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研究六味地黄丸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并使用网络药理学探讨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0月临沂市中医院收治的46例肝肾亏损型PCP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药物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儿童康复治疗,药物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给予六味地黄丸治疗,连续治疗4周后观察患儿粗大运动功能测试量表(GMFM)评分的改善情况。使用网络药理学方法获取六味地黄丸的活性成分、靶点与PCP疾病靶点,得到交集靶点后构建交集靶点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 药物组疗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33),筛选得到6味中药47个主要成分与99个疾病治疗靶点,发现10个关键靶点为:TP53、AKT1、JUN、TNF、MAPK1、IL6、HSP90AA1、RELA、MAPK8、VEGFA,通过靶点富集获取GO条目558个,KEGG条目99个,主要富集到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发挥治疗作用。结论 六味地黄丸可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显著疗效,临床治疗PCP优于常规康复治疗。本文以临床为基础,借助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PCP疗效显著的作用机制,分析研究流程符合《网络药理学评价方法指南》要求,具有可靠性、规范性与合理性,为临床应用中药防治PCP提供了案例与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骨关节炎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 方法:以六味地黄丸所含的183个化合物和与骨关节炎相关的13个靶点蛋白质为研究对象,利用描述符计算、主成分分析、分子对接等计算机模拟方法,分析六味地黄丸所含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作用的靶点,并据此构建六味地黄丸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网络结果:六味地黄丸所含化合物具有多样的物理化学性质,这些化合物与治疗骨关节炎药物分子、类药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空间 六味地黄丸多成分-多靶点网络模型中每个化合物的平均靶点数为2.24,平均每个靶点与5个化合物相关联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骨关节炎具有多成分、多靶点作用的特点,可能在治疗骨关节炎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建立六味地黄丸"活性成分-靶点-通路"图,初步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药理机制。方法:通过TCMSP获取六味地黄丸各单药的活性成分和潜在靶点,运用Genecard筛选得分≥20分的糖尿病肾病相关靶点,STRING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Cytoscape拓扑分析网络图,R语言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网络分析得出41个活性成分,共涉及21个靶点和63条通路。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是主要化合物,关键靶点AKT、VEGFA、NOS3、IL6、SERPINE1富集在重要通路AGE-RAGE信号中。结论:为进一步研究六味地黄丸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潜在活性成分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提供了思路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及生物信息学探究六味地黄丸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作用机制,并对核心靶点基因进行深入分析。方法 利用TCMSP、SwissTargetPrediction、本草组鉴(HERB)数据库检索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相关靶点,通过R软件limma包对GEO数据库SLE数据集GSE49454进行差异分析。利用R软件VennDiagram包进行交集靶点分析,clusterProfiler包对交集靶点基因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ytoscape3.8.2软件进行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构建与分析。通过STRING平台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并利用Cytoscape3.8.2软件筛选核心靶点基因。利用PyMOL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基因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临床数据与TRRUST数据库进行表达量、转录因子与免疫浸润分析。结果 共筛选出有效活性成分69个,相关靶点813个,基因芯片差异基因703个。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涉及NOD样受体等信号通路。筛选出5个核心成分(槲皮素、山柰酚、海风藤酮、玉兰脂素B、羟基芫花素)及5个核心靶点基因(TLR4、C...  相似文献   

5.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索六味地黄丸治疗高血压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收集六味地黄丸的有效化合物,在PharmMapper数据库中预测化合物可能的靶点,与GeneCards数据库中高血压相关靶点相映射,获得六味地黄丸调节高血压的可能作用靶点;对这些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的构建、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分析,以揭示六味地黄丸治疗高血压可能的作用机制;运用AutoDock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共筛选出六味地黄丸中的69个化合物及269个作用靶点,其中作用于高血压的相关靶点有14个;PPI网络显示,血清白蛋白(ALB)、一氧化氮合酶3 (NOS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肾素(REN)是4个联系最多的靶点,涉及对胆固醇的反应、血小板活化的负调节等生物过程,作用机制与调控黏附分子表达、破骨细胞分化、FoxO信号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等生物学通路有关。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高血压的主要成分有茯苓酸、泽泻醇、芍药苷、谷甾醇、豆甾醇等,ALB、NOS3、EGFR、REN是其主要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预测六味地黄丸治疗腰椎间盘退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TCMSP、Gene Cards、OMIM数据库检索,取交集后得到六味地黄丸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共同作用靶点。构建共同靶点蛋白互作网络及共同靶点的互作网络图,并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六味地黄丸有效成分69个,作用靶点102个,腰椎间盘退变疾病靶点990个,取交集后获得共同作用靶点30个,出现频次较高的有MAPK8、ESR1、IL-6、VEGFA等。GO分析显示,以上共同作用靶点主要参与组蛋白去乙酰化、细胞凋亡、细胞基因转录、整合素结合等细胞生物过程。KEGG富集结果显示,共同作用靶点富集的信号通路中与腰椎间盘退变相关的主要有细胞凋亡相关信号通路、TNF、HIF-1等信号通路。结论:六味地黄丸通过MAPK8、ESR1、IL-6、VEGFA等靶点干预腰椎间盘退变,涉及组蛋白去乙酰化、细胞凋亡、细胞基因转录、整合素结合等分子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凋亡、TNF、HIF-1等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方法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药效成分、作用靶点及作用特点。方法:在中药综合数据库中检索六味地黄丸中的已知化学成分,然后使用中医药分子机制生物信息学分析工具预测六味地黄丸已知化学成分的作用靶点。通过检索DisGeNET数据库和人工阅读文献,查找OP相关靶基因和蛋白,通过与预测得到的作用靶点进行交叠,筛选六味地黄丸治疗OP的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 3.7软件自带的BiNGO和ClueGO插件,分别对筛选出的靶点进行基因注释和信号通路富集分析。最后选取前期构建的绝经后OP疾病模型中的87个差异表达蛋白(基于血清蛋白质组学筛选的绝经后OP女性与绝经后骨量正常女性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与筛选出的六味地黄丸治疗OP的作用靶点进行交叠,筛选六味地黄丸治疗OP的关键靶点,通过分析原始数据,确定相应的中药及其药效成分。结果:通过检索发现六味地黄丸化学成分130个,其中熟地黄化学成分8个、山药化学成分20个、山茱萸化学成分46个、泽泻化学成分21个、牡丹皮化学成分18个、茯苓化学成分21个;茯苓与山茱萸、山茱萸与牡丹皮各含有1个相同化学成分,泽泻与山茱萸含有2个相同化学成分。根据六味地黄丸化学成分共预测到1169个作用靶点,其中君药熟地黄作用靶点42个,臣药山茱萸和山药作用靶点997个,佐药泽泻、牡丹皮和茯苓作用靶点共622个;君药与臣药共有12个共同作用靶点,君药与佐药有14个共同作用靶点,臣药与佐药有472个共同作用靶点,君药、臣药、佐药共有6个共同作用靶点。经检索DisGeNET数据库和人工阅读文献,共检索到OP相关靶点687个,通过与预测到的六味地黄丸作用靶点交叠,共筛选出六味地黄丸治疗OP的作用靶点142个。靶点基因注释发现,六味地黄丸治疗OP的142个作用靶点主要参与了20种生物学过程,分布于8种细胞成分中,具有10种分子功能,其作用涉及骨重建、骨化、血管重塑、软骨发育、肌肉发育、骨骼发育、维生素D代谢、维生素应答、雌激素刺激应答、破骨细胞分化、成骨细胞分化、骨矿化、Wnt信号通路和Samd信号通路等生物学行为的调控。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发现,119个信号通路被显著富集,破骨细胞分化、NF-κB信号通路和卵巢类固醇生成等24个功能组被显著富集,其中Wnt信号通路和与绝经后OP密切相关的雌激素调控信号通路等在24个功能组中广泛分布。通过将87个差异表达蛋白与筛选出的六味地黄丸治疗OP的作用靶点交叠,筛选出血管紧张素原、载脂蛋白E、Dickkopf相关蛋白3、RAS相关蛋白7a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共5个关键靶点,对应山茱萸、山药、茯苓的6个药效成分,包括马兜铃酮、α-考绕咖烯、豆甾醇、尿囊素、鞘氨醇A及齿孔醇。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OP的药效成分包括山药、山茱萸和茯苓所含化合物马兜铃酮、α-考绕咖烯、豆甾醇、尿囊素、鞘氨醇A及齿孔醇,主要作用靶点包括血管紧张素原、载脂蛋白E、Dickkopf相关蛋白3、RAS相关蛋白7a和蛋白质二硫键异构酶。六味地黄丸治疗OP具有多靶点、多系统协同作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六味地黄丸合缩泉丸治疗尿崩症(DI)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和UniProt数据库获取六味地黄丸合缩泉丸的有效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预测疾病靶点,将有效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构建韦恩图获取共同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8.2软件绘制交集靶点的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经拓扑分析得到关键靶点,并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六味地黄丸合缩泉丸有效成分31个,作用于185个靶点,DI靶点共897个,六味地黄丸合缩泉丸与DI交集靶点39个,主要有效成分有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薯蓣皂苷元等,关键靶点包括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白细胞介素-1β(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受体(PPARG)、趋化因子(CCL2)、肿瘤蛋白TP53(p53)等。GO功能富集得到1667个条目,包括生物过程1582个、分子功能78个、细胞组分7个;KEGG通路富集得到110条通路,...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知柏地黄丸治疗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的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知柏地黄丸的有效成分,利用GeenCards、OMIM及MalaCards数据库收集ICPP的疾病靶点,使用韦恩图筛选疾病与有效成分的共同交叉靶点,利用Cytoscape 3.2.1构建知柏地黄丸-有效成分-交叉靶点-ICPP的网络药理学调控网络,并对知柏地黄丸核心成分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然后利用STRING对交叉靶点进行PPI网络构建,采用R包DOSE、cluster-Profiler 及 pathview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出知柏地黄丸潜在活性成分β-谷甾醇、常春藤皂苷元以及吴茱萸次碱等10个,核心靶点雌激素受体1(ESR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细胞色素P4503A4酶(CYP3A4)、雄激素受体(AR)、核受体亚家族3C组成员1(NR3C1)5个,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受体活性等20个GO功能以及内分泌抵抗、雌激素信号通路、乳腺癌等6条KEGG通路.结论:知柏地黄丸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多途径的整体调控方式作用于ICPP发挥疗效,为其临床运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笔者从方剂溯源、古代应用于临床各种疾病、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角度,结合现代疾病探讨六味地黄丸治疗疾病谱的范围,通过寻找疾病的共同发病机制,确定六味地黄丸研究的多系统靶点,明确六味地黄丸的主要药理作用方向及有效成份。  相似文献   

11.
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综述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相关研究文献,回顾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与一些基因、多肽和神经系统等相关性,总结了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研究对阐明针刺内在机制的贡献,最后在临床应用上展望针刺镇痛效应个体差异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太子参药材主根与参尾的多糖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不同部位及产地的太子参多糖含量差异。方法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和不同部位的太子参多糖含量。结果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一定差异;福建产太子参多糖含量最高,江苏和贵州次之,安徽最低。结论太子参药材主根和参尾多糖含量有1.96%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大孔吸附树脂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类化合物、皂苷类化合物、酸类成分、多糖类成分及在中药复方纯化过程中的应用进展状况进行综述,并分析总结大孔树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树脂型号与质量、树脂安全性、树脂吸附及洗脱工艺、树脂的稳定性与再生等问题,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内经》是一部医学全书,它素被尊为"医书之祖",《内经》中的色诊学说,内容丰富,论述甚详,是望诊部分的中坚内容。通过对《内经》中色诊内容的整理,概述色诊内容,主要包括望色之神、望色之常、望色之异、五色主病、望色之位、望色之变等。  相似文献   

15.
李建伟 《四川中医》2010,(10):32-33
本文认为运用腹诊辨治脾胃病,《内经》、《伤寒论》虽有论述,然唐宋以后方书中绝少记载,腹诊辨治脾胃病仅存问而知腹证,这种做法势必影响和降低脾胃病的诊疗水平。因此,运用腹诊法所取得的腹证,藉以判断脾胃病病因、病症、病性与病势,从而为辨证论治提供依据,可以决定脾胃病的治则、制方和遣药的依据,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医中药对抗传染病有数千年的历史,自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以来,中医中药在疫情防控中起到重要作用,2020年2月19日公布的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对中医药诊疗部分进行了较大的改动。在中医诊断方面,将第五版中的初期、中期、重症期、恢复期改为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恢复期。在中医证候表现方面,修改了寒湿郁肺证与疫毒闭肺证的一些中医证候表现。在中医药治疗方面,除内闭外脱证推荐药物无改动外,其余证型所推荐药物均有改动,且新增了清肺排毒汤的使用。此外,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还补充了重型和危重型中药注射剂推荐用法。本研究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医诊断、中医证候表现、中医药治疗等方面的改动部分进行了探讨,以期待有助于临床医师对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中医是中国文化中的精髓,而《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典籍,因此《黄帝内经》的翻译在中医文化乃至中国古典文化的对外宣传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负载词作为承载中医文化的载体,其翻译对于是否能准确传达中医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笔者通过关联论的视角下讨论面对不同的读者群体应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以期对中医典籍的对外传播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医热度在世界范围逐步提升,越来越多的外籍学生涌入中国学习中国传统医学,参与中医临床实践,甚至报名我国一年一度的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但是在考试过程中也不断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提示了从事中医教育的高校在教育、管理留学生过程中出现的薄弱环节,值得我们针对考试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本文通过对该校留学生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教育管理中的经验与不足,改善留学生实习培训和管理的方法,使留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合格的中医药临床实践者和传播者。  相似文献   

19.
20.
结缔组织在针刺力学信号转导中的作用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非特异性结缔组织(筋膜结缔组织)在针刺力学信号转导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针刺产生的机械应力对于非特异性结缔组织中的成纤维细胞、细胞骨架等在形态学、组织化学、生物化学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影响,包括成纤维细胞的变形、细胞骨架的重塑、生化物质的释放等。本文结合目前细胞生物学、影像学和生理学对于这种影响的最新研究进行归纳,认为明确牵拉应力在结缔组织的转导途径及对机体的影响对于揭示针灸疗效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