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了解某地区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透析液内毒素污染情况,为透析安全用水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动态比浊法对12家透析单位送检样本进行了检测。结果所检测的12家单位透析用水内毒素平均含量为0.083 EU/ml,透析液内毒素平均含量为0.392 EU/ml。不同季节检测的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内毒素含量存在差异,夏秋季检测的内毒素含量高于冬春季。结论辽西地区医疗机构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和透析液质量较好,但仍存在少量超标,要求应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执行,减少透析液的污染,降低内毒素含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储水桶对血液透析用水中内毒素含量的影响。方法:以上海市36家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为调查对象,采用显色基质法对各血液透析中心2010年11月—2012年10月透析用水中的内毒素含量进行检测。结果:36家血液透析中心2年内送检的透析用水标本数为2694份,其中2348份标本(87.16%)中的内毒素含量0.1 EU/mL,260份标本(9.65%)中的内毒素含量为0.1~0.5 EU/mL,其余86份标本(3.19%)中的内毒素含量0.5 EU/mL。36家透析中心中,使用储水桶的有19家,另17家未使用储水桶,使用储水桶的透析中心的透析用水中内毒素含量高于未使用储水桶的透析中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储水桶可显著增加血液透析用水中内毒素含量,应加强对储水设备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上海市血液透析用水和透析液中的内毒素(ET)污染现状及其相关因素。方法以上海市36家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为调查对象,对各中心送检的透析用水和透析液标本的ET检测结果予以分析。结果 1 2010年11月~2012年10月期间36家透析中心共送检标本4438份;其中3790份标本(85.40%)的ET含量0.1EU/ml,482份标本(10.86%)的ET水平在0.1~0.5EU/ml之间,其余166份标本(3.74%)的ET含量0.5EU/ml。2透析中心水处理系统使用双级反渗的有14家,单级反渗的有22家;2042份单极反渗水处理系统的送检标本中,76.93%的ET含量0.1EU/ml,15.48%的ET水平在0.1~0.5EU/ml之间,前者低于双极反渗水处理系统的比例(90.32%),后者则高于双极反渗水处理系统的比例(6.93%),两者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对不同采集月份送检标本的内毒素含量进行比较的结果显示,8月份的ET含量与全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地区血液透析中心的透析用水和透析液的内毒素控制情况总体满意。水处理设备及季节因素对内毒素水平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长沙市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长沙市血液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质量的状况. 方法 采用统一的透析调查表对长沙市20家透析单位进行调查.选择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易于取样又能代表水处理污染情况的4点:原水、反渗水1(配制B液取样点)、反渗水2(进入透析机前取样点)、透析器入口透析液取样点,采水样进行内毒素定性和定量、游离氯定性和硬度定性3方面检测. 结果 ①长沙市20家透析单位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有14家合格、6家不合格;游离氯完全合格;硬度有13家合格、7家不合格;②长沙市20家透析单位水处理系统中双级反渗3家,单级反渗17家;18家有储水罐,2家无储水罐;A液7家自配、13家购买干粉;B液6家自配、14家购买干粉;③原水内毒素为(166.005±11.716)EU/ml,反渗水1内毒素为(0.193±0.101)EU/ml,反渗水2内毒素为(0.219±0.118)EU/ml,透析器入口透析液内毒素为(0.428±0.226)EU/ml;④双级反渗与单级反渗水处理系统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⑤水处理系统使用时间2004年后投入使用与2004年前投入使用、3年内与超过3年更换反渗透膜、3月与超过3月消毒反渗透膜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3月与超过3月消毒管路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⑥管路设计方面,无死腔热消毒次环路与有死腔、无热消毒次环路双级反渗透析用水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无储水罐与有储水罐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⑦A、B液购买干粉与A、B液自配透析液内毒素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 结论 ①透析用水的卫生质量与水处理系统使用年代和及时更换及消毒,以及与管路设计有无死腔、有无储水罐和A、B液配制等有关;②透析用水及透析液双级反渗优于单级反渗水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山市医疗机构血液透析中心使用的透析用水的卫生质量以及水处理系统消毒情况。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检测和问卷调查方式,对该市11家医疗机构血液透析中心使用的透析用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抽检38份水样,全部指标均合格31份,合格率为81.6%,不合格指标主要为铝、钙、氯、细菌总数和细菌内毒素。2014-2016年合格率分别是55.6%、88.9%和90.0%。结论 医疗机构透析用水化学污染物及微生物指标均有不达标现象,应加强日常管理制度落实,依监测数据制定更换活性炭、软水器及反渗膜的周期,确保透析用水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改进雨季透析用水传统消毒法,确保透析用水质量。方法采用现场消毒效果检测方法,对改进后透析用水制水系统消毒效果进行观察。结果传统消毒法在30 d采样储水罐出口水细菌总数即超标,60 d采样反渗机出口水和储水罐出口水中细菌总数均超标。改进消毒法后,在整个90 d连续9次采样,所有出口水的水质全部达标。结论经过对改进前后消毒效果的比较,采用分段消毒法对整个供水系统进行消毒,3个月内能将菌数控制在200 cfu/ml以下,符合国家有关透析用水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定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含量,评价现有的限度标准,为透析用液安全提供参考。方法按《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1143细菌内毒素检查法,通过干扰试验确定样品的稀释倍数,用动态浊度法测定7家医院,涉及7批透析用水、19批透析液的细菌内毒素含量。结果将透析用水稀释2倍、透析液稀释64倍时,干扰消除,回收率在50%~200%之间。透析用水内毒素平均含量为小于0.019 EU/ml,透析液内毒素平均含量为小于0.34 EU/ml。结论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内毒素含量均低于现有标准,提示现有标准尚需提高,拟定透析用水内毒素限值:应小于0.25EU/ml,拟定透析液内毒素限值:应小于0.50 EU/ml。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了解医院血液透析用水卫生质量和处理系统维护消毒情况,以加强对血液透析用水的管理。方法 通过现场采样检测和问卷调查方式,对某市医院血液透析用水质量及其管理现状进行调查。结果 共调查该市辖区内32家医院血液透析室,部分医院血液透析室水处理系统中反渗透膜更换周期最长为4年,透析用水处理设备消毒频次为半个月至6个月不等。医院透析用水处理系统消毒方法主要采用柠檬酸加热消毒法,少数采用次氯酸钠或混合消毒剂冲洗消毒法,不同消毒方法处理后水中检出细菌总数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所调查的医疗机构透析用水卫生质量合格率较高,水处理系统管理制度和水处理系统消毒管理措施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估襄阳市医疗机构所使用的主要医疗用水安全风险.方法 采集襄阳市区内市级医院口腔科、血液透析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口腔门诊、民营口腔诊所的口腔诊疗用水和医院血液透析用水,检测细菌菌落总数与内毒素并按标准进行符合性评价.结果 2016—2018年共检测各类医疗用水1092份,合格807份,总体合格率为73.90%.20...  相似文献   

10.
田茹  田爱辉  左力 《中国血液净化》2011,10(11):583-587
目的比较几种透析用水细菌培养方法的敏感性,寻找其中方便、快速、敏感性高的方法。方法在北京市某三甲医院血透中心随机采样透析用水共85份,分别用4种方法进行细菌培养:①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培养基37癈培养48h、②TSA培养基37癈培养48h、③R2A培养基37癈培养48h或④20癈培养7d,同时设立阳性及阴性对照组。结果 1.R2A培养基20癈培养7d细菌检出率最高;37癈培养48h细菌检出率降低,但均高于TSA培养基和血琼脂平板培养基。2.EBPG标准方法与选用R2A培养基37癈培养48h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以互相替代。结论我们建议采用EBPG建议的透析用水细菌培养方法,或者通过适当提高温度、缩短时间来改进EBPG建议的方法从而更方便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1.
上海市血液净化中心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了解上海市透析用水、透析液的细菌污染状况。方法 采集上海市 10家医院反渗水及透析液标本 ,对反渗水及透析液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 ;用LAL试剂盒测定反渗水及透析液中的内毒素含量。结果 反渗水细菌培养有 3家医院阳性 ,细菌计数均 <2 0 0CFU/ml,内毒素为 (0 .5 19± 0 .6 87)EU/ml,其中 5家 >0 .2 5EU/ml;A浓缩透析液内毒素为 (0 .2 35± 0 .2 2 7)EU/ml;B浓缩透析液内毒素为 (0 .6 88± 0 .74 2 )EU/ml;透析液入口细菌培养 3家阳性 ,其中 1家 >2 0 0 0CFU/ml,内毒素为 (1.4 4 9± 3.4 73)EU/ml,其中 1家 >5EU/ml。结论 目前上海市部分血液净化单位仍存在反渗水及透析液的细菌污染 ,应定期检测运血导管、透析器、透析机和透析液的污染情况 ,并定期消毒。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透析用水中游离氯和氯胺浓度超标会对人体造成巨大危害,而我国目前大多数透析中心只能检测游离氯,本研究通过检测自来水和透析用水中游离氯和氯胺含量,评估了单独检测游离氯的安全性,并评估了目前常用的TMB目视比色法的准确性.方法以DPD分光光度法为金标准,同时采用DPD分光光度法和TMB目视比色法对北京市9家透析中心的自来水和透析用水中游离氯和氯胺浓度进行检测,每家血液透析中心检测2d,每天检测10次,每次间隔1h;对透析用水中游离氯和氯胺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对DPD分光光度法和TMB目视比色法的检测结果进行Kappa检验.结果在各个时点,各透析中心的透析用水中游离氯和氯胺浓度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透析用水中游离氯和氯胺浓度之间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r=0.14,P=0.146):同DPD分光光度法相比,TMB目视比色法所测得游离氯结果的假阴性率为100%,kappa值为0,所测总氯结果的假阴性率10.67%,kappa值为0.88.结论单独检测游离氯是不安全的,必须同时检测总氯浓度;同DPD分光光度法相比,TMB目视比色法测得的游离氯和总氯结果存在一定的假阴性率,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尽量采用DPD分光光度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血液透析透析液细菌超标的原因和有效的监测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在血透机开机运转正常5,15,30,60min分别对透析进液采用3种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采集样本20,60,37份,透析出液采样97份,透析废弃液采样10份。对透析进液、出液和置换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按无菌注射法斜刺入透析进液管内抽取透析进液进行采样,细菌菌落数含量最低为(19.5±18.0)CFU/ml,无菌注射器针头平行穿过接头器口抽取接头器内部透析液采样,其细菌菌落数增高至(122.5±87.5)CFU/ml,进液接头器自然流出法采样的细菌菌落数为(1280.0±120.0)CFU/ml。各组采样数据以经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段采集透析液的细菌含量,透析装置经过反渗水的冲洗,冲洗了机器内部的细菌,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数减少。结论透析液进液细菌含量高于出液的原因在于采样时开放进液接头器装置时污染。所以,建议在血透机的透析进液接头器前10cm处安装一进液采样口,使透析进液、出液采样标准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血液透析透析液细菌超标的原因和有效的监测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在血透机开机运转正常5,15,30,60min分别对透析进液采用3种采样方法进行采样,采集样本20,60,37份,透析出液采样97份,透析废弃液采样10份。对透析进液、出液和置换液进行细菌培养。结果按无菌注射法斜刺入透析进液管内抽取透析进液进行采样,细菌菌落数含量最低为(19.5±18.0)CFU/ml,无菌注射器针头平行穿过接头器口抽取接头器内部透析液采样,其细菌菌落数增高至(122.5±87.5)CFU/ml,进液接头器自然流出法采样的细菌菌落数为(1280.0±120.0)CFU/ml。各组采样数据以经t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段采集透析液的细菌含量,透析装置经过反渗水的冲洗,冲洗了机器内部的细菌,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菌数减少。结论透析液进液细菌含量高于出液的原因在于采样时开放进液接头器装置时污染。所以,建议在血透机的透析进液接头器前10cm处安装一进液采样口,使透析进液、出液采样标准化。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同时测定透析用水中多种微量元素的方法.方法 以Rh、Ir为内标,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透析用水中As、Ag、Ba、Cr、Cu、Cd、Pb、Se、Sn、Znl0种微量元素.结果 本方法的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线性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9,相对标准偏差在1.28%-5.69%之内,各个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在97.4%-100.9%之间.结论 本方法准确、快速、便捷,能为透析用水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陈欢  刘昕  陈玮  燕宇  王梅 《中国血液净化》2012,11(8):439-442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了解不同膜材料及通量的透析器对内毒素的截留能力.方法 依透析器类型分三醋酸纤维素膜/低通量(130G)、聚砜膜/低通量(F6hps)、聚砜膜/高通量(F60S)3组.体外模拟血液透析4h,血液侧为无菌生理盐水500ml,流速200ml/min.透析液侧为无菌生理盐水l000ml,分别以浓度为2EU/ml、10EU/ml、20EU/ml的纯化内毒素污染透析液,透析液流速200ml/min.采用鲎试剂动态比浊法检测透析液和血液侧样本的内毒素浓度,并对3组透析液中内毒素下降程度进行比较.结果 ①以含内毒素≤20EU/ml的透析液透析4h,3组透析器血液侧样本的内毒素检测均为阴性.透析液内毒素水平均随时间延长呈现下降趋势.②比较透析前后透析液中内毒素下降程度,显示3种透析器透析液内毒素的下降排序为F60S>F6hps>130G.其中130G与F60S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结论 不论是三醋酸纤维素膜低通量透析器还是低或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对透析液内毒素浓度≤20EU/ml时都有很好的阻隔能力.与三醋酸膜透析器比较,高通量聚砜膜透析器对内毒素的吸附能力更强.聚砜膜高与低通量透析器之间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重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为血液透析患者体重管理提供健康教育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透析时间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体重控制情况和体重管理行为。结果最终对照组36例,观察组41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患者干预前的体重管理行为得分和体重控制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2个月后的体重增加百分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体重控制达标率为68.29%(28/41),高于对照组的41.67%(15/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1,P=0.019)。观察组的饮食行为、一般状态管理及运动行为以及体重管理行为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情绪管理行为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健康教育能够改善血液透析患者体重管理行为和体重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依据血液中水含量判定透析患者干体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铠 《中国血液净化》2003,2(12):659-661
目的 寻找一种简便准确判定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的方法。方法 选择 48例长期血液透析患者 ,根据干体重的临床标准将患者分达标组 (2 9例 ) ,未达标组 (19例 ) ,每组又按患者血红蛋白水平不等分为a组 :HB≥ 10g/dl ;b组 :8g/dl≤HB <10g/dl;c组 :HB <8g/dl三个亚组。使用在线血容量监测仪 (BVM)测定所有患者透析开始、透析结束时血液中水含量 (BWC)。结果 干体重达标组透析开始血液中水含量分别为a :(83 .58± 1.2 2 ) % ,b :(84.55± 1.3 7) % ,c :(85.87± 1.89) %。未达标组透析开始血液中水含量分别为a :(86.78± 2 .2 1) % ,b :(87.53± 3 .70 ) % ,c :(88.80± 3 .90 ) %。结论 透析前血液中水含量与干体重密切相关 ,可以作为评价血液透析患者干体重是否达标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日“家-医院”往返途中需求,为血透患者提供人性化服务给予借鉴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对上海某三甲医院的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透析日途中安全、用物及药物放置需求调查。结果 72%的患者近3个月内,在往返医院途中遭遇过突发紧急意外情况;36.8%的患者发生自备药因储存不当(需冷藏药物常温放置),而导致无法使用情况的发生;24%的患者出现过药物包装破损;19.2%的患者携带包感到吃力;52.8%的患者发生过遗忘或丢失物品现象。结论 门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在“家-医院”往返途中有较高不安全事件发生概率,各种原因导致物品携带不全可能影响治疗,同时患者对随身用物的舒适性等也有一定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应重视血透患者透析日随身用物的放置需求,对其进行护理与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