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轩;王永红;周永俪;王小林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7,42(5):504-509
目的:研究早期营养不良对成年期SD大鼠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建立早期营养不良SD大鼠模型,建模结束后给予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olyunsaturatedfattyacid,n3-PUFA)干预。检测仔鼠体质量,Morris水迷宫实验和场景恐惧实验检测学习记忆能力,RT-qPCR和Westernblot检测海马小胶质细胞M1型标志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synthase,iNOS)、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配适分子-1(ionizedcalcium-bindingadaptermolecule-1,IBA-1)的表达。结果:早期营养不良组仔鼠出生后体质量偏低(P=0.000),成年期学习记忆能力下降,iNOSmRNA表达增加(P=0.002),iNOS蛋白表达增加(P=0.015),IBA-1表达增加(P=0.047)。给予n3-PUFA补充后可以减少小胶质细胞M1型转化,降低活化水平。结论:早期营养不良可以上调仔鼠成年期海马小胶质细胞活化水平,诱导M1型转化,可能与神经炎症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eth)对原代小胶质细胞的损伤及炎性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SD胎鼠小胶质细胞,利用MTT和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分别检测Meth引起小胶质细胞活力和凋亡的变化。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real-time PCR)观察Meth对小胶质细胞炎性相关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ELISA及试剂盒法检测Meth作用后小胶质细胞白介素(interleukin,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的分泌改变。结果:MTT实验显示,Meth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力,呈浓度依赖性,浓度为200 μmol/L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UNEL实验结果显示200 μmol/L Meth可引起细胞凋亡,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q-PCR结果显示Meth作用于小胶质细胞24 h可降低IL-24、一氧化氮合酶3(nitric oxide synthase 3,NOS3)表达水平,上调Peli3、Sigma受体1(Sigma receptor 1,Sig1-R)、IL-1β、IL-6、Toll样受体4(Toll like receptor 4,TLR4)的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蛋白水平亦发现,Meth可促进IL-6和TNF-α的分泌。结论:Meth可降低小胶质细胞活力,诱导小胶质细胞凋亡,并引起IL-1β、IL-1R、IL-6、TLR4等炎性因子mRNA表达变化,促进IL-6和TNF-α的分泌,进而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神经毒性。 相似文献
3.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认知与其它机能进行性减退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在AD的病理进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小胶质细胞为脑内固有吞噬细胞,可表达多种受体;β-淀粉样蛋白(Aβ)通过与上述受体的相互作用促进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刺激炎症反应产生。本文就近年来关于小胶质细胞受体在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5.
6.
7.
背景 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脑出血后的炎症反应是造成继发性脑损伤的重要因素,影响患者的预后.虾青素具备抗炎、抗氧化等生物学作用,并能穿过血脑屏障,对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目的 观察虾青素对大鼠脑出血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64只大鼠尾状核注入自体血构建脑出血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 相似文献
8.
《疑难病杂志》2018,(1)
目的观察牛磺酸是否能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小胶质细胞激活,抑制炎性反应,发挥保护脑组织的作用。方法 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进行实验。SD大鼠54只,6只用于制备栓子,余48只大鼠随机分4组各12只,缺血2 h再灌注4 h对照Ⅰ组,缺血2 h再灌注4 h给药Ⅰ组,缺血2 h再灌注22 h对照Ⅱ组,缺血2 h再灌注22 h给药Ⅱ组。应用血栓栓塞法制作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抗原,观察牛磺酸对局灶性脑缺血2 h后再灌注4 h及22 h小胶质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Ⅰ比较,给药Ⅰ组缺血侧灰质区、胼胝体区及尾壳核区含MHCⅠ、MHCⅡ抗原阳性小胶质细胞数目明显降低(t_(MHCⅠ)=3.594、5.169、4.269,t_(MHCⅡ)=3.511、3.087、4.743,P<0.01或0.05);与对照Ⅱ组比较,给药Ⅱ组缺血侧灰质区、胼胝体区、尾状壳核区、视神经区含MHCⅠ、MHCⅡ抗原阳性小胶质细胞数亦明显降低(t_(MHCⅠ)=11.691、13.262、6.070、1.914,t_(MHCⅡ)=30.533、38.554、5.913、2.311,P<0.01或0.05);结论牛磺酸可通过抑制脑缺血—再灌注时小胶质细胞激活,发挥对脑组织的全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Leptin基因敲除SD大鼠血糖变化及病理表型进行长期分析,为使用该大鼠作为糖尿病和脂代谢模型积累数据。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Leptin+/+大鼠和Leptin-/-大鼠肝脏中Leptin的表达。利用称量方法测定Leptin基因敲除的SD大鼠(Leptin-/-)1,3,6,8月龄的体重变化,利用稳豪血糖仪采尾血测定1,3,6,8月龄Leptin-/-大鼠空腹血糖值。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观察Leptin-/-大鼠胰腺及肝脏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Leptin-/-大鼠肝脏中表达变短的功能异常的Leptin蛋白。Leptin-/-大鼠从1月龄开始出现显著的体重增加,8月龄时雌性体重为884 g,雄性体重可以达到1200 g,是野生SD大鼠的2倍。自1月龄起,Leptin-/-雌鼠的空腹血糖值显著高于野生大鼠,在1月龄到6月龄之间差别明显(40%~26%),到8月龄和野生大鼠恢复到近正常水平。8月龄Leptin-/-大鼠肝脏肝小叶中出现大量脂肪空泡,胰腺内较多脂肪细胞浸润、胰岛数量明显增多,体积增大,胰岛素阳性β细胞增多。结论 Leptin-/-大鼠表型表现为肥胖,脂肪肝,胰岛增生和早期高血糖。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 观察α-硫辛酸(ALA)对脑出血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雄性SD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射自体血建立脑出血模型,将其随机分为脑出血组、ALA组;而假手术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以60 mg/kg ALA灌胃ALA组,等体积花生油溶剂分别灌胃假手术组及脑出血组,均于第1、3、7天后评估神经功能评分,并检测脑组织含水量、血肿周围组织病理改变、小胶质细胞变化、BDNF及TrkB蛋白含量、TNF-α及IL-β表达水平。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较,脑出血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降低,脑组织含水量、BDNF及TrkB蛋白含量、TNF-α及IL-β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与脑出血组相比较,ALA组神经功能评分、BDNF及TrkB蛋白含量明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TNF-α及IL-β表达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ALA对脑出血大鼠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是由于小胶质细胞活化受到抑制,促炎反应得以减轻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小胶质细胞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的免疫细胞,在缺血性损伤中涉及的炎症反应以及神经修复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生理情况下,小胶质细胞分泌营养因子对神经元提供营养支持,并参与神经环路的建立。脑缺血损伤时,小胶质细胞上的Toll样受体能识别并吞噬坏死的神经元,清除凋亡神经元;同时小胶质细胞也会释放出有害的细胞因子,加重神经元的损伤。脑缺血损伤发生时小胶质细胞会活化成两种状态:一种是促炎表型(M1型):分泌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加重炎症反应;一种是抗炎表型(M2型):分泌IL-4,IL-10和TGF-β1,抑制炎症促进组织修复。脑缺血发生后,与小胶质细胞相关的通路例如NF-κB通路、TLRNF-κB通路、NLRP3炎性小体通路、Notch信号通路、p38MAPK信号通路等可能会被激活,因此药物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或者通路对小胶质细胞的活化产生影响,可能是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4.
刘巍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2015,25(12):37-41
目的 研究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和活化类型的变化规律。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4)、实验组(n=24)。实验组采用结扎坐骨神经主干的方法构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测量大鼠疼痛行为学数据,于术后第1,7,14天取材,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大鼠腰段脊髓背角不同激活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变化;通过qRT-PCR验证不同类型小胶质细胞相关标记物的变化趋势。结果 假手术组大鼠在术后14 d内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形态和数量无明显改变,小胶质细胞标记物也无明显变化。术后1 d,CCI大鼠小胶质细胞形态和数量无明显变化,但促炎型(M1型)标记物增加,提示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术后7 d和14 d,CCI大鼠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标记物检测显示以M1型活化为主,抑炎型(M2型)小胶质细胞活化不明显。结论 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在坐骨神经损伤后早期即开始活化,活化持续到至少术后两周,在此期间均以M1型小胶质细胞活化为主。 相似文献
15.
查阅相关文献,从神经炎症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关系、小胶质细胞与AD神经炎症的关系两方面概述小胶质细胞与AD的作用及相关机制。认为小胶质细胞是参与介导神经炎症的重要靶点,因此,要明确发挥小胶质细胞活化后的神经保护作用,使其能够及时清除β淀粉样蛋白(Aβ)和Tau蛋白,保护神经元免受伤害,为临床治疗AD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7.
免疫细胞通过改变营养物质的摄取和代谢酶的活性,以支持免疫激活的代谢需求,这一过程被称为免疫细胞的代谢重编程。小胶质细胞是脑内重要的免疫细胞之一,其表达大多数能源代谢途径底物的基因。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小胶质细胞代谢具有高度灵活性,且调控代谢可调节小胶质细胞免疫功能,进而影响神经炎性疾病的发展与转归。本文综述了小胶质细胞在不同微环境下的代谢特征,以及小胶质细胞代谢重编程对其免疫功能的调节及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不同时段小胶质细胞的变化,探讨小胶质细胞与脑缺血的关系.方法应用微创开颅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2、6、12 h及1、2、3 d和1周共7个缺血组(n=3),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n=3).用lectin(一种小胶质细胞的标记物)荧光标记小胶质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后其缺血中央区、缺血半暗区及正常灌注区小胶质细胞的变化.结果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小胶质细胞体积小,呈分支状,在大脑皮质均匀分布.脑缺血后,在缺血中央区可见大量坏死细胞;在缺血周围正常灌注区及对侧脑组织,可见体积小、呈分支状的小胶质细胞,与对照组小胶质细胞形态相似,为静息状态的小胶质细胞;在缺血与正常组织交界区即缺血半暗区可见大量胞体增大,突起变短、变少的灌木样细胞,甚至变为胞体呈圆形,突起消失,呈"阿米巴样"的细胞,为激活的小胶质细胞,这些细胞在缺血后2、6、12 h数量很少,1 d后逐渐增多,3 d~1周数量最多,达高峰.结论脑缺血后有小胶质细胞的大量聚集和激活,小胶质细胞的活化、增殖规律可能与迟发性神经元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9.
20.
陈轩;王永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7,42(6):755-758
小胶质细胞(microglia,MG)相关的神经慢性炎症一直被认为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MG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维护中的生理功能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这种非炎症功能在AD的进展中同样发挥作用,阐明MG的非炎症功能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其在AD中所起到的作用。本文就近年MG在神经系统发育和维护中的作用以及A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