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311名蒙古族中老年人骨质疏松及其危险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OP)目前已成为世界性同题,其发病率在代谢性骨病中占第一位,由于人口的年龄结构趋向老化,而且骨质疏松的发病人数也呈上升趋势。本病的发病率具有种族差异,白种人最高,亚洲人次之,黑人最低。为探讨蒙古族中老年人OP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本文对311名蒙古族中老年人群进行了骨密度测量,同时与401名汉族中老年人进行了对照,并对其有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骨质疏松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严重后果,所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最终目的是降低骨折的发生率。20世纪80∽90年代,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证实,由于骨密度和骨强度下降,导致了骨折的发生。所以对骨质疏松症的治疗主要是提高骨密度和骨强度。但近年来,有作者报道50%的老年骨折病人没有罹患骨质疏松症,而许多骨质疏松症的病人也并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人体内骨量下降、骨组织显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而发生骨折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病,随着我国社会人口老龄化,患有骨质疏松症的病人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日益突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饮食及生活习惯、内分泌激素、维生素、微量元素及遗传因素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武汉地区1359例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患病率分析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武汉地区人群骨密度(BMD)变化规律及骨质疏松(OP)患病率。方法 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仪对武汉地区2-91岁的居民1359人进行L1-4和髋部BMD测定,然后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 男性腰椎骨峰值在30-34岁年龄段,女性在35-39岁;男、女性髋部骨峰值均在30-34岁。峰值后随年龄增长BMD逐渐下降,女性在50岁后可见明显的骨质丢失加速,而男性丢失是逐渐和缓慢的。武汉地区50-79岁人群骨质疏松症发病率男性为37.8%,女性为67.3%。结论 骨质疏松研究的重点在中老年妇女,但对于男性也不可忽视;骨质疏松的预防应从青少年开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丹东地区2型糖尿病(T2DM)患者骨质疏松症(0P)情况及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 素。方法测定232例T2DM患者腰椎及股骨颈(晕藻糟噪)骨密度(BMD ),根据1998年WHO制定的 0P诊断标准把T2DM患者分为OP组与非OP组,比较两组生化指标、BMD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 T2DM患者中0P组与非0P组之间生化资料比较示0P组低密度脂蛋白(LDL-C )较非0P 组明显高,存在显著性差异(孕<0.05 )。2.0P组与非0P组腰椎(L1-4 )BMD比较示两组之间无显著 性差异(P >0. 05 );0P组的总体、男性及女性的平均股骨颈(Neck )BMD明显低于非0P组,两组之间 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 )。3. T2DM患者中0P组65例,总体发病率28.0%.( 65/232 ),其中男性8 例,男性发病率12.5%( 8/64 );女性57例,女性发病率33.9%( 57/168 ),男女0P发病率比较,存在 显著性差异(f越10.552,<0. 05 )。4. LogisLic回归分析示:T2DM患者中女性、有微血管并发症(糖 尿病肾病或/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高血压、血清钙离子低、低体重指数与0P发生相关(P <0.05 )。结论1.丹东地区住院T2DM患者的0P发病率28.0%.,明显高于正常人群,且女性发病率 高于男性。2.丹东地区T2DM患者中女性、有微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肾病或/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高血压、血清钙离子低、低体重指数与0P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糖尿病在骨骼系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错综复杂。糖尿病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症与多种因素有关。现有研究显示糖尿病骨质疏松发生风险增加主要与高血糖、糖尿病慢性并发症、胰岛素不足、IGF-1、瘦素、脂联素、性激素、降糖药物、饮食、运动、营养、VitD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上海市莘庄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现状,并分析引起该疾病的危险因素,为今后该地区骨质疏松 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査及现场测量方式分别获得研究人群的年龄、性别、身髙、体重以及饮食运动、慢性病 史及家族病史。使用美国HOLOGIC公司Sahara型号超声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结果在调査的351例中老年人中,骨 质疏松的发生率为11. 96%,其中男性为17. 11%,女性为11. 6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重指数、活动量、抽 烟、奶品摄人以及父母有驼背史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莘庄社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与多种 因素有关,其中可控因素包括体重指数、活动量、抽烟以及奶品的摄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广西南宁地区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的患病现状,分析引起该疾病的危险因素,探索骨质疏松与中医体质的关系,为该地区骨质疏松的中西医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现场问卷调查及现场测量方式获得研究人群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饮食运动、慢性病史及家族史、中医体质评分,使用超声骨密度仪进行骨密度测定,分析研究人群的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及中医体质类型。结果在调查的454例中老年人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为24.89%,其中男性为18.91%,女性为26.63%。统计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父母驼背史与骨质疏松关系密切,且有统计学意义;在骨量正常人群中,以平和体质最为多见,在低骨量与骨质疏松人群中,以阳虚、气虚体质多见。结论广西南宁地区中老年骨质疏松的发病与性别、年龄、家族史等因素相关,阳虚、气虚体质人群骨质疏松发病可能性更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自2009-05—2012-12诊治的绝经后妇女105例,分为对照组(正常组)35例,试验组(骨质疏松组)70例,试验组又分为2个亚组,各35例:试验1组(单纯骨质疏松组)和试验2组(骨质疏松骨折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腰椎骨密度(BMD),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OPG、RANKL浓度,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检测血清25(OH)D、P1NP和β-CTX的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判定骨折危险因素。结果试验组患者年龄、血清RANKL、P1NP和β-CTX水平高于对照组,体重指数(BMI)、BMD和血清OPG、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2组患者血清RANKL、β-CTX高于试验1组,血清OPG、P1NP、25(OH)D低于试验1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OR=1.169)、血清β-CTX水平(OR=35.597)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血清高RANKL水平(OR=17.024)是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警因素。结论绝经后妇女随着年龄增大、血清β-CTX水平上升,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升高。血清高RANKL水平是预测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不同骨折部位骨质疏松女性患者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并探索骨质疏松性骨折并发肌肉减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共有112名50岁以上患有骨质疏松性骨折(髋、脊柱或腕)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使用双能X线吸收仪检测患者的骨密度和肌肉量。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合并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112例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中,42例(37.5%)确诊为肌肉减少症,髋部骨折41.8%(18/43),脊柱骨折36.7%(15/41),桡骨远端骨折32.1.6%(9/28)。各组之间的体质指数(BMI,P=0.005)、慢性肾病(CKD,P=0.002)和类风湿性关节炎(P=0.001)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Logistic多变量回归分析中,BMI,CKD和RA与肌肉减少症风险增加相关。结论根据骨折部位评估了骨骼肌减少症的患病率,并确定了骨质疏松性骨折出现肌肉减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为BMI,CKD和RA。  相似文献   

1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累及多个系统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大多是年轻女性,病程较难预测,常常是病情缓解和病情活动交替出现。临床上,SLE合并骨质疏松并不少见,其病理机制复杂,尚无确切定论。骨质疏松也是SLE疾病的并发症之一,但并非单纯由糖皮质激素治疗等原因导致。近年来研究发现,SLE患者骨密度减低与疾病活动和病情进展有关,疾病相关炎症反应、代谢、内分泌、自身抗体、遗传因素及药物影响均参与骨质疏松的发生。因此,本文对SLE相关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骨密度的特点及其骨折的风险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我院已确诊的RA患者共70例(RA组),体检的正常健康人群共79例(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的病史及骨折风险相关的基本临床资料,且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两组人群股骨的3D骨密度、二维骨密度,并进行骨折跌倒评分及FRAX评分,分析RA患者的骨密度变化情况、骨折风险性和疾病的活动度,探讨影响RA骨密度减低的因素。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RA组患者无论是体积骨密度还是皮质厚度都明显降低(t=6.135,P0.01),且均与二维BMD的变化趋势相一致;RA患者骨折风险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人群(t=6.663,P0.01),RA患者疾病的活动度与骨密度的改变之间无明显相关性(r=-0.085,P0.05),但激素的使用是其骨量流失的影响因素(χ~2=12.366,P0.05)。结论RA患者存在明显的骨量流失和骨折风险性增加,骨密度的改变主要表现为骨小梁和骨皮质密度均减低,因此,积极控制原发病并预防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尿戊糖素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6年4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症患者80例为观察组,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绝经后妇女80名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尿戊糖素和骨代谢指标水平.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各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FRAX探究中国RA患者骨折风险及相关临床危险因素。方法纳入52例RA、47例p SS以及41例体检健康者分别为RA组、p SS组、对照组,RA组患者检测ACPA、RF、ESR、CRP并计算DAS28-ESR、HAQ-DI,所有纳入者以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测定骨密度并通过FRAX官方网站预估10年骨折风险。所有统计分析采用SPSS统计软件。结果 FRAX相关骨折危险因素包括身高、吸烟、饮酒、既往骨折、父母骨折,在3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RA组糖皮质激素累积服用天数高于p SS组(P0.05)。通过FRAX无论是否结合骨密度评估,RA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及髋关节骨折风险均较对照组高(P0.01),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亦较p SS组高(P0.05或P0.01)。通过FRAX结合骨密度评估,从年龄、糖皮质激素、绝经方面分析,RA组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及髋关节骨折风险均较对照组高(P0.05或P0.01)。通过FRAX结合BMD评估RA组10年主要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发生率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ACPA、RF、ESR、CRP、DAS28-ESR、HAQ-DI在三组中均值呈上升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RA患者骨折风险评估可结合FRAX与骨密度;长期、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以及高龄、绝经后女性RA患者更应重视骨折风险评估;有效控制RA疾病活动度、改善关节功能情况有助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绝经女性人群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以及OSTA 指数筛选骨质疏松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江苏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91例绝经后女性患者。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信息、骨代谢生化指标以及骨密度数据,通过方差分析、二元Logistic回归以及ROC曲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与非骨质疏松组相比,骨质疏松组的绝经后时长和I型胶原羧基端肽明显增加,体质量指数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结果显示,绝经时长与体重指数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相关因素,OR值分别为1.609和1.002(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单独OSTA指数筛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STA指数联合绝经时长、BMI筛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准确强度明显增加(曲线下面积AUC为0.668,P<0.05)。结论 绝经后时长与体质量指数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相关因素,OSTA指数联合绝经时长与体质量指数筛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比单独OSTA指数临床应用价值更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骨愈灵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 1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骨愈灵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雷洛昔芬治疗,两组患者治疗期限为12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2组患者腰椎正位(L_(1-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血清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_(1-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AL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 05),血清TRAP-5b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 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 05)。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 05),而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骨愈灵胶囊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铁过载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234名绝经后妇女按照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分为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分析铁过载对年龄、绝经年数、血钙(Ca)、磷(P)、体质量指数(bone mass index,BMI)、肝肾功能、葡萄糖代谢、脂质代谢、炎症反应、BMD、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ALP、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β-CTX)和Ⅰ型胶原交联N端肽(PINP)的影响。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血清铁蛋白(Fer)显著升高(P<0.05)。Fer水平与BMD呈负相关(P<0.05)。TRACP-5b水平在骨质疏松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骨质疏松症组的AL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骨量减少组相比,骨质疏松组血清β-CTX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骨质疏松组的PIN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更重要的是,血清Fer和PINP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血清Fer和β-CTX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 铁过载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和骨代谢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利拉鲁肽对男性T2DM 合并骨质疏松(OP)患者的治疗作用。 方法 研究病例均选自2018至2019年在我科住院的 T2DM患者,其中合并骨质疏松患者(OP 组)68 例,不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60 例,分别就两组患者病程、年龄、糖化血红蛋白、血脂、骨代谢指标及 BMD 水平进行差异性比较;然后将OP 组患者就治疗前、治疗12周及停药12周的骨代谢、骨密度进行研究比较。结果 ①OP 组 BMI、HbA1c、TC、TG、LDL、PTH、OC、TP1NP、β-CTX较 T2DM 组升高,BMD 降低;②男性T2DM 合并骨质疏松患者应用利拉鲁肽12周后,其BMI、HbA1c、LDL、TG、TP1NP、β-CTX均降低,25-OH-D、BMD升高;利拉鲁肽停止使用12周即研究结束时,OP组患者的TP1NP、HbA1c较停药前有所上升,而BMD则呈下降趋势;③OP组治疗12周时与对照组比较,HbA1c无明显差异,但LDL、TP1NP水平下降,25羟维生素D、BMD则上升,OP组BMI值与T2DM组差异缩小,肥胖程度改善。结论 利拉鲁肽除了有其良好的降糖效果,同时对体重管控及调节血脂均有益处,而且可以提高骨密度,并且这种对骨质的改善作用是独立于血糖血脂控制带来的骨质改善作用之外的,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能够双效治疗,可作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首选推荐用药,既能改善血糖血脂、管理体重,还能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维生素K联合骨化三醇、钙尔奇D对男性骨质疏松的治疗效果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美国Hologic公司生产的Discovery WA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患者腰椎L_(1~4)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与股骨颈骨密度。对男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固力康联合骨化三醇、碳酸钙D3进行治疗,连续治疗1年,治疗期间监测患者骨代谢变化。采用美国Thermo公司全自动酶标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清骨代谢指标BGP、CTX-1、细胞因子IL-6、IL-10水平。结果治疗6个月后患者腰椎(L_(1~4)) BMD、股骨颈BMD开始增加,治疗12个月后患者腰椎(L_(1~4)) BMD、股骨颈BMD较治疗前增加明显。治疗后,血清骨形成指标BGP水平升高、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水平、细胞因子IL-6水平降低。结论维生素K可提高患者腰椎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血清骨形成指标BGP、细胞因子IL-10水平,降低血清骨吸收指标CTX-1、细胞因子IL-6水平,维生素K治疗男性骨质疏松效果显著,是临床上治疗骨质疏松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1 061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密度(BMD)及相关临床因素的分析,探讨RA合并骨质疏松症(OP)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8月于我院确诊的1 061例RA患者,同期健康体检者636例,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检测仪检测腰椎1~4、左股骨近端骨密度,收集RA患者一般资料,评估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评分),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血沉、C-反应蛋白,分析RA患者骨密度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RA组股骨颈、股骨转子、转子间、全髋关节、腰椎1~4、全部腰椎骨密度较对照组均减低(P<0.001),低骨量、骨质疏松占比分别为36.5 %、30.7 %,较对照组高(P<0.001)。RA是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2.30(1.70~3.09),BMI是RA合并OP的保护因素,OR值为0.82(0.77~0.86),年龄、女性、服用糖皮质激素大于1个月、脆性骨折史、股骨头坏死是RA合并OP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4(1.12~1.16)、4.83(3.05~7.64)、2.31(1.57~3.41)、6.90(2.28~20.88)、16.19(3.20~81.90)。抗CCP抗体、RF、DAS28评分非RA合并OP的危险因素。结论 RA较健康人群骨密度显著减低,罹患OP风险增加,对高龄、女性、长病程、低体重、有脆性骨折史、股骨头坏死、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尤其需要警惕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