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不同分期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骨质疏松与心血管钙化的情况,分析其与骨代谢标志物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17年7月?2018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的368例CKD 3~5期患者,另选60例同期于本院和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入组时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检测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钙(Ca)、磷(P)、白蛋白(ALB)、全段甲状旁腺素(iPTH)、骨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INP)和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水平,采用双能X线吸收法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分别检测患者骨质疏松、血管钙化和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情况;采用胸腹部CT评估所有纳入对象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钙化情况。Pearson相关性分析eGFR、血清骨代谢标志物与骨质疏松、心血管钙化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KD 3~5期组患者血P、iPTH、BALP、PINP、β-CTX水平升高(P<0.05),eGFR、血Ca水平降低(P<0.05),且随着肾功能损害加重,上述指标变化更为明显(P<0.05);CKD 5期血液透析组患者血管钙化和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率高于CKD 3~4期组和CKD 5期未透析组(P<0.05);CKD 3~5期患者的eGFR与血Ca呈正相关(P<0.05),与血P、iPTH、BALP、PINP和β-CTX呈负相关(P<0.05);CKD 3~5期患者骨质疏松、血管钙化、心脏瓣膜钙化的发生与eGFR和血Ca水平下降呈负相关(P<0.05),与血P、iPTH、BALP、PINP和β-CTX水平增加呈正相关(P<0.05)。  结论  血清骨代谢标志物和eGFR水平与CKD 3~5期患者骨质疏松和心血管钙化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维生素K水平与慢性肾脏病(CKD)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CKD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是否合并血管钙化分为钙化组(n=50)和对照组(n=30),对比两组血钙(Ca)、血磷(P)、钙磷乘积(Ca×P)、碱性磷酸酶(ALP)和骨保护素(OPG)水平,检测其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甲状旁腺激素(PTH)、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基质-γ-羧基谷氨酸蛋白(MGP)、维生素K2水平及血管钙化评分,分析影响CKD患者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同时对比不同血管钙化程度患者血清K2及上述指标水平,分析血清K2与血管钙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钙化组血清P、Ca×P、ALP、OPG高于对照组(P<0.05),而血Ca低于对照组(P<0.05);钙化组血清hs-CRP、IL-6、PTH、FGF、MGP和血管钙化评分高于对照组,血清K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Ca、MGP、hs-CRP、FGF-23、K2水平是影响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管重度钙化组与轻中度钙化组比较,血清Ca、K2降低,MGP、hs-CRP、FGF-23升高(P<0.05);相关分析显示,CKD患者血K2水平与血清Ca呈正相关,与MGP、血管钙化积分、FGF-23呈负相关(P<0.05).结论 CKD患者存在的血管钙化与血维生素K水平有关,血维生素K2是影响CKD患者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特发性肾病综合征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活动期对儿童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检测比较48例初发且未经激素治疗的活动期INS患儿和30例正常的健康儿童(对照组)的血清钙(Ca)、磷(P)、总碱性磷酸酶(TALP)、甲状旁腺素(PTH)、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钙素(OC)水平,并摄前臂骨X线片.结果:INS组血清Ca、O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BALP、PTH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1),血清P、TAL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INS患儿中,24 h尿蛋白定量≥0.2 g/kg亚组与24 h尿蛋白定量<0.2 g/kg亚组比较,血清Ca、OC水平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BALP水平明显升高(P<0.05),血清PTH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48例INS患儿的前臂骨摄片均未见异常改变.结论:特发性肾病综合征活动期患儿存在骨代谢异常,血清BALP、0C水平能敏感地反映其骨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基因DraⅡ位点多态性的分布及其与骨代谢、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选取上海地区无亲缘关系的绝经后汉族妇女210例,其中OP组120例、健康对照组90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PTH基因多态性,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正位腰椎(L2-4)及股骨颈BMD,同时检测骨代谢指标如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TRACP-5b)、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骨质疏松组的骨代谢指标TRACP-5b、BALP值明显升高(P<0.01),骨质疏松组的腰椎L2-4、股骨颈BMD值明显降低(P<0.01)。骨质疏松组PTH基因型与TRACP-5b、BALP及骨密度无关。结论绝经后妇女PTH基因DraⅡ位点多态性可能不是影响BMD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血清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甲状旁腺素1-84(parathyroid hormone1-84,PTH1-84)、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及骨钙素(osteocalcin,OC)浓度的测定,试评价不同的骨转运指标在诊断肾性骨病中的意义。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4名,采集临床病史及生化系列结果;健康对照组30名。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分别测定2组血清iPTH、PTH1-84、BALP、OC浓度;甲状旁腺素7-84(parathyroid hormone7-84,PTH7-84)浓度由iPTH、PTH1-84相减而得。结果血液透析组患者的血清iPTH、PTH1-84、PTH7-84、BALP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OC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血透患者的iPTH、PTH1-84均与BALP、OC呈显著正相关(P=0.000)。iPTH与PTH1-84呈显著正相关(r=0.691,P=0.000)。结论血液透析组患者的iPTH与PTH1-84浓度升高,并且与BALP、OC显著相关。将甲状旁腺素的测定与BALP、OC等骨转运指标联合应用,对于肾性骨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4):1-4
目的探讨自拟益肾健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及对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aric acid acid phosphatase 5b,TRACP-5b)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共112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6)和观察组(n=56),分别采用唑来膦酸+碳酸钙D3和在此基础上辅以自拟益肾健脾活血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骨密度值、血清Ca、P、BALP、TRACP-5b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骨密度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和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BALP和TRACP-5b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拟益肾健脾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能够显著缓解疼痛症状,改善肢体活动功能,提高骨密度,调节血清BALP和TRACP-5b水平,且安全性值得认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液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及骨钙素N段中分子片段(N-MID 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比值联合检测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OPVF)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60岁女性骨质疏松住院患者786例,分为无骨折组(A组,378例)和OPVF组(B组,388例)。N-MID OC、β-CTX、NMID-OC/β-CTX比值、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钙(Ca)、磷(P)及镁(Mg)。结果 与A组相比,B组Ca、P、Hb、HCT、MCV、MCH、MCHC含量降低,RDW-CV、N-MID OC/β-CTX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OPVF与β-CTX、Ca、P呈负相关,与RDW-CV、N-MID OC/β-CTX呈正相关(均P<0.05)。骨折患者RDW与N-MID OC、β-CTX、Ca、P、Mg呈负相关(均P<0.05)。RDW、N-MID-OC/β-CTX为OPVF的风险因素(均P<0.05),OR分别为1.38、1.005。二者含量越高,椎体骨折风险越高,最高层是最低层的约3倍和2倍,OR为2.818,1.734。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对OPVF的诊断性能,其AUC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分别为0.64、42.78%、82.01%、70.9%、58.3%。结论 血液高RDW和高N-MID OC/β-CTX比值与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明显相关,是其危险因素,可用于辅助诊断及预测其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以天癸散敷脐对围绝经期妇女的骨量减少进行干预,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101例骨量减少的围绝经期妇女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51例,对照组50例,两组受试对象均给予基础治疗,干预组给予天癸散敷脐,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凡士林)敷脐,采用VAS疼痛评分评定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源性碱性隣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憐酸酶-5b(TRACP-5b)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指标。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能明显降低患者VAS评分和BALP和TRACP-5b含量(P0.001),提高腰椎骨密度T值和TGF-β1水平(P0.001)。两组干预后VAS评分、TRACP-5b和TGF-β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天葵散可以通过提高患者血TGF-β1含量,全面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起到提高患者腰椎T值和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滋阴泻火方对中枢性性早熟女童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月就诊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生长发育专科门诊,经GnRHa激发试验诊断为特发性中枢性性早熟(ICPP)女童80例,其中中药组45例,西药组35例,中药组予滋阴泻火方为基础治疗,西药组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治疗。另外选取同一时间段就诊的健康女童20例作为空白对照组。ICPP女童在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包括骨龄(BA)、总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tPINP)、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CTX)、血清骨钙素(BGP),血清碱性磷酸酶(ALP)、血清25(OH)D_3等,并分析相关结果。[结果]ICPP女童BA/CA、BGP、t PINP、β-CTX、25 (OH)D_3与空白对照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ICPP女童BGP、tPINP、β-CTX显著高于健康女童,而25(OH)D_3水平则显著低于健康女童。经过6个月短期的疗效评价发现中药组总有效率达80%,与西药组8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CPP女童经过6个月干预后再次检测骨代谢指标,结果显示:西药组治疗前后tPINP、BGP、β-CTX均呈现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tPINP、BGP、β-CTX、IGF-1、25(OH)D_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PINP、BGP、β-CTX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IGF-1、25(OH)D3有升高的趋势,AL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泻火类中药对于ICPP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同GnRHa类似,此类中药对机体骨代谢具有一定影响,可以降低骨转换速率,降低相关骨代谢生化标志物浓度,其中以抑制成骨细胞活动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四物汤对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手术的老年粗隆间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骨代谢的影响,为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7年7月-2018年1月在绍兴市中医院治疗的86例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物汤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凝血功能及与骨代谢相关指标水平。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隐性失血量、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OC)、甲状旁腺素(PTH)及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CT、Hb、BALP及OC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PTH及β-CTX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四物汤可提高行PFNA手术的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率,改善患者凝血功能,促进骨代谢。   相似文献   

11.
摘 要:目的 观察仙珠胶囊对去卵巢大鼠骨密度(BMD)、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将去卵巢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仙珠胶囊低、中、高剂量(2.715 、5.430、10.860 g生药/kg)组及阳性药倍美力片(0.104 mg/kg)组。另设假手术组。连续ig给药3个月,测定血清中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CTX)、雌二醇(E2)、甲状旁腺素(PTH)、钙(Ca)、磷(P)的量,并剖取大鼠股骨测BMD。结果 模型组大鼠BMD,E2、Ca、P的量低于假手术组(P<0.01);各给药组的这些指标高于模型组(P<0.05),高剂量仙珠胶囊组大鼠BMD高于阳性对照药(P<0.05)。模型组大鼠BALP、CTX、PTH高于假手术组(P<0.01),仙珠胶囊及倍美力组这3项指标均降低(P<0.01)。结论 仙珠胶囊可有效增加去卵巢大鼠BMD,有效抑制骨丢失,增加成骨细胞活性,降低血清PTH水平,提高性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究双醋瑞因胶囊结合艾瑞昔布片对膝骨关节炎患者环氧合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血清分泌型糖蛋白3α(serumo sekretorinis glikoproteinas-3α,Wnt-3α)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160例,随机表法分为单药治疗组、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与血管 钙化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 年1 月—2018 年6 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肾内科收治的CKD 患者128 例。分 为CKD 1 ~ 2 期组、CKD 3 ~ 4 期组、CKD 5 期组、钙化组及无钙化组,另选取同期健康群众50 例作为对 照组。比较各组的FGF-23、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 C)、肾小球滤过率(GFR)、 钙及磷水平,比较不同阶段的CKD 患者的钙化率。分析CKD 患者血清FGF-23 与临床相关指标的相关性, 分析FGF-23 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CKD 5 期组的血清FGF-23、BUN、Scr、Cys C 及磷均高于其他3 组 (P <0.05),GFR、钙均低于其他3 组(P <0.05);CKD 3 ~ 4 期组的血清FGF-23、BUN、Scr、Cys C 均高 于CKD 1 ~ 2 期组和对照组(P <0.05),GFR 低于CKD 1 ~ 2 期组和对照组(P <0.05);CKD 1 ~ 2 期组 的血清Scr、Cys C 高于对照组(P <0.05),GFR 低于对照组(P <0.05)。钙化组的血清FGF-23、BUN、Scr、 Cys C、磷均高于无钙化组和对照组(P <0.05),GFR 低于无钙化组和对照组(P <0.05)。CKD 患者血清 FGF-23 与BUN、Scr、Cys C 及磷呈正相关(P <0.05),与GFR 呈负相关(P <0.05)。经Logistic 回归分析 得知,GFR[Ol ^ R=0.312(95% CI :0.200,0.487)] 和磷[Ol ^ R=3.714(95% CI :1.889,7.302)] 是血清FGF-23 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 CKD 患者血清FGF-23 水平随临床分期增加而升高,且存在血管钙化的患者 血清中FGF-23 异常升高,其水平可反映患者的血管钙化情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CKD)大鼠模型矿物质代谢生化标志物、血管钙化和肾性骨病改变的特点。方法 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正常对照组和CKD组。第2周末,行血清生化标志物检测。第6周末处死大鼠,行血清生化标志物检测、主动脉血管病理学检查和血管钙磷含量测定,取股骨和第五腰椎做骨密度(BMD)检查、骨形态计量学分析。结果在第2和第6周末,CKD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血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较正常对照组均明显升高,血钙明显下降。CKD组有50%的大鼠发生中膜血管钙化,正常对照组无血管钙化发生。CKD组的血管钙、磷含量均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BMD检查,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KD组的全股骨、股骨皮质骨、股骨小梁骨和第五腰椎BMD均明显降低。骨形态计量学方面,CKD组大鼠的小梁骨骨吸收和骨形成均处于高水平,处于高转换状态;CKD组大鼠小梁骨和皮质骨骨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大鼠;CKD组大鼠小梁骨骨矿化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无明显差别。结论腺嘌呤诱导的CKD大鼠模型表现为低血钙、高血磷和高血清甲状旁腺激素;血管钙化表现为中膜钙化;肾性骨病表现为小梁骨高转换、正常矿化和低皮质骨和小梁骨骨量,也符合纤维性骨炎的特点。腺嘌呤诱导的慢性肾脏病大鼠模型可以作为未来开展慢性肾脏病骨及矿物质代谢异常研究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复方贞术调脂胶囊(FTZ)对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骨密度、生物力学特性和血清骨转换指标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等分为四组:Nrm组为正常对照组,Met组皮下注射甲强龙(Met) 5 mg/kg·d,每周5次,FTZL组和FTZH组在Met组基础上每日分别给予低剂量FTZ (1.5 g/kg)和高剂量FTZ (6 g/kg)灌胃,实验期为12周.QDR4500A型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测定股骨和腰椎骨密度,MTS-858型生物力学实验机测定股骨和腰椎生物力学性能.ELISA法测量血清中1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1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和骨钙素(OC)含量.结果 Met组大鼠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最大载荷、刚度和血清OC、P1NP均显著低于Nrm组相应指标(Ρ<0.01),血清β-CTX显著高于Nrm组(Ρ<0.01);FTZL组大鼠的最大载荷、刚度和P1NP较Met组有升高趋势,β-CTX有降低趋势,但两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Ρ>0.05);FTZL组大鼠L5的骨密度和血清OC明显高于Met组(Ρ<0.05);FTZH组大鼠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最大载荷、刚度、血清OC和P1NP显著高于Met组相应指标(Ρ<0.01),β-CTX明显低于Met组(Ρ<0.05);FTZH组大鼠腰椎的最大载荷、L5的骨密度和血清OC均明显高于FTZL组(Ρ<0.05).结论 FTZ能够改善糖皮质激素诱导骨质疏松大鼠股骨和腰椎的骨密度(BMD)及生物力学特性,改善骨转换指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低钙透析对低甲状旁腺激素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iPTH)<100 pg/mL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用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进行血液透析治疗,随访1年。常规检测生化指标——血钙、血磷、血清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化学发光法检测iPTH、骨钙素(osteocalcin, OC)、I型前胶原氨基末端前肽(procollagen type I amino-terminal propeptide, PINP)、β胶原蛋白(β-crosslaps, β-CTX),观察患者应用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前及应用后1、3、6、12个月时血钙、血磷、ALP、iPTH变化以及OC、PINP、β-CTX等骨代谢指标的变化。结果 1)血清iPTH浓度于应用1.25 mmol/L钙浓度透析液3个月后显著升高(P<0.001);2)更换透析液后各时间点与更换前比较,血清OC浓度、PINP浓度及β-CTX浓度于更换1个月后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3)OC浓度变化与年龄呈负相关(r=-0.816,P<0.001)、与基线iPTH浓度呈正相关(r=0.673,P=0.037);β-CTX浓度变化与年龄呈负相关(r=-0.718,P<0.001)、与基线iPTH浓度吴正相关(r=0.651,P=0.020);4)更换透析液前基线血清iPTH浓度(P<0.001)、糖尿病史(P=0.012)是iPTH改善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低钙透析可以改善低甲状旁腺激素患者iPTH浓度,升高OC、PINP及β-CTX浓度,增加骨代谢,是治疗低转运骨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3D打印辅助手术对胫骨Pilon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胫骨Pilon骨折患者87例,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3D打印组(n=43)、常规组(n=44)。常规组行传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3D打印组行3D打印辅助下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比较2组手术情况、手术满意度与术前、术后1周、1个月血清骨代谢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骨钙素(osteocalcin,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 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CP-5b)、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 isomer of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 Ⅰ collagen,β-CTX)]水平,术前、术后6个月、1年踝关节功能评分(Olerud-Molander)、疼痛程度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 结果 3D打印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较常规组短,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较常规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周、1个月血清BALP、BGP水平较术前增高,且3D打印组高于常规组,TRACP-5b、β-CTX水平较术前降低,且3D打印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6个月、1年Olerud-Molander评分较术前提高,且3D打印组高于常规组,VAS评分较术前下降,且3D打印组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D打印组患者手术满意度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3D打印辅助手术治疗胫骨Pilon骨折对骨代谢不良影响小,有助于促进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