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管球瘤(Glomus tumor)是一种少见的软组织肿瘤,由与正常血管小体中修饰的平滑肌细胞非常类似的细胞构成的间叶性肿瘤,约占软组织肿瘤<2%,多为良性,恶性罕见,占血管球瘤<1%[1]。现报道我们工作中收集到的9例血管球瘤,结合相关文献,探讨该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相似文献   

2.
良性血管球瘤及其亚型为发生于正常血管球改良的平滑肌细胞的良性间叶性肿瘤,少见,以50岁以上者居多,占软组织的2%以下.血管球瘤大多为单发,10%的病例为多发性,全身都可发生,好发于指(趾)甲床区、腕部掌侧面及前臂的皮肤及软组织.少见部位包括胃肠道[1]、阴茎、膀胱、纵隔、神经、骨和肺[2].良性血管球瘤常伴疼痛,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腹痛等症状.  相似文献   

3.
抗肿瘤新生血管药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莉  陈正堂 《重庆医学》2008,37(3):321-323
研究证明,临床上任何可探测出的实体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依赖于血管生成的.Folkman等[1]提出,实体瘤的生长有赖于血管的生成,如果没有血管,肿瘤直径不会超过1~2mm,目前研究表明,肿瘤血管形成与下列机制有关:(1)肿瘤血管生成因子产生过多使之与肿瘤血管抑制因子失衡,导致内皮细胞激活,产生血管生成表型(angiogenic phenotype);(2)血管部位细胞外基质改变、基底膜降解,内皮细胞芽生、增殖和迁移;(3)新生内皮细胞索形成管状毛细血管襻及管腔;(4)新生血管管腔的贯通[2].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不仅为肿瘤的生长提供能量来源,也为肿瘤的转移提供通道.  相似文献   

4.
血管球瘤是起自血管球瘤的一种少见病变,多见于四肢,发生于头颈部者罕见。作者报告11例鼻腔血管球瘤。血管球瘤是血管球体发育畸形或增殖而形成的一种良性病变。易与非嗜酪性副神经节瘤相混淆。后者易误诊为血管球瘤。球体是原始动—静脉间的吻合。其通道称之为苏—奥管。系由几层散在的球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围绕。有些大细胞浆呈现  相似文献   

5.
张益  高卓  滕晓东 《现代实用医学》2012,24(7):800-801,842
目的 研究胃原发性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学改变和免疫表型.结果 5例均为胃壁肿块,镜检小圆形上皮样细胞围绕,细胞大小一致,圆形,胞浆透明,核圆形或卵圆形,围绕薄壁小血管生长,部分肿瘤肌间浸润;免疫组化标记肿瘤细胞:波形蛋白(Vimen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而CD117、S100蛋白(S-100)、CD34、嗜素(CgA)、细胞角蛋白(CK)、白细胞共同抗原(LCA)和CD99均(一).结论 胃原发性血管球瘤是极其少见的良性肿瘤,病理形态特征和免疫表型是诊断的主要依据,要特别注意和高分化神经内分泌肿瘤、胃肠道间质瘤以及淋巴组织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6.
<正>血管球瘤(Glomus tumor,GT)是血管周围球体细胞的肿瘤性增生,它属于一种表型转化的特殊平滑肌细胞,电镜下均有平滑肌细胞的特点[1]。全身恶性血管球瘤(Malignant glomus tumor,MGT)更是罕见。2012.10月我院收治一名胃肠消化道及肺部多发的恶性血管球瘤患者,现将病例特点、护理体会及文献复习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伴痰中带血4月,再发伴黑便1  相似文献   

7.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肝脏良性间叶性肿瘤[1] ,典型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由成熟脂肪、平滑肌和血管以不同的比例组成[2 ] 。其中平滑肌细胞中又分为上皮样、梭形及中间型。而发生在肝脏的具有明显上皮样细胞成分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极易被误诊为恶性上皮瘤及其他肿瘤。由于两者的临床治疗、预后极不一致 ,因此进行准确的诊断和鉴别诊断非常重要。笔者收集了 5例肝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并结合文献报道 ,以期能进一步认识该肿瘤 ,以便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治疗和预后。1 资料与方法收集江苏省人民医院病理科 2 0 0 1年 1月~ 2 0 0 2…  相似文献   

8.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螺旋CT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和螺旋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18例诊断正确,瘤体内可见脂肪及软组织成分;因瘤体内未见脂肪3例误诊为肾细胞癌.[结论]肿瘤内没有脂肪组织不能除外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需仔细分析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表现,与肾细胞癌及其他肾脏良性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9.
软组织的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PH AT)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截至目前很少有文献报道。PH AT是一种由明显血管组成的梭形细胞肿瘤,兼有神经鞘瘤和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一些特征表现。典型皮损发生于成人下肢,但也可出现于其他解剖部位。本文报道了1例皮损发生于右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和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特征、组织学形态和免疫表型进行观察。结果3例肿瘤均发生在胃窦部,形态学改变与发生于软组织的肿瘤相似,均表现为良性,所有病变均能显示平滑肌分化。肿瘤细胞Vimentin、SMA均表达阳性,desmin、HMH-45、S-100P、CD34和CD117均阴性。结论胃的血管球瘤显微镜下易与胃肠间质瘤和神经内分泌肿瘤混淆,因此应充分引起临床和病理医生的注意。  相似文献   

11.
血管球乃人体存在的动、静脉吻合体,即沙阔特——贺伊尔(Sucguet-Hoyer)型的动、静脉吻合体,是一种连接动脉与静脉的特种器官,位于指、趾等真皮中,系血管、立方形上皮状细胞、平滑肌及无髓鞘神经等所组成。于生后一个月形成,借其收缩功能调节由动脉流入静脉的血量,从而调节局部及全身的温度。血管球瘤(Glomus Tumor)并非真性肿瘤,乃属皮肤血管球的错构瘤,又称为血管球血管瘤(Glomangioma)、血管肌神经瘤(Angi omyoneuromas),神经—肌—小动脉瘤(neuro-myo-arterial aneurysmas)等  相似文献   

12.
手部血管球瘤15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球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软组织肿瘤,源自于全身各部位细小动静脉吻合处的血管球。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外伤诱因和血管球肥大有关。手指是血管球瘤的高发部位,但由于医生及患者对本病认识不足,常出现误诊误洽,加重患者痛苦。现将我院诊治的15例血管球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胃肠道间质瘤(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肿瘤,约占胃肠道肿瘤的0.1%~0.3%,所有软组织肉瘤的5%[1],过去胃肠道间质瘤一直被认为基本上属于平滑肌性质的肿瘤,近年来,随着免疫组织化学及电子显微镜的应用,现多认为GIST是起源于胃肠道肌壁间质Cajal细胞的肿瘤,其恶性潜能未定。结  相似文献   

14.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eparan sulfate proteoglycan,HSPG)是由哺乳动物细胞分泌的一种重要的蛋白质家族,主要分布在细胞表面及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包括基底膜中,前者可能与细胞增殖的调节有关,后者则可能与细胞的浸润和迁徙有关[1,2].对HSPG的研究起源于肝素对受损的血管平滑肌(smooth muscle cell)的修复性增殖活性抑制的观察,之后,在细胞培养液及细胞的提取物中发现具有抗增殖作用的类肝素样物质,后来被证实这是一种有别于肝素的HSPG.随后的实验表明,HSPG的作用并不局限于对血管平滑肌增殖的抑制,其对肿瘤的生长也具有抑制作用.尤其是后者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多年来,为了阐明HSPG异常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有关学者作了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以明确HSPG的抗肿瘤作用,并试图为肿瘤治疗寻找新的途径.本文就国内外对HSPG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正>腺泡状软组织肉瘤(alveolar soft-part sarcoma, ASPS)是一种组织来源至今未明确的恶性软组织肿瘤,有文献[1]报道考虑颗粒细胞肌母细胞来源、血管平滑肌细胞来源、肾小球旁细胞来源。ASPS好发于15~35岁女性,在儿童中多见于头部和颈部,成年人常见于下肢深部软组织,好发于右侧肢体[2]。国内外也有少数报道[3-8]发生于颅内、舌、口咽、头颈、乳腺、子宫体、宫颈等部位,  相似文献   

16.
原发的肝间叶源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多见[1],其他间叶源性肿瘤少见。现结合文献将本院治疗的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omyolipoma,HAML)、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HEHE)、血管肉瘤(an-giosarcoma)、平滑肌肉瘤(leiomyosarcoma)和未分化肉瘤(undifferentiated sarcoma,US)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2例胃血管球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胃血管球瘤形态学上由大小一致的血管球细胞围绕扩张的血管呈实性和巢状排列,核圆无异型性。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Vimentin、SMA及actin(+)。结论胃血管球瘤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胃原发性良性间叶性肿瘤,易误诊为类癌、胃间质瘤等,确诊依靠病理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治疗以外科手术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8.
手指血管球瘤28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8例血管球瘤的诊治与病理特征。结果均手术切除,肉眼观瘤体边界清,质地软,包膜完整,呈灰白、紫红或黄褐色。光镜下见肿瘤内有较多厚壁、明显扩张的小动脉血管及毛细血管,肿瘤周围多为小静脉。瘤细胞界限清楚,形态大小较一致,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一致,核膜清楚,未见明显核分裂像,胞浆透亮、染色浅,核仁不明显。在球瘤外侧可见大量平滑肌细胞,瘤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并存或相互过渡,可见明显粘液样变性。电镜下见瘤细胞呈多边形紧密排列,细胞表面有厚基膜包绕,胞质内充满微丝,微丝团中见致密体。平均随访6.5年无复发。结论血管球瘤为平滑肌源性,病因不明,确诊后需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9.
血管球瘤是一种较为罕见的肿瘤,可生长在身体中许多部位,但以指(趾)末节甲下多见,占人类四肢软组织肿瘤的1.6%[1]。而血管球瘤临床上漏诊及误诊误治屡见不鲜,我院2001—2009年共诊治上肢血管球瘤13例,均行手术切除及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血管球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任长庆  高梦先  刘君 《陕西医学杂志》2003,32(12):1113-1114
目的 :研究血管球瘤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采用 HE染色、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技术 ,对 5例血管球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结果及结论 :血管球瘤在临床上出现指端疼痛和包块 ,对温度比较敏感 ,碰撞后出现剧烈疼痛 ;瘤组织内血管丰富 ,管壁外不等量血管球瘤细胞围绕 ,并有瘤细胞与平滑肌细胞并存或互相过度现象 ;Vimentin( + )、SMA( + ) ,F Rag( -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