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上海市黄浦区3~6岁儿童患龋状况。【方法】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采用普查形式对黄浦区12所幼儿园的3 273名学龄前儿童进行龋病检查,并与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黄浦区3~6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51.4%,龋均为2.39,龋齿充填构成比为15.5%;乳牙患龋状况和龋齿充填情况随年龄增加而提升,男、女患龋率和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5岁儿童82.7%的龋齿集中在1/3儿童;最容易患龋的牙位为上颌乳中切牙和下颌乳磨牙。与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相比,黄浦区3岁、4岁、5岁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均低于全国城市水平,龋齿充填构成比高于全国城市水平。【结论】上海市黄浦区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状况和充填情况好于全国水平,但龋患仍处于高流行水平,龋损充填依然不足。表明应进一步加强学龄前儿童龋病防治,特别是龋病高危儿童的监测和防治,并且乳牙龋病预防关口需前移3岁以下的儿童。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杭州市0~3岁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情况,并对引起乳牙龋病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7月杭州口腔医院的2 30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年龄0~3岁,采用调查问卷方式对儿童口腔检查结果、患儿一般状况、出生情况、口腔卫生习惯、喂养状况、饮食情况、母亲文化程度等内容进行统计,并进行相关检验分析。结果 0~3岁儿童患龋率、龋均、龋面均分别为33.9%、0.9、1.5;患乳牙龋病率、龋均、龋面均分别为10.7%、0.4、0.7。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儿童相应的患龋率、患乳牙龋病率、龋均、龋面均呈增长趋势,0~3岁儿童患龋率、患乳牙龋病、龋均、龋面均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喂养方式、母亲接受过高等教育、1年内母亲经口腔检查显示有龋、唾液检查出变链菌水平等是引起乳牙龋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杭州市0~3岁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乳牙龋病发生率呈增长趋势;为减少乳牙龋病发生率,在儿童生活中应纠正儿童生活习惯、喂养方式,注重口腔卫生保护,加强口腔健康宣教。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了解黄埔区幼儿园学龄儿童乳牙龋病情况。掌握儿童口腔保健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降低黄埔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齿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对黄埔区7所幼儿园3 196名学龄前儿童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并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黄埔区7所幼儿园患龋率平均为15.30%,龋均为0.41,龋齿发病率为低水平;3~6岁儿童龋齿患病率随年龄逐渐上升,5~6岁组为乳牙龋齿高发年龄段。结论学龄前儿童是龋病的高发时期,要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加强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健康教育,教会儿童正确的刷牙方法;采用有效的口腔保健方法,提高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水平,逐步降低儿童龋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樊林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135-5137
目的:了解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状况,为龋齿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WHO 1997年公布的龋齿检查及记录标准,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高邮市18所城乡幼儿园的2 634名3~6岁儿童进行乳牙龋病调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口腔保健知识问卷调查。结果: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3.93%,龋均为3.18;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呈上升趋势;儿童患龋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P>0.05);农村儿童乳牙患龋率明显高于城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1,P<0.01);乳牙龋齿未治占龋失补总数的94.06%;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半年一次带孩子去医院进行口腔检查的仅占7.95%,要求孩子每天刷牙2次以上的只有27.02%。结论:高邮市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充填率却较低,家长口腔保健意识淡薄,应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5.
皖北矿区祁东幼儿园乳牙龋病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矿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研究其与刷牙行为、饮食习惯、家长口腔健康认识等相关因素的关系,为开展学龄前儿童的龋病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对皖北矿区祁东幼儿园285名学龄前集体儿童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同时发放《家庭口腔健康行为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乳牙龋患率平均为 24.91%,受检者龋均0.75,龋者龋均为3.01;其中3岁组龋患率较低为12.06%,6岁组龋患率最高为34.69%;下颌第一、二乳磨牙龋患率最高,下颌中、侧切牙龋患率最低。开始刷牙年龄、刷牙频率、父母是否帮助和检查儿童刷牙、嗜甜食、果汁、碳酸饮料、睡前进食等相关因素与乳牙龋病相关。 【结论】 加强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帮助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和生活饮食习惯, 从而降低儿童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西安市3~7岁儿童乳牙患龋现况,为有效防控儿童乳牙龋齿奠定科学基础。方法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西安市城区内45所幼儿园内的12 005名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调查儿童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结果西安市3~7岁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分别为55.80%、2.45和8.14%,男女儿童乳牙患龋率和乳牙龋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7岁年龄组儿童乳牙患龋率分别为45.22%、55.89%、61.81%和65.37%,乳牙龋均分别为1.69、2.46、2.87和3.12,乳牙充填率分别为3.08%、7.04%、10.29%和13.45%。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均有跟随儿童年龄增加而逐年增加的趋向。左右同名牙位患龋率明显对称,患龋率最高的是上颌双侧乳中切牙,其次为双侧下颌第二乳磨牙。结论西安市3~7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仍然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大口腔健康教育力度,尽早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乳牙龋病对儿童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2020年南宁市青秀区3~5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分析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调查2020年南宁市青秀区624名3~5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按人口比例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南宁市青秀区郊区、城区各2个,每个区随机抽取2个幼儿园;按整群抽样方法,每所幼儿园随机抽取3、4、5岁儿童各26例,总计624例。所有入选儿童均进行龋病检查,同时对其家长进行口腔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分析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发放624份问卷,回收611份有效问卷,有效率97.92%(611/624)。最终纳入3~5岁学龄前儿童611例,总患龋率为57.12%(349/611),龋均(2.30±0.41)颗;不同性别和年龄龋率、龋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每日刷牙次数≤1次/d、睡前进食次数3次/w、甜食摄入频率2次/d是儿童乳牙患龋的危险因素(均P0.05),使用含氟牙膏、父母对口腔健康态度积极或一般、定期检查口腔是儿童乳牙患龋的保护因素(均P0.05)。结论南宁市青秀区3~5岁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与甜食摄入频率、每日刷牙次数、定期检查口腔、父母对口腔健康态度、使用含氟牙膏、睡前进食次数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海南省3~5岁儿童龋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海南省学龄前儿童口腔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5年12月 - 2016年6月,选取海南省1 176名3~5岁儿童进行儿童患龋情况调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问卷调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龋病的影响因素。结果 海南省3~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72.7%,3、4、5岁儿童患龋率分别为62.5%、69.8%、 82.3%,龋均为4.63,3、4、5岁儿童龋均分比为2.86、4.20、6.23,不同年龄组患龋率与龋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不同城乡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4岁儿童(OR = 1.383)、5岁儿童(OR = 2.625)是儿童龋病的危险因素,完全人工喂养(OR = 0.635)、人工喂养为主(OR = 0.500)、去医院看过牙(OR = 0.537)、父母文化程度为大专及以上(OR = 0.624)是儿童乳牙患龋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海南省3~5岁儿童患龋情况较高,应重视学龄前儿童龋病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沈阳市儿童乳牙患龋的现状, 为乳牙龋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要求, 对沈阳市20所幼儿园的3 868名3~6岁儿童进行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采用SPSS 17.0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 868名儿童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5.98%和3.49, 各年龄组之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 并随着年龄增长患龋率和龋均不断增加;各牙位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上颌患龋明显高于下颌(P<0.01);各幼儿园之间有统计学意义, 相关因素分析有待进一步研究;男女之间, 女性高于男性,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沈阳市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率较高, 要加强乳牙龋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厦门市16所公立幼儿园2~6岁儿童乳牙龋齿的患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幼儿园口腔保健提供基线资料。方法参考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中的临床牙列状况的检查方法和标准。随机抽取厦门市16所公立幼儿园2~6岁儿童共4 950例进行龋病调查,并对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0.3%和3.26,患者龋均为5.40。乳牙患龋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1.22,P0.01)。幼儿较早开始刷牙及家长每天检查儿童刷牙效果的儿童患龋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42、14.82,P0.01),家长是否帮助儿童刷牙患龋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92,P0.01)。家长的文化程度,睡前吃零食与患龋密切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5.3、78.96,P0.01)。结论受检儿童乳牙患龋率较高,家庭因素对儿童龋病的发生有显著影响,应加强以社区为基础的儿童家庭口腔健康教育,重视龋病的早期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湖州地区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现况,分析影响因素,为儿童口腔健康预防保健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2020年1—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在湖州地区抽取15所幼儿园共1 258名3~5岁的学龄前儿童为调查对象,调查儿童乳牙患龋状况及影响因素,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乳牙患龋的影响因素。结果 1 258名学龄前儿童中,702名检查出有龋病,男童395名,女童307名;3岁儿童患龋率为46.48%(185/398),4岁儿童患龋率为58.29%(246/422),5岁儿童患龋率为61.87%(271/438),3~5岁儿童总患龋率为55.80%(702/1 258),龋均为2.48,龋面为4.11。不同年龄儿童患龋率、龋失补牙指数及龋失补牙面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刷牙频次、甜食/甜饮料摄入频率、口腔健康知识、是否使用过含氟牙膏及睡前是否喝奶粉或牛奶是学龄前儿童患龋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湖州地区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形势严峻,年龄大、刷牙次数少、甜食/甜饮料摄入频繁、...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深圳市龙华区儿童龋患情况,为龋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参照WHO《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第4版)》和《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调查方案》,于2014—2016年间随机抽取深圳市龙华区4所学校6~12岁在校学生进行龋病检查。结果 2014—2016年度所抽查学校小学生乳牙患龋率分别为63.61%、58.32%、38.89%;恒牙患龋率分别为16.39%、15.62%、21.21%。其乳牙充填率分别9.77%、12.38%、15.13%,恒牙充填率为16.39%、15.62%、21.21%。至2016年乳牙龋均为1.19,恒牙龋均为0.39。结论深圳市龙华区自2014年开始为适龄小学生免费提供的口腔检查、六龄齿窝沟封闭和口腔健康教育等防龋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降低了乳牙患龋率,但仍有大部分龋齿尚未得到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采用ICDAS系统评估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状况。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临安市5所幼儿园2.5~4.5周岁的49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并用国际龋病探测和评估系统(ICDAS)对儿童乳牙龋坏状况进行评估。结果以ICDAS系统0~2级为健康,3~6级为龋齿的标准,受检儿童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分别为66.80%和3.98,龋面均5.77,男女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釉质龋占24.44%;牙合面患龋最高,占32.90%;舌腭面患龋最少,占7.62%;咬合面和近远中面龋坏占大多数。结论临安市2.5~4.5周岁学龄前儿童龋病患病率较高。ICDAS龋病评估系统应用于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对于发现早期釉质龋坏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儿童龋病的早期防治。  相似文献   

14.
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开展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提供数据信息。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杭州市6所幼儿园中4~6岁仅有乳牙列的儿童进行龋病状况检查和问卷调查。结果 1136名儿童中乳牙总患龋率为68.05%,龋均和龋面均分别为3.61和5.34。乳牙患龋率在不同的年龄、喂养方式、甜食摄入、刷牙习惯、口腔检查、家庭收入、父母患龋情况、父母重视程度及父母受教育程度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城乡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乳牙龋病的发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情况,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方法对旗政府所在地的1所幼儿园434名和5个乡镇农牧区305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统计患龋率、龋均及刷牙对龋病的影响。结果743名学龄前儿童患龋率为26.78%,龋均为1.28,男童和女童的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龋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坚持早、晚刷牙幼儿患龋率明显低于不刷牙者,城镇学龄前儿童患龋率高于农村。结论患龋情况不容忽视,应加强对低龄幼儿的口腔保健,预防龋病要从儿童抓起,预防儿童龋病要从乳牙抓起。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北京市海淀区1~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北京市海淀区儿童龋病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中临床检查方法和标准,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北京市海淀区1 498名1~5岁儿童的乳牙患龋情况。结果北京市海淀区1~5岁儿童乳牙龋患病率44.86%,龋均1.91±2.96,充填率26.13%。患龋率、龋均、患龋者龋均都随年龄增长而逐年增高,充填率也随年龄增长呈增高趋势。结论 0~3岁是龋病预防和控制的最佳时期,关注低龄儿童龋高危人群,培养低龄儿童良好的饮食和口腔习惯,有效降低低龄儿童乳牙患龋率。  相似文献   

17.
比较广州市2008与2015年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为开展儿童龋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和标准,于2015年10-1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等容量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越秀、海珠、白云、花都、增城、从化6个区5,6,9岁儿童共4 482名进行口腔健康检查,并与2008年广州市第一次儿童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015年广州市儿童5,6,9岁乳牙患龋率分别为76.78%,80.85%,74.56%,龋均分别为5.47,5.60,3.27,充填率分别为4.05%,5.81%,6.83%.2015年广州市小学生乳牙患龋率和龋均农村(88.77%,6.41)高于城市(73.94%,4.25)(x2=101.209,t=13.775,P值均<0.01);性别间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充填率城市(7.38%)高于农村(1.08%)(x2=58.106,P<0.01).2015年广州市儿童乳牙患龋率、龋均和充填率均明显高于2008年口腔流调结果.5岁组2015年农村儿童患龋率最高,为86.05%,其次为2008年农村(78.89%),2015年和2008年城市儿童患龋率分别为74.22%和48.52%(x2=160.923,P<0.01).6岁及9岁组儿童患龋率及龋均分布情况与5岁组一致.结论 广州市儿童乳牙龋齿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农村高于城市,但城市龋病患病的增长速度快于农村,儿童龋病的治疗率较低,尤其是农村儿童.应加大农村地区口腔卫生资源的投入,以降低乳牙龋齿发病率.  相似文献   

18.
调查分析河南省3~5岁儿童患龋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龋病预防工作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 按照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河南省两县、两区选取12所幼儿园,随机抽取3~5岁儿童共1296名进行乳牙患龋状况调查,并对家长进行口腔健康行为、知识和观念的问卷调查.结果 1296名儿童中,患龋755名,患龋率为58.3%,龋均2.83.男、女童患龋率(60.5%,56.0%)和龋均(2.88,2.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F值分别为2.64,0.22,P值均>0.05).3,4,5岁年龄组的患龋率分别为46.7%,60.9%,67.5%,龋均分别为2.02,2.85和3.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F值分别为40.00,21.68,P值均<0.01).城市、农村儿童患龋率分别为58.9%,57.7%,龋均分别为2.87,2.7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F值分别为0.20,0.16,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出生后6个月内喂养方式、是否到牙科医院就诊过以及自评牙齿和口腔健康状况是河南省3~5岁儿童龋齿发生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河南省3~5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严重.应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提高儿童的牙齿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青岛市崂山区学龄前儿童龋病现状以及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青岛市崂山区21所幼儿园2~6岁儿童为调查对象,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对调查对象进行龋病及乳牙期前牙反牙合检查。结果共调查4 470名学龄前儿童,总患龋率为40.34%(1 803/4 470),患龋者龋均为4.11颗/人。男童患龋率为40.17%(948/2 360),女童患龋率为40.52%(855/2 1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儿童患龋率分别为13.95%、31.23%、42.30%、49.13%,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患龋率呈递增趋势(P0.01)。龋齿总充填率为11.14%(826/7 418)。调查对象乳牙期前牙反牙合总发病率为3.60%(161/4 470)。结论青岛市崂山区学龄前儿童患龋率及乳牙期前牙反牙合发病率均较高,儿童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当引起家长及社会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乌鲁木齐市11所幼儿园学龄前儿童乳牙患龋病情况,掌握儿童口腔保健中的薄弱环节,为进一步降低儿童乳牙龋齿发病率提供依据。 【方法】 对乌鲁木齐市11所幼儿园4 306名学龄儿童进行乳牙龋病检查,并进行数据资料的统计分析。 【结果】 乳牙患龋率平均为45.01%;龋均为1.61,乳磨牙龋均为0.84;乳切牙龋均为0.77,5~6岁为乳牙龋齿高发年龄,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上升。 【结论】 提高自我口腔保健意识,加强托儿所、幼儿园儿童口腔卫生保健健康教育,普及规范的口腔卫生保健知识,健全初级口腔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儿童口腔健康水平,逐步降低儿童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