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3.
4.
5.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61岁,因“头晕、恶心ld”于2013年5月16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界不大,心率72次/min,律齐,心音正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相似文献
6.
7.
8.
9.
全脑血管造影术49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要点,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或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对49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实施细致有效的护理,包括术前精心准备、术中密切配合和术后细致观察。结果:49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发生过敏反应1例,癫痫发作1例,无穿刺部位皮下出血及脑动脉栓塞。结论:对全脑血管造影患者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全脑血管造影术52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脑血管造影(DSA)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在脑血管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该方法系有创检查,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项检查。2007~01/2007—12我科共为52例患者施行全脑血管造影术,现将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我院神经内科2011-05-2011-12对收治的30例脑血管造影患者,经过精心护理,无一例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造影是一种常规成熟的诊断方法,用x线来探查中风的原因、动脉瘤的位置及治疗方法的选择。脑血管造影的方法是在患者的大腿部做一穿刺,通过一细而柔软的导管在动脉内注射造影剂使脑部的血管图像清晰显示在电视屏幕和x光片上,医生据此作出准确诊断和治疗选择。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断方法与治疗技术。常规造影术后24h拆除绷带后,患者即可下床活动,少数患者出现腹股沟处有青紫瘀斑,几日后即可吸收,但于造影后并发活动性出血的病例少见,我科于2005年10月26日收治了1例“多发动脉狭窄”患者,造影术后出现活动性出血、低血容量休克,经过抢救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2004年5月~2006年12月,我们对87例患者施行脑血管造影术,经精心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组经股动脉插管进行脑血管造影87例,男50例,女37例,45~68岁,平均55岁。进行脑血管造影成功率100%。1.2方法按照目前常规标准选择术式,经股动脉插管进行脑血管造影是经皮肤穿刺股动脉后,通过插入的导丝,将一根特制的导管插入股动脉腔内,在电视监护下选择性地插至颈内动脉或椎动脉[1],注射造影剂后拍片,确定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以协助诊断疾病,确定治疗方案和手术方法。2护理2.1术前准备2.1.1心理护理术前由责任… 相似文献
17.
总结了49例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尿潴留的护理体会,包括:术前床上排尿训练及心理护理,术后督促排尿,缩短卧床时间及患肢制动时间,诱导排尿.认为术前术后的完善护理有利于减少尿潴留发生. 相似文献
18.
全脑血管造影(DSA)在脑血管性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术前行DSA可以了解脑血管的形态、病变的血供、病变与血管的关系、病变的性质、范围和程度,并对占位病变定位,从而可以明确诊断,术后行DSA可以了解治疗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原因及相应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90例病人,对在不同因素情况下导致的血管痉挛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及护理措施。[结果]病人均顺利完成脑血管造影术,术中发生脑血管痉挛5例,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3例。[结论]通过对病人脑功能进行严密观察及生命体征的早期监测,对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进行确定,在使用预防性药物以及采取有效的护理后可治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