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现代医院》2017,(6):928-930
目的观察自我管理模式在肿瘤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中的效果。方法 100例肿瘤患者根据入院时间顺序分为2组,对照组(n=50)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n=50)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自我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入院当日及出院后3个月时自我护理能力,焦虑情况及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我护理技能(40.8±9.8)分、自护责任感(17.4±5.1)分、自我概念(18.8±3.5)分和健康知识水平(50.8±9.8)分等4个维度评分及总分(114.2±8.7)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29.7±5.6,13.4±4.3,15.7±3.5,40.4±9.6,96.7±7.5)分及对照组干预后(31.5±6.4,13.7±4.3,15.9±3.7,41.4±9.3,99.8±8.7)分,(P<0.05);观察组干预后SAS评分(40.3±6.4)分明显低于干预前(47.5±7.6)分及对照组干预后(46.7±7.1)分,(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静脉炎(2.0%)及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8.0%,20.0%),(P<0.05)。结论自我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PICC置管肿瘤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缓解焦虑情绪并降低PICC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整合式健康教育对乳腺癌术后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临安区第一人民医院收入的乳腺癌术后化疗PICC置管患者120例,回顾分析这些患者的基础资料,按照患者入选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宣教方式)与观察组(KTH整合式健康教育),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看护满意度、置管效果及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管理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1.67%(P<0.05)。观察组并发率为8.33%,对照组为26.67%(P<0.05)。同时,观察组PICC置管时间(14.79±2.17)d,对照组(12.26±2.1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评分(82.26±2.73)分、精神状态(81.22±2.48)分、整体健康(83.17±3.09)分...  相似文献   

3.
总结43例纵膈异常肿瘤患者行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的实践经验。针对纵膈异常肿瘤患者PICC置管过程中易出现导管置入长度测量不准确以及送管困难等问题,通过多学科团队合作,构建科学的临床操作方案:置管前增加胸部增强CT评估,胸部CT结合体表测量确定导管预置入长度,置管中注意送管技巧及运用心电定位技术减少送管困难,及时发现导管异位,置管后特殊案例资料填写并加强延续性管理。43位患者成功留置PICC导管,将导管置入理想位置为34例,置入理想位置准确率为79.1%,上腔静脉下段位置7例,右心房2例,2例患者经导管外拔处理后导管尖端位于理想位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60例PICC置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进入自我管理教育组(n=32)与常规护理组(n=28),分别进行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及常规的置管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体现自我管理能力的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状况、导管功能、卫生服务利用率方面及自我效能水平的差别.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自我管理教育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除与护士交流评分(P=0.618)、健康状况总分(P=0.083)及疼痛评分(P=0.069)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38),自我效能水平明显提高(P=0.012).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导管有效利用、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self-management education(SME)on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self-efficacy of patients with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PICC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ME group(n=32)and control group(n=28).Patients in the SME group took SME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both lasted six months.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including self-management action,health status,catheter function,utility of health service)and selfefficac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se two groups.Results Except the scores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nurse (P=0.618),health status(P=0.083),and pain(P=0.069),the other indicators of self-management ability in the SME group had significantly higher scores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all 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P=0.038)and the self-effica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SME group(P=0.012).Conclusion SME can improve the self-management ability and self-efficacy and prevent the catheter-related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ICC.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经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PICC)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60例PICC置管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配进入自我管理教育组(n=32)与常规护理组(n=28),分别进行6个月的自我管理教育及常规的置管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体现自我管理能力的自我管理行为、健康状况、导管功能、卫生服务利用率方面及自我效能水平的差别.结果 与常规护理组相比较,自我管理教育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除与护士交流评分(P=0.618)、健康状况总分(P=0.083)及疼痛评分(P=0.069)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38),自我效能水平明显提高(P=0.012).结论 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提高PICC置管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导管有效利用、改善患者健康状况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外周中心静脉因避免了外周静脉的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安全性能较高的特点,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如护士对PICC护理特点认识不足、对健康教育的涵义缺乏认识、对健康教育的程序认识不足、缺乏健康教育的技巧、缺乏健康教育相应的知识等导致PICC健康教育不能得以深入,并发症频频发生,给患者造成极大危害,所以重视PICC的健康教育方式,提出相应措施,促进PICC健康教育的进展,对预防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形成,维护患者健康等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以患者视角为中心的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健康教育在卵巢癌PICC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2019年5月—2021年5月98例卵巢癌PICC患者,按入院建档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于此基础上实验组实施以患者视角为中心的PICC健康教育。评价两组干预前后正负性情绪(PANAS)、自我效能感、自我管理能力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结果 干预2周、4周后实验组正性情绪评分(32.13±3.78、43.62±4.12)分高于对照组(27.22±3.24、34.35±4.42)分,负性情绪评分(34.17±3.34、20.29±2.23)分低于对照组(37.62±3.53、31.25±2.79)分(P<0.05);干预2周后两组自我效能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4周后(低等占2.04%、中等占55.10%、高等占42.86%)高于对照组(低等占16.33%、中等占63.27%、高等占20.41%)(P<0.05);干预2周、4周后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中导管管理信心(16.36±3.24、22.32±2.10)...  相似文献   

8.
陈春琼 《药物与人》2014,(12):221-221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简称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置入,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由于因留置时间长、操作简单、使用安全、对患者创伤小、定位准确等优点,它目前已广泛运用于临床,作为长期静脉输液治疗、肿瘤化疗、胃肠外营养或输注刺激性、高渗性及粘稠药物患者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肿瘤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19年3月某三甲医院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关知识知晓率以及依从率,比较两组肿瘤患者护理水平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对照组的1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1,P<0.05)。研究组患者知识知晓率为96.00%,依从率为94.0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84.00%、7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00、5.316,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水平评分为(94.23±2.12)分,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24±8.53)分,分别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9.63±4.23)分、(75.37±6.1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875、10.021,P<0.01)。结论 将优质护理用于肿瘤PICC置管后患者,...  相似文献   

11.
贺卓瑶 《医疗装备》2023,(19):140-142+150
目的 探讨基于互联网的同质化护理服务对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肿瘤患者导管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7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80例PICC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基于互联网的同质化护理服务。比较两组导管自我管理能力、PICC导管维护知识、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结果 护理结束时,两组PICC自我管理能力量表评分、PICC导管维护知识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结束时,两组健康调查量表36(SF-36)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互联网的同质化护理服务可提高PICC肿瘤患者对PICC导管维护知识的认知度、导管自我管理能力,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李娟  叶海瑛 《职业与健康》2011,27(5):591-592
目的探讨运用临床路径实施对肿瘤患者进行经外周静脉中心静脉(PICC)置管护理的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126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取临床路径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比较2组患者对有关导管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出院后导管维护情况。结果试验组对导管有关知识掌握达标率(93.8%)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96.9%)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出院后导管维护异常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路径对PICC置管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对导管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了导管留置期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肿瘤患者对经外周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PICC)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肿瘤患者76例,观察健康教育前及后对超声引导PICC的知晓率和PICC置管的依从性及PICC的不良反应,如栓塞、感染、堵管、疼痛等。结果健康教育前后的PICC的知晓率和PICC置管的依从性分别为8.5%,5.7%;96.5%,73.95%,PICC的不良反应为外周静脉炎5例,导管栓塞2例,治疗当中无导管脱出病例。无1例发生化疗药物外渗。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对PICC置管的知晓率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在肺癌患者中比较颈外静脉置管、锁骨下静脉置管、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和股静脉置管的效果,探讨肺癌患者治疗的最佳中心静脉置管途径.方法 对2007年12月至2013年4月275例在我院行中心静脉置管的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颈外静脉置管38例、锁骨下静脉置管96例、PICC 106例和股静脉置管35例,比较4种不同置管方式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总成功率、平均置管时间、导管平均置管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舒适度.结果 4组深静脉一次置管成功、二次置管成功和总置管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95);平均置管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平均导管留置时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00).各组间两两比较,PICC组平均置管时间显著短于颈外静脉组、锁骨下静脉组和股静脉组(P =0.004,P=0.003,P=0.006),平均导管留置时间显著长于其余3组(P=0.001,P=0.000,P=0.002).置管过程和导管留置过程总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患者舒适度与4种不同深静脉置管方式有相关性(r=0.318,P=0.000).结论 4种深静脉置管术成功率均很高,为成熟的操作技术.可针对肺癌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适宜的深静脉置管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以下简称PICC)的穿刺及维护颇为重要,若其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很多并发症以至于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等情况。为此,本文对PICC穿刺及维护的方法及效果加以总结。方法:通过借助于行PICC的病患416例的穿刺及维护过程中风险情况的识别、管理、评价,了解其满意率和并发症情况。结果:带管病患416例中354例没有在维护期间出现并发症,置管手臂血栓在协助溶栓后拔管、机械性静脉炎、穿刺点感染识别并处理、发生堵管并并再通者分别为2、10、26、24例,无不良事件。对服务质量/维护技术/对环境要求满意率方面,同行和病患分别为100.0/99.4/95.3%和99.7/99.7/99.3%。结论:加强PICC穿刺和维护风险管理可以对并发症的发生加以有效避免,并提升病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成功率的影响,为针对性心理护理提供依据。方法将195例行PICC置管老年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97例和对照组98例,两组均采用BD公司安全型经外周静脉穿刺PICC导管,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1次穿刺成功率较高,达91%;对照组为75%。结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侵入性操作PICC置管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PICC置管后导管发生堵塞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需长期进行输液及反复静脉穿刺不耐受需置PICC管患者29例及外院带入PICC置管患者39例。随机分组为A组与B组。对两组患者堵管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并采取相应措施。A组3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对护理人员进行一般培训;B组34例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堵管知识及技能操作培训。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导管堵塞人数并对导管堵塞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等。结果 A组患者堵管总人数显著多于B组。堵管原因主要为封管冲管方式错误,血液返流以及机械性堵管;B组经教育及护理干预后发生导管堵塞人数显著少于A组(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及操作指导,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心及护理意识能够降低导管堵管发生率,有效减轻患者痛苦,从而优化护理。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时改良穿刺法对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置管成功率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82例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两组患者均在超声引导下PICC,对照组采用改良塞丁格(microcannula sheath technology,MST)穿刺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穿刺法。对比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穿刺疼痛程度。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重度疼痛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的17.0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首次PICC成功率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80.4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时现时疼痛状况及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分别为(1.94±0.36)、(1.87±0.31)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17±0.41)、(3.06±0.38)分,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肺癌脑转移化疗患者行PICC时采用改良穿刺法可减轻疼痛程度,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20.
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穿刺点在外周静脉,由2名护士配合完成操作,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的导管,为患者提供中长期静脉输液治疗.尽管PICC有许多优点,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和危险.我院自2004年开展PICC置管技术,已较成熟.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008年2月-2009年2月PICC并发症20例,旨在探讨其原因及及预防护理,现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20例,男12例,女8例.其中早产儿15例:体质量<1 000 g5例,平均816g;1 000~1 500 g 10例,平均1 004 g;新生儿低血糖5例,体质量平均2 392 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