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从个人、家庭和社区角度,分析社会资本对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为提高其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纳入成都市丧偶老年人401人和有偶老年人1374人,采用生命质量SF-12量表和自编社会资本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检验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及各混杂因素对丧偶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结果 丧偶老年人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均差于有偶老年人(P<0.05);丧偶老年人的个人、家庭社会资本低于有偶老年人(P<0.05);丧偶老年人的社区社会资本越高,其生理健康(OR=0.515,95%CI:0.324~0.820)和心理健康(OR=0.475,95%CI:0.298~0.757)状况越好。结论 社会资本对丧偶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具有正向影响,应采取有效手段对影响丧偶老年人的社会资本进行干预,以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兵团老年人生命质量、制定养老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8年7月—2019年7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6家养老机构抽取225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得分为(56.81±30.89)分,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得分分别为(48.37±25.93)和(66.50±21.68)分,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精神健康(MH)、情感职能(RE)和活力(VT)得分分别为(43.00±33.59)、(43.00±48.39)、(54.87±32.78)、(52.63±20.92)、(61.63±26.39)、(73.97±19.03)、(63.11±45.94)和(67.27±20.09)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均收入较高和北疆地区的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PCS和MCS状况均较好,文化程度较高的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MCS状况亦较好,年龄较大和患慢性病数量较多的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PCS和MCS状况均较差。结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生命质量较差,年龄、文化程度、月均收入、地区和患慢性病数量是兵团养老机构老年人PCS和MCS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疫情防控期间东莞地区老年人的生命质量状况,探索社会支持和社会支持行为对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路径,为改善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社会支持视角的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0年9月—12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东莞市6个社区的老年人进行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采用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A)、社会支持行为量表(SS-B)和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估老年人社会支持、社会支持行为及生命质量等。使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用于统计学差异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和PROCESS 4.0宏程序中的模型1用于路径分析。结果 共回收1 130份有效问卷(94.17%),平均年龄(78.85±9.04)岁,女性占72.2%,男性占27.8%。社会支持(r=0.16,P<0.01)、社会支持行为(r=0.14,P<0.01)与生命质量呈正相关,社会支持(r=0.11,P<0.01)、社会支持行为(r=0.14,P<0.01)与心理健康呈正相关。社会支持行为对生命质量(β=0.069,P<0.01)、心理健康(β=0.119,P<0.01)存在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福建省福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及其与生命质量的关系,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和生命质量的改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福州市抽取12个社区共3 285名≥60周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福州市3 285名社区老年人中,慢性病患病2 134例,慢性病患病率为64.96%,其中患1、2和≥3种慢性病者分别占57.12%、26.24%和16.64%;居于前10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骨关节病、脑卒中、慢性胃肠病、白内障、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和恶性肿瘤,患病率分别为48.28%、19.06%、9.80%、4.02%、3.01%、2.56%、2.34%、2.25%、1.31%和0.85%;无慢性病老年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功能(RE)、精神健康(MH)、生理健康(PCS)、心理健康(MCS)得分和生命质量总分均高于有慢性病老年人(P<0.01);患不同数量慢性病老年人各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慢性病数量越多,各维度得分越低;患不同种类慢性病患者各维度得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慢性病已严重影响福州市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患慢性病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主要受所患疾病的种类及数量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对减轻老龄化带来的社会负担尤为重要。本研究探讨深圳市常住社区老年人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SF-36简明健康调查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于2017-12-01-2018-01-31对深圳市2个街道5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登记免费体检或流感疫苗接种的583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评估其生命质量。结果深圳市583名常住社区老年人SF-36各维度得分为由高到低依次为情感角色(82.44±32.91)分、躯体角色(80.96±32.57)分、躯体功能(80.39±17.91)分、社会功能(76.74±19.95)分、心理健康(73.00±15.69)分、生命活力(72.47±15.33)分、肌体疼痛(70.72±18.63)分和一般健康状况(59.07±14.71)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生命质量得分越低,t=-5.228,P0.001;不同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9,P=0.058;老年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生命质量得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92,P=0.004。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生命质量较低,t=-3.749,P0.001。接受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的老年人得分较高,t=-5.070,P0.001。结论年龄、文化程度和是否患慢性病是深圳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开展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可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郑州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为老年人选择适宜的养老模式、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河南省郑州市抽取5个区共1 630名≥60周岁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郑州市家庭养老、机构养老和社区养老3种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得分比较,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和综合评分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住房面积和退休工资与家庭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呈正相关(P<0.05),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和患病种数均与家庭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文化程度、退休工资和患病种数均与机构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呈正相关(P<0.05),性别、年龄和住房面积均与机构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呈负相关(P<0.01);文化程度和职业均与社区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呈正相关(P<0.05),性别和年龄均与社区养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综合评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 郑州市不同养老模式老年人生存质量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住房面积、退休工资、患病种数和养老费用是郑州市老年人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人社会资本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及二者的关系。方法 2019年1月采用社会资本量表简化版和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对济南市1 20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济南市老年人社会资本总分为72.07±13.03,社会参与、社会支持、社会联系、信任、归属感、互惠维度得分分别为7.87±3.45、11.34±3.37、11.60±2.57、11.65±2.60、18.86±4.11、10.76±2.63。不同教育程度、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经济水平、婚姻状况的老年人社会资本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为112.23±23.25,高社会资本得分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低社会资本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人社会资本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r=0.512,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本(F=426.856,P0.01,调整R~2=0.262)及互惠、社会参与、信任、社会支持、社会联系维度(F=103.517,P0.01,调整R~2=0.299)对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均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老年人社会资本对其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具有积极影响,应从普及老年健康教育、建立健全老年人活动场所、提高养老保障水平等方面扩大老年人社会资本,充分挖掘社会资本在健康生活方式养成中的潜能与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发展社区体育服务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提高社区体育服务水平,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随机抽样(PPS抽样)方法,抽取天津市60岁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对象中健身人群高血压(14.1%)、高血脂(11.4%)、糖尿病(9.5%)、骨质疏松(9.5%)的患病率低于非健身人群(高血压42.4%、高血脂33.3%、糖尿病27.2%、骨质疏松25.0%);健身人群生命质量量表8个维度评分生理机能(79.36±3.57)、生理职能(77.31±3.85)、躯体疼痛(79.03±2.97)、总体健康(78.17±5.09)、活力(80.05±4.61)、社会功能(76.82±3.76)、情感职能(77.62±3.81)、精神健康(81.35±5.12)均显著高于非健身人群(67.27±2.98、63.42±3.69、65.89±3.47、66.73±4.11、61.69±2.99、68.52±3.74、62.84±3.48、62.65±3.08)(P0.05);老年人运动项目中,健身操(r=0.167)、舞蹈(r=0.180)、球类运动(r=0.211)、武术(r=0.137)、游泳(r=0.166)与社区体育服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P 0.05),老年人常见病的患病率与社区体育服务呈显著的负相关(r=-0.179,P 0.05),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与社区体育服务具有显著的正相关(r=0.186,P 0.05)。结论社区体育服务与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开展及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加强社区体育服务建设,有助于促进老年人健身活动的开展,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支持、家庭关怀的相关性,为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抽取湖北省在册管理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 231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调查对象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得分分别为(47.53±19.32)、(74.33±23.22)、(33.26±45.29)、(35.93±46.80)、(64.85±25.59)、(74.85±26.71)、(54.17±17.69)、(58.92±16.28)分,其得分均低于常模(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的躯体健康(r = 0.240)、心理健康(r = 0.282)2个综合维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患者家庭关怀与生活质量的躯体健康(r = 0.284)、心理健康(r = 0.316)2个综合维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本研究中精神分裂症缓解期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加强对患者的社会支持、家庭关怀力度可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山东省城乡老龄人口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主要差异.方法:运用SF-36简明健康调查问卷,对山东省五个地市250名城市老年人、313名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城乡老龄人口在PF、BP、RE、MH四个维度以及PCS、MCS的评分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生活自理能力、患慢性病情况是影响城乡老人生命质量的共同因素;无论是农村老人还是城市老人,年龄都是影响其PCS的重要因素(P<0.05);受教育程度高低影响着城市老年人的生命质量(P<0.05),对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农村老龄人口生命质量的总体评分低于城市老人;提高老龄人口的生理健康对于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有重要意义;保证老年人的生理健康是提高城乡老龄人口生命质量的基本前提;提高受教育程度是提升城市老人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广东省珠海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5—8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珠海市抽取3 320名≥15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对其中523例慢性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珠海市慢性病患者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和健康变化(HT)得分分别为(82.28±19.90)、(69.41±38.39)、(71.05±18.61)、(55.33±17.76)、(65.53±18.03)、(84.99±23.37)、(67.94±39.07)、(70.00±16.73)和(46.65±26.64)分,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得分分别为(69.38±17.36)和(69.75±17.81)分,生命质量总分为(67.02±14.67)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β=10.361)的珠海市慢性病患者PCS状况较好,年龄较大(β=0.789)、家庭人均月收入较高(β=6.022)和锻炼频次较多(β=14.962)的珠海市慢性病患者MCS状况较好。结论珠海市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较差,年龄、家庭人均月收入和每周锻炼频次是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南水北调移民新村老年人自我效能在不同社会支持和生命质量间的作用机制,提高移民新村老年人健康水平。方法 2015年7-8月,采用生命质量简明量表(SF-36)、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等对南水北调中线移民新村210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路径分析显示,自我效能对生命质量有直接影响(β=0.45,P0.01);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对生命质量不存在直接影响。主观支持对自我效能(β=0.27,P0.01)和生命质量(β=0.15,P0.05)均有直接影响。主观支持通过自我效能间接影响生命质量,其间接效应值为0.12,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44.75%,自我效能在主观支持和生命质量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加大社会主观支持,提升老年人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南水北调移民新村老年人生命质量和整体健康水平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煤矿农民工生命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抽取1161名煤矿农民工,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和自编调查表进行自评式调查,多元协方差和最优尺度回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煤矿农民工生理健康(PCS)和心理健康(MCS)领域,工龄5年组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得分高于工龄10年组,未患慢性病组PF、RP、BP、GH、精神健康(MH)、VT、社会功能(SF)得分高于罹患慢性病组,轻度劳动强度组RP、GH、SF得分高于重度劳动强度组,非初次煤矿工作组PF、情感职能(RE)得分高于初次煤矿工作组,有岗前体检组PF、BP、VT得分高于岗前未体检组,吸烟组MH得分高于不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PCS的影响因素有工龄(F=19.26,P0.01)、慢性病(F=13.89,P0.01)、初次煤矿工作(F=8.48,P0.01);MCS的影响因素有劳动强度(F=5.90,P0.01)、吸烟(F=10.45,P0.01)、慢性病(F=7.91,P0.01)。结论煤矿农民工生命质量各维度得分,不同个体特征(工龄等)间存在差异,工龄、劳动强度、初次煤矿工作、慢性病和吸烟是生命质量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农村老年人生命质量状况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四川省富顺县抽取298名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运用SF-12量表和一些其他相关量表以及自编问卷,入户调查搜集资料,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数据。结果 298名农村老年人躯体健康总评平均分为(34.5±6.92)分,心理健康总评平均分为(41.33±9.35)分,躯体健康总评的影响因素有性别(P=0.016)、年龄(P=0.037)和营养状况(P=0.013),心理健康总评的影响因素有性别(P=0.046)、教育文化水平(P=0.039)、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P=0.025)、营养状况(P=0.020)和社会支持(P=0.005)。结论四川省富顺县农村老年人总体生命质量较差,亟需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在老年临终患者家庭功能对病人死亡质量的多重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老年人生命意义源量表、家庭关怀度指数量表和ICU护士版QODD-14量表对276例老年患者及其责任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Pearson分析相关关系;采用Amos软件建立结构方程模型(SEM)并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 (1)老年临终患者死亡质量评分(62.52±8.67)分、家庭功能评分(7.54±1.14)分、社会支持评分(52.53±7.64)分、生命意义感评分(107.54±13.58)分;(2)老年临终患者死亡质量与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均呈正相关(r=0.762、0.886、0.795,P<0.05);家庭功能与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均呈正相关(r=0.528、0.499,P<0.05);社会支持与生命意义感之间呈正相关性(r=0.665,P<0.05);(3)社会支持的特定中介效应占20.22%,生命意义感的特定中介效应占17.06%,社会支持-生命意义感的多重中介效应占6.54%。结论 家庭功能可以通过调节社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自我同情在社区老年人人格特质与成功老龄化间的中介效应。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大五人格问卷简式版、自悯量表、成功老龄化量表,于2022年6—8月抽取承德市401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社区老年人成功老龄化得分为(47.45±12.08)分,处于中等水平。自我同情(r=0.626,P<0.001)、尽责性(r=0.331,P<0.001)、开放性(r=0.173,P<0.001)、宜人性(r=0.112,P=0.024)、外倾性(r=0.152,P=0.002)与成功老龄化之间呈正相关,神经质与成功老龄化呈负相关(r=-0.336,P<0.001)。自我同情在人格特质与成功老龄化之间起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70%。结论 社区老年人人格特质、自我同情直接影响成功老龄化。其中,人格特质可通过自我同情间接影响成功老龄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四川省中老年艾滋病高流行区泸县50岁以上的HIV/AIDS患者的生命质量,并分析不同因素对生命质量的影响,为今后提高HIV/AIDS患者的生命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截至2018年6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在四川省泸县共纳入50岁以上的HIV/AIDS患者共计228例。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收集一般人口学信息、艾滋病抗病毒治疗信息,采用SF - 12调查患者的生命质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 中老年HIV/AIDS患者的躯体健康总评(PCS)和心理健康总评(MCS)分别为(45.60±11.88)分和(54.17±11.70)分。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经济收入(β = 1.49)、现在正在接受治疗(β = 8.62)与患者PCS评分呈现正相关,而是否患有慢性病(β = - 10.55)与患者PCS评分呈现负相关。年龄与MCS评分呈正相关(β = 0.35),而分居/离异/丧偶(β = - 3.91),是否患有慢性病(β = - 4.79)、现在正在接受治疗(β = - 19.12)与患者的MCS评分呈现负相关。结论 中老年HIV/AIDS患者PCS评分较低,而MCS评分较高。低收入、未接受抗病毒治疗、患有慢性病、婚姻状况为分居、离异或丧偶的患者,生命质量较低,应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中老年HIV/AIDS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8.
SF-36量表在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用SF-36量表对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进行评价,探讨促使病情加重的可能危险因素,为今后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成都市成华区小龙桥社区收集糖尿病患者167人,对患者进行一般情况以及SF-36量表的调查.所获资料用Visual-Foxpro6.0软件建立数据库,用SPSS11.5软件进行一般情况描述、生命质量的评价、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对患者生命质量损伤的严重程度依次为总体健康(均分=37.86)、躯体角色功能(均分=43.67)、情绪角色功能(均分=45.58)、精力(均分=65.45)、心理健康(均分=68.73)、躯体疼痛(均分=71.30)、躯体健康(均分=79.52)和社会功能(均分=86.75).合理膳食(OR=0.445,P<0.05)、心理健康(OR=0.923,P<0.05)和社会功能(OR=0.969,P<0.05)得分高是糖尿病病情加重的保护因素,而肥胖史(OR=1.767,P<0.05)是糖尿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结论:应在人群中提倡合理膳食、控制肥胖,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以健康的心态对待疾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四川地区膝骨关节炎(KOA)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KOA患者生命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运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指数)、《SF-12生命质量调查量表》对四川地区的237名KOA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不同特征KOA患者生命质量得分情况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建立多因素逐步回归模型分析KOA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四川地区KOA患者生理健康总评(PCS)得分为(42.20±6.12)分,心理健康总评(MCS)得分为(48.18±5.57)分,SF-12量表PCS和MCS维度得分均低于成都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KOA患者PCS得分的影响因素有KellgrenLawrence影像学分级、病程及身体质量指数(BMI),影响MCS得分的因素为病程。WOMAC指数各维度得分与PCS得分之间存在负向关联。结论四川地区KOA患者总体生命质量较低,特别是生理健康方面,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改善KOA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成都市流动人口生命质量状况,分析比较其生理健康领域和心理健康领域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流动人口健康状况相关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本研究采用应答推动抽样(RDS)方法在成都市抽取了2549名≥16岁的非成都市户籍务工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F-12量表评估调查对象生命质量状况。结果 成都市流动人口生命质量生理健康总评(PCS)和心理健康总评(MCS)分别为51.35±7.27分和49.48±10.37分。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高水平PCS为对照,16~37岁(OR=0.204,P<0.001)、近一年医疗费用支出<100元(OR=0.384,P=0.004)、与雇主关系好(OR=0.445,P=0.007)发生低水平PCS的风险更低;目前没有工作(OR=5.612,P<0.001)、近一年应住院未住院(OR=5.702,P=0.020)、两周内患病(OR=2.164,P<0.001)发生低水平PCS的风险更高;自评收入比成都市平均水平差者发生中等水平PCS的风险更高(OR=1.834,P=0.006)。以高水平MCS为对照,与雇主关系好发生低水平MCS的风险更低(OR=0.562,P=0.010),16~37岁(OR=2.307,P=0.002)、就业身份为自营劳动者(OR=2.603,P=0.038)和其他(OR=3.009,P=0.031)、对居住环境不满意(OR=1.567,P=0.003)、近一年应住院未住院(OR=3.665,P=0.004)、健康知识得分≤6分(OR=2.623,P<0.001)、两周内患病(OR=2.417,P<0.001)、邻里互助较少(OR=1.648,P=0.007)、对成都不适应(OR=3.115,P=0.044)发生低水平MCS的风险更高。结论 成都市流动人口的生命质量与个人和社会层面的多种因素有关,且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领域影响因素存在差异,今后关于流动人口健康管理和服务的政策需从社区卫生服务、居住环境、劳动保障等方面重点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