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5-ALA-PDT)治疗基底细胞癌的疗效。方法基底细胞癌患者42例,局部采用5-ALA-PDT治疗。20%ALA霜剂涂于患者皮损和周围正常皮肤0.5~1.0 cm处,厚度约1 mm,持续湿敷,外加塑料薄膜封包,4 h后He-Ne激光照射,功率密度100~200 mW/cm^2,时间30 min,每次能量密度180~360 J/cm^2,两次光动力治疗时间间隔1~2周,共治疗3~6次。结果 42例基底细胞癌中,完全缓解29例,部分缓解8例,总有效率88.1%;39例(92.9%)患者美容效果满意;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局部5-ALA-PDT治疗基底细胞癌安全有效、美容效果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光动力疗法全并化疗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分别加入小剂量平阳霉素,VCR,5-FU,CDDP和MC,孵育24小时,将细胞阻断于某一周期时相,经HpD加红光处理后,明显增加疗效,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底细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BCC)是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颜面部,紫外线辐射是主要的环境病因学因素[1],它的特点是早期表现为表面光亮、边缘隆起的圆斑片,局部组织可有反复糜烂、结痂。传统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激光、放疗、化疗、免疫治疗等。但激光治疗易复发,放疗、化疗对全身不良反应大。颜面部的特殊性造成无法手术切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组化法观察了43例基底细胞癌(BCC)、26例鳞状细胞癌(SCC)表皮生长因子(EGF)及其受体(EGFR)的表达。结果表明:EGF及EGFR在所有BCC中表达均有增强,且在边缘肿瘤组织表达强于中央肿瘤组织。SCC组织中EGF及EGFR表达强度与肿瘤分化程度呈负相关。提示EGF和EGFR对BCC及SCC的发展可能起促进作用;SCC组织中EGF及EGFR表达有助于识别其生物学行为及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9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9例均行MRI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例位于头颈部,4例位于四肢,1例位于躯干;8例位于曝光部位,1例位于非曝光部位。4例为结节隆起型,2例为皮下结节型,1例为溃疡型,2例为混合型。5例表现为椭圆形肿块,4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肿块。与肌肉信号相比,T1WI:2例呈等、稍低信号,7例呈等信号;T2WI:9例呈稍高信号;DWI:5例呈弥散受限高信号表现,4例未行DWI;Gd-DTPA增强扫描:7例重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7例见鼠尾征,其中5例位于皮肤,2例位于皮肤和浅筋膜。结论:较大的皮肤鳞状细胞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MRI对病灶术前评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光动力疗法合并化疗的疗效及作用机制,体外培养舌鳞状细胞癌细胞株,分别加入小剂量平阳霉素、VCR、5-FU、CDDP和MC,孵育24小时,将细胞阻断于某一周期时相,经HpD加红光处理后,明显增加疗效,产生协同作用。相反,先HpD加激光后,再经化疗药物作用24小时,不产生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光动力疗法作为治疗肝癌的新方法,能直接杀死肝癌细胞,阻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调节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机制,有创伤.小、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患者一般情况尚可但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脏肿瘤,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多次光动力疗法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单次治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光动力疗法治疗残胃复发癌的远期疗效。方法胃癌术后残胃复发癌患者1例,于2000~2005年间先后进行4次光动力治疗。静脉推注光敏剂5mg/kg(前3次为HpD,第4次为PSD-007)后36~48h,在胃镜下应用金蒸气激光(波长627.8nm)以点状光纤进行照射,激光功率密度为100~200mW/cm2,照光时间20~30min,能量密度为120~360J/cm2。术后定期复查胃镜和长期随访,进行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结果术后4~5周胃镜及病理学检查局部癌灶消失,随访5~10年胃镜及病理检查均未发现局部肿瘤复发。术中及术后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光动力疗法对残胃复发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以重复进行的微创治疗,不破坏组织器官的功能和完整性,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远期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光动力疗法联合局部化疗治疗上消化道癌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提高光动力疗法(PDT)的治癌效果,应用PDT与瘤内注射氟尿嘧啶(5-Fu)治疗小鼠前胃癌移植瘤。治疗后各组移植瘤细胞DNA含量和标记指数(LI)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而联合治疗组的减少较单纯PDT或瘤内注射5-Fu组更为显著。又应用PDT治疗进展期食管、贲门癌患者80例,并对其中40例联合应用内镜下局部注射5-Fu。结果:PDT组的近期显效率为22.5%(9/40),联合治疗组显效率为45.0%(18/40),高于PDT组(P<0.05)。病例随访12月~18月,联合治疗组的平均生存期(374天)较PDT组(266天)延长(P<0.01)。认为PDT与局部注射5-Fu联合治疗上消化道癌,能协同提高PDT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皮肤科收治的5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病历资料,统计并分析其性别、职业、发病年龄、发病部位、临床及病理分型分布情况结果 56例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67:1),40岁及以上发病者(46例,82.14%)明显多于40岁以下发病者(10例,17.86%);其中,农民(39例,69.64%)及工人(12例,21.43%)等室外工作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室内工作者(5例,8.93%),且经常外露部位的发病率(30例,53.57%)明显高于非经常外露部位(26例,46.43%);临床分型以结节隆起型最为多见(36例,64.29%),溃疡型次之(17例,30.36%),深在浸润型较为少见(3例,5.36%);病理分型以普通型最为多见(38例,67.86%),特殊型较为少见(17例,30.36%)结论皮肤鳞状细胞癌的发生与紫外线照射强度与照射时间密切相关,其患者中男性、农民、年龄≥40岁者占比较大,且以结节隆起型、普通型患者居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抗食管真菌感染的疗效。方法临床及病理确诊为食管癌合并食管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患者1例,静脉注射光敏剂PSD-0075mg/kg后6h,以波长630mm的半导体激光(激光功率密度150mW/cm^2)出光段为3em的柱状光纤分节段及分次进行照射。食管癌或食管癌合并白色念珠菌感染灶处,每光斑照射30min;单纯白色念珠菌感染灶,每光斑照射15min。观察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根据相应标准进行近期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该患者共进行了3次PDT治疗,其中距门齿21-24cm的食管癌2次治疗后达到完全效应,伴发的白色念珠菌感染1次治疗后治愈;距门齿25~28cm念珠菌性食管炎2次治疗后治愈;距门齿35~33、33~30cm的食管癌分别经2次和3次治疗后达到明显效应。除距门齿21~24cm的食管癌第2次PDT治疗病变完全消失后遗留少量瘢痕外,余区未发生瘢痕,狭窄、穿孔等不良反应。结论光动力疗法不仅能有效控制进展期食管癌,还能有效治疗食管白色念珠菌感染,具有高选择性、安全、毒副作用小、可重复应用等优点,对食管真菌感染,尤是对食管真菌感染合并食管癌的患者是一种有希望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及口腔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及病理确诊的口腔黏膜扁平苔藓和鳞癌患者各1例,静脉注射光敏剂PSD-007 5 mg/kg后6 h,应用波长630 nm的半导体激光以点状光纤照射,激光功率密度150 mW/cm2,每个光斑照射10~30 min,能量密度90~270 J/cm2。观察患者术中和术后的不良反应。术后4~5周进行近期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2例患者累计治疗18处病灶,其中15处病灶经1次治疗,2处病灶经2次治疗,1处病灶经3次治疗后痊愈,未见瘢痕形成。2例患者病灶愈合后均无口腔功能及感觉变化。结论光动力疗法具有靶向性好、选择性高、安全可靠、创伤小、可重复应用和对口腔功能无明显损害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值得推广的治疗口腔黏膜癌前病变和口腔癌的高效疗法。  相似文献   

13.
激光光动力学疗法治疗复发性鼻咽癌的研究——附191例分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为提高复发性鼻咽癌的疗效,采用激光光动力学治疗(PDT)191例复发性鼻咽癌和放射未控病例。方法是静脉滴注血卟啉衍生物(HpD)5mg/kg后,于24、48和72小时给予氩离子激光照射,输出为488.0~514.5nm多谱线,功率800mW,通过石英导光纤维传导进入鼻咽腔。近期疗效是:完全效应率为55.0%(105/191),明显效应率为34.6%(66/191),显著效应率为89.5%(171/191)。随访130例,三年生存率44.6%,五年生存率25.4%。认为PDT是鼻咽癌放射治疗的一种较好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建立在光敏剂基础上的治疗方法。当用特定波长的光照射,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物质,从而造成细胞的损伤和死亡,以达到治疗目的。早期PDT在皮肤科主要用于肿瘤的治疗并取得疗效,新近研究者应用PDT治疗银屑病,也取得一定疗效。然而尚需大量的比较性研究以及PDT治疗方案的优化以确定PDT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伴淋巴结鳞状细胞癌转移的梭形细胞肌上皮癌病理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提高对该肿瘤的诊断水平.方法 对1例颌下腺梭形细胞肌上皮癌及颈清扫淋巴结进行组织形态学和免疫组化观察,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肿瘤主要由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异型性明显,分裂相易见伴大片坏死及玻璃样变.经广泛取材,见到少许小管样结构及小灶状鳞状细胞癌成分.颈清扫淋巴结可见鳞状细胞癌转移.免疫组化显示,梭形肿瘤细胞:SMA、Desmin灶状阳性,p53强阳性,CK(AE1/AE3)、S-100、CD34、GFAP、CD10、HMB45均为阴性;淋巴结转移癌成分CK(AE1/AE3)阳性、SMA阴性.结论 肌上皮癌属于罕见的恶性肿瘤,梭形细胞为主的肌上皮癌,其淋巴结转移癌的形态可以与肿瘤主体细胞的形态截然不同.根据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及电镜观察,可以作出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PET/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对肺鳞癌和小细胞癌的鉴别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肺鳞癌患者和48例小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血清肿瘤标志物及18F-FDG PET/CT的资料。测量肺癌原发病灶的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并记录CEA、Cyfra21-1及NSE的血清水平。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鳞癌和小细胞癌间SUVmax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联合SUVmax和血清肿瘤标志物。ROC曲线进一步评估SUVmax,每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NSE和SUVmax+血清肿瘤标志物的鉴别诊断效能。结果鳞癌的SUVmax显著高于小细胞癌(P=0.028);小细胞癌患者中NSE显著高于鳞癌患者(P=0.001),鳞癌患者中Cyfra21-1显著高于小细胞癌患者(P=0.012),而CEA在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746)。单独使用SUVmax、CEA、Cyfra21-1和NSE鉴别鳞癌和小细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2、0.554、0.712和0.777。当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时,CEA+Cyfra21-1+NSE的AUC增加至0.929,而当SUVmax进一步加入时,SUVmax+血清肿瘤标志物的AUC进一步提升,增加至0.937。结论PET/CT紧密结合肺癌相关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以实现对肺鳞癌和小细胞癌更好地鉴别。  相似文献   

17.
朱晓菡  侯晨辉  石斌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2):1418-1419
目的:检测NMP-9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MM-9在84例宫颈癌,20例慢性宫颈炎病例中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MMP-9在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9.8%,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10%(P〈0.05)。在高、中、低分化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79.5%、100%,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NMI期组中阳性表达率为58.3%,显著低于TNMⅡ期组95.8%(P〈0.05),在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为88%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67.6%(P〈0.05)。结论:在宫颈癌组织中MMP-9呈高表达,MMP-9可能与宫颈癌的浸润转移有关,对判断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8.
细菌引起的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问题,尤其是抗生素耐药菌的出现给医疗卫生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光动力疗法是治疗肿瘤、血管性疾病的一种新的方法。目前的研究表明光动力疗法可以有效杀伤致病菌,为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本文为光动力灭菌影响因素、其作用位点方面研究进展的综述。随着新型光敏剂的不断开发、光动力影响因素研究的深入、光动力治疗方法的不断成熟,光动力灭菌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