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医院感染在急诊室的隐患因素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室是医院接收危重患者的首诊窗口,它的工作特点是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流动性大,急诊室医务人员往往重视患者抢救的成功与否,却忽视了引起医院感染的可能性,给患者带来新的痛苦,严重者导致治疗失败或死亡.  相似文献   

2.
社区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82年,在美国报道了首例由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社区健康患者,社区获得性MRSA(CA-MRSA)是美国急诊室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特别是近年来有关CA-MRSA的报道不断增加,表明MRSA已不仅仅是传统观念中引起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CA-MRSA现已发展成为一个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血流感染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收集某院2010—2013年CRAB血流感染患者163例,并以同期68例对碳青霉烯类敏感的鲍曼不动杆菌(CSAB)血流感染患者作为对照,进行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结果 CRAB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感染前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OR及OR95%CI:1.27(5.55~22.89)]及入住过急诊室[OR及OR95%CI:3.57(1.67~7.62)]。鲍曼不动杆菌(AB)血流感染患者28 d生存率CRAB为66.17%,而CSAB为96.95%,CRAB组患者的生存率低于CSAB组(χ2=15.71,P0.001)。影响AB血流感染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感染CRAB(HR95%CI:3.01~67.28)、血液病(HR95%CI:3.77~25.97)、心功能不全(HR95%CI:2.10~20.41)、入住ICU(HR95%CI:1.01~5.28)及年龄(HR95%CI:1.01~1.04)。结论感染前入住ICU以及入住过急诊室是CRAB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CRAB血流感染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文通过对某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点的医院管理组、伤害患者(应答者)、研究者、填写者的问卷调查,给出基于该调查问卷的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点监测质量的模糊评价方法。方法基于影响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点监测质量的17个因素,建立了关于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点监测质量的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结果给出了被评价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点监测质量的一个排序。结论该评价方法对目前我国医院急诊室伤害监测点监测质量的评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ACEPFC: Ann Emerg Med 13(12):133,1984(英)] 所有进入急诊室的患者,都有期望得到良好医疗救护的权益。为此,美国急症医师学院专为急诊室医务人员推荐如下准则。组织在某种程度上,急诊室的组织应与医院内其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22岁,住院号:125678。因产后高热20多天,昏迷1天而入院。 27天前足月顺产一男婴,旧法接生。产后第4天开始发热,体温在39~42℃之间。有时不省人事及间断抽搐。在当地医院按“产后感染”治疗20余天,效果不佳,在急诊室当天血压下降,出现昏迷,拟诊产后感染、败血症。  相似文献   

7.
顾清  钱曼春 《职业与健康》2001,17(9):144-145
医院急诊室是抢救急危重病人的重要场所,其中急救护理又是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抢救成败反映了一个医院的医疗质量,也是护理水平高低的综合体现。急诊护士应熟练掌握急救护理的知识、技能和急危重病人的心理特征,对降低病人的死亡率,减少残废率,促进人类健康将起到重要作用。就急诊室的护理工作谈点粗浅体会。1 急诊室室理制度要落实到位1.1 严格执行急诊室的岗位责任制度 “急诊”是指病人病情急,诊治要求快,时间就是生命。因此,急诊室工作要强调人员  相似文献   

8.
初秋的午后,急诊室楼前梧桐树的叶子摇摇晃晃着。午后的急诊室,稀稀拉拉几个病人,在输液区内进行输液治疗。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虽然急诊室的利用飞速增长;但其确切原因尚不清楚。多年来,急诊室病人的利用模式也已起了变化,然而这种变化的实质,同样不好解释,例如,有关文献普遍认为,精神异常状态和非急症状态的病人增多,对急诊室利用的增长起了很大作用。但是,对病人的精神异常状态和急症程度之间的相互关系,没有进行过调查。尽管急诊室利用模式因医院所在地点不同而变化很大,但对不同地点医院的上述关系问题也没有进行过调查。有关急诊室利用方面所收集的资料和分析出的结果,几乎均来自个别医院。也很少有人进行过包括几  相似文献   

10.
危险的隐情     
急诊室里的一幕 急诊室人来人往,好不繁忙。“护士,小孩发烧在哪儿看?”“先在我这儿测个体温,把体温表夹在腋窝下5分钟。”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HBsAg阳性孕妇产前应用HBIG、新生儿联合应用HBIG和乙肝疫苗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效果。方法:98例HBsAg阳性孕妇在孕28、32、36周时肌内注射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HBIG)200 IU,新生儿出生采股静脉血后,臀部肌内注射HBIG 200 IU,三角肌内注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10μg,1月龄时再次注射HBIG 200 IU,1、6月龄常规注射乙肝疫苗10μg,作为实验组;选取92例产前未使用HBIG的HBsAg阳性孕妇作为对照组,所生婴儿仅0、1、6月龄注射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10μg。两组婴儿分别在0、1、6、12月龄时采静脉血,检测HBV标志物,随访两组婴儿至1岁。观察、比较两组婴儿的宫内感染率、慢性感染率、保护率及免疫失败率。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宫内感染率分别为3.06%和18.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慢性感染率分别为1.02%和13.0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保护率分别为95.92%和76.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和对照组免疫失败率分别为1.02%和7.6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BsAg阳性孕妇产前应用HBIG、新生儿出生后应用HBIG和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可有效阻断母婴垂直传播,提高婴儿的免疫成功率,明显降低慢性HBV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检测丙型肝炎抗体(HCV-Ab),同时对其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和丙肝病毒RNA(HCV-RNA)两项指标进行检测,探讨HCV-cAg检测在丙型肝炎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104例HCV-Ab阳性标本及108例高危人群但HCV-Ab阴性标本(包括血液透析患者55例、医务人员20例和丙型肝炎病人的家庭密切接触者33例)及健康对照组同时进行HCV-cAg和HCV-RNA的检测。结果:104例HCV-Ab阳性组中,HCV-cAg阳性25例,HCV-RNA阳性27例;108例HCV-Ab阴性组中,HCV-cAg阳性2例,HCV-RNA阳性1例;健康对照组全阴性。结论:HCV-cAg和HCV-RNA在丙型肝炎早期诊断上无显著性差异,但HCV-cAg检测在临床的应用前景上具有更大的优势,故可在临床推广HCV-Ab和HCV-cAg联合检测,有条件者可联合检测HCV-Ab、HCV-cAg和HCV-RN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epatitis B immunoglobulin,HBIG)对HBV母婴传播的影响及婴儿对乙肝疫苗免疫应答情况。方法:以HBsAg阳性孕妇及其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孕期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的孕妇300例及新生儿为实验组,未使用者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及出生时和7个月抗体产生情况。结果:孕期注射HBIG组与未注射组新生儿宫内感染率分别为5.33%(16/300)和1.25%(1/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464,P>0.05);孕期注射HBIG组与未注射组新生儿出生时anti-HBs阳性率分别为10.33%(31/300)和1.25%(1/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7,P<0.05),7个月龄anti-HBs产生率为96.12%(124/129)和95.35%(4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05);出生时anti-HBs阳性的新生儿25例,7个月复查均产生anti-HBs,而出生时anti-HBs阴性或弱阳性的147例婴儿,7个月复查有7例婴儿anti-HBs仍为阴性或弱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21,P>0.05)。结论:孕期注射HBIG不能降低HBV宫内感染率,可提高新生儿出生时anti-HBs阳性率,但对7个月anti-HBs产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口服美沙酮维持者的HIV与HBV感染情况,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可靠的数据。[方法]对2005~2007年攀枝花市部分吸毒者口服美沙酮维持着HIV、HCV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5~2007年共调查589名口服美沙酮维持治疗者,检出HIV抗体阳性54例,感染率9.17%;检出HCV抗体阳性410例,感染率73.51%。54名HIV感染者中,94.44%的人合并感染HCV。[结论]HIV及HBV的感染在口服美沙酮维持者人群中形势严峻.加强高危人群的HIV及HBV的检测,进行相关知识健康教育和监控措施控制,对预防和控制HIV和HBV传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海安县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安县人群病毒性肝炎各型感染状况,为制订病毒性肝炎防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级随机抽样方法,抽取3个村,分8个年龄组采集血样1 249人;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HAV-IgG、HBsAg、抗-HBs、抗HCV、抗HEV-IgG和抗HEV-IgM.同时调查小年龄组人群甲乙肝疫苗的接种情况.结果:海安县2~9岁儿童甲肝疫苗接种率为91.94%,2~13岁人群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87.58%.居民抗HAV-IgG阳性率为87.72%,年龄很小就达到较高的阳性率.人群HBsAg和抗-HBs一项阳性率为49.35%,乙肝携带率为4.96%;人群戊肝感染率为56.66%,戊肝急性感染率为2.26%.调查人群中未发现抗HCV阳性者.结论:海安县人群戊肝感染水平较高,要在继续做好甲乙肝防制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戊肝防制工作.  相似文献   

16.
烹饪专业大学生HBVM阳性率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接种乙肝疫苗后 ,烹饪大学生HBV感染状况 ,为乙肝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ELISA法检测 192 4名 1999- 2 0 0 1年烹饪专业大学新生HBV感染标志物。采用改良赖氏法测肝功。结果 该人群血清HBVM总阳性率为 4 1 74 % ,男、女生阳性率分别为 4 1 90 %、 4 1 30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抗 -HBs单项阳性率高达 39 71% ,男 (39 90 % )女 (39 2 0 % )相近。HBsAg或 /和抗 -HBc ,或 /和抗 -HBe,或 /和HBeAg的总阳性率仅为 1 82 %。HBsAg、HBeAg阳性率男生与女生相似 (P >0 0 5 )。结论 烹饪大学生HBVM呈现出“高免疫、低感染”的特征。对大学生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开展HBV感染标志的动态监测 ,加强对具有传染性检出者的随访 ,扩大乙肝疫苗接种面等措施是乙肝防制中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深入探讨武汉市乙型肝炎(简称乙肝)的危险因素及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1—59岁3202人并采集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样本的HBsAg和HBsAb。结果人群总阳性率为5.65%,其中农村地区1287人,HBsAg阳性率为6.61%(85人),中心城区1915人,HBsAg阳性率为5.01%(96人)(X^2=3.66,P〉0.05);乙肝疫苗接种对HBsAg阳性率和HBsAb阳性率有显著影响。人群HBsAb总阳性率为60.63%,15岁以下者与15岁以上人群中HBsAb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18.75,P〈0.05)。结论人群HBsAg阳性率有明显城乡差异。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途径。武汉市实施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在控制乙肝流行,降低HBsAg阳性率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8.
福州市儿童乙肝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福州市儿童开展乙肝疫苗免疫后乙肝病毒(HBV)感染及免疫水平的现况,有针对性地对重点人群制定更加有效的乙肝免疫策略。[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采集血清标本,分别以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法检测乙肝“两对半”,用SPSS 11.0软件统计检测结果。[结果]福州市0-15周岁儿童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为3.6%,抗-HBs平均滴度为170.63 mIU/ml,抗体阳性率为66.4%。[结论]福州沿海地区儿童HBsAg阳性率(5.3%)显著高于内陆地区(2.6%),5岁以下儿童抗原阳性率(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9.
乙型、丙型、庚型肝炎病毒多重感染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庚型肝炎感染患者是否存在双重感染和多重感染。方法应用庚型肝炎病毒(HGV)NS3区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了HGV系列稀释的质控血清及AbbotGBV-C参比样品中HGVRNA,并对90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阳性和12例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双重感染献血员进行了HGVRNA的检测。结果HGV系列稀释质控血清10-1~10-5均为阳性;10-6为阴性。2份AbbotGBV-C样品均为HGVRNA阳性。90例HCVRNA阳性样品中,8例HGVRNA阳性(17.8%);12例乙、丙双重感染者中4例(4/12)HGVRNA阳性。结论不仅存在HCV及HGV双重感染,也存在多重感染。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吸毒人员艾滋病和丙型肝炎感染及合并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西安市吸毒人群中艾滋病、丙型肝炎(丙肝)及两者合并感染的状况,分析其感染的高危因素,以便加强对吸毒人员的管理并为在该人群中提出针对性防控措施提供依倨。方法 2008年在西安市强制戒毒所采集578份吸毒人员的静脉血液标本,在健康门诊随机抽取健康检查人员静脉血液标本738份,用ELISA进行艾滋病抗体和丙肝抗体的检测,对于艾滋病抗体阳性者用蛋白印迹法再次确认。结果吸毒人员共578名,艾滋病抗体阳性者9名,阳性率1.6%;丙肝413名,阳性率71.5%;合并感染5名,阳性率0.9%。健康人员738名,无艾滋病阳性者,阳性率为0;丙肝阳性者6名,阳性率0.8%;无合并感染者,阳性率为0。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的感染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丙肝感染也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合并感染同样高于健康人群(P〈0.01)。结论西安市吸毒人群艾滋病、丙肝的感染率均超过健康人群,且丙肝的感染率远远超出艾滋病的感染率。共用注射器吸毒是该人群艾滋病及丙肝感染的主要原因,因此,该人群不仅是艾滋病防治的重点人群,而且是丙肝防治的重点对象。应该加强对该类人群的健康教育,并对其高危行为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