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目的 评估阿利沙坦酯在真实临床诊疗环境中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对尿酸的影响。方法 在全国44家研究中心,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每日给予阿利沙坦酯片240 mg,用药4周后评估血压是否达标,达标者(即收缩压<140 mmHg和舒张压<90 mmHg,1 mmHg=0.133kPa)继续用药8周,未达标者1∶1随机分配到阿利沙坦酯片240 mg+吲达帕胺缓释片1.5mg组(简称A+D组)或阿利沙坦酯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 mg组(简称A+C组)治疗8周。比较不同治疗组血压和血尿酸的变化。结果 共486例原发性高血压伴高尿酸血症患者,其中单药治疗326例,A+D组83例,A+C组77例。全部患者年龄(52.81±11.27)岁,体质指数为25.84±2.61,基线血压(149.66±10.28)/(92.85±8.26)mmHg,基线尿酸水平(459.41±72.76)μmol/L。治疗12周后,总体血压达标率73.20%。单药治疗不达标患者血压达标率分别达到55.13%(A+D)和49.32%(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共155例患者血尿酸水平恢复至正常范围,占34.14%,其中单药治疗组114例(34.97%),A+D组10例(12.05%),A+C组31例(40.26%)。A+D组治疗后血尿酸水平轻度增高(468.62比497.72μmol/L,P=0.0167),A+C组血尿酸水平降低(477.52比432.52μmol/L,P=0.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高尿酸血症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以阿利沙坦酯为基础的降压治疗方案,在有效控制血压的基础上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尿酸水平,联合应用钙拮抗剂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背景H型高血压是我国较为常见的高血压类型之一,占原发性高血压病的75%,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能导致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进一步恶化,而伴随的高龄、基础疾病等使单一降压药物难以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高龄患者治疗需要考虑血压波动、血压节律变化等因素。因此,选择合适的药物和用药时间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用阿利沙坦酯和维生素B_(6)对高龄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昼夜节律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马鞍山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高龄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压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晨药组(n=53)和夜药组(n=53)。晨药组于每日上午8:00服用240 mg阿利沙坦酯联合10 mg维生素B_(6),夜药组于每日晚上20:00服用240 mg阿利沙坦酯联合10 mg维生素B_(6),两组均治疗4周。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自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昼间(凌晨6:00至晚上20:00)、夜间(晚上20:00至次日凌晨6:00)、24 h收缩压、舒张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统计两组患者杓型高血压转变率,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昼间收缩压、夜间收缩压、24 h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 h舒张压、FMD、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昼间收缩压、昼间舒张压、夜间舒张压、24 h舒张压、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夜药组患者夜间收缩压、24 h收缩压、血清Hcy水平低于晨药组(P<0.05)。治疗后夜药组出现杓型高血压29例(54.7%),晨药组出现杓型高血压13例(24.5%),夜药组患者杓型高血压发生率高于晨药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IVST、LVPWT、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夜间服用阿利沙坦酯联合维生素B6可有效纠正高龄男性非杓型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及昼夜节律,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但不会加重患者左心室肥厚程度。  相似文献   

3.
背景近年研究发现,钙通道阻滞剂(CCB)贝尼地平具有降低尿蛋白的作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阿利沙坦酯是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1.1类抗高血压药。但目前有关贝尼地平与阿利沙坦酯治疗高血压的研究报道少见。目的比较阿利沙坦酯和贝尼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肾功能及血尿酸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深圳大学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肾内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新发高血压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利沙坦酯组(n=45)和贝尼地平组(n=47)。贝尼地平组患者给予贝尼地平治疗,阿利沙坦酯组患者给予阿利沙坦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24 h平均血压(包括24 h平均收缩压和24 h平均舒张压)、肾功能指标(包括血肌酐、血β2-微量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尿总蛋白/尿肌酐比值)及血尿酸,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和24 h平均舒张压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血肌酐、血β2-微量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尿总蛋白/尿肌酐比值、血尿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血肌酐、血β2-微量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尿总蛋白/尿肌酐比值、血尿酸分别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利沙坦酯与贝尼地平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及肾功能的改善效果相似,但对于轻中度高血压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推荐使用阿利沙坦酯。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小剂量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3例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患者每天早晨顿服坎地沙坦酯2mg、氢氯噻嗪6.25mg;单药组患者每天早晨顿服坎地沙坦酯2mg。两组均连续治疗8周,分别在用药第2、4、8周末随访,观察用药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均较用药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从用药第4周末开始,联合组患者收缩压与单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8%,单药组总有效率为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坎地沙坦酯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较单用坎地沙坦酯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联合核苷(酸)类似物(NAs)及Peg-IFN 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检索1990年至2011年8月1日PubMed、OVID、EMBASE、万方数据库、CNKI、维普全文数据库等,纳入Peg-IFN单用及联合NAs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采用比值比(OR)为疗效分析统计量,记录95%可信区间(CI),用RevMan5.0软件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个试验通过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进行荟萃分析,比较治疗结束时及随访结束时的生物化学应答率、病毒学应答率和随访结束时的HBeAg阴转率、HBsAg阴转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的生物化学应答率高于单药治疗组(51.1%比38.9%,OR=1.63,95% CI为1.33~2.01,P<0.01);无论是联用拉米夫定(65%%比34.9%,OR=3.57,95% CI为1.83~6.95,P<0.01)还是阿德福韦酯(57.5%比30.7%,OR=3.15,95% CI为1.66~5.95,P<0.01),联合治疗组的生物化学应答率均高于单药治疗组.治疗结束时,联合治疗组的病毒学应答率高于单药治疗组(67.4%比36.8%,OR=3.70,95%CI为2.42~5.63,P<0.01),且无论是联用拉米夫定(65.9%比34.9%,OR=3.57,95% CI为1.83~6.95,P<0.01)还是阿德福韦酯(74.6%比46.2%,OR=3.66,95% CI为2.13 ~ 6.30,P<0.01)均高于单药治疗组.随访结束时,联合治疗组持续生物化学应答率较单药治疗组高(47.6%比42.1%,OR=1.28,95%CI为1.05~1.55,P<0.05),且联合拉米夫定组的持续生物化学应答率高于单药治疗组(47.3%比41.0%,OR=1.33,95% CI为1.08~1.63,P<0.01),而联合阿德福韦酯组则无明显优势(50.7%比54.5%,OR=0.87,95%口CI为0.46~1.65,P>0.05).随访结束时,除联用阿德福韦酯组在HBeAg转阴率的比较中显示联合治疗组高于单药治疗组外(75.4%比46.9%,OR=3.55,95% CI为1.67~7.53,P<0.01),联合拉米夫定组HBeAg阴转率,以及单药治疗组与联合治疗组的HBsAg阴转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治疗结束时,Peg-IFN联合NAs治疗可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物化学应答率及病毒学应答率,且Peg-IFN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的HBeAg阴转率高于单药治疗组.  相似文献   

6.
坎地沙坦加氢氯噻嗪对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坎地沙坦加氢氯噻嗪(复方坎地沙坦酯片)对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经过2周清洗期后,进入坎地沙坦酯片8 mg单药治疗期,对4周后血压未达标者(达标血压为<140/90 mm Hg),以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多中心试验方法 ,分别服复方坎地沙坦酯片(坎地沙坦酯16.0mg/氢氯噻嗪12.5 mg)或坎地沙坦酯片16 mg单药治疗8周.结果 经过2周清洗期,共有392例进入单药治疗期,坎地沙坦酯8 mg单药治疗(n=353)2周后,血压下降值(10.2±0.6)/(6.5±5.7)mm Hg;4周的下降值为(10.8±10.9)/(6.6±6.1)mm Hg,4周血压达标率为15.3%(54/353例),组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在以后8周随机双盲对照期,复方坎地沙坦酯组(134例)与坎地沙坦酯单药组(142例)4周时的血压分别下降为(9.3±11.7)/(8.7±6.2)和(5.4±10.8)/(5.4±6.1)mm Hg;8周时为(11.1±11.2)/(10.7±6.6)和(7.8±11.1)/(7.8±6.3)mm Hg(组内及组间比较P<0.01).随机期4周时联合治疗组血压达标率分别为64.9%(87/134),单药组为39.4%(56/142),8周时分别为79.9%(107/134)和51.4%(73/142)(组间比较P<0.01).不良反应事件,在单药治疗期为6.2%(22/353),复方坎地沙坦组为2.9%(4/134),坎地沙坦酯组2.8%(4/1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坎地沙坦酯片较之单用坎地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和耐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阿利沙坦酯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在收缩性心力衰竭(Systolic Heart Failure,SHF)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中的应用对比。方法 按照随机单双号法将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来该院就诊的SHF伴高血压患者94名患者分为甲组(n=47,应用阿利沙坦酯片治疗)和乙组(n=47,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测定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型利钠肽(BNP)、6 min步行试验,观察两组患者心力衰竭临床效果及治疗期间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乙组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有效率远高于甲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血浆BN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乙组低于同期甲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6 min步行试验较治疗前距离明显上升(P<0.05),且乙组明显高于甲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利沙坦酯片与马来酸依那普利片在SHF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中,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效果更佳,且能有效控制血浆BNP水平,对促进抗心...  相似文献   

8.
奥美沙坦酯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奥美沙坦酯和氨氯地平联合治疗控制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0例2、3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接受奥美沙坦酯20 mg与氨氯地平5 mg联合治疗或缬沙坦80 mg与氨氯地平5 mg联合治疗,1次/d,总疗程8周。结果:奥美沙坦酯组和缬沙坦组治疗后血压下降幅度分别为(24.5±9.5/16.0±6.8)mm Hg(1 mm Hg=0.133 kPa)和(24.3±9.2/15.7±6.6)mm Hg,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和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1.4%和88.6%,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3级高血压病治疗,奥美沙坦酯与氨氯地平和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治疗疗效和不良反应均类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化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对我院41例年龄≥70岁的老年晚期NSCLC患者应用以铂类为基础的两药联合方案化疗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结果 41例患者中采用长春瑞滨方案的18例(43.9%),吉西他滨方案的9例(22.0%)、紫杉醇和多西紫杉醇方案各7例(17.1%).全组总有效率为19.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和中位生存期分别为5.8个月和14.2个月,1年生存率为65.8%.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主要以白细胞和血小板减低为主,给予对症处理后可以恢复.患者无化疗相关死亡发生,有3例患者因出现Ⅲ~Ⅳ度骨髓抑制仪化疗1个周期. 结论 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一般状况较好的老年晚期NSCLC疗效确切且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李峰  甘建辉  陈杰  王希柱 《山东医药》2008,48(14):54-55
选择ASAⅠ~Ⅱ级腰硬联合麻醉患者30例,术中采用依托咪酯行自控镇静(PCS).使用Graseby镇痛泵静脉给药,每次给药量1mg,20s完成,无锁定时间,患者可根据需要按压给药按扭,直至满意.每5 min记录1次镇静程度、呼吸通畅程度、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患者按压次数和实际给药次数.结果 依托咪酯PCS起效时间为(2.3±1.2)min;360例次记录中无一镇静过度;所有患者SpO2及呼吸道通畅度均未受影响.认为依托咪酯PCS具有安全可靠、呼吸循环抑制小等优点,可应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中镇静.  相似文献   

11.
杨纯珍 《山东医药》2004,44(17):63-64
沙坦类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s)是WHO批准用于临床的新一代降压药,主要包括氯沙坦、缬沙坦、伊贝沙坦、康得沙坦及艾普沙坦。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相比,该类药可阻滞全身循环或局部组织经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依赖性通道,或非ACE依赖性通道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有害作用。除具有显著的降压疗效外,对动  相似文献   

12.
多数心血管疾病最终可能发展成为慢性心力衰竭(CHF),CHF也是现代社会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1].临床试验表明β受体阻滞剂能够有效降低CHF患者病死率,并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2].因此,本文在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拮抗剂基础上,联合β受体阻滞剂卡维地洛治疗CHF,进一步阐述联合用药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长效钙拮抗剂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单独和联合使用在降压和副作用方面的差异.方法对1995年1月至1999年12月间我科单独和联合使用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与ACEI降压药治疗的645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两片钙拮抗剂(n=154)、两片ACEI(n=219)和联合用药(n=272,钙拮抗剂和ACEI)三组治疗后血压均明显降低,但联合用药组在降收缩压方面最明显,而钙拮抗剂组在降舒张压方面最明显.在咳嗽方面,ACEI组发生率最高(21%),联合用药组次之(7%).在浮肿方面,钙拮抗剂组发生率最高(13%),联合用药组次之(6%).结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与羧基类ACEI联合用药不仅可增加降压效果,而且可减少咳嗽和水肿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联合用药需注意的问题在某些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不同机制的药物联合应用既能起协同作用,又可减少用量,且可降低甚或可相互抵消某些不良反应,如抗高血压药中肾上腺素β受体阻滞药加二氮吡啶类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钙拮抗药等的联合用药,但临床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可造成相反结果,应该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师询问,面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甘油三脂(TG)同时升高的病例,如果单独应用他汀类或非诺贝特调脂药不能同时纠正者,能否小剂量联合应用这两类药?怎么联用?今报告联合应用力平之和舒降之治疗2例。1例治疗成功,另1例因血清肌酐升高而停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比较奥美沙坦酯、坎地沙坦酯对动脉粥样硬化(AS)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A组)、高脂组(B组)、坎地沙坦酯组(C组)、奥美沙坦酯组(D组),每组10只。B组、C组及D组喂以高脂饲料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C组、D组同时以坎地沙坦酯及奥美沙坦酯干预,共饲养8周。于实验开始时及8周末测定大鼠体质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可溶性P选择素(sP-选择素)含量;8周末时,大鼠麻醉后开胸并迅速分离胸主动脉-腹主动脉,用作RT-PCR半定量测定主动脉组织中CD40及CD40L表达,用紫外检测仪照相并观察,计算主动脉组织中CD40及CD40L的相对表达量,比较各组间主动脉CD40及CD40L表达不同。结果 0周时,各组大鼠体质量、血脂水平、血清MCP-1及sP-选择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末,B组、C组、D组体质量、血脂含量、血清MCP-1及sP-选择素较A组明显升高(P<0.01),与B组比较,C组、D组血清MCP-1及sP-选择素含量明显降低(P<0.01),且与C组比较,D组血清MCP-1及sP-...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调查辽河油田医疗机构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及服药依从性,探讨其临床用药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辽河油田医疗机构2015年2-11月抗高血压药物处方,采用WHO推荐的金额排序法和频度分析法及统计学方法对各类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 DDDs)、日均费用( DDDc)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探讨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特点,同时以高血压患者依从性问卷形式调查分析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患者,抗高血压药品种中CCB类均占首位,符合国内外指南的高血压应用情况,应用结构比为CCB类> ARB类> β -RB > ACEI 类,利尿药应用比例低,联合用药总体比例偏低。CPAT不佳因素,经济原因和文化程度占较大比例。结论:辽河油田医疗机构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合理,利尿剂、联合用药比例偏低,应加强高血压防治指南学习,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初始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04周时的疗效和耐药发生情况. 方法 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74例,分为3组治疗,疗程104周.初始联合治疗组,LAM与ADV联合治疗104周.LAM、ADV治疗组,初始单药治疗,48周时根据病毒学应答情况进行优化治疗,继续单药治疗或两药联合治疗至104周.在0~104周不同时间点,对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等指标分别进行检测.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结果 初始联合组,在48周、104周时,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4%和95%;与LAM组比较,48周时x2=4.473,P=0.034,104周时x2=5.547,P=0.016;与ADV组比较,48周时x2=14.802,P< 0.01,104周时x2=5.547,P=0.001.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8%和44%;与LAM组比较,48周时x2=4.543,P=0.033,104周时x2=4.438,P=0.035;与ADV组比较,48周时x2=4.035,P=0.045,104周时x2=4.223,P=0.040.与LAM组、ADV组相比,初始联合组HBV DNA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等均具明显差异,P≤0.05或P≤0.01.初始联合组在104周治疗中病毒学突破为零,与LAM组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LAM与ADV初始联合治疗,相比单药或48周后的优化治疗,能取得更好的病毒学应答,更高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更低的HBV耐药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或拉米夫定单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2年的疗效.方法 6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接受初始拉米夫定(LAM)与阿德福韦酯(ADV)联合抗病毒治疗,为初始联合组;55例接受拉米夫定(LAM)单药抗病毒治疗,为LAM单药组每1~3个月检测患者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HBV DNA、凝血酶原时间(PT)、肝脏的超声或CT检查,分别在治疗12个月和24个月时比较疗效.组间均数比较用Mann-Whitney检验,相关性分析时采用Pearson双侧t检验.结果 初始联合组45例治疗12个月时血清HBV DNA阴转率为51.1%(23/45),而40例LAM单药组HBV DNA阴转率为47.5%(19/40);至24个月时,初始联合组HBV DNA阴转率达86.7%(39/45),LAM单药组为60.0%(24/4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联合组治疗24个月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43.5%(10/23),LAM单药组HBeAg血清学转换率为30.0%(6/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T复常率在初始联合组治疗12个月时为71.1%(32/45),LAM单药组为65.0%(26/40),至24个月时两组ALT复常率分别为88.9%(40/45)和75.0%(3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联合组在治疗12个月和24个月时,分别有4.4%(2/45)和6.7%(3/45)发生病毒学突破,但均未检测到病毒学变异,LAM单药组在12个月和24个月时分别有22.5%(9/40)和37.5%(15/40)发生病毒学突破,并分别有17.5%(7/40)和32.5%(13/40)的患者中检测到病毒学变异,均较联合治疗组高(P<0.05).初始联合治疗更能改善肝功能,Child-Turcotte-Pugh评分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亦有更明显下降.随访24个月,LAM和ADV初始联合治疗组累计死亡或肝移植率为16.7%,LAM单药组累计死亡或肝移植发生率为20.0%.两组均未发现有血清肌酐超过正常值上限的病例.结论 LAM与ADV初始联合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能更明显抑制HBV复制,改善肝功能各项指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应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Lamivudine (LAM) monotherapy and combination therapy with Adefovir Dipivoxil (ADV) for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related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for 2 years.Methods A total of 115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were erolled in this study,among 60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LAM combined with ADV and 55 were treated with LAM.The liver and kidney functions,HBV DNA,HBV-M,AFP,Ultrasond or CT scan of liver were tested every l-3months.the treatment efficacy was evaluated by month 12 and 24.Results By month 12,the HBVDNA negative rates of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 and LAM monotherapy group were 51.1% (45 cases) and 47.5% (40 cases) respectively,by month 24 the rates were 86.7% and 60.0% respectively.By month 24 the HBeAg negative rates of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 and LAM monotherapy group were 43.5% and 30.0%respectively,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the two therapy groups (P < 0.05).By month 24,the ALT normalization rat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88.9% and 72.5% respectively.Viral breakthrough happened in 2 cases (4.4%) by month 12 and 3 cases (6.7%) by month 24 in LAM and ADV combination group,but no viral resistance observed.Viral breakthrough happened in 9 cases (22.5%) by month 12 and 15 cases (37.5%)by month 24 in LAM monotherapy group with viral resistance observed in 7 cases (17.5%) by month 12 and 13 cases (32.5) by month 24.Significant difference exist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 < 0.05).Improvement of liver function was more obviously in the combination group.The accumulative total mortality or liver transplantation rate were 16.7% and 20.0% respectively in combination therapy group and LAM monotheapy group.No renal dysfunction observed in both groups.Conclusion LAM combined with ADV is better choice for patients with HBV-related decompensated cirrhosis as compared to LAM monotherapy.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以及其保护肾功能、逆转左心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该院治疗的112名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坎地沙坦8 mg/d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氢氯噻嗪12.5 mg/d.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以及左心室肌质量(LVM)、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和肾功各项指标.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为71.4%,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M及LV-M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肾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坎地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高血压降压效果优于单药治疗,且联合用药逆转左心室肥厚疗效更显著,但在肾功能保护方面联合用药并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