HBsAg或/和HCV  相似文献   

7.
戊型肝炎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目的 了解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102例戊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在102例戊型肝炎中,单纯戊型肝炎77例,乙型与戊型重叠感染11例,重型肝炎14例;春季发病率高(P〈0.05);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者较单纯戊型肝炎发生重型肝炎的几率高(P〈0.01);大于60岁者发生重型肝炎的几率高(P〈0.05);大于60岁的患者临床症状及黄疸持续时间较青壮年者长。结论 戊型肝炎临床上以青壮年多见,老年患者黄疸持续时间长。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老年患者发生重型肝炎的几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鲁西南地区肝病患者中五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分布,及重叠感染的影响。方法用ELISA法检测311例各类肝病患者血清五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对感染模式与临床类型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本组五型肝炎病毒均有感染,以HBV感染最多(87.8%)。共有13种感染模式,其中单一病毒感染204例(65.6%),重叠感染103例(33.1%),原因不明4例(1.3%)。各临床类型的重叠感染率存在非常显著差异(P<0.005),以HBsAg携带者最低(0),重症肝炎组最高(66.7%)。结论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病情轻重、迁延、活动及恶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区慢性重型肝炎的病原学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胥婕 《传染病信息》2001,14(2):87-87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慢性重型肝炎(下称慢重肝)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11例患者的选择均符合2000年9月西安“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慢性重型肝炎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抽血做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原学检查。结果 111例慢重肝患者中,HBV感染者108例(97.30%),HEV感染者22例(19.82%),HAV感染者4例(3.60%),甲-戊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均阴性者3例(2.7%)。单纯乙肝病毒感染者83例(74.77%),其中HBV DNA阳性率18.07%(15/83),HBeAg阳性率57.83%(48/83)。乙、戊重叠感染者21例(18.92%),乙、甲重叠感染者3例(2.70%),乙、甲、戊三重感染者1例(0.90%)。结论 (1)HBV感染是慢重肝最多见原因。其中乙肝病毒复制指标HBV DNA、HBeAg的阳性率均不很高,二者同时阳性者更少,说明其在慢重肝的发生中不起决定性作用。(2)HBV与其它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在慢重肝中占一定比例。尤其是乙、戊重叠最多。单纯HEV感染诱发重型肝炎者不多见,而在中、重度慢性乙肝或肝硬化基础上再感染HEV,易发展为慢重肝。HBV与HAV重叠较少见,本组与HCV或HDV重叠发生慢重肝者未见。(3)还有3例慢重肝甲-戊肝病原学指标均阴性(可除外药物、酒精、中毒等原因所致慢重肝),提示仍有一部分慢重肝病因未明,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CV与HBV重叠感染对慢性肝病过程、预后及对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应用第二代抗_HCVELISA及RT_PCR法测定187例HBsAg阳性慢性肝病患者抗_HCV及HCV_RNA,并对HCV与HBV重叠感染者的肝损害,HCV,HBV间的相互作用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抗_HCV,HCV_RNA的阳性率在慢性肝炎(轻度)13.3%,慢性肝炎(中~重度)16.1%,肝硬变22.7%,慢性重型肝炎63.6%,肝细胞癌13.3%。平均阳性率18.2%,慢性重型肝炎抗_HCV,HCV_RNA的检出率最高,明显高于肝脏损害的其他肝病(P<0.05),近半数以上HCV慢性感染已与HBV重叠感染。结论HCV与HBV重叠感染的慢性肝病患者预后较差。但并未发现HCV对HBV复制具有阻遏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回顾分析155例散发性戊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治疗和转归。结果戊型肝炎全年散发,3、4、5月份为高发,尤以4月份发病为最高,占12.9%;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5:1;中青年患者占83.7%;农民发病多于城镇人口;抗-HEV-IgM阳性者26例(16.7%),抗-HEV-IgG阳性49例(39.6%),两者同时阳性80例(51.7%);甲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3例,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20例。老年患者及重叠HBV感染者病情重,病程长;单纯戊型肝炎无一例转为慢性肝炎。结论散发性戊型肝炎预后较好,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及老年患者肝功能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12.
张建良  骆成榆 《肝脏》1999,4(4):258-258
本文试图通过乙、丁型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的临床肝功能损害情况和肝纤维化程度,与单纯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比较,以了解丁型肝炎病毒对肝病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观察对象:①观察组:病例系我院1997年3月至1998年3月住院的乙、丁型病毒性肝炎重叠感染患者,共94例。男76例(80.85%),女18例(19.15%),年龄20~77岁,平均46岁。诊断分型根据1995年第五届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标准,其中慢性肝炎44例(46.81%),活动性肝硬化41例(43.62%),慢性重型肝炎9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418例,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乙型肝炎病毒不同病原学模式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重型肝炎以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后病毒阴转率较高。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居首位,占92.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模式中,以HBsAg、HBeAb、HBcAb阳性的重型肝炎发病及死亡率最高。乙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单纯感染比较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单纯TTV感染可导致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发病后HBV DNA可自然阴转,阴转率可达53.6%。结论重型肝炎仍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发生基因突变可能较易发生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14.
重型肝炎164例检验定量指标与预后关系分析庞无恨,湛木兰,陈仕晓,毛碧蓉我们对164例重型肝炎实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164例重型肝炎中死亡89例病死率54.3%。病原学检测90.9%为HBV或HBV合并其它肝炎病毒感染,6.7%(11/164)病原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病毒(HGV)在庚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状况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AP方法以鼠抗HGVNS5单克隆抗体对庚型肝炎患者20例(急性肝炎2例,慢性肝炎8例,肝硬变10例,血清HGVRNA皆阳性)肝组织中HGV抗原进行检测.结果庚型肝炎患者20例中,8例(40%)肝组织中检出HGV抗原;不同病期检出率分别为:急性肝炎0/2(0%),慢性肝炎2/8(25%),肝硬变6/10(60%),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阳性信号位于肝细胞胞质;阳性细胞可位于炎症坏死灶周围;抗原阳性与阴性组间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无明显差别,但阳性组纤维化指数较高.结论HGV感染及其在肝组织中表达可能与肝组织纤维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庚型肝炎临床和病理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HG)临床和病理特征。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血清HGVRNA;用庚型肝炎病毒(HGV)NS5区抗原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对22例临床和/或病理确诊的急、慢性庚型肝炎进行肝脏免疫组化。结果HGV感染的血清学模式以重叠HBV,HCV,HAV或HEV二重感染为主,占63.6%(14/22),单独HGV感染者占36.4%(8/22);HGV在肝脏内分布呈散在胞浆型。结论HGV单独感染者临床多呈隐匿性发病,症状轻,慢性化程度高  相似文献   

17.
343例老年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HBVDNA阳性相应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表现形式和重型肝炎病原学。方法:检测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343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炎病原学指标。结果: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别为3例(0.87%)、115例(33.53%)、35例(10.20%)、1例(O.29%)、91例(26.53%);乙和/或戊丙甲丁重叠感染59例(17.21%),其中乙戊重叠40例(11.67%),未定型41例(11.95%)。HBVDNA阳性但HBeAg(-)占80.48%(33/41)。重型肝炎中以HBV感染为主,占72.41%(21/29)。结论:近5年老年病毒性肝炎住院率7.51%,依次为HBV、HEV、HCV、HAV、HDV感染,HEV感染显著上升,尤其是HBV和HEV重叠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中药加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慢性重型肝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1995年以来,我们采用中药联合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慢性重型肝炎(简称慢重肝),结果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我科住院慢重肝患者51例,用药时间均在2wk以上.男42例,女9例;年龄14岁~69岁,平均43岁±10-7岁;平均病程5-7a,平均住院时间67d.诊断及临床分期依据199505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关于慢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标准.患者均为乙型慢重肝,其中早期7例,中期19例,晚期25例.重叠感染丙型肝炎病毒3例,戊型肝炎病毒2例,乙、丙、戊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不同临床型肝病患的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检测不同临床肝病患血清中抗-HGV,并对抗-HGV阳性血清应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法(RT-nPCR)检测HGVRNA。结果:肝硬变,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人及HBsAg携带的抗-HGV阳性率(分别为36.36%、26.2%、12.5%和12.0%)均显高于急性肝炎(4.17%)。急性和慢性非甲-戊型肝炎病人的抗-HGV阳性率也较高,分别为33.3%(1/3)和16.67%(1/6)。各临床型肝病患中,抗-HGV阳性和阴性组血清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HGV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HBV和HCV)具有较高的共同感染率,部分非甲-戊型肝炎为HGV感染:重叠感染HGV似乎并不加重肝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41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HEV-IgM/IgG及其它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HEV感染者112例(26.2%);其中单纯HEV感染者30例,两种以上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占73.2%;43.75%为HBV和HEV重叠感染,HAV和HEV合并感染占急性肝炎的40.58%。在重型肝炎中HEV感染率占57.89%,均为HBV和HEV重叠感染,病死率达72.73%。16.67%的单纯HEV感染者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变。结果表明,本地区戊型肝炎以散发为主,重叠感染多见。HBV与HEV重叠感染和HAV与HEV重叠感染是较常见的感染模式。在HBV感染的基础上重叠HEV感染是肝炎重症化的重要原因。HEV感染有导致慢性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