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目的 分析我国城乡空巢老人社会隔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差异。方法 社会隔离可被分为主观社会隔离和客观社会隔离,基于2014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纳入4 705名空巢老人,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城乡空巢老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差异。结果 本研究空巢老人社会隔离发生率为51.3%,主、客观社会隔离同时发生率为11.9%,且农村社会隔离发生率(57.3%)高于城镇(47.4%)(χ2 = 43.871,P<0.001)。无配偶、自评健康较差(OR = 1.635,95%CI:1.322~2.022;OR = 1.410,95%CI:1.119~1.777)、患有慢性病、低个人年收入、与子女见面(OR = 2.322,95%CI:1.457~3.701;OR = 2.858,95%CI:1.648~4.955)和电话联系频率低是城乡空巢老人出现社会隔离的危险因素,且ADL受损也是城乡空巢老人同时出现主、客观社会隔离的危险因素;教育程度和个人年收入是城镇空巢老人社会隔离发生的特有因素。结论 我国空巢老人社会隔离存在城乡差异,农村空巢老人社会隔离发生率高于城镇,应对城乡空巢老人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观幸福感是衡量个体生活质量的综合性心理指标.文章采用文献综合法,分析了目前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探讨今后研究的方向,通过多方干预促进农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逐步提高和改善农村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中国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流行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本研究利用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该调查采用多层、多阶段概率抽样方法,于2014年8月—10月对全国28个省市覆盖的134个县区的462个村/居委会中11 511位年龄≥60岁的老年人应用健康自评得分、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老化态度问卷、社会网络量表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χ2检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中国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检出率为39.1%,城市老年人社会隔离检出率36.3%,农村老年人社会隔离检出率为42.4%,农村检出率高于城市(χ2 = 19.386,P<0.05);在60~74岁、75~89岁、90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中,社会隔离检出率分别为36.8%、42.9%、55.7%,检出率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χ2 = 24.351,P趋势<0.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健康自评、认知功能、老化态度、近一年经历负性生活事件、社区是否有棋牌麻将室、社会参与(近三个月参加环境卫生保护活动、参加陪同聊天活动、参加调节纠纷活动)是中国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国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检出率高,农村、高龄尤应受关注,良好的健康状况和社会关系网络能够降低社会隔离。 相似文献
7.
农村敬老院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增多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养老模式以及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敬老院养老是部分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普遍选择的养老方式.为了解农村敬老院老人生活质量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以便为制定和改进相应的养老及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苏南农村166名敬老院老人的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抑郁情绪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后期干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使用老年抑郁量表(The Geriatric Depression Scale,GDS)和自编影响因素问卷,评测安徽省寿县948名农村老年人的相关指标。结果农村老年人有抑郁情绪的占33.3%(其中中重度抑郁占8.4%),最多发的抑郁症状是记忆力减退(88.3%),其次是头脑不清晰(51.4%),开始一件新的工作很困难(49.7%)。多元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婚姻、经济状况、躯体疾病、生活事件为影响农村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因素。结论在农村地区针对农村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有进一步开展心理干预的必要,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应引起各级卫生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农村老年人群营养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在安徽省某县农村地区抽取2个行政村,实足年龄在60岁~常住老年人,采用自编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营养初筛量表评分为(6.194±4.139)分。农村老年人营养卫生良好469人(21.2%)、中度危险597人(27.0%)、营养卫生不良1146人(51.8%)。自评营养卫生状况与营养初筛量表得分明显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为0.359,P<0.0001)。多因素有序结果的累积比数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较高(OR=0.71)、起居困难较重(OR=0.30)、参加娱乐活动(OR=0.81)、睡眠良好(OR=0.55)、经济来源本人或配偶(OR=0.79)、社会支持较好(OR=0.97)为保护因素;而文化程度较高(OR=1.48)、子女外出务工(OR=1.51)孤独感较重(OR=1.04)为危险因素。结论 农村老年人群营养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大力加强营养健康教育,从而顺利实现健康老龄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滕州市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对策与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4-6月通过分层整群抽样对4处乡镇8个自然村的802名60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社会人口学特征等17种变量调查与影响生活满意度有关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孤独感、有病不能及时医治、健康自评差、家庭关系不和睦、婚姻状况差、经济状况差、有慢性病7种因素,是影响老年人幸福满意度的危险因素(P〈0.01),OR值分别为60.95(OR95%CI:41.18-90.20)、8.67(OR95%CI:6.72-11.19)、3.52(OR95%CI:2.58-3.84)、2.48(OR95%CI:1.61-3.82)、2.36(OR95%CI:1.60-3.50)、1.99(OR95%CI:1.52-2.62)、1.67(OR95%CI:1.14-2.42);文化程度低和无经济来源OR值分别为1.49(OR95%CI:0.93-2.39)和1.43(OR95%CI:0.99-2.08),两者虽进入主效应模型,但由于OR95%CI都包括1,即两者对生活满意度有影响趋势,但尚不明显。结论营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社会和家庭环境,确保物质生活和医疗保健的基本需求,是提高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4
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曹卫华1李立明1周杏元2祝国英2戈戎2林益强2李草凡1张金锋2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研究老年的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当前公共卫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对上海市南市区社区监测老年人(≥60岁)的... 相似文献
12.
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地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了山东省青岛、烟台、济南、潍坊、临沂、聊城六地市的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451例,采取面对面的访谈形式了解老年人健康知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农村老年人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因素影响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对子女帮助、日常生活能力和处世表现4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卫生管理部门和老年卫生工作者应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加强农村老年人的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宣传卫生保健知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苏北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需求现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完善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提供意见与建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苏北3市(徐州、宿迁、连云港)2655名60岁及以上农村老年人进行入户面对面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因变量"医疗保障需求"进行拟合,应用卡方检验和二分类两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医疗保障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苏北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需求"高"者占63.0%,空巢(OR=1.31)、去最近医疗机构用时(OR=1.70)、收入是否够用(OR=1.30)、患慢性病情况(OR=2.12)、生理失能(OR=3.57)、体重(OR=1.33)、吸烟(OR=2.10)、医疗保险评价(OR=1.4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OR=1.38)等是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需求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苏北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需求高。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增加收入、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以及加强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等是满足苏北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需求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部门制订相关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山东省11个地市的农村老年人610人,对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现状进行统计描述,对其影响因素用非条件多元Logistic回归进行分析。结果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知晓率低;农村老年人主要通过电视广播、亲朋好友和医疗保健机构获得健康知识;农村老年人健康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有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户口类型、是否主动了解健康知识以及村是否开展健康教育。结论政府部门应根据老年人喜爱的途径,针对重点影响因素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提高老年人健康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促进老年人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山东省农村老年人日常生活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并探讨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和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ADL量表对451名山东省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进行测量,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男性、有配偶和低龄是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和障碍发生的保护因素;受教育水平低、运动活动较少和各慢性病患病是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或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相关部门通过多种途径改善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能力,应特别关注高龄、无配偶、受教育水平低、女性和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 相似文献
16.
社会隔离是一种不良的社交网络状态,慢性病老年人由于疾病负担和年龄衰老所带来的健康状况恶化以及疫情隔离加速人际交往方式的转变,使得其家庭网络和朋友网络可能受到严重冲击,慢性病老年人面临社会隔离、孤立的趋势可能更加严酷。本文通过整理国内外慢性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相关文献研究,介绍社会隔离的定义,阐述慢性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慢性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管理策略及建议,旨在提高慢性病老年人对社会隔离的认知程度,为有效预防慢性病老年人产生社会隔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效能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制定预防老年人跌倒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对延边地区200名社区老年人的跌倒效能进行调查。[结果]老年人的跌倒效能平均得分为8.21(6.43,9.64)分,老年人的年龄、是否担心跌倒、最近1年跌倒史、目前运动情况等是影响社区老年人跌倒效能的因素。[结论]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应早期识别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高危人群、提供干预措施,进而提高其跌倒效能,降低老年人的跌倒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上海市嘉定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方法,调查上海市嘉定区65岁以上社区老年人2373名,采用自编调查问卷了解基本人口学资料、生活习惯资料及慢性病情况,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了解社会支持情况,并将所有问卷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上海市嘉定区的男性老年人、女性老年人在客观支持维度、主观支持维度、社会支持利用度维度和社会支持量表总分方面均低于全国常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男=-145.44、-12.11、-13.75、-36.32,P0.01;t女=-143.75、-19.94、-21.29、-44.97,P0.01)。不同性别(t=4.88,P0.01)、年龄(F=94.66,P0.01)、文化程度(F=59.68,P0.01)、职业性质(t=7.89,P0.01)、宗教信仰(t=-3.27,P0.01)、运动习惯(t=6.52,P0.01)、业余爱好(t=5.32,P0.01)、作息规律(t=-5.49,P0.01)和不同养老形式(F=10.15,P0.01)的社区老年人在社会支持总分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民族(t=0.93,P0.05)、烟酒习惯(t=1.42,P0.05)、有无慢性病(t=1.20,P0.05)等方面不同的老年人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性别、年龄、有无固定经济来源、职业性质、是否运动、养老形式、作息规律、宗教信仰等因素对嘉定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有显著作用。结论社区老年人社会支持与性别、年龄、经济来源、原职业性质、作息习惯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有关,应通过构建政府-社区-家庭一体化的社区老年人服务体系,全方位关注社区老年人,改善老人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老人能够感受、利用更多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9.
林鑫;张心怡;张雨婧;董美志;高晓凤 《现代预防医学》2024,(9):1625-1629
目的 了解四川农村老年人死亡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四川省6个地级市(州)的702名农村老年人,对其死亡焦虑现况进行问卷调查,描述死亡焦虑现况基础上,采用χ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死亡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四川农村老年人的死亡焦虑情感维度得分为(1.10±1.33)分,压力与痛苦维度为(2.29±1.80)分,时间意识维度为(0.76±0.79)分,认知维度为(1.18±0.79)分,总分为(5.33±3.68)分,高死亡焦虑245人,占34.9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子女人数(OR=0.742,95%CI:0.630~0.875)、主观幸福感(OR=0.453,95%CI:0.335~0.612)、健康体适能(OR=0.581,95%CI:0.452~0.746)是老年人死亡焦虑的保护因素,患慢性病(OR=1.575,95%CI:1.032~2.404)是死亡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 四川农村老年人死亡焦虑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子女数少、患慢性病、健康体适能差、主观幸福感低的农村老年人的死亡焦虑水平较高,需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女性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和晚年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该项目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进行入户调查填写问卷。选取数据库中3198名65岁以上农村女性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描述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状况,采用χ2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女性老年人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采集3198名农村女性老年人的数据资料,抑郁症状发生率为26.2%;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自评健康状况一般(OR=2.401,95%CI:1.816~3.179)和不好(OR=3.394,95%CI:2.394~4.816)、生活满意度一般(OR=1.512,95%CI:1.177~1.943)和满意度低(OR=3.973,95%CI:2.305~6.851)、睡眠质量一般(OR=2.402,95%CI:1.834~3.147)和不好(OR=5.149,95%CI...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